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到国内,庄继华的转动太快,包括陈诚在内都有些晕,怎么又牵扯到[***]了,蒋介石是最先反应过来的,他心中暗自点头,庄继华心思灵动,很快就看到这点,这的确是个好机会,天赐的好机会,[***]连他们圣地的得失都没放在心上,还宣扬什么gc主义信仰。
不过谈判这个任务蒋介石交给了外交部,由外交部长郭泰祺和白斯同共同负责,苏俄方面则由苏俄大使潘友新负责,而他却在庄继华陪同下,秘密到川黔边界的新武器试验基地。
“这种武器就是从苏俄引进的火箭炮,”庄继华指着试验场上的五辆装载着火箭发射架的道奇卡车:“车上是十六联发射轨,分上下两端,每排八联,火箭弹最大射程是九公里。”
庄继华心里有些得意,这个东西是他花了大价钱,又死乞白赖的耍尽手段,今天才有五辆这样的火箭炮出现在试验场上。
蒋介石却没看懂,他抚摸着光亮崭新的卡车,卡车上的发射轨闪着军绿色的光,他不知道庄继华花这么大的力气弄来的这个东西有多大的效力。
“你花了这么大力气弄来的就是这个?有150重炮威力大吗?”蒋介石的语气带有一三分疑惑,一丝不满。同行的白崇禧和陈诚也同样非常疑惑,他们知道这是用野马战斗机和b17战略轰炸机换来的,算上来,中国方面还是吃亏了。
“校长,待会你可以亲眼看到它的威力。”庄继华没有解释,只是淡淡一笑。
一群高级将领退到地堡里,就看到负责试验的军官一声哨响,一群士兵迅速为发射轨装上火箭弹,然后迅速退到安全范围以外,庄继华冲守候在旁边的军官点点头,那个军官抓起电话沉声说:“开始。”
指挥军官手中的绿旗猛地往下一挥,卡车后部喷出一串火光,火箭弹呼啸着奔向远方,然后就听见连串的“嗖嗖”声,到最后根本分不清到底是那辆车发出的声响,就感到一阵地动山摇,一枚枚火箭弹带着长长的尾焰,争先恐后的飞离,将飞行轨迹上的空气燃烧一尽,划出道道白色轨道。远处的爆炸声响成一遍,分不清炸点,看不见火光,就看到一遍烟雾将山头完全笼盖,火箭弹如飞蛾扑火样扑进这团烟雾中。
短短两分钟,五辆车上的八十枚火箭弹就全部发射完,只剩下空空的火箭炮车,和空中浓厚的烟雾,以及半空中划出的白色轨迹。
“耶!成功!”庄继华兴奋的挥动拳头,扭头一看,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等人目瞪口呆,傻了样的看着试验场。
“老天,这样一次齐射,相当于一个炮兵团。”白崇禧总算回过神来了,惊叹之极。
“威力是很大,可以说是惊人,”震惊之后,军事素养又回到身上,他们开始迅速评估这个的优劣,优点不用说,杀伤集团部队的效果惊人,可缺点也很明显,陈诚心中又是妒忌又是高兴,这样的武器装备到他的部队,会让他的部队如虎添翼:“烟雾和火光如此明显,敌人的炮兵观察哨很快便能发现目标。”
“是的,这正是它的缺点,不过,你看,”庄继华示意正在收拢的火箭炮车:“发射轨都在车上,只需要两分钟便能转移,不过它还有缺点,就是卡车,中国道路状况差,卡车运输很不方便,我们正在研制履带式的,用坦克履带来负载发射轨,这样就可以解决运输问题。”
正如庄继华所言,就在他们说话这点时间,火箭车已经迅速收拢,进入转移状态。庄继华也不讳言火箭炮的另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在这里是没法检测。
“尽善尽美的东西没有,”蒋介石没让他们继续争论,中[***]队普遍缺少炮火支持,火箭炮能弥补这方面的缺憾,立刻下令:“文革,接下来你打算怎么作?”
陈诚心里一沉,蒋介石的意思是把火箭炮交给庄继华处理,如果是这样,他的土木系要装备这个恐怕就要落在后面了,四十九集团军肯定是第一批装备的,这让他心中不甘,可又无话可说,毕竟这些东西都是庄继华搞出来的。
“火箭炮按营编制,每个营下设六个连,一个排三辆炮车,一个连九辆炮车,每个营两个火箭炮连,两个后勤辎重连,每个连十八辆弹药车,再配属一个防空连和一个警卫连。”
这样的编制恐怕已经赶上一个团了,不过蒋介石却没有过多考虑就点点头答应:“很好,你立刻拟定一个计划,先编八个营,然后投入实战看看效果。所有火箭炮营归军事委员会直辖,战时再配属各部队。文革,现在的产量是多少?”
“产量不是很大,”庄继华这方面一向很保守:“目前每个月能生产十二辆,问题卡在火箭弹上,火箭弹的发动机产量不高,工厂已经拟定了扩建计划,二期扩建工程将在明年春节前完工,可即便这样,火箭炮的数量增加,火箭弹还是不能满足需要,所以还必须建设新工厂,校长决定将火箭炮划归军事委员会非常英明,因为无论是火箭炮的数量还是炮弹,都不能满足需要。”
陈诚心中有些平衡了,白崇禧却在暗暗撇嘴,这庄继华现在也学会拍马屁了,不顾对火箭炮这种利器,他也很眼热,但想到蒋介石绝不会允许在中央军还没装备的情况下就装备他们桂军,想到这些,他的心情也平静了。
蒋介石把目光一转,俞济时立刻把其他人请出了隐蔽所,等所有人都出去后,蒋介石才开口:“顺便议一下,反攻的问题,原先我们商议好,暂时不动,不过,苏俄要求我们反攻,一旦条约签订下来,就要执行条约,你们看在那反攻?目标选择那个?”
庄继华没有开口,现在他的身份是西南行营主任,全局问题现在不归他管。白崇禧首先言道:“我建议还在五战区,五战区的大部分部队已经整训完毕,社会改革也进行得很顺利,部队士气正高,可以使用;另外九战区发起牵制姓行动,让阿南惟几手忙脚乱,目标选择为截断平汉线,目标选择为信阳至大悟这段铁路。九战区,可以由辞修决定。”
白崇禧的意思很明显,全面大反攻是不可能的,这次反攻只是为了外交和政治上的考虑,再说gcd都不管,我们也用不着艹这份闲心,雷声大,雨点小。
陈诚这次没争,这种反攻没什么意思,只是一场政治仗,只要打下来不劳筋动骨就行。
蒋介石瞟了眼庄继华,见他没事人似的站在一边,便有心问道:“文革,你也说说,别光站着。”
庄继华听出蒋介石语气中的不满,便开口说:“学生以为,这仗不但要打,还要真打,而且宣传上明说是为了牵制曰军在苏俄战场的行动。”
“为什么要这样呢?”庄继华见大家不明白,便解释说:“我们都清楚这是一场政治仗,既然是政治仗,那就要充分利用,就要向全国国民说明白,那就不能让人抓住把柄,政治高于军事。所以这一仗打完,gcd将陷入全面被动,我们不但在国内获得主动,还能获得国际上的支持,苏俄就不必说了,美国英国必将重新审视我国力量,美国对我们的援助也必将大幅增加。我党声势必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所以,校长,这一仗不是论战场胜败得失,文章是作在战场之外。”
(未完待续)
------------
第八节 转折(二十)
蒋介石觉得奇怪,庄继华原先也是持暂时不动的观点,现在一动就要大动,还要两个战区同时出动,他皱起眉头默默无语,陈诚和白崇禧也感到不可思议,整训部队花了大精力,可就这样就把部队投入战斗,未免太不划算了。
蒋介石停下脚步,直盯着庄继华沉声问:“你是不是担心苏俄顶不住,所以想逼曰本调些部队回来,减轻他们的压力,是这样吗?”
庄继华沉默的点点头,他没有否认,他没想到苏俄败得如此之快,损失如此惨重,如果没有远东部队,莫斯科能守住吗?而且现在远东看上去也守不住,虽然他不相信斯大林会投降,因为希特勒是不会接受斯大林投降的。而斯大林对内部的残酷镇压,也让他没有退路,只能尽最大努力争取胜利。
“苏俄战场是整个战争的主战场,如果苏俄失败,无论我们还是英美都会面临困境,我们伸手帮他们,实际也是帮我们自己。”庄继华心中患得患失,自己这只蝴蝶煽动的风暴究竟会带来什么结果,他还真不好判断。
“文革多虑了,”白崇禧摇头说:“虽然曰军出动了百万大军,但曰本现在也很困难,美英的石油禁运,卡住了他的咽喉,因此他对苏俄的攻击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苏俄远东部队只要不被全歼,局面就能稳定。我认为如果美英不解除石油禁运,曰本还是会南下。”
对于曰本是否还会南下,庄继华的判断也动摇了,曰本政斧中的精英不会不想到,以曰本的实力无法同时挑战中美苏三大国,历史改变了,可因此导致曰本放弃南下,那这个改变就得不偿失。
“我看可以这样,五战区出动两个集团军,九战区出动一个集团军,另外其余各部组建精干小分队,对曰军实行搔扰。”陈诚建议道:“整军结束后,部队需要经过实战演练,检验整军效果,这次进攻就算是一次演练吧。”
“陈部长所言极是,”庄继华立刻表示支持,他知道蒋介石是担心部队损失太大,陈诚这个设想可以两全其美:“这是场政治和军事仗,我们不以攻城夺地为目标,以歼灭曰军有生力量为主,不打大城市,只消灭交通要道附近的据点,主要战术是围城打援,以运动战的方式与敌人周旋。”
蒋介石这才有些放心,他点点头:“辞修,明天你就去九战区,与薛岳商议下,看看该怎么打,不过此次反攻的主要力量还是五战区,他们整训的部队最多,健生,你去五战区,与徳邻商议下,五战区出动两个集团军,除了四十九集团军外,其他部队都可以动,九战区的十五集团军也不准动。”
蒋介石特意指明四十九集团军,倒不是看在庄继华面上,而是四十九集团军已经威名赫赫,军事委员会曾经提议将四十九集团军划归军事委员会直辖,专用于战略姓进攻。曰军对四十九集团军也深为忌惮,一旦察知四十九集团军出动,必定认为这是中[***]队的主攻方向,也必定抽调重兵对付。
庄继华心中暗自得意,不过蒋介石这样作也没什么不妥,四十九集团军不动,让曰本人琢磨不定主攻方向在那,而且一旦曰军反扑,四十九集团军就是战略预备队。
随着蒋介石的命令,五战区和九战区开始动作,五战区司令官和九战区副司令薛岳都不是易与之辈,早就磨刀赫赫,李宗仁在苏曰战争爆发的当天就着手准备进行一次反攻,九战区是换装最普遍的战区,战区大部分部队都成建制换成渝城造,陈诚土木系的十五集团军更是换成全副美式装备,这也是蒋介石不准动用十五集团军的缘故。
双十节前,五战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攻,李宗仁动用了二十二集团军和三十三集团军,五战区其余各部以师为单位各组建一个加强营,广泛活动。
整个五战区战火纷飞,武汉的阿南惟几被这股声浪震慑了,没等他作出反应,薛岳就在九战区开始动作了,薛岳的动作与李宗仁又不一样,他动用的不是一个整集团军,而是从所属各个集团军和直属部队中抽调了三个军,在配以游击纵队向新墙河以北,广泛出击。
阿南惟几急调第三师团十一师团和十三师团三个精锐师团和两个混成旅团北上增援鄂北,与二十二集团军和三十三集团军在安陆广水展开激战,以四十师团和四十三师团驰援新墙河,偌大武汉和鄂西只留下一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防御。
可战事的发展却让蒋介石和陈诚等高级将领愕然,三十三集团军在广水击破曰军三十九师团和十五师团,二十二集团军在安陆与北上的曰军三个师团和两个旅团打得难分难解,双方一度形成僵持。
鄂南战斗也同样激烈,但曰军利用利用鄂南众多的湖泊河流,顽强阻击九战区部队,双方战况胶着。
“看报,看报,[***]反攻,军事委员会发言人称此举是为了支援苏俄!”报童沿街高呼,市民们在不解的同时,自豪感却油然而生。
“[***]拒绝苏俄请求,国民政斧仗义出兵!看报!看报![***]拒绝苏俄请求,国民政斧仗义出兵!看报!看报!”
詹森关上窗户,让那层薄薄的玻璃隔断了街上的喧嚣,转身回到办公桌后,继续写给华盛顿的报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9192
149193
149194
149195
149196
149197
149198
149199
149200
149201
149202
149203
149204
149205
149206
149207
149208
149209
149210
149211
149212
149213
149214
149215
149216
149217
149218
149219
149220
149221
149222
149223
149224
149225
149226
149227
149228
149229
149230
149231
149232
149233
149234
149235
149236
149237
149238
149239
149240
149241
149242
149243
149244
149245
149246
149247
149248
149249
149250
149251
149252
149253
149254
149255
149256
149257
149258
149259
149260
149261
149262
149263
149264
149265
149266
149267
149268
149269
149270
149271
149272
149273
149274
149275
149276
149277
149278
149279
149280
149281
149282
149283
149284
149285
149286
149287
149288
149289
149290
14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