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打了四天四夜,惨烈无比,一万五千人马,死伤已过半,官将更是十去其七,如今每战都必须得苏庆良身先士卒,才能鼓起士气。
城中敌将陈昶也不好过,由于宋军武器上优于越军,贵州城墙不足两丈高,手雷可以轻松地投到城头上,给越军造成了大量的杀伤,好在宋军手雷有限,否则贵州恐怕早已不保。
到日前为止,越军伤亡一点不比宋军少,原来一万人马只剩下不到四千人,还个个身上带伤,精疲力竭,士气低落。
四天来的日夜不息的战斗,谁也顾不上掩埋死者,鲜血、尸体顺着西江飘流向下,数十里外江水仍是一片赤红,腥风扑面。
苏庆良三十六岁,头盔已脱去,长发披散,手提一把缺口累累的钢刀站在一个土堆上,望着数千衣凝血块,烟熏火燎的士卒,许多人身上都缠着绑带,血水还在不停地渗着。
起初他们是迫于严令才不得不拼命,但几天几夜下来,身边的同伴一个个的倒下,将领们一个接着一个慷慨赴难死在前面,滔天的血仇几乎撑破了每个人的胸膛。现在,每个士卒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有赚。
苏庆良虎目暴睁,大吼道:“将士们,今日便是咱们最后的期限,若不能夺回贵州城,本将绝不偷生,誓与战死的兄弟一起抛尸城下,共赴黄泉。到时,就没人管你们了,你们退也好,逃也好,总可以留得一命在。将士们,请你们再看一眼那些战死的同袍,他们的英灵在看着你们,是与他们一起战死,还是苟且偷生,你们作何决择?”
“绝不偷生,共赴黄泉!”
“绝不偷生,共赴黄泉!”
“绝不偷生,共赴黄泉!”
……数千将士挥舞着刀枪,含泪怒吼,那还在流血的伤口、残缺了的刀枪,松散了的战甲,视死如归的眼神,一股悲壮之气凝聚天地间,烈日为之失色。
苏庆良再次大吼道:“现在,本将命令你们,随本将最后一次攻城。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战鼓再一次擂响,惊起西江红色细浪,惊颤了摇摇欲坠的城墙,凝重的杀气让飞鸟不敢渡,百兽远遁,几千宋军士卒在苏庆良的带领下,扛着云梯,举着铁盾,冒着敌人的箭雨,如翰海惊涛,扑向贵州城墙。
嘶哑的呐喊声,箭矢的呼啸声,铠甲的碰撞声,沉闷的脚步声,声悲气壮,摧肝裂胆。
眼看宋军又扑上来,城上的越将陈昶着急万分,在城头不住地奔走呼号:“兄弟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击退宋军,阮大帅已经派出两万援军,由柯长洛将军率领前来增援咱们,只要再支撑一时半会,援军随时就到……”
“陈将军小心!”
身边的护卫惊呼一声,举盾就挡,一支由神臂弓射出的利箭啪的一声,洞穿了护卫的身体,劲道未尽,又钉入陈昶的右臂,才被骨头卡住。
那护卫暴吐鲜血而亡,陈昶也痛得闷哼一声,一条右臂顿时被鲜血浸透,护卫带着箭矢倒地,箭头的倒钩把陈昶手臂上的肉勾下一大片,一条臂痛得失去了知觉……“陈将军!”
“陈将军!”
其他护卫纷纷围上来,要将他扶进望楼内,这生死攸存亡的时刻,陈昶哪里敢退,不顾血流如注,犹不断大吼着鼓舞士气:“兄弟们,一定要撑住,将宋军击退,宋军也是强弩之末,只要挡住他们这次攻击,他们肯定无力再攻,到时咱们的援军也到了,便可一举灭了这些残兵败将……”
陈昶吼得虽卖力,但收效并不大,宋军高喊着“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以不惜同归于尽的决心扑来,这个时候,所谓的援兵在没有看到之前,那都是笑话!城上不到四千人了,同样个个伤痕累累,连箭矢都快用光了,滚石擂木之类的更是早以用尽。
现在拼的就是双方的意志,但显然宋军的意志比他们强。
带有倒钩的云梯一架上城墙,苏庆良便第一个冲上去,没有退路了,今日夺不下城池反正也是死,还不如死得壮烈些。他嘴咬大刀,一手举盾,一手攀爬,奋力向城头爬上去。
当的一声,一块石头砸在他的盾牌上,盾牌被砸得脱手飞去,苏庆良干脆双手用力,飞快向上爬,接近城头时取下大刀,暴吼一声挥刀砍飞一枝刺下来的长枪,然后三步作两步,奋力跃上城头,狂吼力劈,将两个攻上来的越军劈得头颅飞起,血喷如泉。
宋军杀上城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这次分外不同,人人豁出了性命,根本不计生死,前赴后继,况乎苏庆良那暴虐的狂吼声在城头不断地回响着,将所有宋军激励得血气翻腾。
不断有宋军尸体坠落城下,但同时却有更多的宋军冲上城头,袍泽的鲜血喷洒了他们满头满脸,死去的英灵索绕在他们头顶。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
在绵绵不断的呐喊声中,城头的白刃战进入了**,随着冲上来的宋军越来越多,很快在城头开辟出一块阵地,越军在陈昶的怒喝下,也一次次反扑上来,希望把宋军赶下城去。
城头上刀枪飞舞,锋摧剑折,双方咬紧牙关拼杀着,一蓬蓬鲜血喷洒在城头,尸体堆积如墙,地上的血浆沾湖湖的几乎没到了脚面!
“杀!杀杀杀!”苏庆良暴嚣不断,刀光翻卷,满身的鲜血让他看上去象噬人而食的恶魔,越军被他那凌厉的杀气所慑,纷纷退避,身边的士卒随着苏庆良不断地推进着……“越狗败了!陈昶逃了!”
“越狗败了!陈昶逃了!”
……宋军士卒开始兴奋地大喊起来,许多越军回头去望,果然见看几个护卫架着陈昶逃下城去,实际上是因为陈昶拼杀数日,刚刚又被穿中右臂,失血过多而陷入半昏迷状态,护卫眼看城头守不住了,自作主张架着他先逃。
越军士足不管这些,主将一逃,便再无战心,纷纷夺路狂奔。死战数日,仗打到这份上,双方仇深似海,血债如山,宋军哪里还会放过他们?奋起直追,猛砍猛杀,分明是不打算放过一个活口。
兵败如山倒,越军再也没有勇气回头再战,一个个丢盔卸甲,夺路而逃,他们从南门涌出,然后顺着河边向西南方向逃去,宋军不依不饶,一路追出十数里,直到刀拿不住,脚抬不动了,这才作罢。
黄昏时分,收兵回城的苏庆良望着满城的尸体,黑烟袅袅的断垣残壁,无喜无悲,心中已经麻木,留下命来的士卒也个个累得脱力,连尸体都没力气搬动了。
苏庆良只让人搬开堵住城门的尸体,关上城门,然后大伙连晚饭也没吃,倒在城头便睡。
苏庆良大致也猜到了杨逸为何命他尽快夺回贵州了,广西地窄民稀,物资缺乏,杨逸几万大军的补给根本不可能就地筹集,从桂州方向转运又极为困难,山路崎岖,不容车马,这种情况下,要筹集几万大军的补给,无疑只能指望广州了。
广州是大宋四个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物资充足,而要将广州的物资运进来,最便捷的莫过于西江水道。
想通了这些,苏庆良不怪杨逸了,贵州太过重要,若不控制住,杨逸几万大军就成笼中困兽,夺回了,贵州与宾州就能形成犄角,压逼邕州。
要怪,只能怪自己命苦,摊上这个苦差。苏庆良不象其他士卒,可以放心睡去,心思正翻来覆去,眼看夜色渐临,突然,负责警哨的士兵跑过来,大声喊道:“苏将军,大事不好,郁江上游有火光,象是大军在行动,苏将军快去看看……”
不等那士兵说完,苏庆良已经一跃而起,直赴城头,果然,郁江上游十多里处,成片的火把交织在一起,如同一片火海。
苏庆良的目光被刺痛了,敌军,从这个方向来的只能是敌军,自己这几千人马精疲力竭,还有再战之力吗?现在恐怕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都懒得动一动了。
苏庆良不禁绝望的大呼一声:“天亡我也!”
(未完待续)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7350
77351
77352
77353
77354
77355
77356
77357
77358
77359
77360
77361
77362
77363
77364
77365
77366
77367
77368
77369
77370
77371
77372
77373
77374
77375
77376
77377
77378
77379
77380
77381
77382
77383
77384
77385
77386
77387
77388
77389
77390
77391
77392
77393
77394
77395
77396
77397
77398
77399
77400
77401
77402
77403
77404
77405
77406
77407
77408
77409
77410
77411
77412
77413
77414
77415
77416
77417
77418
77419
77420
77421
77422
77423
77424
77425
77426
77427
77428
77429
77430
77431
77432
77433
77434
77435
77436
77437
77438
77439
77440
77441
77442
77443
77444
77445
77446
77447
77448
7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