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本帅说的话很好笑是吗?本帅现在就给你一道军令,限你今日去给当地百姓挑一百缸水,挑不够数,你就到校场上站两个时辰吧。”
“末将遵令!”想起当初在环被罚的那次惨景,刘武一脸黑线如蚯蚓游走。
帐下的李一忠,谢东升等人,个个憋红了脸,咬牙切齿地瞪着刘武,仿佛恨不得吃他的肉,抽他筋一样,却原来是刘武害他们忍得很辛苦而已。
杨逸横扫众将一眼,冷声问道:“还有谁觉得本帅刚才说的话很好笑吗?
大帐里顿时连呼吸声都没有了,众人生怕喘气声大了,被杨逸误会,所以个个屏气凝神,目不斜视。
“我告诉你们,别看本帅说的这些都是小事,但是非常重要,甚至比你们摧城破池更重要,咱们这次来的目的是什么,本帅就不多说了;然而燕云之地沦落异族之手已经两百多年,这里的百姓对大宋并没有多少认同感,对于咱们大宋来说,现在要打下燕运之地易如反掌;但怎么才能让民心归附,这才是最难的,现在咱们到了这里,当地百姓都在睁大眼睛看着咱们;你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大宋的形象,能不能取得他们的好感,进而对大宋产生认同感,这关系到燕云之地收复后的长治久安;要取得当地百姓的好感,弄些官样文章没有多大用处,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帮他们做些好事,事情再小,百姓也会记在心里,慢慢的,民心也就争取过来了,尔等明白了吗?”
“明白了!”
“我再次强调一遍,约束好你们的手下,就算不做好事,也千万别干坏事,否则本帅定要加倍重罚,该砍的砍,该杀的杀,绝不手软。
“喏!”
杨逸挥挥手,让众将退下,他要鼓动耶律明斡发兵北上收复失地,就算耶律明斡立即被说动,也总得要几天时间来准备才可能出兵。
那这段时间三万宋军就闲着,这人一闲,往往就会蛋痛,惹是生非,所以杨逸才不得不再次强调军纪。
过后不久,幽州城西门便开来一队车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处温亲自前来请杨逸入城赴宴;之前耶律明斡亲自迎出二十里,现在又派宰相携车驾前来恭请,在礼仪方面,耶律明斡确实是做到了极致,再无可挑剔。
杨逸这回除了马汉卿这个中情局局长之外,让所有武将都留在营里,并言明若是有事,则以李一忠为首决断,怎么说现在也还是在别人的地盘上,没事留个心眼总不会错。
文官方面,杨逸倒是带了不少,唐庚、万世芳、农实秋等人都带上了,如今辽国虽然兵凶战危,大家估计也没什么心思比拼诗词歌赋,但既然是接风宴,总少不得这样那样的应酬;把唐庚他们带上,一是可以让他们见见世面,历练一下,二来也可以挡一下辽国君臣的客套。
李处温极为客气,亲自恭请杨逸上车后,才随后上来。李处温长相儒雅,脸上总是带着善意的微笑,虽是初见,却让人感觉很亲近。
让杨逸奇怪的是,李处温的年纪并不算很大,只有三十六七岁的样子,而且还是耶律俨的侄子,南京里的辽国官员竟然能同意让他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这倒是十分稀奇。
耶律俨本姓李,乃幽州汉人,后考中状元,在诗词方面很有造诣,以前和耶律洪基多有唱和,深得耶律洪基喜爱,是以赐李俨国姓。
但现在耶律俨已经降金,作为他的侄子,李处温还能取得南京君臣的信任,让他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确实有些耐人寻味。
相人同车入城,一路交谈,杨逸很快就感觉到,李处温绝对是个长袖善舞之人,温文尔雅之中带着机警,或者说狡诈。
车子从西门进城,沿街可见城中百姓人心尚算安定,只是神色之中总带着一种抑郁之感,可见耶律明斡称帝,并没有给幽州百姓带来多少信心。
行到府前街时,杨逸不由得想起清娘来,当初他就是在这儿帮清娘买下那只漂亮的鹦鹉的,这事一晃过去五六年了,当初的小萝莉,现在已经长成玉立婷婷的少女!
而自己,老喽!杨逸不禁在心里暗叹一声,当初他十七岁半中状元,接着出使辽国,回想起来就象做梦一般。
李处温见他颇有感慨之色,便含笑说道:“杨大学士想必是有什么感触吧,若是有何心愿,本官能帮得着杨大学士,本官定当尽力而为之。”
杨逸呵呵一笑道:“李相公盛情,本官多谢了,不瞒李相公,几年前我出使贵国,曾在南京稍作停留,这一晃数年过去,旧地重游,不免给人一种物是人非之感,仅此而已。”
“本官能理解李大学士这分心情,杨大学士尚且如此感慨,我等作为辽臣,就更不用说了,国势危如累卵,山河破碎,如今幸得杨大学士高义,率雄师相助,此中盛情,本官代辽国万千百姓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李相公不必客气,宋辽本是兄弟之邦,我朝圣主仁心盛德,实不忍心看着辽国沦亡蛮夷之手啊,再则帮人就是帮己,说实话,我大宋实在不愿与女真蛮族为邻,以免战火烧到大宋境内。”
俩人同车闲话,李处温对杨逸极力推崇,出口便是奉承的话。
杨逸看得出他是有心结交自己,虽然杨逸不是辽国大臣,但至少在撤军之前,杨逸对耶律明斡有极强的影响力,这一点李处温不可能不知道,他有心交好杨逸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杨逸对他也极为客气,因为将来大宋与辽国之间迟早会再起嫌隙,争取一个亲宋派大臣,这对将来的布局极为有利,是以杨逸也毫不吝啬对李处温的溢美之词。
进入幽州府衙之后,耶律明斡再次出二门相迎,他身后跟着北院枢密使萧亦、副使耶律迭刺里、南院大王萧奉先、番汉马步军都元帅耶律长运等一干文武大臣,是够隆重的;杨逸嘿嘿一笑,又趋步上去连道不敢,彼此热情的寒暄几句,再由李处温将双方的人员介绍一翻,才一齐进府。
或许因为在城外见识了宋军雄壮的军威,耶律明斡在府里也摆了不少契丹甲士,个个身材硕壮,看上去很是威武;其实从单兵战力来说,契丹士卒是不差于宋军的,毕竟北方的游牧民族身材都相对高大,富有勇力。
只不过大军作战,拼的不是单兵的勇力,而是拼整体士气、意志、协同能力等等,这些东西现在正是辽军缺乏的,国之将亡,杨逸从这些魁梧的契丹甲士身上看不到睥睨的气势,有的只是一种强作威武的虚浮。
各人一分案落坐,宫女们便流水般将酒菜端上来,菜色的样式多是汉人饮食特色,甚至连酒都是易安居的葡萄酒,可见耶律明斡在细节上都是处处用心了。
杨逸首先起身,举杯敬道:“外臣借花献佛,先敬大辽陛下一杯,愿大辽陛下福泽齐天,早日兴师剿灭金奴叛乱,尽复失地,重铸大辽万里河山。”
耶律明斡欣然笑道:“借杨大学士吉言,朕但有尽复失地一天,定不忘杨大学士相助之功,来,请杨大学士满饮此杯。”
耶律明斡自己先干了,然后笑看着杨逸,待杨逸一杯而尽再次答谢,宴席上的气氛一下子就融洽了许多;接着唐庚等人也一齐向耶律明斡敬酒,双方杯盏交错,亲如一家,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杨逸其间最是留意萧亦此人,萧亦大概五十岁上下,相貌清癯,两片眉毛尾端上翘,给人一种非常坚毅的感觉;他身材不算很高大,但满带着一种沉稳的气息,对杨逸的态度虽然也算热情,但并不趋附,应答有度,依然保持着大辽帝国的那份雍容的气度。
越是这样,杨逸对他越是留心他,而且有一点不容忽视,耶律明斡虽然登基为帝了,但初来乍到,可以说南京道的实权还控制在萧亦手上,从耶律明斡对他礼让的态度就能看出这一点。
杨逸明白,自己要谋夺燕云,真正要对付的并不是耶律明斡,而是萧亦。
(未完待续)
------------
第558章 欲凭赤手拯元元
泽州,松亭关。
滦河的一条支流从这里蜿蜒南流,经九宫岭,穿越长城,流向幽东北面的卢龙等城后注入渤海。
而泽州西北方向有松子岭、牛山、会仙石山等一连串的山脉,这些山脉就象是一张帝王的坐椅的靠背,护着南面的北安州,也就是后世叫承德的一带水草肥美之地,后世的满清将承德选为帝王的夏季避暑场所并非无因。
完颜宗翰站在松亭关向西南俯瞰,见关山形胜如此壮丽多娇,不由得豪情万丈,胸中一股激昂之气磅礴欲出。
也难怪,自南征以来,他率四万大军如风卷残云,所过之处摧枯拉朽,俯仰之间无一人堪与匹敌;四万大军不但没有多少折损,反而象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各们小部族争相来投,加上收编的契丹降卒,如今他的兵力已经达到七万。
草原上的部族,连妇女儿童都能上马开弓,所以只要统御得法,调度有方,队伍增加得再快,也不会说因为缺少训练导致整体战力下降。
而且银术可带着两万人马前来增援之后,完颜宗翰的兵力一下子增加到了九万。
这九万大军多是骑兵,驰骋于草原上,如黑云贴地,声动如雷,那气势摧山倒海,怎么不教人热血沸腾。
银术可今年二十七岁,同样是金国宗室子弟,不过没完颜宗翰他们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5701
85702
85703
85704
85705
85706
85707
85708
85709
85710
85711
85712
85713
85714
85715
85716
85717
85718
85719
85720
85721
85722
85723
85724
85725
85726
85727
85728
85729
85730
85731
85732
85733
85734
85735
85736
85737
85738
85739
85740
85741
85742
85743
85744
85745
85746
85747
85748
85749
85750
85751
85752
85753
85754
85755
85756
85757
85758
85759
85760
85761
85762
85763
85764
85765
85766
85767
85768
85769
85770
85771
85772
85773
85774
85775
85776
85777
85778
85779
85780
85781
85782
85783
85784
85785
85786
85787
85788
85789
85790
85791
85792
85793
85794
85795
85796
85797
85798
85799
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