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蔚听了陈布雷这话感到由衷佩服,他的目的与自己一样,不希望蒋介石匆忙作出决定,询问下庄继华的目的,然后再作出决定,而且还委婉的提醒蒋介石,在藏省采取行动的是刘文辉,是地方势力,如果他不听中央的,中央暂时也没有严厉的处置措施。

    蒋介石显然听懂了陈布雷的话,他沉默了会正要开口,陈希曾急匆匆在门外报告,蒋介石有些恼怒的将他叫进来。

    “西南行营主任庄继华将军电报。”陈希曾双手将手中的文件夹送到蒋介石面前,蒋介石一听是庄继华的电报,所有怒气立刻烟消云散,立刻接过文件夹,陈希曾随即转身离去。

    “他倒是头头是道,又要我配合他。”出乎陈布雷和林蔚的意料,蒋介石看完之后没有发火,而是闭上眼沉思了会,才无可奈何的说出一句话。

    蒋介石随手把文件递给他们,陈布雷接过来,林蔚立刻靠过来,两人一起看庄继华究竟说了什么。

    庄继华在电报里详细解释了他的计划,他的目的很简单,借这个事件将藏省的读力趋势彻底打下去,西[***]立势力依靠的是英国人的力量,所以要打下他们的读力势头,首先就要打掉他们对英国人的幻想,清除拉萨乃至藏省的英国人,就是杀猴吓鸡。除掉英国人后,英国必定作出反应,但这不要紧,这只是暂时的,当前的国际局势必然逼得英国和我们站在同一阵线,他们没有第二种选择,…。

    庄继华的电报很长,分析了目前藏省的局势和目前的国家局势,最后告诉蒋介石只要僵持,英国人最后必然让步,藏省对英国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他们不会因此与中国彻底翻脸。

    “委员长,我看就让外交部与英国人交涉吧,毕竟我们没有同意英国在拉萨设立办事机构,在国际法上,英国已经侵犯了我国权力。”陈布雷与林蔚交换个眼色后说,不过他这句话已经表明他的态度。

    “这个庄文革,看来就算让他干外交也行。”林蔚随口开了个玩笑,蒋介石心中却一动。

    王宠惠按照蒋介石的命令与英国大使卡尔交涉,态度虽然温和,但实质问题上却坚决不让步,中国政斧没有同意英国在拉萨设立办事处,因此拉萨办事处是非法的,不受外交保护,关闭该办事处是中国政斧的权力,希望英方能够理解,同时还提醒卡尔,不要再插手藏省,中国政斧绝不会同意西[***]立。

    卡尔对这个答复非常不满,向伦敦报告,要求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首先是关闭滇缅通道,其次,联合美国和法国向中国施加压力,最后在印藏边界集结军队。

    为了摸清美国和法国在藏省问题上的态度,卡尔邀请法国驻华大使那齐雅和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到英国大使馆聚会。

    “以往我们在对华问题上一贯采取共同行动,这次我也希望我们能采取共同行动,”卡尔在他的办公室内有些愤慨对两位大使说:“中国人用及其野蛮的方式关闭了大不列颠设在拉萨的办事机构,这是拉萨条约和西姆拉条约同意了的,这是对国际法和西方权威的挑战,这种行动必须得到制止,否则将严重动摇我们在中国的威信。”

    卡尔一番义正严辞的声讨,却没有收到相应的响应,这让他有些丧气,气势顿时落下来,那齐雅玩着手中的红酒慢吞吞的说:“巴黎现在没有能力对中国采取行动,在巴黎看来,德国人的威胁更大。”

    卡尔正要反唇响应,随同詹森来的那个叫托马斯的年青人却先开口了。

    “卡尔先生,据我所知,中国政斧从没承认西姆拉条约,另外拉萨条约也没有在拉萨设立办事处或领事馆的条款。”

    卡尔抬眼看了这个栗色头发的年青人,有些瘦削的脸颊,下颌的胡须剃得很光洁,一双眼睛正平和的注视着他。

    “西姆拉条约是我们和藏省政斧签订的条约,我们一直在与中国中央政斧协商,签署这个条约,袁世凯政斧曾经同意签署这个条约,只是它倒台太快,条约才未能最终签署。”卡尔狡辩道。

    “如果是这样,中国政斧这样作就没有违反国家法。”托马斯毫不放松,立刻以结论的口吻紧逼上来。

    “但,这是对西方的挑战。”卡尔咆哮道:“一百多年来,西方不断努力才迫使中国政斧屈服,如果这次我们退让了,下次他们就会得寸进尺,如果这次我们不能团结一致,整个西方都会在中国失去威信。”

    “西方在中国早就失去了威信,”托马斯毫不客气,他就像新闻记者那样尖锐:“九一八时,西方就失去了威信;一二八时,西方再度失去威信;卢沟桥时,中国寄希望于九国公约;可中国人什么都没等到。既然西方在曰本面前步步退让,那么已经在战场上数次击败曰本的中国,为什么不能像曰本那样挑战西方呢?”

    “卡尔先生,”詹森感到自己的属员过于激烈,卡尔就快暴走了,立刻出面缓和:“青年人说话太冒失,您不要计较,”说着瞪了托马斯一眼,这个年青人真的不是太适合干外交工作:“不过,卡尔先生,华盛顿给我的情况通报提到了另一件事,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曾与中国驻德国大使陈介密谈,劝说中曰和谈,德国愿意在两国间充当调停人。”

    卡尔冷笑两声轻蔑的说:“蒋介石委员长恐怕会高兴得跳起来,这个消息恐怕他已经期待很久了。”

    詹森在心里微微摇头,这个卡尔看来是被愤怒烧晕了头,失去了起码的警觉姓,自己不得不提醒他了。

    “亲爱的卡尔先生,如果德国调停成功,曰本从中曰战争中抽出手,加上与德国签有盟约,中曰如果携手…。”詹森说到这里暂停下来,看着卡尔,后者禁不住打个冷战,他立刻想到拉萨事件是不是中国故意搞出来的,目的是向曰本和德国传递某种信息。

    随即另一个念头浮上脑海,中国与曰本联手向东南亚进攻,曰本有强大的海军,中国有丰富的资源,广阔的边境,东边攻击缅甸泰国,西边翻越喜马拉雅山,冲进印度,与甘地领导的国大党结合,印度,女王皇冠上最亮的明珠,将不再属于大不列颠帝国。

    看着卡尔脸上变幻不定的神色,詹森轻轻叹口气:“看来大使先生已经明白其中的微妙,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坚定蒋介石抵抗之心,决不能让蒋介石与曰本构合,与这个相比,拉萨发生的只是件小事。”

    卡尔这时冷静下来,他听出了詹森语中的劝谏之意,但他心里却很不甘,曾几何时,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地位跌落到这个地步了。

    (未完待续)
------------

第十节 拉萨风云(七)

    现在不但卡尔明白了詹森的意思,那齐雅也听明白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军事力量更薄弱,如果中曰徳真的联手,那么首当其冲不会是英国,而是法国。那齐雅心中暗骂,这些美国佬真不是东西,这样重要的情报却丝毫不向他们透露,真是该死。

    “詹森先生,贵国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力,不知贵国打算采取那些措施呢?”那齐雅看上去好像漫不经心,眼光却迅速扫了眼卡尔,可卡尔立刻明白他的目的。

    “是的,詹森先生,贵国打算怎么阻止曰本的扩张呢?”卡尔紧跟上来。

    詹森微微一笑:“我们推行的政策是门户开放,只要遵循这个原则,就不会损害我们的利益。”

    詹森这话的潜台词很清楚,无论是印度支那还是印度,都没有美国利益,所以美国不会干涉,当然具体的决定是华盛顿作,他的判断就是这样。

    那齐雅在心里冷笑下,看来美国人又要采取上次大战时的策略,先发战争财,然后等到最后时刻再出兵,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利润,真是狡诈的美国佬。

    “我听说美国国会已经暂停向中国提供贷款,是这样吗?詹森先生。”那齐雅不冷不热的问,然后将手中的雪茄微微吸了口,轻轻吐出烟圈,透过轻薄的烟雾盯着詹森。

    “先生们,”詹森仰天打个哈哈:“对中国不能一味迁就,也不能一味打压,对我们来说,只有中国抵抗下去才符合我们的利益;可怎么才能让他们抵抗下去呢?一手硬,一手软,明白吗?”

    詹森说着用手比划两下,仿佛控制缰绳的骑士,卡尔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有些明白詹森的意思了,那齐雅却不理会詹森的“玩笑”,继续迫问道:“大使先生,您判断武汉失守后,蒋介石会与曰本和谈的依据在那呢?”

    “连武汉都丢了,他们还能打下去吗?汪精卫先生不是已经在鼓吹和平了吗。”詹森平静的答道:“那齐雅先生认为他们还能打下去?”

    那齐雅顿时语塞,实际上在给巴黎的报告中,他也作出相同的判断,可此刻他却要挺中国。卡尔却站出来替那齐雅答道:“我认为他们还有打下去的能力,中国政斧很有远见,他们的军事工业设在渝城,而不是武汉或长沙,现在他们又在开发贵州,一旦贵州开发成功,他们就具备了打败曰本的物质条件。”

    “大使先生说得对,”托马斯接口道:“对于藏省事件我倒有个想法,不知可不可以。”

    卡尔作了请的手势,詹森却微微皱眉,他有些不高兴的打断托马斯:“那只是你的个人想法,托马斯。”

    “詹森先生,这只是我们私下里见面,所有交流都是私下的,不代表政斧意见。”卡尔立刻表明态度,他很想知道托马斯的想法,即便是他个人看法,至少可以从中找到美国政斧态度的蛛丝马迹。

    托马斯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丝毫不顾及詹森不高兴,顺着卡尔的话就说:“既然这样,那我就说说。拉萨事件中,中国政斧采取的手段及其强硬,这与西方数年来在中国采取的错误政策有关,中国从中看到西方的弱点,他们知道现在是西方最虚弱的时候,因此他们开始行动了,大使先生,您不得不承认,即便中国在藏省采取了这样强硬的措施,贵国依旧无法采取强硬对应,德国已经牵制了你们的力量。既然无法采取强硬应对,那么我建议贵国采取措施将这一事件的影响压到最低。”

    卡尔扬脸准备反击,眼角却撇到那齐雅在频频点头,已经到嘴边的话立刻压下去,詹森心里却在暗暗点头对托马斯的评价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个小伙子虽然急躁了点,但眼光却是十分准确,是个不错的人才。

    忽然之间,卡尔明白了,托马斯的建议恐怕是目前最好的处置方式,詹森已经暗示,只要蒋介石打下去,美国就会支持他;那齐雅实际也表明态度,法国无力干预藏省事件,巴黎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让中国拖住曰本,保住印度支那;唯一利益相关方,就剩下英国了,可大英帝国还能向藏省派出军队吗?答案是显而易见。

    小轿车飞驰在公路上,渝城的交通秩序显然比上海南京更好,宽敞的四车道公路,有专门供行人穿行的人行横道线,十字路口有交通警察指挥车辆,公路两旁是繁华的大楼,各种广告遮蔽了大楼的外墙,这一切让詹森恍然感到似乎回到纽约华盛顿这样的现代城市。

    “您真认为武汉失守后中国政斧会与曰本人和谈?”托马斯耐不住寂寞,首先开口打破沉寂。

    詹森依旧注视着公路两边不断闪过的工厂,迎面而过的满载各种物质的军车,在来渝城之前他也听说了这座城市,也从驻渝城的领事馆那里看到过报告,但没有身临其境还是无法感到其中的震撼,中国人在短短的七年时间就创造了这样一座城市,奠定了对曰作战的基础,也创造了工业发展史中的奇迹。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898 12899 12900 12901 12902 12903 12904 12905 12906 12907 12908 12909 12910 12911 12912 12913 12914 12915 12916 12917 12918 12919 12920 12921 12922 12923 12924 12925 12926 12927 12928 12929 12930 12931 12932 12933 12934 12935 12936 12937 12938 12939 12940 12941 12942 12943 12944 12945 12946 12947 12948 12949 12950 12951 12952 12953 12954 12955 12956 12957 12958 12959 12960 12961 12962 12963 12964 12965 12966 12967 12968 12969 12970 12971 12972 12973 12974 12975 12976 12977 12978 12979 12980 12981 12982 12983 12984 12985 12986 12987 12988 12989 12990 12991 12992 12993 12994 12995 12996 1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