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在帮我大辽吗?”耶律特里紧紧盯着杨逸的双眼,似乎想从中寻找出哪怕一点波动。
但她失望了,杨逸平静地注视着她说道:“上京城被围前,我让人劝过你离城,得到的回报却是劝不动你,你知道我有多担心你吗?”
“我是大辽公主,我……….”越国大长公主想想,最后在皇叔的怒斥之下,自己还是弃城而逃了,慷慨的话终是无法说出口。
“不管如何,你能逃出来,我就放心了,今日天色已晚,你且在大营住一夜,明天一早你就回上京去吧,我要率军出关迎击完颜宗翰,行军作战,军中不能留女子。”
“你少来这一套,别以为我不知道,当初你征讨河西,身边的亲兵将领便是女子。”
“特里你别胡说,穆兰花虽是女儿身,却是我宋军指挥使,这不一样。”
“本公主现在也是我辽军的将领,率五百人马与你协同作战,这有什么不一样?”
“我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你少胡搅蛮缠,你要明白,我现在是在帮你辽国。”
“这正是我想问你的,你真的是在帮我大辽吗?”
杨逸坐回矮几之后,淡淡地说道:“大长公主………”
“叫我特里!”越国大长公主立即打断他。
“特里,你既然不相信我是在帮辽国,明天我就率军返回大宋就是。”
“我欢送。”
杨逸差点没被噎死,都说女人的直觉特别灵,莫非耶律特里真的感觉到了什么?
“特里,你不是无知少女了,你理智一点好不好,我率军协助辽国平叛,这是两国之间的大事,岂能等同儿戏?你若再胡搅蛮缠,休怪我翻脸。”
“随便,总之以本公主对你的了解,你这种无利不起早的人,绝对不可能白白出兵帮助我大辽,让你率军来平叛,不过是前驱虎,后引狼。”
杨逸再次噎住了,不得不承认,耶律特里的话句句中的。
(未完待续)
------------
第560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
大宋东京,文德殿大朝会。
“大辽皇帝陛下,外臣初来乍到,寸功未立,接受大辽皇帝陛下这等盛情款待,实在有愧于心。今大辽上京、北京、中京相继沦陷于金贼铁蹄之下,大辽宗庙社稷皆为胡尘所暗,万千生民和血吞泪,哭声载道,尸骨陈于野,千里无鸡鸣,念及这些,外臣心中一刻难安;恨不能连夜率虎贲三千,北渡燕山,击敌破军,解万千生民于倒悬,还天下一个平宁之境;外臣听说叛将完颜宗翰十万大军已经兵临北安州附近,外臣向大辽皇帝陛下请令,愿率我三万宋军出古北口,击溃来犯之敌。”
御使庞中谨正在早朝上,当着百官的面,大声诵读着杨逸在耶律明斡接风宴上所说的这段话,不管他是从什么途径得知这段话的,但是复述得只字不差,是的,只字不差。
殿上的百官不由得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杨逸这是要干什么?他是宋臣还是辽臣?
珠帘后的刘清菁也不由得脸色微变,此事若是真的,她就是有心保杨逸,又如何保?杨逸所言所行,和叛宋有什么差别?
大宋出兵燕云,本是要谋夺燕云的,现在杨逸竟自请为先锋,拿几万宋军士卒的性命去讨好辽国,他这是真要叛宋吗?
章惇、李清臣、蔡京、林希等人都沉默不言,大宋刚刚完成治河工程,朝中大臣刚刚松一口气,正准备全力应对辽国及西域的变局,这当口,杨逸突然做出这等形同叛国的事情来;凭章惇等人的心智,以及对杨逸的了解,不相信他真会叛宋,但杨逸如今的所言所行,作何解释?
御使中丞王显和杨畏悄悄交换了一个眼色,目光转到章惇等人身上,静观章惇等人作何反应。
御使庞中谨继续愤然说道:“太后,若杨逸光是出言不慎,到也罢了,如今他确实已率军北上,准备凭我三万之众,帮契丹收复失地;杨逸以往战功赫赫,连灭两国,这此又有燧发枪这等利器,要帮辽国收复失地只怕不是难事,杨逸以我大宋王师,去帮助契丹平乱,未向契丹提出丝毫条件,如此急人之所急,便是契丹众臣也难及万一。”
这话太诛心了,分明是要置杨逸于死地,杨逸一系的官员听不下去了,御使罗城当先站了出来;他和蔡京等人不同,蔡京只是与杨逸交好,杨逸倒了,蔡京不用担心受牵连,但他罗城不行,他与刘海等人已经深深打了杨逸一系的印记,杨逸若是获罪,他们必受牵连。
他执笏出班,冷然望了庞中谨一眼,然后大声奏道:“太后,杨大学士用兵,向来不拘形法,奇谋百出,诡谲难明,当初西夏名将妹勒五万狼虎之师入犯环州,杨大学士于阿甘山布下妙局,以滑翔翼这等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之物,一举尽灭妹勒数万狼虎之师,事前谁能想到杨大学士的奇谋?
为救秦国大长公主,杨大学士两百人马被逼入河套沙漠,最后却能让阻卜部与我大宋南北夹击,重挫西夏,这等用兵之法如天马行空,缥缈无迹,事前谁能想到?
南征交趾,杨大学士更是奇谋百出,驻兵宾州,引而不发,最后却能诱交趾名将阮志顺十万大军前来送死,一战锁定胜局,试问,事前谁又能想到杨大学士这等用兵手法?
如今杨大学士率三万大军北上,不提任何条件,这本就大异常理,微臣料想,这必是杨大学士再出奇谋,为我大宋谋取更大的利益,某些人坐井观天,以管窥豹,因此诬陷杨大学士叛宋,不仅其言可笑,而且其心可诛!”
罗城说完,不屑地睥了庞中谨一看,不得不说,他这翻话有理有据,经他细数前例,殿中之臣回想起杨逸一惯的用兵手法;确实是处处出人意料之外,难道这次真的又是杨逸玩的什么花招?
罗城声落,未待殿中大臣多作反应,另一个御使莫寒立即就站出来辩驳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杨逸之前用兵多以奇制胜,并不表示他现在的行为就可纵容,这恰恰说明杨逸是个本性诡诈之人,这种人所做之事,往往出人意料之外,他若是叛宋,谁又能预料?太后,臣以为………”
“臣启奏太后!”刘海大喝一声,出来打断莫寒,莫寒这话比刀还锋利,而且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极富煽动力。
所以刘海不得不强行打断他,出班抢着奏道,“杨大学士自出仕以来,历受皇恩,岂不知报答?杨大学士内革弊政,首倡统一税赋,官绅一体纳粮,以天下苍生为己念;议提军改,除冗兵之积弊,使我大宋国库盈丰,再拟奢侈品消费税、财政预算等等,使我朝财政支出从无序变为有序;更外平西夏,讨伐交趾,使大宋威加海内,慑服四夷,杨大学士以他过人的文武之才,回报着三代君王的隆恩;这等世之贤才,国之忠良,竟被妒贤嫉能之徒诬陷成了叛国之人,简直是天理不容;太后,当年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廉颇审时度势,严束部众,坚壁不出,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秦国乃使反间计,使赵王罢廉颇帅职,换上赵括,终至赵国四十五万精锐尽覆。如今岂知不是旧事重演?
杨大学士率军北伐燕云,竟有人在背后诟陷杨大学士叛国,岂知不是有人收了契丹人的贿赂,才故意诬陷杨大学士?”
“刘海,你血口喷人,本官向未与契丹人有过交集,何来受人贿赂之说?你本是杨逸党羽,这朝中谁人不知,你为了替杨逸掩饰罪行,竟反咬一口………”
“本官血口喷人?且不问你先前说的那些话,是不是出自杨大学士之口,就算是,本官倒要问问你,幽州离此千里,杨大学士在辽主接风宴上的几句话,你是如何得知的?若非暗存勾当,私通契丹,如何得知这这些?”
文德殿上的攻守之激烈、之险恶,丝毫不亚于千军万马在鏖战。
刘海的责问同样是杀气腾腾,不错,若不是私通契丹,辽主接风宴上的事,你如何得知?我们怎么不知?
庞中谨被问得无言以对,他只是别人的马前卒,之前还真不知杨逸所说的那番从何而来;眼看身陷死地,不禁向御使中丞王显望着,王显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因为庞中谨犯了官场大忌;王显之所以不自己出面,就是不想别人知道是他在背后操纵,庞中谨此时向他望来,无异于告诉所有人,是他王显在背后向杨逸挥刀。
事以至此,王显也立即向杨畏望去,这是一种捆绑的招数,其意不言自明,杨畏眼不邪视,仿佛朝堂上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礼部员外郎陶谦这时慌忙出班奏道:“太后,辽主遣使来朝,酬谢我朝出兵相助之恩,使者刚刚入住都亭驿,微臣正想上奏此事,方才庞御使所言之事,实乃微臣从辽使口中听来。”
一下子,又轮到了刘海、罗城他们陷入了窘境,他们之前是以庞中谨消息的来源加以反击,现在消息来源的途径没问题,就反衬得他们的反击是胡搅蛮缠了,进而让人怀疑他们所有的话的可信度。
而且,现在杨逸确实是先于契丹之前率军出关了,这如何解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4050
54051
54052
54053
54054
54055
54056
54057
54058
54059
54060
54061
54062
54063
54064
54065
54066
54067
54068
54069
54070
54071
54072
54073
54074
54075
54076
54077
54078
54079
54080
54081
54082
54083
54084
54085
54086
54087
54088
54089
54090
54091
54092
54093
54094
54095
54096
54097
54098
54099
54100
54101
54102
54103
54104
54105
54106
54107
54108
54109
54110
54111
54112
54113
54114
54115
54116
54117
54118
54119
54120
54121
54122
54123
54124
54125
54126
54127
54128
54129
54130
54131
54132
54133
54134
54135
54136
54137
54138
54139
54140
54141
54142
54143
54144
54145
54146
54147
54148
5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