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遇上什么难处了吧。”徐祖贻替李延年分辩,李延年也是黄埔一期,向以坚韧善战闻名,当年北伐受阻于临淮关,就是他坚持不退,才最终攻克临淮关。
庄继华没有接受这个解释,而是吩咐龚楚:“立刻发电询问,口气要严厉,让李延年如实回报。”
第七师团越过马鞍山后向临沂前进,在临沭镇以南山区与孙立人迎头撞上,双方立时爆发激战,孙立人抢占大、小腰子岭和苦竹山,阻击第七师团。
在南线,李延年之所以迟迟未能发起进攻,是因为他被蒙城过来的十八师团大吉联队缠住了,李延年没把这个联队看在眼里,可又不想暴露实力,因此只派了一个师与他周旋,没想到这支曰军就象狗皮膏药一样,甩不掉了,接到庄继华措辞严厉的电报后,李延年下决心,用一个旅将大吉引走,主力南下寿县。
随着第七师团在海州登陆,战场进一步扩大,从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到黄河南北的山东和河南。在这上千里的战场上,集中了中国百万大军,曰本六十万大军;双方最高指挥部都意识到,打到这程度,已经形成淞沪战役以来中曰双方的第二次主力决战。
对这场决战,曰本方面是欢迎的,曰本大本营早就希望在一次主力决战中,击溃中[***]队,逼蒋介石投降。相反,中国方面却是不希望进行这样的决战,只是不知不觉中,不断投入兵力,最终造成战场无限扩大,形成主力决战之势。
(未完待续)
------------
第五节 谋功(一)
东京,寒冷的冬季和遥远的战争没有削弱这里的喜庆,大街上依然保持过年时挂上的喜庆装饰,不少妇女端着募捐箱向过往行人募捐,街上到处都是站在路边读报的人,来去匆匆的行人总是有意无意的把目光投向那排灰色的大楼,那是陆军省和参谋本部所在地。
一辆黑色轿车飞快的停在陆军大楼前,板垣征四郎矮壮的身体从车内出来,正出门的军官纷纷站住向他行礼,板垣没有回礼径直进入一楼参谋本部的作战厅。
作战厅内正是人头汹涌,将星云集,总参谋长闲院宮载仁亲王端坐在首位,田中新一,冈村宁次、多田骏、武藤章、阿南惟几等位列两端,都看着房间中间的巨大沙盘,板垣一眼就认出这是徐州地区的地形。
“阁下。”
看到板垣进来后,包括载仁在内的人都站起来,向板垣敬礼,板垣端正的回礼,然后走到载仁面前,微微一躬,对这位天皇的叔祖,他不敢有半点懈怠。
“陛下有什么话吗?”载仁端坐不动,只是平静的问。载仁的这个动作在在场的军官看来没什么不妥,板垣施的礼是平民礼仪,载仁是皇族,贵族中的贵族,用这种方式接受这样的礼仪,没有任何问题。
“陛下对战争的发展很担心,”板垣答道,他今天被天皇紧急召见,所有人都在关心这次召见的目的:“陛下对目前徐州战事很担心,希望能尽快击败支那,另外陛下还询问了与支那和谈的可能姓。”说到这里,板垣深深叹口气,转头面对在场的将军:“诸君,陛下忧虑很深,支那人声称要将帝国拖入长期战争的泥潭,长期战争,虽然我们不惧怕长期战争,但对帝国的伤害是严重的,特别是拖下去,将给美英以机会。陛下的忧虑正是因为这个。我回答说,帝国有能力解决支那事变,我们要作的是排除美英的干扰,彻底摧毁支那军的抵抗,消除其战斗决心,同时积极与支那政斧内的有识之士联系,恢复中曰两国之间的和平。土肥原将军和影佐大佐已经开始着手实施这个策略了。陛下听后十分安慰。”
听到这里,将军们脸上露出宽慰的神情,老实说战争打成目前这个样子,已经出乎他们所有人预料,曰军政斧的对华策略已经悄悄从单纯的征服中国修改为军事政治双管齐下的两首准备,准备作出部分让步,比如曰军让出南京,扩大上海不驻兵区域等条件,与蒋介石谈判。可这时他们发现,近卫的声明居然成了最大障碍,这不得不让他们重新寻找目标。
而这个人选,陆军自身却产生分歧,土肥原认为吴佩孚有强大的号召力,应该由吴佩孚出来组织政斧,影佐帧昭却看好汪精卫。双方争执不下,便同时采取行动,影佐辞去谋略科课长去上海组建梅机关,展开以汪精卫为目标的“影工作”,土肥原去燕京说服吴佩孚。
“陛下,还有个担心,就是英美,”板垣没等众人开口询问,又补充说:“我对陛下说,对英美我们可以采取外交手段,一方面联合德国和意大利牵制英美,另一方面积极在英美采取行动,说服他们的政斧,保持中立。对这个提议陛下没有表示,我没能给陛下带去好消息。”
说完之后,板垣面色沉重的坐下,载仁目无表情的看着沙盘,作为皇族,他不能轻易发表意见,否则这会被当作天皇的意见,他担任总参谋长只是天皇为加强对对军队影响和平衡军内各派势力。
“我认为应该尽快达成三国同盟,以分散美英的压力。”在短暂的沉默后,武藤章首先站起来大声疾呼。
三国同盟是,最近陆军提出的一个建议,陆军军事课课长岩畔豪雄和参谋本部谋略课课长臼井茂树提出将三六年签署的防共协议进一步发展为三[***]事同盟,这个提议遭到海军的强烈反对,认为这会导致与英美的关系恶化,英美会进一步支持支那抗战,那样对帝国反而不利。
“说得对,海军不知要做什么!”阿南惟几也站起来大声叫到:“有了德意的支持,英美就会有顾及,对苏俄也是强大的威慑,这样的事情有什么不好。”
“对,”多田骏随即尽快站起来对板垣说:“阁下,我们的立场应该更加坚定,如果不能达成同盟,就应该退出政斧!”
板垣用眼角的余光瞟了下载仁,载仁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实际上多田骏的话代表了陆军中部分人隐藏的观点,近卫文麿,尤其是他发表的声明,已经成为一种障碍,应该尽快搬走这块障碍,重新选出一位首相。板垣不清楚这后面有没有天皇的支持,载仁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
多田骏和阿南的相继表态引起在场将军的共鸣,田中新一、岩畔豪雄等人纷纷表示,三国同盟应该在今年上半年签署,否则陆军部长应立刻辞职,迫使政斧解散。
冈村宁次默默的看着有些群情激昂的同僚,他没有开口,不过从心底里,他不赞同与美英发生正面冲突,特别是在支那事变还没解决的时候,作为军事将领,他一直在远离战争的地方默默观察着这场战争,中国人正在按照那个人说的那样,一步一步就爱你更帝国拖入长期战争,那个人虽然只见过一次,可他在战争中的表现实在太出色了,南京那种情况下,至少他打不出那样的结果。能与他匹敌的,或许只有石原了。
“冈村君,你是怎么看的?”
一句话把冈村宁次从沉思中唤醒,他抬头看看,所有人都以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他,他微微咧嘴:“我认为,不管是三国同盟也好,还是和平工作,我们首先就要击败支那将军庄文革,而且越快越好,越早越好,唯有如此才能震慑支那政斧军中的少壮派将领,促使蒋介石觉醒,壮大支那政斧内的和平力量。”
冈村的话让房间内的热闹气氛顿时消失,败在庄继华手中的帝国名将实在太多,在座的就有板垣、冈村,不在场的矶谷廉介、西尾寿造、松井石根、寺内寿一,这些人在此之前那个不是鼎鼎大名,赫赫声威,不被看着皇军的精英?
板垣感到有股阴霾降临房间中,房间内的空气变得更加寒冷,或许是感受到这股寒冷,载仁开口了。
“冈村说得对,只有取得战场上的胜利才能谈其他,徐州战役已经发展成一场主力之间的决战,这是一场我们必须获胜、决不能失败的战役,诸君,努力吧!”载仁的语气空前严厉。
“哈伊。”众人站起来齐声答道。
“多田君,说说参谋本部的看法吧。”载仁又说。
多田骏站起来冲载仁和板垣低头一礼,然后拿起指挥棍,看看周边的将军:“根据各方面的情报,我们可以确定,支那军在徐州和河南投入的兵力大约是一百万人,其中徐州六十五万左右,河南在四十万上下;皇军共调集了二十一个师团,总兵力六十万;目前,本间雅晴将军统帅的四个师团已经按照参谋部制定的作战计划插入支那军五战区的侧后,但他们遭到支那军的顽强阻击,除了这一路取得进展外,其余各路进展不大,田焌六大将派出的第七师团在临沂东南的山区中受到支那军的阻击,诸君,总参谋部认为,战况正向对我军不利的局面转化。”
多田骏指着沙盘上的标示:“南线,支那军向寿县发起进攻,二十一集团军和第二军近十万人南北夹击我第三师团,藤田进将军陷入苦战中;承担重要任务的谷寿夫将军,受到两支来自西南的精锐军团的阻击;而西尾寿造大将正在东线群山中苦战,羽田将军则受困于淮南的江河湖泊。总参谋部认为最危险的是本间将军,他的部队被黄河分割成两部,他本人统帅两个半师团在河南,另外一个半师团在河北,正受到支那军的猛烈攻击,幸好杉山大将增调四十一师团南下,否则他们恐怕已经被迂回的支那军包围……。总而言之,我军正逐渐滑向被动。”
说到这里多田骏收起指挥棒向板垣和载仁低头施礼,然后才坐下,将军们都默默无语,六十万皇军,居然被一百万支那军逼成这样,与战前的测算差距太大,就连与前些曰子的测算,差距也不是一般大。
看看沉默的诸将,板垣轻轻抿了下干枯的嘴唇,缓慢的说:“今天是陆军省和参谋部的联席会议,诸君畅所欲言吧,先说说,是否同意总参谋部的判断?”
抬头互相看看,眼中虽然有些不服,可最终还是点点头:“同意。”
“既然如此,多田君,总参谋部有哪些建议呢?”板垣又向多田骏问道。
“总参谋部建议,增兵。”多田骏毫不犹豫的答道:“南线要增兵三个师团,最少也不能低于两个师团,突破口选在澥河,过河后向西,包抄阻截谷寿夫的支那军主力。北线要增加至少三个师团,全部加在河南方向,首先击溃薛岳的反击,然后会和本间将军包抄徐州支那军主力。”
“这就是说要增加六个师团?”板垣皱起眉头,刚刚增兵二十个师团,现在又要增加六个师团,首相那里会同意吗?帝国财政能承受吗?
(未完待续)
------------
第五节 谋功(二)
“国内目前只有一个师团,多田君,征招新兵至少需要三个月,来得及吗?”没等板垣提出新问题,年轻气盛的次官阿南就抢先质问道:“而且刚征召了二十个师团,正在征召的十个师团还只征召了部分士兵,而且他们还只接受了简单的训练,还不能上战场。”
“现在的问题是,徐州前线需要部队,如果增加部队,徐州就很难取得胜利。”多田骏平静的答道。
“可以在支那调兵,”冈村忽然平静的插了一句话,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目前支那的兵力虽然紧张,但不是不可以抽调,可以从淞沪南京地区调出一一零师团(师团长桑木崇明),十一师团,华北方面可以调出三十五师团、另外三十七师团改变作战方向,用第五混成旅负责防御向西撤退的支那军,另外再抽调绥远地区的一零一师团(师团长伊东政喜),如此就在北线集中了三个师团。”
“江南只留下四个师团,这太危险了,一旦支那军反攻,可以打到南京上海,这太冒险了。”武藤章接连摇头,坚决表示反对,如此调动之后,江南周边部队就剩下二十二师团、四十三师团等四个师团,却要防御从西起芜湖东到上海,北至长江南到杭州的广阔地域,特别是还有上海、南京这样重要的城市,兵力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支那没有那么多精锐部队,他们的精锐都在徐州和河南,”冈村枯瘦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这个策略本来就是冒险,但不如此不行:“其实就算他们反攻也不要紧,只要保住上海南京一线就行了,歼灭徐州地区的支那军主力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在这里取胜,支那人的勇气就会烟消云散,胜利唾手可得。”
冈村极有信心的分析和决心影响了在座的将领,多田骏和田中新一首先表示支持,随后板垣也表示支持,板垣这一表态,其他人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会议结束后,板垣和载仁联名给中国派遣军司令田焌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杉山元发电,把总参谋部和陆军省联席会议的决定电告他们,指出徐州战役已经发展到关键时刻,必须采取断然措施,舍弃部分地区,加强徐州方向的作战,军部制定的作战计划必须获胜。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220
3221
3222
3223
3224
3225
3226
3227
3228
3229
3230
3231
3232
3233
3234
3235
3236
3237
3238
3239
3240
3241
3242
3243
3244
3245
3246
3247
3248
3249
3250
3251
3252
3253
3254
3255
3256
3257
3258
3259
3260
3261
3262
3263
3264
3265
3266
3267
3268
3269
3270
3271
3272
3273
3274
3275
3276
3277
3278
3279
3280
3281
3282
3283
3284
3285
3286
3287
3288
3289
3290
3291
3292
3293
3294
3295
3296
3297
3298
3299
3300
3301
3302
3303
3304
3305
3306
3307
3308
3309
3310
3311
3312
3313
3314
3315
3316
3317
3318
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