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辽阳这步棋是一早就谋定了的,表面上这看似一步死棋,因为金军只要隔断辽西,杨逸这几万人马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但实际上,杨逸只要突袭辽阳成功,就可以通过海路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甚至是援军。

    现在大宋的海运已经很发达,水军炮舰前后也建了十艘;目前六艘还停在广南钦州港,剩下的四艘辖属登州水师;这四艘炮舰将护送着补给船队从登州出发,横渡渤海,进入辽东湾,然后从辽河逆流而上,直达辽阳城附近。

    这样一来,杨逸这几万大军便不再是无源之水,反而成了一着妙棋,从东面对上京城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可谓是一子落下,全盘皆活。

    辽河平原是辽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农耕极为发达,边户数十万,耕垦千里,一直以来就是辽国北方主要的粮仓,州县村寨的密集程度甚至超过了南京道。

    主要聚居的是渤海人和汉人,还有不少契丹、高丽、女真人。

    杨逸大军来得太快、太突然,城外那些村寨的百姓根本没来得及躲避,杨逸也不客气,立即让耶律明斡去筹措粮草。

    嘿嘿,俺这可是在帮你收复失地,这片儿至少现在还是你们辽国的地儿,你不去筹措粮草谁去,作为东道主,总不能让俺们饿着肚子帮你打仗不是?

    越国大长公主听说杨逸把得罪人的事都让耶律明斡去干了,忍不住赶来找他理论,杨逸轻飘飘地答了她一句:“特里啊,难不成你以后还想统治辽东?”

    就这一句,就把越国大长公主噎住了,可不是,杨逸答应的是让她们在漠北建国,可不是辽东,也就是说不管现在还是将来,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百姓都不再属于她辽国的了,辽军去抢些粮草,自己还急什么呢?

    有耶律明斡去筹措粮草,杨逸无须多烦心,他现在要做的是尽快攻下辽阳城,以及扫平周边州县。

    只不过大军千里奔驰而来,实在是太累了,所以杨逸也不得不下领先扎营休息半日,同时利用这段时间打造攻城器械。

    城中守将为东京留守完颜撒罕,城内本来有两万五千人马,派出五千增援锦州后,现在剩下两万人,完颜撒罕从城头望下去,见杨逸兵强马壮,不免忧心忡忡。

    完颜撒罕的忧虑主要来自于城中的形势;辽阳城内人口接近三十万,主要是渤海人和汉人;两个月前,耶律延禧在呼伦贝尔草原大败,渤海人高永昌立即联合汉人在东京辽阳府起事,自称大渤海皇帝,改元隆基。

    实际上大金国并不是从辽国手上夺取辽阳城的,而是从渤海人和汉人手上夺得;完颜娄室东征之时,虽然把高永昌击败了,但城中以渤海人和汉人为主的格局并没有改变,而且完颜娄室的镇压,进一步加剧了女真人与渤海人、汉人的矛盾。

    现在高永昌此人下落不明,谁也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再钻出来捣乱。

    这给辽阳城的守卫战增加了不可预测的变数。

    归根结底一句话,还是因为大金初立,国祚未稳,人心未附啊。

    杨逸奔袭辽阳府,关键就在于一个快字上,所以他绝对不会象在大定府那样磨磨蹭蹭,大营一扎下,让士卒们休息了半天之后,他立即下令连夜攻城。

    辽阳城引大梁水为护城河,大梁水也称为太子河,战国时期燕太子丹派荆柯刺秦王政未遂,翌年,秦军攻破燕国蓟都(幽州),燕王喜及太子丹率众退守辽阳。

    太子丹匿于衍水,燕王喜听信赵国代王嘉的计谋,杀太子丹献头颅于秦王;当地人为了记念太子丹,逐将衍水、也就是大梁河称之为太子河。

    杨逸大军要攻打辽阳城,就必须先把护城河填出可供攻城的通道来。他现在手上共有三万八千兵力,表面上采取围三阙一的攻城方式,东、南、西三面各布下一万攻城大军。

    城上城下升起无数的火把,亮如白昼,在惊天动地的战鼓声中,数万大军举着盾牌,背着沙袋,汹涌地冲向护城河;城上金军箭如雨下,噼噼啪啪地打在宋军的盾牌上,而且完颜撒罕竟然还架起了投石机,巨大的石块经投石机抛掷到空中,呼啸着砸下来,发出沉闷的“蓬蓬”声,远远的就能感觉到地面的震动,被砸中的士卒尸骨无存,死状惨烈无比。

    杨逸在三面城墙下各布置了两百燧发枪手,他们散开在城上弓箭的射程之外,不停地进行着点射,“啾啾!”的枪声此起彼伏,从城垛间探出身体来放箭的金军被一个个的暴头,血水碎肉溅满了城头。

    东、南、西三面城墙在激战,声势浩大,而北面城墙这边静悄悄的,只有绕过城北大梁水在汩汩地流淌着。

    城中金军兵力有限,大都分压到那三面城墙去了,北城只留少量兵力防守,城上也点起了一排排的火把,以防止宋军偷袭。

    李一忠带着五百人马,乘着小船,沿着大梁河顺流而下,在朦胧的夜色中悄悄地接近安远门。

    其它三面的攻势虽然浩大,其实都是掩护、牵制,实际上,安远门才是杨逸选定的突破点。

    (未完待续)
------------

第596章 辽东攻略

    辽阳城北面共有两门,一个叫怀远门,一个叫名安远门。李一忠带着五百人马沿着大梁河顺流而下,准备剩着夜色袭取东北角的安远门。

    安远门上同样是灯火通明,想摸到城门下不被发现不大可能,但这不要紧,金军的兵力被牵制在东、南、西三面城墙上,北面这边兵力比较空虚;李一忠他们准备了二十个火蒺藜,一个装药五斤,加起来就是一百斤的炸药,就是黑火药威力差些,应该也足以炸飞安远门了。

    只要能把门炸开,凭借五百燧发枪,抢下一座城门绝对不成问题。

    李一忠他们摸近安远门,正准备派人带着火蒺藜冲上去炸城门,意外就发生了。

    西北方向的怀远门突然传来剧烈的厮杀声。

    远远望去,只见怀远门上影影绰绰,城墙上似乎正有两股人马在拼杀。李一忠不由得大奇,难不成职方馆这么利害,竟然在城内伏下了内应?事前怎么没听说啊?

    不管了,李一忠当机立断,带着五百人马顺流向怀远门急驶而去。

    怀远门上确实有两股人马在厮杀,但夜色中看不太真切,这时杀声渐弱,李一忠再不稍等,立即让人去爆城门。

    二三十个宋军抱着火蒺藜就往城门洞冲去,城上两股人马忙着互相厮杀,根本没有人顾得上他们;宋军堆好火蒺藜之后,正准备点燃引信,就听到城门传来异响,紧接着两扇巨大的城门在一阵“依呀!”声中,缓缓打开来。

    这可把那二三十个宋军吓了一跳,其中一个叫武七的士卒反应快,他哧的一声点燃一个手雷,飞快地从打开的门缝里扔进去;里面很快传来一声轰隆的爆炸声,夹杂着一阵惨叫,只是里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

    其它宋军惊得大骂:“武七你不想活了吗?他娘的,万一引爆这二十个火蒺藜,你娘的毛都剩不下一根……”

    “别嚷了,别嚷了,这不是没引爆吗,快快快,快推开城门。”

    “李将军,李将军,城门开了,城门开了。”

    “快把火蒺藜收起来,等下怎么死都不知道…….”

    城门洞下那二三十个宋军乱糟糟的,有的忙着去推门,有的忙着收起火蒺藜,有的忙着叫李一忠他们;李一忠不用他们叫,听到城门打开的声音,早就带着五百人马飞冲上来了。

    随着城门被完全推开,里面传来阵阵嘈杂的叫嚷声,但大多是李一忠他们听不懂的“鸟语”,李一忠他们不管不顾,一通排枪扫射进去,手雷一下子扔进去十来个,把城门洞内爆得浓烟滚滚,弹片纷飞。

    现在鬼才会去管你是谁打开的城门,俺先占了才是正理,反正冲进去的李一忠他们就是这么想的,这样的关键位置,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放心啊!

    “快通知大人,怀远门被咱们攻破了!快!”李一忠一边往里冲,一边大声吩咐身边的亲兵。

    城门里面的厮杀声已经停止,李一忠他们冲进去,赫然发现满地跪着人,个个抱头伏着,城面很诡异;从衣着上判断,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城中青壮,其中还夹杂着少量金军士卒,在汹涌而入的宋军面前,两股人马竟然“和谐”的跪在了一起,刀枪扔得远远的………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见到李一忠,连忙高举双手,用生硬的汉语急切地叫道:“将军,这位将军,请别误会,我们是好人,我们是来抢夺城门迎接将军的,还请将军明鉴………”

    李一忠先吩咐手下抢占城门楼,将这些人赶到一角看押之后,才对那人问道:“你是什么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1722 1723 1724 1725 1726 1727 1728 1729 1730 1731 1732 1733 1734 1735 1736 1737 1738 1739 1740 1741 1742 1743 1744 1745 1746 1747 1748 1749 1750 1751 1752 1753 1754 1755 1756 1757 1758 1759 1760 1761 1762 1763 1764 1765 1766 1767 1768 1769 1770 1771 1772 1773 1774 1775 1776 1777 1778 1779 1780 1781 1782 1783 1784 1785 1786 1787 1788 1789 1790 1791 1792 1793 1794 1795 1796 1797 1798 1799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