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少装模作样,下次注意些,要不被别的将领看到了,没得传出闲话来。”
“嘿嘿,谁敢闲话,我李一忠替大人宰了他。”
“哟嗬!来真定府大半年,倒有几分煞气了,信不信我先宰了你。”
“大人请!”
李一忠把脖子一伸,一副请君屠宰的样子,杨逸直觉无奈,算了,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就让他撒下欢吧。
“汉卿,别管这痞子,咱们接着说。”
马汉卿当初也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之一,与李一忠交情也没得说,此时同样是一脸笑意,顺手将一个李子扔给李一忠;然后才接着说道:“大人,上京城已经被乌刺马里围困两日,因辽主耶律延禧至今毫无消息,上京城内皆从耶律和鲁斡号令,抗击乌刺马里,但因人心不稳,上京随时可能失守;赵王耶律明斡已同意与咱们合作,如今正率部众从中京大定府奔赴南京。”
李一忠此时也凑上来,嘴里咬着那李子嚓嚓响,杨逸转头瞪了他一眼,他不敢再嚼,半个李子卡在嘴巴里鼓鼓的。
杨逸满意地对马汉卿说道:“不能等了,让咱们的人鼓动耶律明斡尽快称帝,否则万一耶律延禧有了消息,那可就难办了。”
“这……….大人,耶律明斡眼下从者甚少,这样就称帝是不是儿戏了些?”
“什么儿戏?咱们要的只是一个大义名分,你管他儿不儿戏,哪怕追随他耶律明斡的就仨瓜两枣,只要他称帝,向咱们求援,咱们就有了出兵燕云的理由,真论起来,他越儿戏越好,明白了吗?”
“是,大人。”马汉卿神色一凛答道:“属下这就传信催促。”
杨逸接着问道:“幽州城里的情形如何?”
“回大人,幽州城内目前是南院大王萧亦总理其事,副使耶律迭刺里相佐,辽军大败、辽主耶律延禧失踪的消息传来,幽州城内官民人心浮动,乱象纷纷;目前整个南京道合计尚有五万兵力,南院副使耶律迭刺里决意率南京之兵驰援上京,萧亦却以上京状况不明为由,拒绝仓促派出援军;萧亦派大将萧寒山、阿里迭勒各率一万人马,分别前往榆关、古北口镇守,其意若上京、中京等城不保,则死守这些要隘,再以南京道为根基,慢慢组织力量反击金兵。”
杨逸听了不禁思索起来,细算来,萧亦的做法其实非常明智,耶律延禧三十多万大军都被灭了,凭借南京道五万兵力,在军心士气不佳的情况下,贸然驰援上京,未必能有什么效果;倒是他死守榆关(山海关)和固北口的做法,很有意义,只要南京道人心不散,凭借这些险隘挡住北来之敌,到时幽州就成为辽国最后的根据地;北面溃败的契丹军民若是不愿意沦入异族之手,必定纷纷投奔南京而来;慢慢收拢起这些契丹残余力量之后,再加以整合,还是很有看头的,只要有一个高效的决策层,以及善战的将领,未尝没有与完颜阿骨打一拼之力。
“萧亦这个人要时刻注意,看看有没有可能安排人接近他。”
“大人,这个目前很难,除非耶律明斡来到幽州,咱们的人才有可能接近萧亦。”
“萧亦有可能拥立耶律明斡吗?”这个问题杨逸并不是问马汉卿,而是在问自己。
按正常情况,萧亦就是真想据守南京道,但他并非契丹皇族,缺少大义名分,所以有必要拥立一个契丹皇族之人,把大旗撑起来,这样才能赢得人心归附,而没什么根基的耶律明斡是他不错的选择,想来萧亦是不会拒绝的。
“大人,萧亦已派人出使我大宋,估计明天便会到达瓦桥关。”
“好,那咱们就先看看,萧亦想干什么。”
(未完待续)
------------
第553章 雕栏玉砌今犹在
杨逸在瓦桥关厉兵秣马的时候,辽国上京城早已是狼烟弥漫,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上京城依托大兴安岭余脉的崇山峻岭,前面为广阔的草原,旁侧为潢河上游及其支流,沿河而下可进入辽海大地,溯流而上穿越大兴安岭则可进入内蒙古高原腹部;在战略上是宜攻宜守的要冲;而且河流两旁的川地上水草丰美,气候宜耕宜牧,是建立城市的风水宝地。
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开始,上京城经过历代辽主扩建,形成了由南北两城组成的宏大规模,平面略呈“日”字形,周长达18里,城墙高达三丈。
乌刺马里的三万大军试图在完颜阿骨打到来之前,攻下上京城,以求迅速壮大自己,同时依托坚城与完颜阿骨打分庭抗礼,因此攻城战打得极为拼命。
上京城中以魏王耶律和鲁斡为首,艰苦地抵抗着,耶律和鲁斡是辽兴宗耶律宗真第二子,辽道宗耶律洪基的胞弟,耶律延禧的叔祖父。
他辈份既高,声望且隆,若非如此,耶律延禧三十多万大军尽覆的消息传来,恐怕不用乌刺马里攻打,上京城的守军就崩溃了。
但耶律和鲁斡毕竟老了,已年介六十,加上去年与长辖底作战时受了重伤,险死还生,至今尚未康复,看上去就象一支风中残烛。
这使得城中军民对他不免心存疑虑,士气极为低落,空有三万守军,在乌刺马里同等兵力的猛攻之下,上京城情势却是岌岌可危。
因为辽国决策层的重臣随耶律延禧亲征而大部分被俘,上京城里一些官员在乌刺马里围城之前,又私自南逃了,这更是城中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如今使是耶律特里这样的公主,也得出来理事,总领后勤。
耶律特里一身戎装,背弓挎剑,带着二十多个护卫,纵马驰过皇宫正门承天门对着的南街,城中百姓被勒令留在家中,街上行人几乎绝迹,只有街口守着少量的士卒。
按辽国惯例,承天门平时不开启,只有举行盛典时才开启这道皇宫正门;平时出入宫庭,是经由宫墙东、西两侧开设的宫门。东墙上开设的门叫做东华门,西墙上开设的叫做西华门。
现在辽国虽然势若垒卵,但这道正门依然紧关着,就象一个王者,在谨守着他最后的尊严。
越国大长公主策马冲入东华门,直奔开皇殿以北的北枢密院而去,北枢密院不理民事,专掌契丹部族、属国之政,统领契丹兵马。
这座曾权倾天下的衙门,如今显得极为萧索,守卫这里的契丹宫卫军脸上,都带着忐忑不安的神色,耶律特里看了心中不由得一酸。
“特里来了,城中粮草还能支撑多久?”耶律和鲁斡见她匆匆进来,开口便问起城中粮草之事。
北枢密院里官将行色匆匆,个个神情凝重,地上落着不少纸屑,门外风来,翻卷飘扬,处处散发着一种败亡的气息。
耶律和鲁斡强拖病体,坐在檀木桌之后理事,他不时咳嗽两声,脸色苍白憔悴,两个宫女端着药在旁边侍候着。
“皇叔,城中粮草支撑个把月还不成问题,皇叔你还是先把药喝了吧。”
耶律特里上去接过宫女手中的药碗,亲自侍候耶律和鲁斡将药服下,然后才接着叹道:“皇叔,我方才上城看了一下,情势极是不妙,敌烈叛军攻势猛烈,我城上守军却是士气低迷,死伤极为惨重,甚至已经出现逃兵了,中京等地的援军迟迟不见到来,皇叔,咱们该怎么办,再这样下去,只怕坚守不了多久啊?”
耶律和鲁斡黯然一叹,将那些宫女侍从都赶出去后,才对耶律特里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至今沓无音信,举国人心惶惶,我上京城只怕是等不来援军了。”
耶律特里静静地听着,心中有阵阵的悲凉漫上心头,辽国如今除了西南两京,别的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可用之兵了;西京不用说,因路途遥远,就算派来援军,恐怕也来不及了,至于南京,至今也没有援军到来,估计也是不来了。
耶律和鲁斡接着说道:“特里,你听好,我刚刚接到消息,完颜阿骨打的大军离上京已不到百里,若我所料不差的话,乌刺马里这叛贼很快就会撤围,以避开完颜阿骨打的锋芒;等乌刺马里一撤围,特里你就带着你那堂侄,投奔南京而去吧,上京若是失守,中京、西京无险可守,必定也保不住;唯有南京有关山拱卫,到时或许还能保得住,南京留守萧亦与我平往日关系还算不错,你带着你那堂侄投往南京,他当会尽力护得你们周全的。”
“皇叔,那你呢?你不和我们一起前往南京吗?”
“上京乃我祖宗基业所在,我乃兴宗之子,大辽亲王,岂能为了苟存性命而弃祖宗基业不顾,本王将以这残躯死守上京,誓与上京共存亡。”
“皇叔……………”
“特里,你无须再多言,只管听皇叔我的,带上你那堂侄往南京去,你身为我大辽公主,无论如何不能落在叛贼手里,去吧,你立即去做好准备,等乌刺马里一撤围,我会让萧顺领五百人马,护送你出城,快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3659
63660
63661
63662
63663
63664
63665
63666
63667
63668
63669
63670
63671
63672
63673
63674
63675
63676
63677
63678
63679
63680
63681
63682
63683
63684
63685
63686
63687
63688
63689
63690
63691
63692
63693
63694
63695
63696
63697
63698
63699
63700
63701
63702
63703
63704
63705
63706
63707
63708
63709
63710
63711
63712
63713
63714
63715
63716
63717
63718
63719
63720
63721
63722
63723
63724
63725
63726
63727
63728
63729
63730
63731
63732
63733
63734
63735
63736
63737
63738
63739
63740
63741
63742
63743
63744
63745
63746
63747
63748
63749
63750
63751
63752
63753
63754
63755
63756
63757
6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