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威胁了!这给我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你……你无赖!”
“你,无赖的娘子,一样!”
“……”
两人沿着小道,慢慢穿梭在后花园里,夕阳染在十三娘的脸颊上,美若轻霞,晚风拂着紫色的裙裾,飘逸而唯美;凉亭边春花烂漫,池塘里青萍荡漾,黄昏归巢的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鸣叫不停,鳞次栉比的楼阁上,琉璃碧瓦反射着一片片五彩的光芒;家里的温馨一刻,让杨逸暂时抛却了那些烦心事,俩人在池塘边歇息时,杨逸突然想起前世的那些童车,别的不能做,但做辆小自行车给自己儿子玩玩还是没问题的。
“娘子,你听我说,这样,你把这自行车做成小的,后面加一根横轴,装两个轮子,做成三轮车,也不用链条,踏板改做在前轴上,这样,这样……”
杨逸边说边比画,十三娘聪明伶俐,一下子便能想像出大概来,她有些不敢肯定地问道:“官人,这么小的车子,你打算做给咱们家睿儿玩是吗?”
杨逸哈哈笑道:“没错!娘子果然一点即透,这种小车子简单易做,等咱们睿儿长到一两岁,就可以玩了,到时候小家伙一定喜欢得不得了!”
十三娘再顾不得矜持,扑到他怀里欣喜地说道:“官人,你是怎么想到的?”
“是娘子的美丽让我脑子变得更灵活……”
十三娘这时早已没心思听他胡扯,站起身提着裙裾就往侧院跑去,亲手为儿子做一件特别的玩具,光这一点就足让十三娘充满了干劲。
杨逸身边只余一缕幽香,他看着美人远去的背影不禁感叹,早知道说这干嘛!没得抱了吧?
韩碧儿回来后,立即就看出了这种玩具车的商业价值,于是决定成立一个大作坊,专门产生童车,她连忙算计着作坊的用地、投入的款项,销售的策略,比十三娘还忙活。
这下好了,杨逸在宜露坊被苏鸣佩触发的一脑子邪火无可发泄,不禁暗暗咬牙切齿:看来家中两个妻妾太少了!呃,清娘还不算,这丫头正长身体……
(未完待续)
------------
第269章 革职审查
金碧辉煌的文德殿里,一场激烈的辩论让整个大殿像开了锅一般,让众臣争持不下的,正是有关让西夏降将保多保忠、嵬名阿吴出任新组建骑兵主将的提案。
前唐时期,任用胡人为大军主帅是很普遍,而前唐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大宋对此可谓是心有余悸,太祖皇帝就曾说过:朕派遣去治理地方的文官再贪、再恶、再混账,哪怕他们成天只知道盘剥百姓,也不及一个武将叛乱为祸之烈。
正是出于这种顾忌,大宋立国至今近一百五十年,对军权的控制丝毫没有放松过;殿前都检点一职取消,三衙长官经常空置;将领定期调动,军队定期更戊,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包括神宗伐夏之时,竟任命了两个主帅,这无不是在防范武将军权过大。
王安石时,针对这些政策带来的弊端,曾出台过将兵法,后来也被司马光废除了,将兵法至今没有再完全落实下去。
而对异族将领的态度,大宋更是慎之又慎,基本没有异族人可以出任重要军职过;现在突然提出让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吴出任几万骑兵主将,即便是章惇这位首相提出,仍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反对者甚至包括李清臣这些重量级的人物。
其实许多人也知道,在当前的大宋军制下,即便让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吴出任主帅,他们也无法号令这支军队作乱,但如李清臣所言,口子一开,恐将来越开越大,必须防范于未然,杜绝这样先例。
此事还没争出个结果,突然听殿外传来嘹亮的唱进声:“大宗正、开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南阳郡王殿下觐见!”
只见殿门走进一个六十来岁的老者,头戴梁冠,腰围玉带,一身绯色郡王服饰,面容清癯,长髯微斑,手持玉笏板迈着四方步走进大殿来。
南阳郡王辈份尊崇,因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他对赵似和刘皇后也只是轻揖一礼,赵似还得连忙让他免礼。
南阳郡王平素是不上朝的,他突然到来,让殿中的辩论平静了下来,百官都悄悄看着他,南阳郡王对众人的目光视若无睹,他施施然走到杨逸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翻说道:“你就是天章阁侍讲杨逸。”
杨逸见这老家伙竟是冲着自己而来,心中暗暗凛然,谨慎地答道:“回南阳郡王,下官正是杨逸,不知郡王有何赐教?”
双方这一问一答听似平常,但却让殿中众臣顿时都屏住了呼吸,南阳郡王地位尊崇,非重大朝会轻易不会露面,如今一来便找上杨逸,这本身已经足够让大家猜测纷纷的了。
便是站在前排的章惇,也微微皱起了眉头,很显然,南阳郡王赵宗楚这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啊!
果然,只听南阳郡王朗声说道:“本王无权干政,赐教就不敢当了,今日本王前来,倒有一件事希望杨侍讲能赐教是真。”
杨逸刚想谦虚两句,南阳郡王却突然一拂大袖,须发具张,凛然吼道:“杨逸!本王问你,康国长公主因何出家?在西北之时究竟发生了何事?你到底对康国长公主做了什么?以至她年纪轻轻便遁入空门!本王身为大宗正,此事涉及皇家声誉,本王不得不问个明白。杨逸,请你回答本王!”
南阳郡王严词责问,威仪凛凛恍若天神不可侵犯,两道烔烔的目光如利剑一样射在杨逸脸上,气势极为逼人,他吼声一落,大殿中顿时传出一阵“嗡嗡!”之声,有如无数蜜蜂在大殿中飞舞。
杨逸脸上不动声色,实则心里已翻江倒海,此事他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当初有赵煦在还好,有章惇和苏颂帮着周旋,最多是受赵煦私下一顿责骂,或是惩罚性的贬贬官职。
但现在南阳郡王以大宗正的身份,竟然不顾康国长公主的声誉,将此事捅到朝堂上来,这分明地磨刀霍霍,要把他砍倒了。
杨逸心念百转,徐徐答道:“郡王殿下,我与康国长公主之间清清白白,没有任何见不得人之事,郡王殿下身为大宗正,还望郡王殿下能多为康国长公主、为皇家声誉着想,莫要制造流言蜚语。”
“你还知道皇家声誉?”南阳郡王勃然大怒,指着杨逸面门喝道:“我皇家声誉早被你败坏完了!本王问你,你若是没有对不起康国长公主之处,她为何回来便坚持要出家?你说啊!”
“这……”
杨逸实在不知如何解释,但杨逸也绝对不甘心坐以待毙,南阳郡王捅出康国长公主之事,无非是想搞臭自己,扳倒自己,对方若是拿其他事来攻击,他都虽然也会反击,但不至于如此愤恨,这次南阳郡王算是真正触动他的逆鳞了。
他冷冷地回望着南阳郡王,沉声答道:“康国长公主为何出家,下官不知,此事郡王殿下大可私下去询问康国长公主,您如此到朝堂上来责问下官,让康国长公主何以面对世人?郡王殿下是想逼死康国长公主吗?郡王殿下你太过分了!
你如何污蔑下本不要紧,但郡王殿下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竟然拿康国长公主的声誉、拿皇家的声誉来作赌注,你虽然地位尊崇,但下官还是要直言一句,这大宗正之位,你不配!”
“杨逸,你好大的胆子,做下如此龌龊之事,竟然还敢来指责本王,你简直是无法无天!”南阳郡王被他一驳,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竟恼羞成怒挥掌对杨逸就打。
杨逸疾身后退,避开他的巴掌,谁也没料到事情发展这么快,庄严的朝会上竟动起了手来,包括刘皇后在内,全都惊呆了。
就在这时,只听大理寺卿刘奉世出班奏道:“陛下,绍圣皇后,据臣所知,先帝大行前,曾下过中旨招杨逸回京,正是要钦定此事,可惜天不假年,先帝突然大行,杨逸因某些人包庇,侥幸逃过严惩,本官作为大理寺卿,有权重新审理此案,以慰先帝在天之灵。”
此事苏颂和李清臣要避嫌,都不好出班说话,只见章惇执笏出班,沉声奏道:“陛下,绍圣皇后,据老臣所知,先帝大行之前,确实下过中旨招杨逸回京,但圣意却是招杨逸回京述职,请问刘大人,先帝招杨逸回京问责之说从何而来?请刘大人拿出明文记载。”
刘世奉冷冷一笑道:“先帝中旨上确实是招杨逸回京述职,但各位试想,当时杨逸到环州任职未满一年,先帝有何理由招杨逸回京述职?若真是这般,旨意自应由中书省来拟,备注存档。先帝下中旨必是有不得已的理由。”
新党也不是傻子,已知道今日南阳郡王此举,其实和弹劾刑恕、来之邵一样,根本就是针对新党成员的一种攻击;之前是刑恕和来之邵,现在是杨逸,接下来轮到谁?
张商英等人都是“除恶务尽”的人,对刘奉世这些“余孽”站于朝堂之上,其实早就看不顺眼了。
这时见他再蹦出来,张商英等人哪里还忍得住,只见张商英疾步出班,对刘奉世怒目而视道:“刘大人恐怕是想审案想疯了吧?南阳郡王所提之事,就算刘大人想当案件来处理,也总得有苦主,有原告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6250
56251
56252
56253
56254
56255
56256
56257
56258
56259
56260
56261
56262
56263
56264
56265
56266
56267
56268
56269
56270
56271
56272
56273
56274
56275
56276
56277
56278
56279
56280
56281
56282
56283
56284
56285
56286
56287
56288
56289
56290
56291
56292
56293
56294
56295
56296
56297
56298
56299
56300
56301
56302
56303
56304
56305
56306
56307
56308
56309
56310
56311
56312
56313
56314
56315
56316
56317
56318
56319
56320
56321
56322
56323
56324
56325
56326
56327
56328
56329
56330
56331
56332
56333
56334
56335
56336
56337
56338
56339
56340
56341
56342
56343
56344
56345
56346
56347
56348
56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