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名阿吴说得头头是道,梁太后于是从善如流,立即让人去扮信使,这一招暂时还是有些效的,但也只能骗骗那些无知的士卒而已。

    只要有些脑子的人,就不难猜到真想,前面才刚刚来报宋军入侵,紧接着又来报入侵的宋军被歼灭了。西夏军队基本都征调出来完了,谁这么快去歼灭入侵的宋军?

    在这种情况下,夏军士气低糜,发起的攻城战软弱无力,最后砍杀了一些后退的士卒,还得嵬名阿吴亲自提刀上阵,攻势才像个样子。

    到了晚上二更过后,梁太后留数千人马做样子,自己带着大军连夜撤退,为了不弄出大动静,许多辎重都放弃了。

    大军几乎是“净身出户”,心再疼那也没办法,顾不得许多了,现在能尽快的、安全的撤回去已经是托天之幸。

    马衔枚,蹄裹布,不准举火,不准交谈,夏军在严令之下,还真做到了悄无声息地摸黑撤了。

    梁太后自以为得计,殊不知此时杨逸早已不在城里,而是在老河口章楶的大营中,两人招集来众将,正紧急地商榷着、布置着。

    环州军对情报无比重视,西夏境内都派出了大量的细作、硬探,若是在自己地头上,十几万大军的行动也探不到,杨逸一头撞死算了。

    夏军不准举火把,十几万大军小心翼翼地撤退,能有多快?四更时才过肃远寨。

    突然,沿途山上响起了隆隆的鼓声,一堆堆大火燃了起来,前面的洪德寨更是火光冲天,战鼓如雷!

    正摸黑而行的夏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魂飞魄散,感觉到处都是伏兵,到处都是杀机……

    (未完待续)
------------

第227章 西北大捷

    ***随着四面山野火光闪耀、战鼓齐鸣,一直如幽灵般不见踪影的折可适和朱洛出现了,从洪德寨和肃远寨之间的刍子口突然杀出,一下子冲入夏军的中段,狂暴的杀伐声顿时响彻夜空。

    嵬名阿吴亲自坐镇后军,若是宋军一开始就从后面杀来的话,收效必定不大,夏军也不会如此恐慌。

    嵬名阿吴千算万算,也没算到折可适这支人马,现在不但前前后后鼓声齐鸣,折可适突然从中段杀入,更是狠狠地打在了夏军的七寸上。

    茫茫的夜色中,夏军只感觉伏兵四起,战鼓隆隆,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宋军突然杀来;随着折可适从中段斩入,巨大的恐慌如瘟疫般声速漫延,引起了雪崩一般的反应。

    前面的夏军开始拼命的往前逃,黑暗中让整支队伍难分敌我,人踩人,马撞马,嘶喊声,惊叫声,如同烧热的油锅突然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就惊暴起来。

    在折可适切入点后段的夏军想往后退,而嵬名阿吴的后军想往前冲,两面碰撞,拥塞不堪。

    惊度恐慌之下,谁当道,就砍谁,黑暗中敌我不分,有的夏军自己就互相砍杀起来。

    杨逸与章楶只留两千人马攻打环州城外的夏军营寨,其他的几万人马一齐疾追而来,从天下望着去,无数的火把仿佛银河般璀璨,奔跑的脚步声有若地平线下的闷雷。

    折可适杀入中段不久,杨逸、种建中、郭成、寇士元、李忠杰、张泽等,也从后面杀到。

    前有伏击,后有追兵,嵬名阿吴原先为应对追兵而布下的防御阵形,此时早已零乱不堪,随着杨逸他们猛攻而入,就象轻冰见日般迅速消融。

    宋军层层的火把有如天火滚滚袭来,灼痛了夏军的眼睛,灼破了他们的胆,杨逸首先狂暴的杀入,那松动不堪的阵型被一冲而入,光凭战马的冲力,便撞得几个夏军倒飞出去。

    而他身后,马汉卿、花木兰、无尽的悍卒咆哮着、象飓风掀起的巨浪卷入夏军阵中,那道薄弱的沙堤被一冲而破,接下来夏军便是漫山遍野的溃逃,几乎再没人有回身抵抗的勇气,中间的折可适冲入敌阵凶悍地砍杀一阵,眼看夏军大乱,他慌忙撤出;夏军在极度的惊恐中疯狂了,就象草原上受惊的巨大马群,逃命时形成的冲击力势不可挡;还好折可适撤得快,否则被彻底疯狂了的洪流冲过的话,他这七千人马估计连渣都剩不下。

    黑暗中马蹄声、恐叫声,踩踏声、嚎哭声、撞击声就象天崩地裂了一般,折可适听得心有余悸,暗暗庆幸,直到让过大股大股疯狂逃难的夏军,他才再度从边沿杀入,而此时,杨逸他们也已经杀到了。

    就这样,宋军一夜追杀,直追到天亮,才在归德堡停下。

    朝阳升起,大地上余烟袅袅,无主的战马悲鸣不绝,从肃远寨到归德堡,这一路数十里,路边铺满了夏军的尸体、丢弃的盔甲、刀枪、箭矢、被俘虏的夏军漫山遍野都是。

    这回梁太后有没有跑掉裤子不得而知,却绝对比上一次更惨,在环州至少扔下了七万人马,能逃回去的不足八万,粮草、盔甲器械等等,更是数不胜数;光铁鹞子的重甲就檄获了近万副,战马得了三万多匹,用于后勤运输的牛、驼、驮马近六万头,俘的夏军三万多人。

    笼罩在环州上空的战争阴云被驱散了,环州百姓蜂拥而出,笑着、叫着、跳着、兴高采烈地帮着打扫战场,搬运粮草器械。

    东西太多,城里放不下,以至于堆在环州城外如小山似的。

    归德堡外的山边,花木兰身边的女兵还在马上唱起了歌谣,歌声随着八月的晨风飘荡,英姿飒爽之中不失柔婉。

    晨光照在花木兰身后的箭头上,反射着精光点点,她御下了盔甲,穿着一身黑色的劲装,修长的身体被勾勒得无限的美好。

    她嘴上嚼着草叶,漫不经心地问道:“大人,你是怎么知道夏军要逃的?又是怎么联系到折可适将军的?”

    这几天一直上城拼杀,昨夜又追了一夜,杨逸感觉有些累了,正漫垂鞭袖徐徐而行,见花木兰问起,他淡然笑道:“以后你有什么问题就先问汉卿吧,他是我的代言人!”

    “他?他知道什么?”

    “臭丫头,什么态度?别忘了汉卿刚救你一命来着,别以为你射伤了一个阿骨录就了不起,人家汉卿从辽国杀到西夏,冲锋陷阵无紧不摧,对吧汉卿!”

    “我……”马汉卿望了望穆兰花,竟讪讪的说不出话来,杨逸看得好玩,不禁暴出一阵狂笑来。

    这回整个西北,乃至整个大宋的困局算是彻底打破了,杨逸着实笑得畅快无比。

    楶楶与苏东坡这时才策马而来,章楶指挥作战很有一套,但他不能象杨逸这样带兵冲阵,是以在后面带着民壮打扫战场。

    杨逸一见他们便问道:“章经略,苏学士,捷报可曾发出!”

    章楶的笑容也很舒畅,点头答道:“任之放心吧,已经连夜发出了。老夫正要找你,咱们还得商议一下,鄜延路那边总得派些援军过去。”

    杨逸想了想说道:“若是不出所料,仁多保忠应该会很快退兵,咱们再发大军多半追不及了,为防万一,下官的意思,派折可适将军率骑兵尽快驰援即可。河北那边形势不容乐观,而且朝廷想来也难以为继了,熙河军与兰州军,还是早点撤回来吧,尽快结束西北战事,做好万全准备。”

    杨逸所说的万全准备,自然是辽军不退,攻入河北的话,西军要回京驰援,京畿附近虽然还驻有不少禁军,但这些军队长期不上战场,杨逸对他们的战力甚感怀疑。

    原来的历史上,金兵分两路从河东、河北入侵,每路的兵力也不过五、六万,大宋空有数十万大军,结果如何?

    章楶听了点点头算是认可。

    苏东坡急声道:“这仗是不能再打了,我大宋此翻两面开战,早以精疲力竭,不能再打了呀!百姓承受不起,朝廷承受不起,先帝刚刚大行,修陵又要耗费无数,这仗再打下去,便是能胜,恐怕我大宋也要元气耗尽了。”

    杨逸见苏东坡神态着急,笑了笑说道:“苏学士放心吧,本官不否认自己好战,但多少还有些分寸,连刘武那支人马,我也派人寻找,着令尽快回撤了,只要夏军不来,今后环州当很久不会有战事了!”

    ***河北方面,潘锐决堤河道,也只拖住萧特末两三天,水一消退,辽军立即南下,一日而破莫州,兵临河间府;潘锐率军七万,与萧特末战于河间府北面的君子馆,三关陷落使宋军士气低迷,君子馆一战,宋军再度损兵近万,潘锐只得退入河间府。

    宋军在河北节节败退,虽然还没有达到全面崩溃的程度,但以使得河北军民大为恐慌,许多百姓举家南逃,涌向东京的难民络绎于途。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5493 45494 45495 45496 45497 45498 45499 45500 45501 45502 45503 45504 45505 45506 45507 45508 45509 45510 45511 45512 45513 45514 45515 45516 45517 45518 45519 45520 45521 45522 45523 45524 45525 45526 45527 45528 45529 45530 45531 45532 45533 45534 45535 45536 45537 45538 45539 45540 45541 45542 45543 45544 45545 45546 45547 45548 45549 45550 45551 45552 45553 45554 45555 45556 45557 45558 45559 45560 45561 45562 45563 45564 45565 45566 45567 45568 45569 45570 45571 45572 45573 45574 45575 45576 45577 45578 45579 45580 45581 45582 45583 45584 45585 45586 45587 45588 45589 45590 45591 45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