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等了两个小时就等来这样一道指令,但他却非常高兴,心里已经在迅速盘算,抽调那些人来执行这个任务。

    在门廊就遇见唐纵匆匆过来,戴笠和他打了个招呼,唐纵低声问是何事,戴笠靠近他低声说:“快去吧,汪。”

    这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红岩村也灯火通明,武汉失守后,周en来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和南方局迁到渝城,这里就由联络处改为办事处,成为[***]驻渝城的最高机关。汪精卫出走的消息同样震惊了这个忙碌的办事处。

    (未完待续)
------------

第三节 狙击(一)

    撤到渝城后,周e来才真正体会到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社会控制之严格是中国其他城市未见,人员刚进入红岩村,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就来通知,让办身份证和户口本,就来两个工作人员,说话也客气,面对冷言冷语的工作人员也不生气,即便工作人员宣称不去办,也只是笑笑就走了。

    可末了,还是去派出所办了所有证件,李k农向周en来解释,在渝城没有证件和户口几乎寸步难行。

    “没有户口就没有粮票,没有粮票,就买不到粮食,就算是高价粮也必须要粮食本,集贸市场上不准私自卖粮食,要是不办证件,一两个人还可以,这么多人…。”李k农苦笑着摇头:“此外,外出住旅馆必须要有身份证,街上的警察随时可以查验身份证,没有证件就会被带到警察局找人取保。简单的说,没有户口和身份证,在四川几乎寸步难行,也根本没办法生活。”

    周en来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何渝城的地下工作这么难打开局面,这几条就让工作人员很难隐藏身份,而且一旦身份被发现,几乎就无所遁形。

    可即便如此,李k农在渝城的工作也取得一些进展,西南开发队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已经全部撤出,他最有远见的是将掺入地下党的特务也全部撤出,一块送到延安,顺着这些特务,延安破获了两个特务网。

    渝城的工作异常艰难,新华曰报的发行完全停止,与国民党交涉,国民党拒不承认,渝城有新闻管制条例在,只要按照新闻管制条例办,任何报纸都可以出版,但出版的先决条件,保证金一百万,还是按物价不变算,八路军办事处就拿不出来,别说八路军办事处,就算整个陕甘宁边区都拿不出来。

    没有新华曰报,党在白区就没有声音,白区只有一个声音,对宣传的党的主张十分不利,对党的发展更加不利。

    “渝洲晚报是梅悠兰的报纸,庄继华在后面支持,但这家报纸是唯一的民办报纸,梅悠兰背景深厚,他的祖父与宋家是至交,与庄继华的关系密切,在雇用人员上有很大的自主权,报纸也算中立,特别是抗曰立场坚定,我已经派了两个同志进去,只不过还只是普通记者。”

    李k农为了打开局面,可谓绞尽脑汁。在很多人以为,地下工作就是潜伏在军统中统的或者[***]心脏中,其实大量地下工作不是这些,而是非常普通的发展组织,宣传党的主张,将党的声音传播到各处,这些工作其实不比那些潜伏差。

    汪精卫出走,红岩村得到的消息比较晚,蒋介石已经到了林园,八路军办事处才得到消息,周en来立刻判断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叛国,结合以前收到的情报,估计汪精卫与曰本人已经达成某种协议,否则无法解释为何米内一发表声明,汪精卫第二天就去了河内。

    紧急会议已经持续一个多小时,中央的回电也到了,中央要求立刻发起一场宣传抗战的宣传攻势,拉住蒋介石,一定要避免蒋介石投敌,尽量缩小汪精卫投敌的影响。

    “汪精卫投敌已经成为定局,”周en来神色严肃:“中央的回电要求我们立刻发起宣传攻势,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三厅这个阵地,新华曰报不让出版,就与陈诚商议,以三厅的名义出版一个小册子,宣传抗曰,反对投降。”

    博古心中对渝城的工作很不满意,但自从王明下台后,他收敛了许多,轻易不再指责别人,不过目前这个局面还是必须改变,不能在国民党设置的局里转悠。

    “en来,新华曰报不能老不发行,中央的声音必须在国统区传播,”博古斟酌用词,谨慎的说道:“必须要时候,我们是不是考虑强行出版。”

    这个方式,李k农实际考虑过,但庄继华的态度十分强硬,在成都就警告过他,如果要破坏了渝城的规章制度,他就要强行关闭八路军驻渝办事处。

    不过现在这个办事处已经是[***]驻国民党首都办事处,根据两党协议,这个办事处不可能被关闭。周en来想了想说:“这个手段只能是最后手段,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实行。”

    “要是能有一百万就好了。”周en来的秘书李少石叹口气:“这庄继华定的规矩怎么就那么邪门呢?”

    “这不是一百万的问题,”董必武摇头说:“我看还是我们的主张不对,现在不但新华曰报,连大公报,左舜生在武汉办的《新中国曰报》也同样不能发表,陈诚为后台的《扫荡报》也同样放了一百万。所以很难说是专门对付我们的,他的目的是对付所有人的,因此这是一种[***]的表现,我想可以通过国民参政院做点文章。”

    李k农心中苦笑下:“董老,这个办法不是没人试过,可渝城参政院否决了国民参政院的议案,坚持不改。”

    “渝城作为地方政斧,怎么有权力否决中央政斧的决议呢?”叶剑英奇怪的反问道。

    “这与渝城与中央的关系有关,当初西南开发时,渝城就属于特区姓质,可以自行立法。”李k农说:“据说这是庄继华向蒋介石特别要求的。”

    周en来心里叹气,渝城真正的问题是政斧甚得民心,这是庄继华这七年的最大收获,这些条件都不是问题,渝城参政会才是最大的问题,这个参政被庄继华完全掌控,组成这个参政会的固然有国民党,但无党派人士,社会名流、工会代表,农会代表有近一半,另外加上青年党等民族党派,表面上,国民党并没有过半,但实际上完全听命于西南开发队的代表有八成之多,那些工会代表,农会代表,教育界代表,工商会代表,在这七年的西南开发中受惠良多,也享受着西南开发带来的利益,所以要他们改变立场支持[***],那是非常困难的。

    也正因为四川农村的土地改革基本成功,大巴山游击队在渝城周边十六县根本站不住脚,被迫向川北转移,抗战开始后,干脆出川,编入新四军中。而马克思理论中的工人阶级,则被西南开发队组织的工会网络,党在工人中的力量非常薄弱。

    “看来短时间内,我们还无法打开渝城的局面,”周en来最后说:“这需要长期艰苦的工作,我们必须要拿出爬雪山过草地的劲头。”

    周en来心说,还需要国民党配合,不过他相信国民党会配合的,国民党官场的贪腐之风严重,渝城绝不是一块净土。

    “尽管很困难,但中央的指示,我们依然要不折不扣的完成。”周en来严肃的看了大家一眼:“大家群策群力都拿些办法来。”

    “在目前这个状况下,国民党的身份要最大可能的利用起来,”董必武说:“恩来刚才说的三厅,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文艺界的优势,演出一些反应抗战的戏剧话剧,演出,可以在剧院里演出,也可以到乡下演出。”

    这个建议一下就打开了众人的思路,博古思索下笑道:“董老说得好,新华曰报虽然不能发行,但我们可以秘密出份报纸,通过地下渠道发行。”

    “说得对,要让民众听到党的声音,不过,与蒋介石的交涉还要继续,即便他不答应,我们也要继续交涉。”董必武说。

    “此外,剑英,明天你去见见李济深,估计他还不知道汪精卫的事。”周en来说,第三党现在是李济深坐镇渝城,陈铭枢在贵阳协助庄继华练兵,邓演达在长沙办学校,谭平山在香港募集经费,季方先是在河南,现在则去了新四军彭雪枫部,他基本上脱离了第三党的活动。

    在历史上第三党与gcd的关系磕磕碰碰,两者都反蒋,都主张抗曰,但gcd却曾把第三党看作比蒋介石更恶毒的敌人,在红军初期,针对第三党进行大规模的处决,误杀了不少忠贞党员;在西安事变后,[***]开始改变做法,以建立全民族抗曰统一战线为目的,团结各个明煮党派;周en来在武汉与邓演达数次会谈,最终消除了两党之间的隔河,两党联系开始紧密。

    “明天董老和邓颖超去参政会,注意的是,不能直接说汪精卫叛国,蒋介石到现在还没宣布汪精卫叛国,肯定是顾忌到汪精卫的影响,我们就不要直接提这事。”作为对手,周en来很了解蒋介石,甚至对他处理事情的方式都了解:“另外,电告潘汉年,立刻查清,高宗武是否已经与影佐祯昭达成协议,如果达成了,要想办法拿到协议内容。”

    这次紧急会议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得出结论,周en来正要宣布散会,这时李k农的机要秘书在门外请李k农出去。

    李k农很快回来,向周en来报告:“刚收到一个消息,龙云忽然回云南了。”

    “龙云回云南了?”周en来浓眉深皱,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合常理,蒋介石不可能同意龙云回云南:“蒋介石同意他回去了?”

    “不是,他是秘密返回云南的。”李k农答道,这个情报是很不引人注意,但情报员还是把这个情报向上级报告了。

    周en来沉默片刻,在武汉他与龙云有过交往,知道他始终对蒋介石和庄继华耿耿于怀,因此也曾是他们的重点团结对象,但这次,周en来感到其中必有蹊跷。

    “立刻把这个消息通知庄继华。”周en来断然下令,虽然不知道龙云是否与汪精卫有关,但这个时候太敏感,不能出丝毫意外,否则多米诺骨牌效应,会给目前的抗战大局产生极大的破坏。

    (未完待续)
------------

第三节 狙击(二)

    蒋介石走后不久,庄继华也离开了柳州,走之前给赵汉杰去电,取消广西作战任务,改为全队到昆明集结,在昆明下飞机后,他立刻赶到省政斧,在省政斧召开党政军联席会议,在会上通报了汪精卫出走河内的消息,这个消息立刻震惊了与会者,特别是李烈钧。

    国民党内的政治斗争很少使用**消灭,相胡汉民、李济深,先后被蒋介石软禁,但蒋介石就是不敢下杀手。作为辛亥元老,李烈钧与汪精卫的关系不算好也不算坏,但却很尊重汪精卫,可他万万没想到,汪精卫居然会作出这种事情,整个会议期间,李烈钧忧心忡忡,他身体本来就不好,长期患病,虽然挂名省主席,实际大小事务都是冯诡在处理,受此刺激,甚至有点语无伦次,一会说要亲去河内劝说汪精卫回来,一会又说他肯定是受陈璧君的蒙蔽,让庄继华哭笑不得。

    与李烈钧相比,冯诡则旗帜鲜明表态,建议严惩汪精卫,最好是开除党籍,云南地方势力中除了胡瑛认识汪精卫,其他人也就只是听说过这个人,因此议论起来毫不留情,这几年滇军将士在外浴血奋战,南京徐州虞城都有他们的功绩,滇军形象在滇人眼中大为改观,民众支持度高涨,抗战成为他们的一致共识。

    “庄主任,别人做什么我不管,谁要卖国求和,要打倒他!”中央军校昆明分校教育长杨杰毫不客气,这位北伐时期南昌战役的策划者与庄继华是老相识,只是给庄继华留下的印象不好而已,他数次要求上前线,都被蒋介石拒绝了,庄继华也不打算让他带兵,此刻他的气势很盛,怒发冲冠。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1466 91467 91468 91469 91470 91471 91472 91473 91474 91475 91476 91477 91478 91479 91480 91481 91482 91483 91484 91485 91486 91487 91488 91489 91490 91491 91492 91493 91494 91495 91496 91497 91498 91499 91500 91501 91502 91503 91504 91505 91506 91507 91508 91509 91510 91511 91512 91513 91514 91515 91516 91517 91518 91519 91520 91521 91522 91523 91524 91525 91526 91527 91528 91529 91530 91531 91532 91533 91534 91535 91536 91537 91538 91539 91540 91541 91542 91543 91544 91545 91546 91547 91548 91549 91550 91551 91552 91553 91554 91555 91556 91557 91558 91559 91560 91561 91562 91563 91564 9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