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绝不仅章楶会玩人海战术,杨逸一样会玩,所有的乡兵、羌兵,外加所有骑兵,都被杨逸发动起来,以陷阱、以伏击、以追杀,以围捕,从妹勒大军进入环州地界那一刻起,就在外围形成了一张天罗地网,别的不干,更不要和妹勒大军碰面,任务只有一个,劫杀夏军斥侯,把妹勒变成一个瞎子、聋子。

    环州多山,对这个方案的实施极为有利,几个乡兵,一根绳索,往路边一伏: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裁,要想从此过,留下秃头来。

    靠着这种打劫式的层层设伏,照着能让夏军斥侯有去无回,妹勒感觉事态越来越严重,环州境内比泾原路更甚,给人的感觉就是步步杀机,处处草木皆兵,好在妹勒也不是吓大,他很快有针对性地作出了调整,几百人马为一组,四散而出,一边斥探,一边和宋军外围兵马展开反劫杀。

    如此一来,十个八个乡兵遇到几百夏军,根本不敢下手,最多是放几支冷箭,砸几块石头,就得开溜,否则就得成为人家捕杀的目标。

    在外围指挥“打劫”的谢敬亭也不是吃素的,夏军斥侯队由小变大,他也立即下令各小队集结,也变成几百人一队,不求挡住夏军所有斥侯队,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半天时间,谢敬亭成功伏击了两股夏军斥侯队,斩首两百级,在妹勒大军前进的道路上筑成京观,一个个狰狞的秃头垒在一起,鲜血未干,怒目圆睁,旁边置一木牌,上书:犯我大宋者,有来无回!

    妹勒大军经过,见此情景,兔死狐悲,一种悲凉绝望的气氛在几万大军中弥漫着……好在夏军斥侯队也终于带回了有价值的消息:前方五十里,阿甘山,环州知州杨逸、通判苏轼,正躲在阿甘山一处盐井中,此处虽然易守难攻,但杨逸身边并无多少军队,三千人马而已,种朴率领的近万大军还在环州北线,正北出归德川,对横山一带的西夏寨堡猛攻,欲趁机侵占横山一线,回援无望。

    妹勒没有一丝犹豫,立即下令全军向阿甘山突进。

    作为西夏数一数二的名将,妹勒也知道,这或许是杨逸的一个陷阱,但这有什么分别呢?

    现在身边还不是处处陷阱,正所谓虚虚实实,或许环州同样有一个更大的陷阱等着自己去踩,既然处处可能是陷阱,还有什么差别呢?

    所谓陷阱,是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才能起效,既然自己已经料到杨逸在阿甘山可能是陷阱,只要小心些当可无碍,四万对三千,妹勒相信,在绝对实力面对,只要加强戒备,一切陷阱都是笑话。

    杨逸背景特殊,同时天下闻名,而另一个,苏东坡,更是早已名扬宇内的名人,若是能俘获这两个人,付出再大的代替都是值得的,有此二人在手,西夏就能悠然自在的坐下来,等着大宋来找自己谈判。到时,所有损失都可能得到补偿。

    目标,阿甘山!

    (未完待续)
------------

第165章 横山烽烟(九)

    阿甘山。

    杨逸与苏东坡在溪边对酌,松风阵阵,幽草含香,溪中老鱼吐浪,林中杜鹃声切,杨逸喝得畅快淋漓,苏东坡却有些心不在焉;现在终于知道了,杨逸跑到阿甘山来找他喝酒,根本没安好心,分明是拉他一起当诱饵。

    俩人喝酒期间,杨逸还生怕妹勒不知自己在阿甘山,让马汉卿派人出去放了几回消息,苏东坡心情有些复杂,面对生死,他胆子一向不大,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现在何止是危墙?根本就是刀山火海。

    斥侯兵进进出出,不断地并报着妹勒大军的行踪,近了,越来越近了,苏东坡的心也越收越紧,看向杨逸的眼神也越来越复杂。

    “哈哈哈……苏大学士莫怪,下在虽有些薄名,但妹勒是西夏名将,精滑如油,光在下一人,恐怕不足以诱其前来阿甘山,为保万无一失,只得借苏大学士宇内皆知的大名一用了!恕罪!恕罪!”

    杨逸推开酒杯,起身向苏东坡一揖,仍是那么彬彬有礼有;和之前感觉他是江东周郎再世不同,现在,苏东坡只觉得前面站着的是贾诩,够阴,够毒,自己作了诱饵不要紧,用我老苏来奏数也罢,连家里的妻儿……呃,这家伙还有儿,否则也必定拉来……“你就这么有信心,一定能把妹勒数万大军留在蒙云谷?”

    “不一定!再精密的算计,也可能有失算的时候!更何况妹勒不是常人”

    杨逸的回答差点把苏东坡呛死,他正想说些什么,谷外马汉卿亲自来报:“大人,妹勒大军到蒙云谷了!”

    “哦!好!让谢将军他们照计行事吧!”

    “喏!”

    ***蒙云谷,东西走向,长五里,谷内最宽处七十丈,最窄处二十丈,两面峰峦起伏,林木葱郁,夏军刚到谷口,就看到了石壁上新刻上去的诗句:

    将军百战死,何须裹尸还。

    青山埋奸骨,来年花更绽。

    夏军前锋不敢入谷,报与妹勒,妹勒赶过来一看,这分明是新刻上去的,妹勒不禁洒然一笑,当初孙膑也曾在树上刻字,但那是在谷里,庞涓看到树上刻字时,已身在瓮中,退之不及,现在杨逸在谷口刻字,岂不是东施效颦?

    妹勒猜测,杨逸很可能是想以此吓退自己,以留一段佳话,妹勒懒得去理杨逸的佳话,他只知道,杨逸和苏东坡就在前方十五里,过了这道山谷,杨逸恐怕插翅难飞。

    时不我待,妹勒立即派人进谷,对两面山峰进行拉网式反复搜索,同时着人于峰顶处警戒,光是这样还不够,妹勒又将大军一分为三,前军先过,出了对面谷口立即布阵,防止宋军把自己压在山谷里打。

    山上反复搜索过了,确定没人,前军也出对面山谷了,确定没有宋军堵在对面谷口,很好,果然是虚张声势,杨逸!你等着,我妹勒来了!

    妹勒带着中军坦然进谷,他还不时给手下鼓劲:杨逸就在前方十里,过了山谷,再没什么可阻挡我几万大军,拿下阿甘山,拿下杨逸,把他大卸八块。

    夏军士卒受此激励,士气提升了不少,这一路行来,太憋屈了,到处碰钉子,到处受暗算,到现在一天没喝上一口水,渴都渴死了,他们恨不得马上就能杀上阿甘山,痛快地饮杨逸的血解渴。

    眼看目标在即,士气低糜的夏军被激出了最后的疯狂……“那是什么?快看!快看!那是什么?”

    突然,有夏军士卒仰望山岚,惊声大喊,包括妹勒在内,纷纷仰头望去。只见左边的山峰顶上,飞过二三十只巨大的纸鸢,如同传说中的大鹏,下面依稀可见有人!

    人能在天空上象鸟一样飞翔?

    是人?是神?

    所有的夏军被这一幕惊呆了,有胆小的已经跪下,念念有词地祈祷着,更多的人便那样呆呆地看着,三十只巨大的纸鸢如大鹏展翅,飞到了夏军头顶上,其实他们放箭的话,就能射到,但此时包括妹勒在内,没有一个人想到放箭的,太震撼了!太震撼了!

    突然,每只纸鸢上都洒落一大片白色粉末,在天空中交织成一片白云,好美!好壮观!夏军眼睁睁地看着“白云”飘下来,直到眼睛一痛……“石灰!是石灰……啊!”

    被迷了眼睛的夏军惨叫着,捂着双眼乱撞,没被迷住的,也变成了瞎子,谁敢睁眼试试!

    纸鸢之下,宋军士卒仰风吹燃火折子,然后摘下别在腰间的两个霹雳瓜,点燃!扔下去!完美!

    六十团火光,六十声巨响,顿时把谷下本就乱糟糟的夏军砸得哭爹喊娘,狼奔豕突,天上的宋军士卒遗憾地摸摸腰间,没有了,太可惜了,虽然已经挑选了最弱小的人担任这次“空袭”任务,但这种滑翔翼的承重有限,只能带两个霹雳瓜,遗憾啊!

    但下面的夏军可不知道这些,他们只知道快躲,不躲说不定炸弹就扔自己的秃头上了,乱,即便是妹勒,也无法阻止这种绝对的恐惧下、产生的绝对混乱。

    与此中同,两边山林里,一些枯叶之下,一个个小洞口被推开,当然,山上警戒的夏军虽然被山下的大乱分去了大半心神,但还是很快就发现了,刚要放箭,却突然愣住了,自己人?没错,一样的秃头,一样的盔甲,活脱脱的自己人,有些一边往外爬,还一边用党项语和咱打招呼呢!应该是自己人吧?大概是……许多警戒的夏军致死都没弄清这个问题:从洞里爬出来的那些秃头,到底是不是自己人!

    二麻子,一个脸上有麻子的宋军,连名字都没有,他就是从洞里爬出来的人之一,山上半石半泥,适合挖洞掩藏的地方不多,就算有,也不可能挖太多,否则绝对无法瞒过夏军如此严密的搜索。

    因此整条五里长的山谷,也不过藏了一百个人,而二麻子,与其中的十个人负责一项主要的使命:以命换命。

    洞中钻出来的“秃头”并不与山上的夏军警哨多作纠缠,能杀就杀,不能杀就跑,往山下跑,大喊着党项话,冲入谷中的乱军之中。

    二麻子也冲到山下,由于他背负特殊的任务,一出洞他就开始寻找妹勒的帅旗所在。

    “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2695 72696 72697 72698 72699 72700 72701 72702 72703 72704 72705 72706 72707 72708 72709 72710 72711 72712 72713 72714 72715 72716 72717 72718 72719 72720 72721 72722 72723 72724 72725 72726 72727 72728 72729 72730 72731 72732 72733 72734 72735 72736 72737 72738 72739 72740 72741 72742 72743 72744 72745 72746 72747 72748 72749 72750 72751 72752 72753 72754 72755 72756 72757 72758 72759 72760 72761 72762 72763 72764 72765 72766 72767 72768 72769 72770 72771 72772 72773 72774 72775 72776 72777 72778 72779 72780 72781 72782 72783 72784 72785 72786 72787 72788 72789 72790 72791 72792 72793 72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