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和爸爸去那边玩,好不好。”
庄继华一家人的话声渐渐远去,邓演达和陈铭枢依旧安静的坐在石桌边,他们没有挽留庄继华。陈铭枢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击桌面,邓演达双手放在膝上,腰板挺得笔直。
“你怎么想?”邓演达问。
“他应该有更深远的计划,”陈铭枢淡淡的说:“不过不像是针对我们。”
“应该不是,要针对我们,当年就不会冒险救我了。”邓演达长吁口气。
“人是可能变的。”陈铭枢犹豫会,决定还是提醒他一下:“这次可不是我们一两个人。”
“我当然知道,不过他提出的建议,却是可行的。”邓演达说完站起来:“春游登南山,是渝城市民的习惯,我们也附庸风雅一回。”
陈铭枢也站起来:“把东西给茶博士送回去。”
说完之后,跟在邓演达身后,沿着弯曲的山道向花海中走去。俩人慢慢的走着,似乎是在观赏满山的花树。
“他的长远计划,应该是在国共之间培植起第三种力量,这股力量应该是绝对读力于国共之外的力量。”邓演达慢慢的说:“我现在想不通的是他为什么要这样作。”
“这点也正是我想问的。”陈铭枢伸手摘下朵花,拿到眼前仔细观察。
“既然他不想说,你就问不出来,”邓演达淡淡的说:“不过他的计划是可行的,我们可以与他合作,至少可以利用他掌握的资源。”
陈铭枢点点头:“我们分头行动吧,你去找任潮商议下,我和严重再商议下具体细节。”
邓演达没有答话,只是简单的点点头,可他心中依旧在想,庄继华这是为什么呢?
同样的问题宫绣画也在悄悄问庄继华,庄继华还是没有回答,他只是笑笑,这让宫绣画平添了不少烦恼。
(未完待续)
------------
第四节 经济改革(一)
接下来几天,庄继华没打算见任何人,想安心与家人团聚几天,可他在渝城的部属太多,从杨永泰到卢作孚,从市政斧到各区县,都有人到家来拜访,各个社会团体纷纷来邀请,在歌乐山军校中的陈继承、孙元良、黄维也来邀请他去军校演讲,让他烦不胜烦。
这样过了几天后,庄继华干脆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带上丫丫跑到张静江家喝茶聊天,看着丫丫和沫沫在院子里玩耍,张静江的的子女众多,可他的孩子年龄都大,最小的孩子也在渝城大学附中上学,家里很是清闲。张静江的妻子朱逸民是个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从不过问丈夫的事。正好刘殷淑也是个不喜欢掺合政治的人,两个女人带着孩子去后院去去了,留下两个男人在前厅喝茶聊天。
“文革,此次主川有什么想法没有?”聊了半天,话题最终还是落到这上面了。
“这个,我有点想法,可还不成熟。”庄继华答道:“先生当过浙江省主席,还望先生指点一二。”
“小子,你就别恶心我了,”张静江笑呵呵的给她倒上一杯茶:“看看渝城就知道了,你还需要谁指点吗。”
“唉,说实话,我是想动又不想动,想动,是因为现行体制有些不合理,我想做些改动;不想动是因为害怕半途而废,那反倒得不偿失。”庄继华叹口气。
“其实你只要开条路出来就行,就像你在渝城作的,别人是不是要照做,就让他们去选择吧。”张静江淡淡一笑,满不在乎的说。
庄继华目光闪烁,盯着面前的茶杯,良久才慢慢的说:“也许这是个办法,不过先生,最近我也了解了下市场,物价上涨很快,通货膨胀比较严重,金融方面会不会出问题?”
张静江想了想说:“孔祥熙执行的是通货膨胀政策,加大货币投放量,不过目前看来,问题还不大,工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不过如果持续投入,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金融风险在一步一步积累,文革看来你以前的担忧,很可能会变成现实。”
“财政委员会的委员们难道就坐视不管吗?”庄继华皱眉问道,当初成立财政委员会就是为了防止这样的事出现。
“那些委员自己就争论不休,一方面战争需要资金,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威胁持续增强;这两者是矛盾的,满足了这方面,就必然削弱另一方面。”张静江说到这里双肩微耸,露出一个滑稽的笑容。
“我以为金融最好还是管制下,先生可以在财政委员会中提出议案,禁止私人存储外汇,停止黄金交易。”庄继华说:“另外对物价进行管制,对粮食猪肉食用油面粉进行管制,限制购买,规定每个居民每个月的购买数量,对生活必需品实行国家统购统销。”
张静江目瞪口呆的看着庄继华,他的脑子一遍乱麻,他完全没想到庄继华居然提出这样的办法。良久他才小心的问:“你能不能具体说说,你打算怎么作。”
“我的想法是,根据每个人的年龄规定他每个月可以购买多少大米,面粉,菜油,糖果,棉布,酒,香烟,等等,所有这些,按照身份证和户口发放粮票,布票,民众凭票购粮,相对应,政斧成立粮食局,对粮食、布匹、食盐等生活物资实行统购统销。”庄继华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想起孔祥熙,他以统购统销方式对开发公司下手,现在他就无法反对,对其余物资采取相同的做法,想来他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吧。
“文革,你这一条,恐怕反对的恐怕不比减租减息少,挡了多少人的财路。”张静江轻轻摇头。
“先生以为不可行?”庄继华问道。
“不是不可行,至少你需要你那老师的配合,”张静江双手推动轮椅,庄继华连忙站起来,推着他走到客厅门口,张静江歪着脑袋思索着说:“你这个方法是强制压缩消费,以缓解物资的不足,是这样吧。”
“先生说得没错,物价上涨已经不少了,再这样涨下去,势必导致民众的不满,而且有人借机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这中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庄继华推到门边停顿了下,张静江示意继续,到前院去,于是庄继华又继续推到前院中。
“春天就是要多晒晒太阳,你看这阳光,多舒服。”张静江眯着眼看看挂在天上的太阳。
“先生,你这是何意?”庄继华有点摸不着头脑,心说这老头又开始给自己打哑谜了,他索姓停住轮椅,坐到张静江的对面:“你得给说说清楚,行还是不行?”
张静江微微摇头,苦笑着说:“文革,你这不是难为我吗,施政应如这春天的阳光,和熙温暖,你呢却一直是反其道而行,却一直在成功,有时候我真搞不明白,老天是不是太眷顾你了,这条策略能不能行,我还真不知道,不够有一条,整个四川的的户口必须完全统计了,还有西康那边的少数民族怎么办?这些都得想清楚再推行。”
庄继华点点头,然后又说:“到时候,还请先生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另外必要的时候也请先生联络工商界人士声援。”
对张静江的要求也就这么多,中国自古以来从没管制过粮食布匹,这种管制经济对民国人士来说完全是件新鲜事,张静江能这样表示已经是很不错了。
“那是自然,到时候该怎么做,你派人来知会一声。”张静江淡淡的说,这事庄继华即便不说,他也要表示支持,他与庄继华不是盟友,而是一家人。
说完这些后,张静江沉默一会缓缓说:“文革,你有没有觉得该培植你自己的人了,仅靠你那老师是不行的。”
庄继华目光一凝,邓演达的联盟,他还没告诉张静江,也没打算告诉他,倒不是怀疑,而是担心他反对,张静江对邓演达一向欠缺好感,认为其人过于急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能不接触尽量不要接触。
“我想过,我属意的一些人,还都处于中下层,要把他们提起来,还需要时间。”庄继华说:“军队内,我布了几颗子,目前也还只是中下层军官,独当一面的还没有。”
“恐怕你那几颗子已经落在别人眼里了。”张静江淡淡的说。
“这没什么,虽然落在眼里,但我提拔的人太多,好些是破格提拔,他一时半会还无法作出判断。”庄继华对此很有信心,他提拔的人中各方都有,但黄埔出身的占多数,这也是让蒋介石难以判断的原因,更何况蒋介石还不清楚他的思想变化。
茶水渐渐变淡,阳光从斜面走到头顶,闲散的曰子过得很快,赵汉杰率领特种部队第一批返回渝城的第二天,庄继华带着家人与张斯可一起登上了去成都的火车,而早在前几天陈公博就带着人去了成都,就任四川省党部主任。
成都火车站热闹喧天,在成都的四川各界名人都到车站来迎接,这让庄继华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以往他倒成都完全没有受到过这样的重视,每次都是省党部派人来接,住也住在省党部。
庄继华看到站在队列前,白须飘飘的张澜,连忙上前:“表老,您怎么也来了,应该是晚辈前去拜望您的。”
“庄主席客气了,现在您可是肩负川人之望,您早就该出任四川省主席了,可惜甫澄不肯,以至于晚了数年。”张澜手捋胡须大声说道,丝毫不顾张斯可乔毅夫等人的脸色。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9704
139705
139706
139707
139708
139709
139710
139711
139712
139713
139714
139715
139716
139717
139718
139719
139720
139721
139722
139723
139724
139725
139726
139727
139728
139729
139730
139731
139732
139733
139734
139735
139736
139737
139738
139739
139740
139741
139742
139743
139744
139745
139746
139747
139748
139749
139750
139751
139752
139753
139754
139755
139756
139757
139758
139759
139760
139761
139762
139763
139764
139765
139766
139767
139768
139769
139770
139771
139772
139773
139774
139775
139776
139777
139778
139779
139780
139781
139782
139783
139784
139785
139786
139787
139788
139789
139790
139791
139792
139793
139794
139795
139796
139797
139798
139799
139800
139801
139802
13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