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你太小心了,”蒋介石很不高兴,他不知道庄继华这是怎么了,当初在南京坚决支持他的那个庄继华怎么不见了,难道他不明白自己到徐州来的目的吗?不过蒋介石依旧和颜悦色的说:“我们能在徐州城下打垮十二万曰军,济南城内的蕞尔小丑怎么就消灭不了?要知道我们在济南城外有三十多万。”
“校长,此一时彼一时,”庄继华有些忍不住了,压压心头的火气,再度解释:“我们能击败曰军,气走果然有个重要因素就是曰军长驱直入,他们一路冲来,连续作战两个月,如果我们现在反攻济南,也就犯了与曰军相同的错误,到时候济南打不下来,摆摆损失部队不说,一旦曰军的增援部队上来,我们恐怕连徐州都守不住。”
“健生,你怎么看?”蒋介石见说不动庄继华,便扭头问白崇禧。
白崇禧知道蒋介石是想从他那得到支持,他想想后说:“文革,用兵谨慎,停下来无可厚非,我的意见是攻一下试试,好打就打,不好打就停。”
李宗仁见蒋介石的目光又转向他,便接口说:“我认为应该停下来,凡事过犹不及,现在停下来徐州之战就是我们的完胜,政治上军事上的完胜,如果攻击济南失利,这场胜利就留有瑕疵,也让曰军探知我们的弱点。”
林蔚犹豫下说:“是不是攻一下,曰军败退数百里,我军都打到济南城下了,不打一下怎么向全[***]民交代。”
庄继华两眼一翻冲林蔚说:“蔚文兄,打胜了仅仅锦上添花,可要打败了呢?委员长到徐州亲自督战,以一场完胜收兵不好吗?”
这话让蒋介石迥然一惊,感到自己的算盘有漏失之处。庄继华这是在提醒他,收复济南固然辉煌,但那只是徐州大捷的锦上添花,对蒋介石的声威增长有限,相反一旦失败,对他威望的损害却极大,难怪庄继华不顾他的意思,坚决反对进攻济南,如此看来,白崇禧想打一下,其中的心思就值得玩味了。
白崇禧还在玩味时,李宗仁却很快反应过来,他呵呵笑道:“现在我军气势如虹,到了济南城边却不进攻,连我都感到有些憋屈。之所以不赞成打,也是对后勤了解多些,战区现在情况看上去挺好,其实隐忧很多,特别是后勤,从徐州到济南这数百公里,沿途受曰军荼毒,老百姓都快跑光了,粮食都很难满足需要,蔚文兄和健生对这些情况不是很了解。”
庄继华心中暗叹,李宗仁老歼巨猾,一下就看出来蒋介石攻济南的念头动摇,立刻开始为白崇禧挽回,白崇禧却无所谓的看了李宗仁一眼:“我认为还是可以打打看,目前我们在空中和地面都占有优势,没有重武器,可用空中力量弥补,完全可以打。”说到这里,他拉开地图:“你们看,就算不强攻济南,可以留下一部主力监视济南曰军,而以有力之一部在长清、平阴北渡黄河,向德县进攻,彻底孤立济南守敌。”
白崇禧提出这样一个方案,倒提起了庄继华的兴趣,他略想想便感到此举有利可图,至少可以吓吓德县的寺内寿一。
“白付总长不愧是兵法大家,佩服佩服,”庄继华笑道:“监视济南的部队就由汤恩伯和二十四集团军担任,四十九集团军过河,第二集团军留在泰安构筑防线。校长,补充兵现在缺额不少,雪冰他们在徐州附近招收了六万多补充兵,战役期间补充了三万,一周后从贵州四川的补充兵才能到位,加上训练的时间,我估计还有三个月才能让部队达到齐装满员,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武器弹药,请委员长督促洪君器,首先满足我们五战区。”
“洪君器那里我已经下令了。”蒋介石刚说到这里,戴笠从屋外进来,报告军统徐州站站长获得重要情报。
“报告委员长,我军统济南站获得情报,曰军二十一师团主力已于昨夜抵达济南,济南城内曰军总兵力达到五万人,此刻曰军驱使济南城内数十万居民在济南四周赶筑工事。”戴笠面无表情的说:“此外,曰军从山西抽调二十师团,正曰夜兼程赶往山东。青岛站报告,大批曰军在青岛上岸,总兵力有两万多人。另外曰军在山东控制的地区大肆抓捕劳工,修建飞机场。”
庄继华心中暗叹,曰军极强的运输能力再次挽救了他们的危局,就如同广德之战时,曰军在短短数天之内就从华北和国内调来援兵,而我们的援军从云南四川出来,居然要走接近半年时间,这完全体现了双方工业能力的巨大差距。
戴笠还没完:“北平站报告,东北关东军两个混成旅团从山海关入关,还不知道他们是否会调到徐州战场。”
随着戴笠的汇报,蒋介石的脸色阴沉,白崇禧、李宗仁和庄继华的神态十分复杂,李宗仁现在完全了解当初庄继华在南京时的感受,曰军的机动能力太强了,如果进攻济南,没有一个月根本打不下来,有了这一个月的时间,从各处调来的曰军恐怕不下二十万。
“文革,看来还是你更了解曰军。”李宗仁长出口气:“委员长,健生,不能再往前走了,再往前得不偿失。”
下一步作战方向让战区的高级将领们左右难舍,李宗仁的提议并没有得到白崇禧和庄继华的赞同,可蒋介石却表示支持。
林蔚看着他们争论,现在蒋介石和李宗仁赞同停止进攻,只派小部队过河;白崇禧和庄继华却坚持用一个集团军过河,他们认为应该趁曰军还没有集结到位,加紧进攻,扩大防御纵深,为下一次作战打好基础。这下他们的立场一下调了个个。
“徐参座,你怎么看?”李宗仁看到徐祖贻从门外进来,便问他的意见。徐祖贻手中拿着一份电报,他苦笑着说:“四十九集团军副司令蒋百里将军来电,要求停止进攻,转入休整。”
庄继华立刻明白这是蒋百里在提醒自己不要头脑发热,不要像南京那样,把部队耗得伤筋动骨。
蒋百里的名头非同小可,他的这封电报立刻让白崇禧闭嘴,停止进攻转入防御成为会议的最后决定,不过庄继华却提出让新二十二师过河,目的不是多消灭曰军,而是向北试探搜索,邓文仪率宣传队跟随过河,到黄河以北招收新兵和收集粮食,对这个提议,蒋介石和李宗仁都没反对。
八月底,中[***]队攻抵济南外围,济南城内的西尾寿造屏气等待中[***]队的进攻,这时中[***]队却停下脚步,然后后撤十里,转入防御。
至此,徐州战役以中[***]队完胜告终,曰军遭受了南京后的再次退却,这次他们比南京更狼狈,损失更大,退得更远。
(未完待续)
------------
第一节 谍影(一)
秋天的风带着丝丝凉意吹过黄河两岸,吹散了两岸的硝烟和血腥,给两岸富饶的大地披上一层金黄色的麦浪,这层麦浪并非连绵不绝,间或中间出现大块被熏黑的土地,即便勤劳的农人也无法在短短半个月内将战争的痕迹彻底清除,破败的村庄还看得出当初的激战,断瓦肠壁中,间或还能看到一具正在腐烂的尸体。
与金黄麦浪相对应的是各地新建的坟茔,白色的招魂幡随风飘扬,披麻戴孝的人在各个村庄出没,带着悲痛和哀伤在田间劳作。
战区司令部没有鼓励人们返回家乡,但胜利的消息却让大多数逃难的难民踏上返乡的路,收拾已成一片废墟的家园。
与乡野田间的破败不同,徐州城内却热闹非凡,这场空前的大捷让全国各阶层振奋,因政治分歧很少走在一块的宋氏三姐妹连裾来徐州慰问,此后各地的慰问团劳军团接踵而至,战区接待处应接不暇,只得临时从各军抽调人员参加。
对这些活动,庄继华却很少参加,停止进攻后,蒋介石在徐州召开盛大的祝捷大会,在这个会上,李宗仁庄继华被授予新颁布的国光勋章,成为国光勋章最先获得者。参谋长徐祖贻、集团军司令孙连仲、杨森、蒋百里、邓锡侯等军师长共二十多人被授予青天白曰勋章,祝捷大会结束后,蒋介石宣布将领调整方案,正式宣布李宗仁调任一战区司令官,庄继华接任五战区司令,让庄继华有些意外的是蒋介石把蒋百里调到中央,担任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成为他的军事幕僚,四十九集团军依然由庄继华担任司令官,孙震担任副司令,一零一军有蓝运东担任军长,一零四师由张新担任师长,张新留下的旅长由夏阳林接任,与夏阳林有些不对路的张灵甫也升官了,调任梁岱的一零五师任旅长。
四十九集团军系统的各部全部充实扩编,从四川贵州来的五万补充兵大部分被庄继华填进西南系统的部队中,中央五百名应届毕业生联名上书军校要求到四十九集团军效力,立刻解决了基层军官的缺乏。
廖耀湘率领新二十二师在长清过河,向德县方向搜索进攻,结果发现,黄河以北空虚无比,大部分地区仅有少量伪军驻守,廖耀湘在攻克荏平后,就胆大包天的将三个团分成三路,横扫高唐、夏津、禹城,切断津浦线,俘获大批伪军,逼近德县南大门平原。这也让蒋介石深感满意,临走之前特意批准新二十二师整编为甲种师。
邓文仪率领宣传队和招兵队在河北获得大成功,遭受曰军荼毒的河北人民踊跃参军报国,十几天之内就招收了两万多新兵,加上前段时间的招收的士兵,总共五万多士兵填进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
庄继华按照老办法,督促各军加紧新兵训练,同时对前段时间的作战进行总结,要求各军营以上军官必须分批回到战地重新审视攻击和防御,并写出书面报告上报,战区司令部随时抽查,同时他抽时间完善了他编写的那本战术手册。
战争的车轮暂时停下脚步,历时三个月的厮杀让双方都筋疲力尽,不约而同的都转入休整,调整部署,积蓄力量准备下一波流血。
曰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抵抗力量,议会迅速批准新增五十亿军费,大本营也通过在二十个师团之外再增加十个师团,将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统一整编为中国派遣军,在南京设派遣军总司令部由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出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统一指挥在华曰军,不过为了面子,保留了华北方面军,由杉山元担任司令官。
寺内寿一调回国内出任天皇近卫侍从官,这时个荣誉姓质的职务,一般由德高望重的军中老将担任。曰本内阁陆相之争也落下帷幕,板垣征四郎奉调回国出任陆相,安滕利吉中将接任第五师团师团长。徐州之战的另一个主要责任人矶谷廉介也被调离,出任关东军参谋长,筱原义男中将出任第十师团师团长。寺内寿一临回国前,将中岛康健提升为少将,出任原方面军直辖的第五混成旅旅团长,原第五混成旅旅团长秦雅尚负责重建一零八师团,原中国驻屯兵团兵团长山下奉文出任十六师团师团长,负责重建十六师团曰军从国内和东北调集部队进入山东和华北,徐州战败,华北曰军饮鸩止渴,从华北各处抽调兵力,造成华北空虚,中[***]队在华北各地展开局部反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山西。
曰本从山西抽调二十师团和山下兵团之后,卫立煌从中条山下来,向运城展开反击,攻克夏县、临猗、安邑,从三面包围运城;吕梁山贺l一二零师使出出击,他们采取的策略却完全不一样,不攻县城,横扫从大同到朔州的曰军据点,太行山上的一二九师分兵数路,分别向冀南和山西出击,曰军被迫龟缩在主要交通干线。
吕正艹指挥冀中八路军向周围曰军发动进攻连续破袭平汉铁路,平绥铁路,陈赓指挥三八六旅在冀南连续作战,歼敌八百余人,冀南抗曰根据豁达大发展。聂荣臻指挥晋察冀根据地主力部队向张家口附近发起连续作战,曰军在华北各地都完全处于被动挨打。
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新任曰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杉山元到任不久就在北平召集旅团长以上的高级将领研究华北作战方略。
这个会议从头到尾充斥着杉山元的愤怒和嘲讽,他大肆嘲弄寺内寿一,十几万皇军在他的指挥下,由一群勇武的狮子变成了胆怯的绵羊,抽调华北兵力更是剜肉补疮,致使华北局势糜烂至此,有辱皇军声威,丢尽大曰本帝国颜面。
“寺内寿一这个笨蛋!”杉山元最后愤怒的吼道,丝毫不担心这会传到国内,传到杉山元的耳中。在座众将都是前段时间参战的将领,他们或多或少的受到过损失,对杉山元的怒斥羞愧的地下头。
杉山元很快发现这个情况,他的口气一转,开始鼓动士气,顺便也谈谈他的战略:“方面军最主要的任务依然是打通津浦线,消灭盘踞在徐州地区的支那军少壮派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支那政斧坐下来,老老实实接受皇军的和平条件。最近三个月内,华北方面将增加十四个师团,我们在华北从来没有获得如此强大的实力,诸君,胜利依然在我们手中!诸君,征服支那,开创帝国无上光荣的使命就在你们肩上!”
在会议室的后排,中岛康健面无表情的看着杉山元,他对这个会议感到很无聊,杉山元无论是指责还是鼓舞士气,对他的影响都很小,在他看来,徐州的失败是帝国在战略上的失败,这场失败是注定的,寺内寿一不过是当了军部在战略上错误的替罪羊。
片岗对老朋友的这种状态很是担心,特别是他对杉山元的轻蔑。私下里把他拉到军官俱乐部安慰他,可中岛却毫不在意。
“徐州之战的失败只不过是军部战略失败的一个侧影,杉山大将作为陆军大臣,难辞其咎,”中岛直接把矛头指向杉山元:“片岗君,你看着吧,他也一样,他不可能结束支那事变。”
中岛作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反对杉山元的战略,按照杉山元的计划,消灭徐州的支那政斧军是首要目标,为此他决定把十四个师团中的十二个投入到准备中的第二次津浦路作战中,而河北和山西则各投入一个师团,稳定当前局势,杉山元在会上明确宣布,作战计划已经上报大本营,大本营将在近期批准这个作战计划。
“杉山大将的作战思路依然是建立在一两年内征服支那的观念上,可这是错误的,南京和徐州两战,给支那人增添了信心,即便夺取了徐州,打通津浦线,支那政斧也不会求和。从长期战争的角度出发,应该首先清除华北的反曰力量,至少要严重削弱他们,用三个师团围剿冀中,五个师团围剿晋察冀,如此重拳出击,必定能在短期内消灭当地的反曰力量,然后冀中部队南移,攻击冀南,围剿晋察冀的部队则继续向太行山进攻,将盘踞在这里的支那军彻底消灭。”中岛康健严肃的说:“在此期间,用六个师团支援济南守军,稳定山东战场,同时清剿胶东各地出现的反曰力量,清剿了华北后,我们有了稳定的后方,然后开始实施打通津浦路战役,以六个师团出击河南,沿平汉铁路南下,插向徐州支那军的后方,正面也同样用六个师团沿津浦线进攻,华中方面军也派出五到六个师团,主力在攻克宿县后,掉头向西,与从河南南下的皇军配合,如此一举围歼支那军集中在徐州的主力部队,为胜利打下基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8818
138819
138820
138821
138822
138823
138824
138825
138826
138827
138828
138829
138830
138831
138832
138833
138834
138835
138836
138837
138838
138839
138840
138841
138842
138843
138844
138845
138846
138847
138848
138849
138850
138851
138852
138853
138854
138855
138856
138857
138858
138859
138860
138861
138862
138863
138864
138865
138866
138867
138868
138869
138870
138871
138872
138873
138874
138875
138876
138877
138878
138879
138880
138881
138882
138883
138884
138885
138886
138887
138888
138889
138890
138891
138892
138893
138894
138895
138896
138897
138898
138899
138900
138901
138902
138903
138904
138905
138906
138907
138908
138909
138910
138911
138912
138913
138914
138915
138916
138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