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西夏军权在谁手里?答案是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吴。
那么事情就简单了,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吴就成了梁家的敌人。
梁太后对党项诸部大清洗的血腥味还未散去,西夏朝堂上,梁太后的娘家人与心腹手下之间,明争暗斗已经达到了白热化,大有必欲除之而后快之势。
梁太后能怎么办?总不用再来一次大清洗吧?它只能尽量的玩平衡,平衡不了,就让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吴避到天都山去。
梁太后的想法很简单,既然一山不容二虎,我就把你们分到两个山头去,看你们还怎么争?而且两位西夏名将驻守天都山,也有利于就近调度军队防御宋军。
还别说,梁太后这一招还真挺管用的,自从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吴去天都山后,兴庆府终于清静些了!梁太后也能过几天舒心日子了!
大宋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极强的,特别是环州,得益于杨逸与朝中重臣的关系,环州得很了很多的照顾,象那些缴获的战利品,普通官员在没有得到朝廷批准之前,是不敢大量用于赈济百姓的,但杨逸敢,因此环州的恢复速度更为迅速。
现在到环州各处走走,你简直难以相信几个月前这里刚刚遭受过战火破坏,加上现在环州有两样支柱产业,一是精盐,精盐富了官府;二是环州出产的香猪,香猪富了百姓。
偶像的魅力是无穷的!经过苏东坡和杨逸一翻夸耀,环州香猪在大宋已是名闻遐迩,当然,这种香猪肉质确实也很美味;
杨逸那首《如梦令》,什么红花茯苓人参,灵芝仙露兰根,四季穿肠过,留得精华一身的,把环州香猪夸得无比神奇,人们吃着环州香猪,想到的就是健康,如此一来能不热卖嘛!
如今环州很多百姓都以养香猪为主业,这种香猪和其它家猪不同的是,它是放养,不用耗费大量谷物来喂养,环州多山,正适合大量放养。
还有就是它的价钱比普通的家猪贵好几倍,虽然只有二十来斤一头,但收入却不比养一头家猪少多少,环州百姓从中获利甚丰,日子自然就过得红火了!
百姓过得好了,杨逸过得也就舒心了,这个冬天,他经常窝在后衙不去“宣力”,梅正清他们谁也不敢说他什么。
杨逸来环州之前,环州府库空得能跑马,财政年年亏空;杨逸到环州才一年,环州上缴的赋税一跃成为西北各路之首。
有这等傲人的政绩在,别说偷些懒,就算他一年不去“宣力”,恐怕环州一众曹官也不敢吭一声。
这天杨逸从军营回来,刚走到花厅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王朝云的声音,十三娘身子越来越重,王朝云是过来人,这两三个月时常会过来探视十三娘,传些育儿的经验,她在不奇怪。
奇怪的是她们的谈话内容,王朝云提到的是有关苏澈的事,说苏东坡每每提到这个贬谪岭南的弟弟时,总是长吁短叹,很是伤感。
王朝云虽然没有明着说什么,但很显然她是想通过十三娘,让杨逸帮苏澈说说情,看能不能调回来。
杨逸听了几句,便转头往自己书房而去,现在他与苏东坡的关系还算不错,但以苏东坡的为人,他是不可能来跟自己提苏澈的事的,也不可能授意王朝云来说,这显然是王朝云自己的意思。
苏东坡得了个好小妾啊!
王朝云美丽娴淑,善解人意,小小年纪就把自己奉献给了老苏不说,老苏还挺对不起人家的,无论是贬谪黄州、贬谪惠州,都是王朝云无怨无悔的追随身边,不离不弃的照顾他,鼓励他。
但每当苏东坡春风得意时,王朝云又总是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并不很为苏东坡看重。
能帮的话,冲着王朝云这样一个好女人,杨逸也会帮一下。但这事不行,因此杨逸躲到书房来了。
苏澈与苏东坡不同,元祐年间,苏东坡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被排挤在朝堂之外,而且对司马光不辨好坏,一概废除新政的做法也曾激烈反对过,杨逸帮苏东坡还说得过去。
而苏澈在元祐年间,则一直是处于权力核心的人物,对新党的打击也是无比的狠辣。
新党的元老蔡确谪死岭南,苏澈要负主要的责任,正是由于他进了馋言,高滔滔才喊出“山可移,此州不可移”的;
赵煦亲政时,更是他把废除神宗新政的大帽扣到了赵煦头上。
他们和高滔滔一同废除了新政,最后苏澈却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硬说是赵煦把神宗新政废除了,当时就惹得赵煦大怒,若不是范纯仁说情,估计他第一个就被赵煦踢到天涯海角去了。
对苏澈这样的人,杨逸不想帮着说情,说了也没用,京中章惇、黄履、张商英等新党成员绝不会同意。
杨逸独自书房呆不了多久,穆兰花便匆匆闯了进来,一抱拳说道:“大人,外面有外自称药清的人要见您,说有重要情报送给大人。”
“药清?”杨逸没听过这名字,不禁疑惑地问道,“此人什么来路问清了吗?”
“末将问过了,但他不肯说,只道见到了大人本人,才会一并告知。”
杨逸稍一皱眉便道:“你把人带进来吧!尽量小心些。”
“喏!”
穆兰花应了一声,便退出去,很快她便带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进来,这个男人相当健硕,右手拇指与食指间结着厚厚的老茧,必定是个经常使刀的人。
此人进来后也不行礼也不说话,只是拿眼神扫了穆兰花和两个护卫一眼。
“花木兰,你们先退下吧!”
“大人!”
“退下吧,我不叫你们,不许靠近书房。”
杨逸严令之下,穆兰花只得带着两个护卫退出去,等书房们掩上,那男子才躬身说道:“小人药清见过杨学士。”
杨逸淡淡地说道:“你可以放心的说了,你是何人?来找本官何事?”
那男子倒也不拖泥带水,立即说道:“小人是仁多保忠的亲随,是梁格方梁大人派小人前来找杨学士的。”
“你有何凭证?”
那男子闻言小心地从怀里掏出半张纸条,上面写着“宁静”二字。杨逸接过,然后拉开书案的抽屉,取出另一半写有“致远”二字的纸条,两者一对,纹丝合缝。
杨逸把那半张纸条还给他,才再次开口道:“嗯,梁大人让你来找我所为何事?”
“杨学士,小人说过小人是仁多保忠的亲随,要告知杨学士的正是有关仁多保忠的事,杨学士,仁多保忠与嵬名阿吴此时正在天都山附近的锡斡井,身边所带士卒不到四千人马,如今大雪过后,仁多保忠等人警惕性更是松懈。杨学士若是……”
锡斡井?这地方杨逸知道,离天都山二十来里,杨逸心里呯然一跳,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啊!若是能一举干掉这两名西夏名将,则西夏……
(未完待续)
------------
第240章 奔袭锡斡井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9878
49879
49880
49881
49882
49883
49884
49885
49886
49887
49888
49889
49890
49891
49892
49893
49894
49895
49896
49897
49898
49899
49900
49901
49902
49903
49904
49905
49906
49907
49908
49909
49910
49911
49912
49913
49914
49915
49916
49917
49918
49919
49920
49921
49922
49923
49924
49925
49926
49927
49928
49929
49930
49931
49932
49933
49934
49935
49936
49937
49938
49939
49940
49941
49942
49943
49944
49945
49946
49947
49948
49949
49950
49951
49952
49953
49954
49955
49956
49957
49958
49959
49960
49961
49962
49963
49964
49965
49966
49967
49968
49969
49970
49971
49972
49973
49974
49975
49976
4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