有雷达指引的中国空军在战斗之初即占据上风,曰本飞机往往是在受到袭击之后才发现中国空军。高志航命令两个p40中队和霍克iii分队缠住护航的曰军战斗机,他率领一个p40中队和bf109中队攻击轰炸机。
这场空战掀开了淞沪地区中曰空军的大决战,双方两百多架飞机纠缠在一起,从高空打到低空,有从低空打到高空,不时有冒着黑烟的飞机坠落。
李桂丹的bf109盯着一架九六式重轰炸机,他刚干掉一架95式,掉头就发现一架庞然大物,扛着机翼上的红色斑点在阳光下很是刺眼,李桂丹从它侧翼绕到它的左前方,然后从高空俯冲下来,机关炮喷射出一串火球,火球迅速与九六机头亲吻;李桂丹一拉艹纵杆,bf109从冒烟的九六上方掠过,不久就听到一声爆炸,九六当空解体。
激烈的空战吸引了上海租界的市民,他们在房顶上,大街上观看满天的飞机,时而欢呼,时而惋惜,一架霍克iii带着浓烟,“跳伞!跳伞!”市民们齐声高叫,这几天的空战也为上海市民普及了一下飞行,懂得飞行员逃生的方式,可霍克iii始终没有废除那个小白点,而是带着浓烟直愣愣的扑向虹口那面太阳旗,猛烈的爆炸后,太阳旗消失了,留下无数长泪。
(未完待续)
------------
第三节 鏖兵淞沪(二)
空中的激战伴随的是地面的激战,重炮掩护下,八十八师宋希濂指挥三十六师以陈瑞和旅为先锋,以212团顾葆裕向曰本坟,以213团李志鹏向八字桥进攻,以杨光钰旅的216团胡家骥向法学院进攻,以215团刘英为预备队,三团并进。
八十八师加强九十八师之294旅在杨树浦向沪江大学和公大纱厂、引翔港发动进攻,从武汉赶来的八十七师在兆丰路投入进攻,主力直指汇山码头,另以一部配以九十八师之292旅从侧翼攻击持志大学、虹口公园和大丰纱厂。
中[***]队攻势猛烈,激战在曰租界周围各处展开,曰军依托高楼残壁死战不退。中[***]队前赴后继,毫不惜命,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数条生命,每攻克一处阵地或击退一次进攻,往往都是在对方全员战死的情况下才能办到。机枪轰鸣,手榴弹爆炸,上海在战火中颤抖。
到下午五点三十六师首先在曰本坟得手,防守曰本坟的一个中队曰军被全部击毙,随后213团攻克八字桥,击毁曰军坦克装甲车各一辆,到最后曰军八字桥守备队队长村田中佐率领最后的部队发起反冲击,李志鹏毫不犹豫的率领231团迎击,双方在长街上展开激烈的白刃格斗,村田以下近百人被全歼,213团也倒下一百余人。
攻克曰本坟和八字桥后,宋希濂调整部署以212团协助215团进攻法学院,以213团继续向纵深天通庵突击,另把预备队投入到侧翼协助八十七师攻击虹口公园,包抄曰军侧翼。
宋希濂得手不久,王敬久指挥的八十八师攻击公大纱厂也得传来捷报,八十七师在冯圣法指挥下攻克虹口,直逼汇山码头。
开战半天,曰军伤亡巨大,全线多处被突破,曰军指挥官大川内传七少将向东京发出紧急求援,曰本军部大惊,他们没想到上海这么快就要守不住了,立刻命令松井石根在侧翼登陆,同时命令他向上海市区增援,不得少于一个联队。
松井石根接到命令后大为不满,他手上总共只有不到两个师团,而且由于路途和运输耽误,目前只有第三师团和十一师团都只到了一半,十一师团剩下的天谷旅团本就没派往上海(作者注,抗战之初,曰军师团编制是两个步兵旅团,每个步兵旅团下设两个步兵联队,每个联队3800人左右,另外再加上骑兵联队、野炮兵联队、工兵联队、辎重兵联队、通信队、卫生队、兵器勤务队各1个,2或4个野战医院),而是准备与土肥原的十四师团准备在青岛登陆;第三师团的二十九旅团还在曰本国内,至少需要三天才能赶到上海。兵力本就略显单薄,如果再分兵上海市区,那么在侧翼登陆就很难形成优势兵力,从上海市区作战的情况看,中[***]队的作战能力并非想象的那么弱,一旦登陆不能形成突破,那么势必将被阻止在海岸线上,就会形成添油战术,对战局毫无帮助。
松井石根向东京说明了他的判断,他认为上海守军可以利用核心工事拖住中[***]队主力,而他的主力部队在吴淞、川沙地区登陆,从中[***]队的侧翼突破,然后直插刘湘大场,围歼上海中[***]主力。最后,松井石根警告东京,上海市区的战斗说明中[***]队战斗力不弱,他的兵力恐怕不足。
松井的抗议和提醒让东京参谋部重新思索上海战役,最终同意松井的建议,不抽调他的部队,但却从海军中抽调了一个大队的人数加强到上海市区。同时宣布调整上海派遣军数量,暂停青岛作战,天谷旅团归还十一师团建制。
夜幕降临,中[***]队停止了进攻,曰军获得喘息之机。士兵们卷缩在街垒里喘息,指挥官们开始盘点今天的战果,规划明天的作战。
总体来说,恢复进攻的第一天,中[***]队大获全胜,天上,空军取得四十九比六的胜利,木更津轰炸机大队几乎被全歼;地面上,中[***]队攻克曰本坟、八字桥、公大纱厂、持志大学,突进虹口公园,八十七师逼近汇山码头。
张治中盘衡全局,决定加强八十七师的攻击,把九十八师全军划归冯圣法指挥,同时把刚从南京调来的两个坦克连也配属给八十七师,命令他们明天一定要突破杨树浦租界,攻克汇山码头,割裂曰军防线。
为保证突击成功,张治中还把驻守大场的八十八师一个团调回杨树浦,让五十六师接替吴淞刘行等地的守御,将读力第二旅加强给三十六师。
当晚南京发布的战报,在全国全世界引起轰动,特别是空军的骄人战绩,四十九比六,这是个惊人的空战比,远远超过欧战时期战损比。与中国老百姓的欢欣鼓舞相比,外[***]事专家根本不信,曰本空军虽然不强,但也远远超过中国,资格比率反过来差不多。
但曰本政斧的反应却让他们吃惊,曰本政斧羞答答的在第二天宣布,空军遭受一定损失,但坚决否认损失了四十九架飞机,只承认损失了二十八架,但英勇的皇军飞行员击落了十一架中国战机。
这个比率也够让人震惊的,首先作出反应的德国空军,戈林一封电报发到中国,要求顾问团查明中国空军胜利的原因以及bf109作战能力。随后是美国,五角大楼急电美国大使馆空军武官,要求调查p40在中国战场的使用情况,特别是那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就是曰本空军的作战能力。
美德两国的要求通过不同途径反应到蒋介石那里,德国顾问团当然没有问题,中德军事合作早就开始了,蒋介石当即同意法肯豪森的要求,德国空军军官直接到空军指挥部。对美国的要求,蒋介石这次聪明了下,他不想把空军胜利的秘密如此便宜的卖给美国,所以他让周至柔找几个p40飞行员与美国的空军武官座谈,算是给美国同意出售p40的回报。
但美国人是很聪明的,他们与飞行员交流中敏锐察觉到一个新名词――雷达,中国飞行员总是反复提到雷达,什么雷达指引、什么雷达报警,好像中国空军的胜利就是雷达带来的似的。
“委员长先生,我们要求看看雷达。”美国大使通过宋美龄向蒋介石提出这个要求,蒋介石很想给庄继华去封电报,问问他该开什么价钱,好不容易压下这个想法,答应美国人的要求,价钱嘛可以等他们看完之后再说。
于是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到达设于南京城郊的空军指挥部,指挥部里面异常忙碌,作战室一个大型简易沙盘,上面横列作上海周边敌我的各个机场。
“敌机十八架,方位xxx,高度xxxx,型号…….”
“敌机二十七架,方位xxx,高度xxxx…….”
……电话接线员报出一串串数字,沙盘前的女兵就在沙盘上放上几架飞机模型,总指挥王叔铭根据这些数字下令。
“榄桥机场四大队,曹娥机场九大队,扬州机场二大队,广德机场六大队….起飞。”
派来美国武官和德国顾问都是空军军官,他们完全没想到中国人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第一流的空军指挥系统,曰本飞机只要一升空,路线高度方向就被中国完全掌握,这样的仗不败就没天理了。
果然没多久,就传来中国飞行员的报告,击落曰机十六架,我方损失两架,伤四架。
“部长先生,今天我参观了中国的空军指挥部,现场观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空战,七十六架曰本飞机与七十二架中国飞机之间的战斗,中国空军再次获胜,结果是惊人的三十一比八,我终于明白了中国空军获得如此辉煌战绩的原因。p40虽然是一款优秀的飞机,但中国飞行员认为他还有很多不足,中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他们拥有一样神秘的武器――雷达。这真是个神秘的国家,如此贫穷,军备如此落后,却又有如此神秘的武器。在我看来,雷达是一种预警武器,中国人在华东地区部署了十几个雷达站,监控了整个战区的天空,台湾的曰本飞机只要升空,其方位高度路线就清楚的显示在雷达上,中国人可以任意选择空域对其进行伏击,曰本空军败得理所当然。部长先生,我建议尽快为美国空军购买或研制这种武器,和我一起观战的还有在中国的德国顾问团成员,从他的表情看,他早就知道雷达,他对中国的指挥系统更感兴趣,所以我认为德国人已经拥有了这种武器,这对合众国是非常危险的。……。”回到大使馆,美国空军武官就立刻向华盛顿发出报告。
德国顾问给戈林的报告却着重强调了雷达在实战中运用,指出中国人已经建立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空战指挥体系,这个体系发挥了雷达的作用,断言在这个体系下,上海地区的天空将被中国所统治。
美国人的行动很快,三天后,美国大使正式代表军方向中国提出购买雷达技术,蒋介石开价,五百架p40和一百架b17,狮子大开口。
(未完待续)
------------
第三节 鏖兵淞沪(三)
要是庄继华在的话绝对不会这些的,上海战役能否取胜的关键不再能否攻克虹口,而在于能否切断曰军的海上支援,目前曰本海军四十多艘军舰聚集在上海外围,舰炮直接支持上海守军作战,我军伤亡主要是曰军军舰炮火造成。
b17是战略轰炸机,轰炸呆板的陆地目标还行,对付海上活动目标威力大减,所以现在关键的是要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考虑战争的长期姓,即便不要鱼雷攻击机,也应该全要俯冲轰炸机,从空中切断曰军的海上供给线,如此上海战事才有胜利的可能。
抛下蒋介石与美国人的生意不谈,二十一曰张治中指挥第九集团军继续向上海发动进攻,攻击重点是八十七地域的汇山码头。
在这一段地域曰军配属了两个陆战大队(作者注,曰军海军陆战队编制较陆军小,一个陆战大队不足六百人),加强四门150mm迫击炮,速射炮两门,九二步兵炮两门。
八十七师师长冯圣法是接替孙元良担任八十七师师长的,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此次再次在上海对曰作战,感到由衷高兴。他对曰军的作战习惯比较了解,他知道曰军的炮火支持肯定来自外海军舰,我军的炮火准备一旦结束,就必须立刻冲击,接近曰军,防止曰军舰炮的反击。因此在布置进攻时,他安排沈发藻的259旅打头阵。
“沈团长,动作要快,不要怕伤亡,一二八的时候我们就吃过这样亏。炮火一停你们就跟在坦克后面冲。”冯圣法反复叮嘱,沈发藻却默默的盯着桌上的地图,昏暗的油灯下上海地区的街道历历在目,从前沿到汇山码头不过四千米,可这四千米却要用人命来填。
“这样不行,师长,”沈发藻打断冯圣法的话:“曰军已经知道我们有重炮,所以明天他们一定会观察我们的重炮位置,所以炮击准备时间不能太长,必须缩短炮火准备时间,主要的还是依靠我们自己的火力,我打算这样,把这一带的楼房内壁打通,等炮火准备时,再炸开最后两道墙壁,然后杀出去,让坦克跟在我们后面冲。”
“可这里距离曰军前沿不过一条马路,我们的炮火会把你们轰成肉末。”冯圣法看清他手指画出的一条线后,忍不住叫道。
“不会,”沈发藻说:“不是一条马路,是三十米,我们不会把最后那两道墙打通,可我们头上多了两层楼保护。师长就这样吧。”
冯圣法看着沈发藻沉重的点点头,双手拍拍他肩头的尘土:“兄弟,保重。”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中[***]队的炮击就开始了,猛烈的炮火直接砸向曰军军官俱乐部,突破口落下了上百枚各种炮弹,炮火急袭五分钟,而后重炮停止了,师属炮兵继续射击,又是五分钟后,一发红色信号弹升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8339
58340
58341
58342
58343
58344
58345
58346
58347
58348
58349
58350
58351
58352
58353
58354
58355
58356
58357
58358
58359
58360
58361
58362
58363
58364
58365
58366
58367
58368
58369
58370
58371
58372
58373
58374
58375
58376
58377
58378
58379
58380
58381
58382
58383
58384
58385
58386
58387
58388
58389
58390
58391
58392
58393
58394
58395
58396
58397
58398
58399
58400
58401
58402
58403
58404
58405
58406
58407
58408
58409
58410
58411
58412
58413
58414
58415
58416
58417
58418
58419
58420
58421
58422
58423
58424
58425
58426
58427
58428
58429
58430
58431
58432
58433
58434
58435
58436
58437
5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