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窦燕山有义方
迩英殿里,三岁的赵捷穿着红色的龙袍,装扮得整整齐齐,端坐在几案后,小菊在为他轻轻打着扇,茉莉则跪坐在旁边侍候笔墨。
赵捷共有三位老师,分别是章惇、李清臣和杨逸。前二者政务繁忙,而杨逸比较清闲,给赵捷上课的时间多些。
加上杨逸上课时不像章惇他们那样严肃,他通常是寓教于乐,谆谆引导,因此赵捷最喜欢听他的课,与他也最为亲近。
杨逸盘坐在对面的几案后,轻呷了一口茶,含笑说道:“陛下,还记得前日我跟你说的故事吗?”
赵捷脆生生地应道:“记得,恩师说孟子的娘亲……嗯……为了让孟子学好,不让他染上坏习惯,搬了三次家。”
杨逸含笑颔首道:“这个故事我要陛下记住的有两点,一,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为了教好自己的孩子,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象孟子的母亲一样,甚至不惜一次次的搬家。所以身为子女的,应该学会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要让父母伤心,陛下能做到吗?”
“能,我一定听娘亲的话,还有……听恩师的话。”赵捷最后不忘把杨逸加上,让旁边的小菊俩人嘴角微微翘了起来。
刘清菁和她们每天给赵捷灌输最多的一句,便是听杨逸的话,在师字面前加上一个恩字,这本来不适合皇帝,但刘清菁坚持让赵捷这么称呼杨逸三人。
杨逸嘉许地说道:“陛下真聪明,说得很好,嗯,还有第二点要让陛下记住的是,这个故事还教给了我们另一个道理,那就是跟什么人亲近很重要,普通人交什么样的朋友,就容易染上什么样的习气。陛下是一国之君,这一点更要注意,那就是要亲贤臣,远小人。”
赵捷那双眼睛骨碌碌一转,扭了扭身体问道:“恩师,什么是亲贤臣,远小人?”
杨逸有些好笑,小家伙从小聪明好问,但通常这样的孩子也常有“多动症”,赵捷就是这样,上课时向来坐不了多久的。
“陛下可以站起来,在殿中走动一下,但不可玩别的东西,要注意听讲。”
“多谢恩师,多谢恩师。”赵捷大喜,像个小葫芦似的一转,便站了起来,在几案边溜着弯儿。
“陛下,亲贤臣,远小人,就是多提拔任用那些贤能的臣子,疏远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人。”
“恩师,什么是溜须拍马?”
杨逸不禁捂了捂脑袋,幼儿园老师不好当啊!而且眼前这小家伙还是个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脾性,再这么问下去,今天的课也不用讲了。
“陛下,溜须拍马就是专挑好听的话跟你说,刻意讨好你,我这么说,陛下明白了吗?”
“恩师,我明白了。”赵捷高兴之下,手臂不由得舞动了两下,“恩师,小菊她们是小人,她们专挑好听的话跟我说,从来不骂我的……”
赵捷努力地想阐明自己的意思,小脸儿有些涨红。小菊和茉莉就更不用说了,脸上都快滴出血来了,窘迫之极。
连杨逸都忍不住轻笑起来,赵捷有些疑惑地看看他们,然后问道:“恩师,我说错了吗?”
“陛下确实错了,小菊她们对你好,是因为她们爱你,就象你娘亲一样爱你,陛下要记住,要分清一个人是真心爱护你,还是刻意讨好你,主要看他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若是他们是为了得到官位和钱财,才对你好,那这种人就是小人,需要疏远。象小菊她们这样对你好,并不指望陛下的回报,这就是真心爱护陛下的人,陛下应该尊重她们。”
赵捷想了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小菊俩人望着杨逸,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确实,她们倾注在赵捷身上的心血,一点不比刘清菁少。
俩人虽然也不时承欢杨逸,但心里都明白,这一生她们是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了,因此一直就把赵捷当亲生孩子看待,刚才赵捷虽是童言无忌,但若非有杨逸一番解释,她们不知会伤心成什么样子。
“好了,陛下,咱们今天就讲三字经中的另一个故事。”
一听说讲故事,赵捷顿时来劲了,跑到杨逸身边乖乖地坐下,眼巴巴地等着他开讲。
“陛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四句讲的就是窦燕山教子的故事。窦燕山本来名叫窦禹钧,他是五代后晋时期的人,老家是蓟州渔阳,渔阳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恩师快说,他是怎么教子的,也像恩师一样吗?”
“呵呵,陛下请听我慢慢道来,是这样,窦燕山这个人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他起初为人不好。仗势欺压百姓,有贫苦人家借他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彰著,如果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他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教课。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总之,自那以后,窦燕山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周济贫寒,克己利人,广行方便,广泛受到人们的称赞。
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在他的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其中次子窦俨在太祖朝时出任过礼部侍郎,窦俨去世时,太宗亲临吊唁,赠工部尚书。五子僖,在太宗朝任左补阕,为官清廉,名扬天下……”
“可是恩师,你还没有说他怎么教孩子呢,他有没有像娘亲一样打我屁股?”赵捷突然扯着杨逸的袖子问道。
杨逸几乎绝倒,说了半天,这小家伙竟纠缠在屁股上,他又好气又好笑,家里的铁蛋衙内也很聪明,但少了些古灵精怪,不象眼前的小家伙常常会问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来。
杨逸一本正经地答道:“打,当然打,小孩子不听话,自然是要打屁股的,那陛下说说,你娘亲为何打你屁股。”
问起这事,小家伙不说话了,耷拉着小脑袋,眼神东瞄西望着。
“陛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陛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做错了事不要紧,只要勇敢的承认错误,加以改过,那就是最好的,陛下的娘亲打你,肯定是有原因的,陛下连说都不敢说,那就是没有勇气承认错误,这是不对的。”
赵捷终于抬起小脑袋,蠕蠕地说道:“恩师,我错了,昨天我吃墨汁,娘亲便打我屁股了。”
杨逸向小菊望去,她悄悄地点了点头,脸上又有些愧色,大概是因自己没把小家伙看好内疚吧。
这事倒让杨逸好生奇怪,照说赵捷也三岁了,按现在的虚岁算的话那就是四岁了,这年龄段的孩子,早应该能分辨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了。
杨逸和蔼地问道:“陛下吃了多少墨计?”
赵捷摇了摇小脑袋答道:“我……我就舔了一点点,一点点而已啦,娘亲就打我了……”
“呵呵!“瞧他那委曲的样子,杨逸真的忍不住笑了,“陛下,那墨汁味道如何?”
“不好,难吃死了。”
“陛下,墨是用松枝或油脂等物制作成的,其中有炼烟、和料、制作、晾干、描金等工序,陛下若是感兴趣,可是让宫里的匠人制作给你看,甚至你可以亲自跟他们学着制作。”
“真的嘛?可是…….可是娘亲不让的。”
“陛下学制作的时候不能光想着玩,你要多问多想,墨什么是这样制作出来的?若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想来太后就不会阻止你了。”
“哦,那恩师去跟我娘亲说说好不好,我自己去怕她……”
“呵呵,没问题,我带你一起动手制墨都行,不过,陛下要先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吃墨汁呢?”
赵捷一脸兴奋,拉着他的袖子倒豆子地说道:“恩师,我听娘亲说恩师的文章写得最好,可是我却写不出来,我就想……想是不是我的墨不好。”
嗯?还有这种说道?
这分明是屙屎不出赖地硬。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3135
43136
43137
43138
43139
43140
43141
43142
43143
43144
43145
43146
43147
43148
43149
43150
43151
43152
43153
43154
43155
43156
43157
43158
43159
43160
43161
43162
43163
43164
43165
43166
43167
43168
43169
43170
43171
43172
43173
43174
43175
43176
43177
43178
43179
43180
43181
43182
43183
43184
43185
43186
43187
43188
43189
43190
43191
43192
43193
43194
43195
43196
43197
43198
43199
43200
43201
43202
43203
43204
43205
43206
43207
43208
43209
43210
43211
43212
43213
43214
43215
43216
43217
43218
43219
43220
43221
43222
43223
43224
43225
43226
43227
43228
43229
43230
43231
43232
43233
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