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逸随即笑道:“不知林员外对海上贸易可有兴趣?”

    林如海恭敬地答道:“这个杨学士想必也知道,海外贸易确实赚钱,但咱们的船小,风险也大,一个不好就要血本无归。”

    “若是能购得大船呢?”杨逸含笑问道。

    大船不是没有,大宋的造船业如今是世界第一,造两千料的大船不在话下,完全能经得住海上风浪,明朝郑和的船队,基本上就是继承了宋朝的造船技术,才有那么辉煌的一页。

    只不过目前能造大船的,都是朝廷的官方船场,私人想购买那种大海船有些难度。

    林如海很快从杨逸这句话里闻到了肉香味,或者说是铜臭味;

    着啊!别人买不到大船,眼前这位杨大学士是谁?

    林如海几乎想给自己的个耳刮子,怎么一早就没想到这一蕞呢?

    “杨学士……”

    杨逸打断了林如海的话头,一脸和煦地笑道:“来来来,林员外,覃伯父,喝茶,喝茶!”

    林如海是知机之人,连忙说道:“多谢杨学士,今日得杨学士照应良多,今后杨学士若有用得着林某的地方,林某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刚才得葡萄酒的代理权,只是生意上的来往,林如海这翻表忠心自是为图他日。

    杨逸一直想拉动大宋的海上贸易长足发展,尽量把商业税收提高上去,如此一来,便可大大减轻农民的负担。

    目前大宋的商业看似很发达,但实际上商业税收只占岁入的一成左右。

    历史上到南宋时期,由于丢失了中原大片土地,人口又大量南迁,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投身到海外贸易中去,极大的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南宋时朝,廷的税收总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这主要就是因为海上贸易的兴起,便得商贸空前的繁荣,而商贸的繁荣又一进步推动实业的发展。

    最高时,南宋的商业税收占据了朝廷税收总额的五成左右。

    也就是说南宋的收入每两贯钱之中,便有一贯来自于工商业。

    这在历朝历代是前所未有的,南宋之后,明清更是远远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南宋不算农业税收,光一年的商业税收,就足够朱洪武和他的手下、无忧无虑的坐吃十年了。

    杨逸这次没有直接谈海贸的事,他还需要回东京去做做蔡京、章惇他们的工作才行;

    而且他作为朝廷官员,也不太适合和林如海探讨这些。

    由韩狐狸来和他打交道更合适,不是吗?

    (未完待续)
------------

第306章 朝议治河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时间进入文昌元年二月,杨逸带着一家老小徐徐北返,沿途游历湖州、苏州、太湖、无锡等地;杨逸带着清娘她们,流连于苏州那悠长的雨巷,看那泼墨山水画中闪过的油纸伞。

    或相携于古色古香的小镇,在临水的屋檐下,细看薄胎青瓷瓶上的花纹。

    或荡舟于古老的拱桥边,看河对面升起的袅袅炊烟。

    或躲于谁家马头墙里伸出的芭蕉叶下,看河上飘落的空蒙细雨中滑过的乌逢船。

    清娘眼中的笑意活了整个江南的初春,腮边的梨窝醉了两岸红花绿柳,偶尔研墨提笔写下的那些小令,细腻如羞花沾落地、婉约如湖面上的青山倒映。

    清娘的诗、琴操的琴、湘弦的舞,让杨逸感觉走到哪里都是人间天堂。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

    一江烟雨晴。

    歌一程,舞一程,罗带春风结同心。

    携手画中行。

    到了扬州,杨逸接着刘青蔳的一道诏书,不得不抛下妻儿老小,独自快马赶进京。

    诏书上提到了两件事,一件有关西北,随着仁多保忠、嵬名阿吴相继出任宋军骑兵主将,卓啰和南军司都统军乞力刚突然率众归附大宋,“贺兰贼”不断壮大,而辽国又自顾不暇,无力顾及西夏,西夏的局势越来越乱。

    朝廷打算趁此机会袭取凉州,进一步夺取河西走廊。

    另一件事,今年的河北、河东、京畿、陕西裁撤厢军的工作已经展开,朝廷并有意从裁撤下来的厢军中招募十万劳力,拉开治理黄河的大幕。

    这每一件事对大宋来说,都是至关重要、不可掉以轻心的,因此刘清菁才紧急诏令杨逸回京。

    治河的大幕终于要挂开了!

    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严重,五代各王朝战乱不休,长时期无人关注治河筑堤等事宜,这就造成了有宋一代黄河下游地区屡屡决口,给大宋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自大宋立国以来,中下游地区发生决口事件已越过70次。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黄河决于滑州韩村,东南流至徐州入淮水;此后,黄河又于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天禧三年(1019年)、天禧四年,三次决口,河水夺淮,其中天禧四年的决口历时七年,泛滥郡县三十余个,被视为历史上黄河第七次较大改道。

    到仁宗庆历年间,黄河决于澶州(河南濮阳市)之商妇埽,河道自大名改向北流,经冀州至乾宁军(河北青县),而入海。

    十年后,于仁宗嘉祐年间,又因在大名、恩州之间决口,遂又派生出流向德州、沧州至无棣县入海的一股。

    从此黄河下游分作北流和东流好几股。

    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拉开了改革的历史大幕。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1866 81867 81868 81869 81870 81871 81872 81873 81874 81875 81876 81877 81878 81879 81880 81881 81882 81883 81884 81885 81886 81887 81888 81889 81890 81891 81892 81893 81894 81895 81896 81897 81898 81899 81900 81901 81902 81903 81904 81905 81906 81907 81908 81909 81910 81911 81912 81913 81914 81915 81916 81917 81918 81919 81920 81921 81922 81923 81924 81925 81926 81927 81928 81929 81930 81931 81932 81933 81934 81935 81936 81937 81938 81939 81940 81941 81942 81943 81944 81945 81946 81947 81948 81949 81950 81951 81952 81953 81954 81955 81956 81957 81958 81959 81960 81961 81962 81963 81964 8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