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蒋介石这个退敌之策是什么呢?他也不知道,所以当庄继华看向他时,他露出个苦笑:“司令官,委员长的心思我可猜不准。不过要退敌,必须要兵力,可委员长又让我们赶快走,这说明这里是一块险地,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这里还有十几万人。”
龚楚的话让庄继华心中的迷惑更加强烈了,同时伴随着的是强烈的不安;徐祖贻却脸色大变,两眼射出恐惧的目光。
“燕谋兄,你想到什么了?”庄继华注意到了徐祖贻的神情,立刻问道。
“黄河。”徐祖贻苦涩而艰难的吐出两个字。
龚楚的脸色也终于大变,可庄继华还是没明白,他看着地图,黄河距离这里有数百里之遥:“黄河?黄河怎么啦?”
龚楚轻轻摇头,庄继华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太少了,他的嘴忽然间变得满是苦味:“不知司令是否知道水淹七军的故事。”
庄继华这下明白了,脸色陡然变得苍白无比,良久才说:“委员长的意思是挖开黄河,再来次水淹七军。可这方圆数千里的百姓怎么办?这不是杀敌一千自损一万吗。”
“如果委员长不派援军的话,恐怕就是这样,将黄河水引入故道,伊东和筱冢义男立刻就完了,可将十万曰军一句歼灭。”徐祖贻摇头说。
“可这里有数百万百姓,”庄继华神色惨然:“这一决口,要死亡多少?五十万还是一百万?这笔买卖不划算,决不能作,”随后庄继华又加重语气重重的说:“这是千古罪人,历史会重重记上一笔。”
徐祖贻默然点点头,的确,这数百万百姓在没有丝毫防备的情况下,势必被汹涌而来的洪水吞没,这个历史责任,恐怕谁都不敢承担,就算蒋介石也不敢承担。
“回电,立刻给委员长回电,我部能守住商丘,阻止曰军,掘开黄河之举决不可行。”庄继华神色严肃。
“是。”徐祖贻大声答道。
蒋介石的确是打的这个主意,但最先提出的却不是他,而是李宗仁的参谋长晏勋甫,还在第二次津浦路战役开始之初,晏勋甫就向李宗仁提出,万不得已时,可以在中牟掘开黄河,引黄河之水入黄河故道,在阻止郑州西侧建立起一条黄河防线。
白崇禧统一指挥一五战区部队后,李宗仁向他透露了这个计划,但白崇禧拒绝了,白崇禧当时很有信心,曰军的攻击部署完全在掌握中,五倍于敌的兵力,完全可以全歼本间,可当伊东突破到黄河北岸之后,白崇禧知道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以他的眼光自然明白,这一退就很可能陷入不可收拾的地步,几十万曰军压过来如果挡不住,很可能就给他冲到武汉去了。
于是白崇禧思考再三,把这个建议重新捡起来起来,并郑重推荐给蒋介石。蒋介石召集何应钦、林蔚、陈诚、蒋百里商议后认为此策可行,但目前开封以东,到商丘、毫洲,集结了数十万中[***]队,必须等这些部队后撤后才能实行此策。另外蒋百里提出征求一下前线指挥官的意见,特别是庄继华的意见,同时由于战局已经集中到以商丘为中心的地区,地域明显缩小,不再需要协调一五战区,建议召回白崇禧,撤销信阳指挥部,黄河以南开封以东部队全部归庄继华指挥。
蒋百里的这个建议让蒋介石很有些为难,因为这等于剥夺了一战区李宗仁的大部分兵力,他手上只剩下三十二军和严重削弱的第一集团军,他的不满完全可以预料到。
“自古军无二帅,这么小的区域内设立两个战区司令部,指挥功能严重重叠,委员长,这对作战十分不利。”蒋百里坚持他的建议,他不希望掘河,可如果没有其他办法,也就只能掘河了,现在他把这个希望全寄托在庄继华身上了,为此不惜严重得罪李宗仁和白崇禧。
蒋介石犹豫了,他当然清楚李宗仁白崇禧肯定不满,他还在考虑蒋百里此言的目的。陈诚看了看蒋百里的神情,原本儒雅的面容上透着几许焦虑,与蒋百里一贯的沉着大相径庭。
“委员长,我看可行,”陈诚沉凝下就明白蒋百里的想法:“黄河决口将遗祸数省,受灾百姓数百万,政斧救济也是个大难事,倒不如交给文革,如果他能打退曰本人,就能免了这数省百姓的灾祸。”
陈诚此言提醒了蒋介石,说实话对黄河决口,蒋介石的心里也七上八下,此事的后果他完全清楚,一旦决口,也必须推到曰本人身上,无论国民政斧还是他蒋介石本能都无法承担这个责任。
可转念一想,蒋介石的脸色又阴下来,他冷冷的看着陈诚,似乎要把他的想法看透,陈诚心中不仅忐忑起来。
“这个责任不能由文革来担,只能是曰本人。”蒋介石口气冰冷。
“报告,五战区急电。”
“念。”蒋介石沉声说道。
“黄河决口,遗祸数省,危害将达数十年,况且此为冬季,黄河正处于枯水期结冰期,此刻决口效果极差,能否阻挡曰军尚未可知。学生已经有反击计划,待快速纵队全军抵达后即可展开反击,学生有六成把握击溃曰军,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
蒋介石心中叹口气,看来庄继华为了不让他在黄河决口,什么话都敢说,可他没想过,我蒋中正就那么愿意在黄河决口吗?
蒋介石一句不能让庄继华承担决口责任,让陈诚的心一下落到底层,他就是想让庄继华承担这个责任。前几年还看不出来,这一年多庄继华冒得太快了,手握数十万重兵,背后还有渝城兵工基地支持,民间声望极高,发展潜力无穷,必须让他背上一个大黑锅,打压一下,否则要不了多久,就超越他陈诚了。
陈诚的脸色一下阴沉下去,林蔚在旁看得清清楚楚,他在心里不由暗笑,陈诚没想清楚,蒋介石倒是明白。这个责任不可能由庄继华承担,谁都明白,没有蒋介石的同意,谁敢让掘开黄河,庄继华就是想担这个责任也担不了。
“好,就按照百里先生的意见办,让白健生回来,撤销信阳指挥部,黄河以南,开封以东的部队全归五战区司令官庄继华指挥,蔚文,你拟定个命令发下去。”主意一经拿定,蒋介石绝不拖泥带水立刻下达命令。
武汉的蒋介石在思考如何挽救战局,制止曰军冲向武汉时,北平华北方面司令部也同样陷入激烈争吵中,争吵的中心内容依然是直接冲向武汉还是就此停下来休整。
“司令官,卑职建议停止进攻,目前支那军已经觉察皇军的战略意图,而且已经逃出皇军的包围圈,皇军前期作战的损失很大,必须停下来休整,然后在发起进攻。”立高支助神情平静,心中却很是懊丧,他也没想到有他提供的情报,这一仗居然还是打败了,本间的六万人居然就是吃不下。现在他必须引诱杉山元作出停止追击的命令,可他的意见遭到江藤为首的参谋军官们的坚决反对。
“立高君,你这是怎么啦!”要不是立高在前期的表现十分出色,江藤的态度肯定不会如此和善:“支那军受到皇军的沉重打击,虽然他们逃出皇军的包围圈,但他们也已经溃不成军,正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挽回上次徐州之战的影响。”
“江藤君,我们应该记住南京之战的教训,”立高毫不含糊的反驳:“淞沪战后,皇军本应该休整一个月,然后再攻击南京,可是松井石根大将没有这样作,当时也是认为支那军已经没有力量阻止我军了,可结果呢?不错,支那军在皇军的打击下是受到严重损失,可皇军的损失同样不小。更何况现在天气转好,支那空军已经可以出动,这几天空战的结果证明,皇军空军损失极大,支那军可以在战区上空任意行动,袭击我地面部队。”
“混蛋!取得这样的胜利之后,居然不敢追击,这是战争史上没有过的!”一个青年军官站出来大声呵斥道。
立高支助神色冷静之极,不当没被吓住,反而以更大声音毫不客气的嘲笑道:“军校学习,书本知识都是死的,战场上要随机应变,不能生搬硬套!战役初期获胜,而后受到敌人反击最终失败的战例还少吗?”
那个军官被噎得无话可说,随后又有两名军官站出来反驳立高支助,立高自主都毫不客气的反击回去,情报科的西村却站出来支持立高支助。
“江藤君,情报科已经向司令部提供过情报,支那军第二军团已经抵达商丘,支那将军手上不是没有反击力量。”西村严肃的说。
(未完待续)
------------
第十节 大撤退(八)
江藤微微冷笑,对西村他可用不着这么客气:“一个支那军中的杂牌就把你吓成这样,西村,你还算是帝国武士吗?”
立高支助立刻站出来支持西村,不过江藤是他的顶头上司,虽然现在他已经隐隐有与之分庭抗礼的能力,态度却必须保持尊重。
“江藤君,西村的顾虑并非毫无道理,开战以来,支那杂牌军的表现并不比中央军差,上次战役时,四十军坚守临沂是板垣将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支那的杂牌军。”
江藤涨红了脸指着立高支助恼怒的大叫道:“立高君!”可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楞了下,转身对杉山元说:“阁下,决定吧,不要再犹豫了!”
杉山元皱起眉头,江藤的表现太让他失望了,军事论证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合理推断,而不是意气用事,江藤完全没有驳倒对方的事实和推论,只凭热情和意气,对于基层军官这是足够的,可对于高级将领来说就差得太远了。
杉山元不认为多了个杂牌的第二军团就能对皇军造成多大损失,可立高支助提出的两大要点――空军和战损,却是他的心病。在天上是中国方面取得优势,这点连曰本空军将领都不敢否认。伊东和筱冢义男在攻击曹县和单县时就受到中国空军的大规模空袭,空军方面传来的战报表明,空军仅仅在这几天时间里就损失了近百架飞机,平均每天损失接近三十架,这样的损失是非常惊人的。
其次,经过近两个月的战斗,部队的损失非常大,本间的十万军队只剩下三万多人,东线攻击的筱冢义男和安藤利吉沿途苦战,损失也高达六万多人,南线的情况他不清楚,但损失也绝不会低于六万人,支那军在津浦路南段的反击给羽田造成极大困难。
部队连续作战,十分困难,现在的情况与淞沪作战的情况极为相似,支那军看上去也是疲惫不堪,仓皇逃窜,可他们却在南京城下重创皇军,松井石根的阴影越来越强烈的笼罩在杉山元的心头。
“阁下,”参谋长冈部直三郎见此状况感到不能不开口了,此前他一直冷眼旁观立高支助和江藤的争论,老实说两人的意见他都不赞成,也都不反对,冈部直三郎慢慢的沉凝着说:“江藤和立高所提出的都是事实,不过,我认为,立高君过于谨慎了,江藤君又过于大胆了。”
冈部直三郎这一下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众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想听听他的见解。
“黄河以北的支那军已经南调,薛岳指挥的支那军大约十二万左右,其中大约两万人在河北阻击我军,剩下的大约十万人将全部用于开封以东,或者商丘。”冈部直三郎的语气尽管还有曰军军官那种惯有的强硬,却十分缓慢,甚至有些沉重:“而支那第一强军四十九集团军却从战场消失了,在曹县和单县与皇军作战的是支那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的部队,没有四十九集团军的身影,我估计他们应该是商丘附近休整,或者是支那将军准备的反击力量;如此加上薛岳的十万大军,支那将军完全可以在商丘附近组建一支以十九集团军为核心的,大约十五万人的反击部队,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9783
79784
79785
79786
79787
79788
79789
79790
79791
79792
79793
79794
79795
79796
79797
79798
79799
79800
79801
79802
79803
79804
79805
79806
79807
79808
79809
79810
79811
79812
79813
79814
79815
79816
79817
79818
79819
79820
79821
79822
79823
79824
79825
79826
79827
79828
79829
79830
79831
79832
79833
79834
79835
79836
79837
79838
79839
79840
79841
79842
79843
79844
79845
79846
79847
79848
79849
79850
79851
79852
79853
79854
79855
79856
79857
79858
79859
79860
79861
79862
79863
79864
79865
79866
79867
79868
79869
79870
79871
79872
79873
79874
79875
79876
79877
79878
79879
79880
79881
7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