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路之中设经略司,提刑司,转运司。

    名义上经略司总领一路事务,所以又称为帅司。

    但实际上三司各行其所,经略司管政,提刑司管刑事司法,转运司管财,相互牵制,各不统属。

    按大宋律法,经略使和提刑使确实无权处置转运使,即便查到了不法行为,也必须上报朝廷,由朝廷来判刑定罪。

    杨逸来河东时,朝廷赋予他总领河东军政的权力,实际上也只是暂时接替章楶的职权,也并没有给向超然定罪结案的权力,现在河东的情况偏偏又等不得朝廷慢慢来处理此案。

    杨逸背景深厚,而且终归是中枢大员,是以章楶两人只能寄望他来拿主意了。

    杨逸想了想说道:“二位大人的顾虑我明白,这样吧,由咱们三人和巡察御使刘海一同署名,向朝廷上份急奏,说明不得不从速了结向超然一案的缘由,相信太后和朝中诸公定会体谅的。”

    章楶脸上仍是忧虑地说道:“光是如此,只怕还不足以安抚河东官员之心啊!”

    杨逸明白章楶的意思,三人本来就没有给向超然定案的权力,即便对外宣称定案了,河东官员也未必相信。

    向超然在太原知府任上四年,又做了三年的河东转运使,在河东整整经营了七年时间,河东有多少官员和他有阴私勾当,谁也不知道;向超然一天不定案,这些官员就一天不安心,他们虽然不可能直接造反,但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消极怠工,甚至会给你弄出一大堆麻烦来,让你顾得头顾不了臀,一但河东灾情得不到有效赈济,朝廷追究起责任了,肯定是先追究杨逸几个主事之人的责任。

    想到这些,杨逸也不禁暗骂了一句,真他妈是1010容易屙崽难啊!

    自古以来,反贪工作就是最难做的,官场上的事哪里有一个萝卜一个坑那样的好事给你,什么时候都是扯起一个连着一帮,这办得重了,整个地方的行政便会瘫痪,这事不好办啊!

    特别是向超然这案子急需结案,偏偏三人手上又没有结案的权力,而且现在不是杨逸敢不敢擅自结案的问题,而是如何让河东官员相信他能结案。

    杨逸总不能跑出去大喊:河东的官员们,你们放心,老子和太后有一腿,老子说此案结了就结了,你们安心工作吧!

    想那多干嘛,事情都到这一步了,还能装着什么也没发生吗?杨逸将心一横说道:“咱们以八百里加急奏报东京,请朝廷尽快给咱们一道结案的旨意,同时向河东官员宣布,向超然一案只诛首恶,从犯不问,凭咱们三人的保证,就算不能让他们彻底放心,至少暂时应该不会有多少人跳出来搅事了。”

    章楶一叹道:“还是那句话,光是如今还不足以安抚河东官员的心,任之啊,为今之计,只有下狠手才行啊”

    好吧,章楶把话说到这份下,杨逸也知道再推托是不行了,老子怕什么?他目光一沉,冷声说道:“那就杀。”

    章楶答道:“也只能如此,这案就由任之亲自来审理吧,你如今是河东安抚使,总领河东军政,由你出面结案,取信于河东官员的可能性大些。”

    我来审就我来审,俺连太后都废过两个,还怕审个转运使不成?事不宜迟,杨逸一面让人传来御使刘海,一边起草奏疏,他写好后让章楶、葛放和刘海一一签名;别看刘海官品不高,但御使是言官,权力很大,到地方后绝对可以称得上大员了,连经略使都得看他几分面色,皆因他们手上掌握着监察权和弹劾权。

    杨逸特意让刘海来签名,就相当于有御使台监督这“先斩后奏”的事情了。

    各人签好写后,便让人以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去。

    杨逸则带着刘海来到提刑司大堂,两班衙役一站,一通堂威喊过,立即传唤疑犯。

    这件案子中,柳明、向超然、黄蒙三人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疑问了,只不过需要走走形式过过堂,只要能让他们亲手画押认罪即可;唯一还存有悬念的是莫兆南,虽然目前掌握的证据中,大多数间接表明他有参与其中,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样直接证据可以证明他有罪。

    四个人中,先审谁后审谁,怎么能最快迫使几人认罪,这再明白不过,杨逸第一个就将柳明传上堂来。

    八万贯官银,两百张神臂弓,三千枚手雷从他家别院里找出,根本不容他抵赖,完全可以直接判他个抄家灭族的大罪了,没有比拿他做突破口再好的了。

    柳明被带上堂来,手脚都戴着锁链,头发蓬松,面色灰败,了无生气,等衙役除去枷锁,杨逸一拍惊木喝道:“堂下何人?”

    “柳明。”

    “何方人氏?”

    ……

    问这些不是杨逸喜欢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实际上这是堂审的必要程序,因为审案时有书吏在侧作堂审记录,这屁话可以说是问来让他们记录的,否则将来上官查看堂审记录时,看半天也没弄清楚你审的是什么人,这才真是笑话呢。

    放了一通必须放的屁之后,杨逸这才接着问道:“柳明,你参与侵吞太原府库粮草物资,私藏大批违禁军械,形同谋反,你可认罪?”

    “……”

    堂下的柳明不再回答,沉默以对,虽然他也知道认不认罪都是一死,但人谁不惜命,没到屠刀砍落,谁心里都还会存在些妄想。

    杨逸接着说道:“柳明,本官非常清楚你在想什么,本官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你死定了,绝无生理,但死罪也分很多种,比如,是你一个人死,还是你全家一起死;你若是检举有功,并能证明你家人并不知情,本官或许还能念在你检举他人的功劳上,从轻发落你的家人,本官也懒得对你一个死人用刑了,你自己想想吧。”

    杨逸说得轻松,但一下子就让柳明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没错,自己是死定了,但是不是能让柳家留几个活口,好让这数百年的望族香火得以传承下去呢。

    自己不检举,不把事情来龙去脉说清,杨逸完全可以直接判个谋反大罪,这罪名一但坐实的话,那是要诛九族的,柳家一个也别想活命;要是把事情说清,能让杨逸改判他罪,柳家的其他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未完待续)
------------

第502章 耶律特里来了

    柳明经过激烈的心里挣扎,最终没能抵挡住为家人争取一个活全机会的诱惑,把案情原原本本交代了。

    整件案子无非是向超然利用职权之便,伙同太原库司知事黄蒙等人虚报假报,甚至伪称地震中库存物资损毁,帐册丢失等等,侵吞府库财物。

    涉案官吏多达四十三人,河东第二将莫兆南也收受了好处,为向超然等人提供便利,而柳家则负责销赃这个环节。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官僚团体,从出货到销赃,样样不缺,如今河东灾情如火,每天消耗的物资无数,经略使章楶、提刑使葛放都卧床养伤,不能理事,杨逸又远在忻州,若不是那夜连夜赶路碰到那可疑的车队,向超然等人的贪污行为几乎没有被发现的可能。

    杨逸认为,这是天要亡向超然,不关他的事。

    他开始有些弄不明白向超然他们弄那么多军械来做什么,还以为他们真有造反的心思呢,等柳明交代之后才知道,他们竟是打算把军械卖给辽国,以谋取暴利。

    确实,现在辽国被阻卜部弄得苦不堪言,无论是神臂弓还是手雷,都是辽国梦寐以求的武器,只要能买到,价钱高些也是愿意的。

    这让杨逸不由得想起了明朝后期的山西商人,同样是里通外国,为野猪皮提供了大量的违禁物资,若不是山西商人帮助,中国很可能没有满清这个朝代。

    看来什么时候都不缺为了私利而出卖国家利益的人啊!

    柳明这边一突破,事情就容易办多了,杨逸没有急着去审向超然,而是接着提审黄蒙、莫兆南等人,等这些人都招了,所有证据都明确无误地指向转动使向超然之后,杨逸最后才提审他,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根本不容向超然抵赖。

    向超然心里恨极杨逸,杨逸等人急于结案以稳定河东官场的想法他心知肚明,起初抵死不画押认罪,想把案情拖久些,给杨逸添些乱子。

    杨逸岂是善人?如今证据确凿,岂容你耍花样,他把惊堂木一拍,竹签一扔,各种大刑一齐上,向超然一个文官,哪里受得了诸般大刑的折磨,才尝了三样,就什么屎屎尿尿都出来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135 4136 4137 4138 4139 4140 4141 4142 4143 4144 4145 4146 4147 4148 4149 4150 4151 4152 4153 4154 4155 4156 4157 4158 4159 4160 4161 4162 4163 4164 4165 4166 4167 4168 4169 4170 4171 4172 4173 4174 4175 4176 4177 4178 4179 4180 4181 4182 4183 4184 4185 4186 4187 4188 4189 4190 4191 4192 4193 4194 4195 4196 4197 4198 4199 4200 4201 4202 4203 4204 4205 4206 4207 4208 4209 4210 4211 4212 4213 4214 4215 4216 4217 4218 4219 4220 4221 4222 4223 4224 4225 4226 4227 4228 4229 4230 4231 4232 4233 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