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病厌厌地吩咐道:“小艾,你去城外大营看看吧,晴儿姐姐她身子不方便,多个人照应着好些。”
小艾有些不放心:“可是娘子你一个人在家……”
“去吧,我没事的。”
小艾无法,只得出门去,城外的大营安置着很多百姓,杨逸忙于建寨砦,十三娘只好代他去营里慰问一翻。
檐下的鸟笼里,那只漂亮的鹦鹉见到清娘回来,欢快地叫了起来:清娘乖!清娘乖!
清娘换起衣袖,拿了点食物给它,再向鸟笼的小杯里加了些水,嘴里说道:“可惜小翠你不是雁儿,不能帮我给杨大哥送封信,我怕他都忘了今天是中秋节呢。”
那鹦鹉顾着吃食,也不再答理她。
清娘一个人走进书房,撑着下巴趴在轩窗上,窗外小小的池塘里荷叶已经干枯,池边一树桂花正香,亭角的秋菊无人赏,正在风中寂寞的开着。
清娘蛾眉不展,眼帘慢慢垂下,半掩住两泫秋水般的明眸。
杨逸作为知州,忧心百姓疾苦她能理解,但今天毕竟是中秋节,寂寂寥寥的后院里,一缕闲愁不免浮上清娘的心头。
她悠悠一叹,回身细细研墨,铺开素笺,提笔闭上深思了一下,轻轻写下一纸娟秀的诗行: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角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记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放下笔时,思念之情已经爬满她美丽的面庞,往日与杨逸一起经历的种种情景,悄然倒映上心湖上……而此时,杨逸带着十多名护卫,正策马向环州疾奔,回到衙前时,一个布衣钗裙的女子突然横出路中间,拦住杨逸的马头。
“锵!”的一声,旁边的马汉卿宝剑霍然出鞘,剑光直指那女子咽喉。
“汉卿,把剑收起来吧!这位小娘子并无恶意。”杨逸虽然不认得阿兰,但在她的眼神中,能感觉到她并无恶意。
马汉卿稍一犹豫,收回宝剑,杨逸给西夏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有消息说梁太后在环州大败后逃过横山,曾嚎啕大哭!发誓要取杨逸性命以解心头之恨。这不免让马汉卿大为紧张。
“大人,民女叫李兰,受我家娘子李仙姬所托!来向大人说声……对不起。”那叫李兰的女子说到这时,眼中已经隐隐含有泪光。
“李仙姬?”杨逸听到这名字还有些疑惑。
李兰轻轻点头道:“是的,我家娘子本名李仙姬,湘弦只是她委身青楼时用的名字。”
“随我进衙再说!”杨逸将缰绳交给马汉卿,带头往州衙大门走。
那李兰对衙门似乎有种天生的忌惮,犹豫地说道:“大人,民……民女就不进去了!”
“别怕,进来吧!你要给我说清楚,湘弦她去哪里了!”
李兰想想自己来此的目的,只好随他进去,今日是中秋节,吏员们都放假了,衙门里静悄悄的,杨逸直接将她领到自己的签押房。
杨逸请她落坐,李兰却扑嗵一声跪了下来,泪眼婆娑地说道:“大人,我家娘子去年带着教中所有的精英,前往西域寻找光明神的经典,说好一年便回来的,可如今一年过去了,娘子她们仍是杳无音信。出发时,她让我来向大人道歉,她说她答应过留在大人身边,却没有信守诺言,请大人原谅。”
“去西域?她竟去了西域?”杨逸先是喃喃自语,突然一拍案桌喝道:“胡闹!简直是胡闹,她知不知道如今西域是怎样一翻情形?”
杨逸喝完才发现,对如今的西域他同样不甚了解,汉人的势力自怛逻斯之战后,向东一退再退,如今连河西走廊都掌握在西夏手里,想到这些,一种耻辱感不觉间漫上心头。
西域!西域!
杨逸正心潮起伏间,李兰已连连磕头哭求道:“大人,我们教众如今根本无意与朝廷作对,迫于朝廷禁令,才不得不隐匿行踪;娘子她一直想让神教重回光明,重新容于世俗,如佛道两家一样,一心导人向善。
大人啊!求求你,救救我家娘子吧,我家娘子本打算找回光明神的经典后,就将圣女之位传予她人,然后安心侍奉大人左右的。
如今娘子她一去一年,未见返回,民女多方奔走,意欲再组商队前去寻找娘子,奈何力不从心;民女求告无门,只能来找大人您,大人,看在我家娘子对大人一片深情的分上,您就派人去西域找找她、救救她吧!”
李兰伏地磕头不止,悲声恸哭,杨逸说道:“你先起来,此事我自不会不管,你容我想想办法。”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娘子她果然没看错人!”李兰激动得又连磕了几个响头才起身。
杨逸皱眉深思,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以前自己把目光局限在宋辽夏三国,是不是太短浅了?
若是不出意外,只要不断地浅攻蚕食,西夏国力在遭受一次次的重大打击后,即便不能很快亡其国,几年内让其退出河西走廊应该是不难的。
一但大宋能占领河走廊,打通了这条丝绸之路,对大宋的经济民生发展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而随之而来的,大宋面对的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西域,这符合大宋的利益吗?
(未完待续)
------------
第232章 比翼双飞
***在棋局中,与高手对弈若你只看到眼前的三两步,那这棋也不用下了。
杨逸虽然对目前的西域不甚了解,却知道一点,历史上耶律大石被迫西逃时,凭一支不到两万人的军队,在西域乃至河中地区,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西辽帝国。
这至少说明一点,眼下西域各个政权也渐渐进入了衰微的时期,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这是向西扩展势力的绝佳时机。
只要不出意外,新党长期控制大宋朝政已成定局。相对于保守的旧党,新党具有开拓性强的特质;从王安石时期的熙河开边算起,新党执政期几乎没有放弃过向外扩张,一直努力地拓展着大宋的生存空间。
绍圣元年,大宋官方记录在册的有1912.9211万户,4256.6243万人。
随着免役法、统一赋税,一系列改良新法的实施,大宋的民力极大地释放了出来,百姓不用再负担沉重的劳役,赋税也轻了许多,更可以放心去拓荒、去营生了,不用再担心因家里地多、钱多而被抓去服劳役了。
这不但极大地促进了大宋的民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大宋人口的快速增长,到今年最新记录的数字,整个大宋已经增加到2015.2140万户,4691.4992万人。
短短两年时间,增加了四百多万人。这还只是官方的记录,考虑到隐匿的部分,大宋的人口增加数量应该远远高于官方统计。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5493
25494
25495
25496
25497
25498
25499
25500
25501
25502
25503
25504
25505
25506
25507
25508
25509
25510
25511
25512
25513
25514
25515
25516
25517
25518
25519
25520
25521
25522
25523
25524
25525
25526
25527
25528
25529
25530
25531
25532
25533
25534
25535
25536
25537
25538
25539
25540
25541
25542
25543
25544
25545
25546
25547
25548
25549
25550
25551
25552
25553
25554
25555
25556
25557
25558
25559
25560
25561
25562
25563
25564
25565
25566
25567
25568
25569
25570
25571
25572
25573
25574
25575
25576
25577
25578
25579
25580
25581
25582
25583
25584
25585
25586
25587
25588
25589
25590
25591
25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