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哪里有天灾?”杨逸一问出这个问题,立即感觉自己又邪恶了。

    韩狐狸可不觉得他邪恶,翻了翻媚眼叹道:“说真的,奴奴还真指望来场天灾呢,好让咱们一口气把所有灾民全雇来做工,可是爷,就算有天灾也不行了,如今百姓有田有地,生活也比以前富裕了,家里有了余粮,应对天灾的能力增强了,纵然哪里真出了天灾,也不会象以前那样,立即出现遍地的流民了。”

    “看来我得多娶几房小妾,多生些孩子,为增加大宋的人口作些贡献才行啊!”杨逸长长一叹,一副以天下为己任之态。

    韩碧儿在他怀里蠕动几下,嫣然一笑道:“爷看上谁了,奴奴这就帮爷去把人抬回来。”

    啪!杨逸一巴掌打在她粉光致致的翘臀上,惹得韩妖精发出一串痛并快乐着的呻吟,她可不光是嘴上说说,从琴操开始,她一直喜欢给杨逸找女人,仿佛她从来不担心杨逸女人多照顾不过来似的,在这一点上,就连杨逸也弄不清楚她是怎么想的。

    这几年来,大宋各方面发展迅速,这也必然使得人口加快增长,但朝廷记录在册的数量也不过六千多万,打下西夏、交趾、辽国、西域后,人口总数也不过九千万,增加了三千万左右;但国土面积增加了两三倍,所以这不但没能缓解劳力缺乏的问题,相反,增加的这几陪国土,需要大量迁民实边,反而使得劳力的缺口更加大。

    以前东京城里的劳力辛辛苦苦干一天,也不过能赚到几十文钱,多到一百文左右,但现在,一百文钱你根本请不到人力,一个劳力一天的雇工价格如今已经增加到了一百八十文,接近原来的两倍。

    以前城中各个街口,一到早上就站满了等待雇的人力,现在招人力仍是在各个街口,只是现在雇主比人力还多,来一个就被雇走一个,已经看不到以前大批人力在街口东张西望,干巴巴地等待雇用的景象了。

    站在整个国家的高度上,这些变化显得很细微,但却反映出了大宋方方面面巨大的变化。

    杨逸想了想说道:“扎棉、纺纱、织布,这些主要是需要女子,这几年安南、西夏、辽国所在的地区因为战争,必定导致女多男少的现象,你派人到上述地区去招聘女子,当能解决一部分用工。”

    韩碧儿摇头说道:“这地方的女子要背井离乡来做工,只怕愿来的不多,除非当地官府能配合,另外就是,这些地方的女子在纺织方面,不如我汉家女子心灵手巧,这也会让咱们的成本增加。”

    “地方官府我来想办法,招到人了你们再组织纺织能手给她们培训一下就是了,时间久些,她们熟练了这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韩碧儿接着问道:“那大片的桑园和棉田怎么办?这些多是需要青壮劳力来耕作,纺织厂多是女人,朝廷或许不会顾忌,可若是咱们的种植园聚集了大量的青壮,只怕朝中会有人不放心呢,再说了,现在青壮劳力可比女人还难找,南洋那边,能弄回一些解决岭南的桑田种植,但只怕也是不够的,北方这边可不敢这么做,爷,这事情一铺开,事情真是千头万绪呢。”

    “每个种值园,需要的劳力多则千把人,少则几百人,有太后支持,以及朝中众多官员参与,聚集这点人还不至于有什么问题,别忘了咱们还有一张牌没打呢…………”

    “爷说的是秦国大长公主吧?”

    “嗯,这张牌要是打得好的话,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你自己也琢磨琢磨……….”

    杨逸想了想接着说道:“现在大理国烽烟遍地,战火连天,一定会有大量百姓因此失去家园,你们派人到大理去招募这些流民,如今无论是高家还是段氏,都有求于我,在这件事上他们不敢作梗,你们但可放心的去招募。解决棉田的劳力问题不在话下,记住,大理的流民尽可能安排到北方的棉田来,让他们离大理远一点,这样有利于管理。”

    现在大理高家和段氏正在生死大战,弄得大理国千疮百孔,灾民遍地,加上双方僵持不下,都希望得到大宋的支持,现在去大理弄些劳力回来解决商社的劳力缺口不成问题,但大理迟早是要收回的,将来就不可能这么干了,现在劳力缺乏是整个大宋的问题,杨逸要发展的是整个大宋的工商业,并不单单是西印度洋贸易商社的问题解决就满足了,杨逸也搅尽脑汁思索起来,现在就是想去非洲贩卖黑奴也来不及了,这远水救不了近火啊,劳力缺乏的问题不解决,大宋的发展必将受到极大的制约。

    杨逸突然想到了一个词:金山。

    19世纪时,美国高速发展,劳动力缺口非常大,于是他们就弄出了一个金山,到中国来大肆宣传,说去美国淘金能发大财,实际上这跟卖猪仔差不多,前后弄去了无数的华工,可以说,没有华工的加入,美国的发展绝对不可能那么快。

    好吧,别人能做的,咱也能做。

    “碧儿,那个高丽的商人李正熙、还有乌思部的大商人禄永赞,这回要好好和他们合作一番,记住,咱们大宋发现了巨大的金矿,要他们鼓动当地的百姓来淘金………哈哈哈。”杨逸说到这,自己实在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

    “爷是说…………”韩狐狸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错,不管是淘金也好,别的理由也行,让他们回国大肆宣传,总之能弄来多少人力,咱们就按价给他们多少钱。还有一个地方。”

    “日本?”

    “嗯,总观四方各国,日本的人口是最多的,而且日本人对我大宋无比的崇尚,要从日本弄些劳力回来不难,方法不用我教你们,反正给我弄回来越多越好。”

    “嘿嘿,奴奴晓得了。”

    “你这狐狸精,怕是早就想到这些了吧,以后少在我面前装疯卖傻,爷要做的事还多着呢,没时间和你磨牙。”

    “奴奴枉冤啊,奴奴哪里想到了,再说了,这些事情爷要是不点头,奴奴就算想到了,也不敢去做呀。”韩碧儿那**的玉体再次象水蛇一般缠上来,极尽殷勤之态,一只丰盈的**随即送进了杨逸的嘴里,把他嘴巴堵得再说不出话来……….

    扩建京城的详细方案以及预算一经提交上去,接近九千万贯的预算顿时让朝堂上一片哗然。

    但令所有人惊奇的是,本应该第一个跳出来找杨逸掐架的蔡京,却是老神在在,仿佛这九千万贯不是让户部掏钱一样。

    不等百官跳出来说话,杨逸便抢先出班说道:“太后,如今我大宋圣君在位,民生大治,百业具兴,欣欣向荣,太后自摄政以来,亲贤臣,远小人,擢拨卓识忠良,革除弊政,兴农重桑,鼓励工商,迁民荆湖、大治黄河,开发岭南,外平党项交趾,收复辽东西域,太后之治,真可称为女中尧舜唉!”

    杨逸这一通马屁拍过去,刘清菁心里乐翻了,特别这顶高帽是由杨逸给她戴的,意义更是不同。

    以前高滔滔也曾被旧党称为女中尧舜,但看看高滔滔所做的事,与如今的太后一比,那可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啊。

    这女中尧舜的大帽本来就应该由人家刘太后来戴嘛!

    只是一直以来,新党没人这么提,好了,当朝太傅,宁国公,杨大学士…….提了出来,这女中尧舜的高帽是非刘清菁莫属了。

    杨逸继续说道:“太后,今我大宋君明臣贤,民生富足,安居乐业,四夷臣服,万国来朝,盛世繁荣已远迈汉唐,这是陛下、是太后,也是殿中所有为国尽忠的大臣众志成城所开创的盛世。然而也有遗憾,我东京城由于是在旧城上扩建而来的,缺少整体规划,处处显得狭窄拥塞,与在大宋坐拥四海,威震八荒的泱泱上国形象实不相符。

    前唐长安,雄传壮丽,四夷来朝时,莫不为之拆服,以至五体投地,鼎礼膜拜。如今我大宋国库丰盈,既要扩建东京,臣以为自当建得象样一些,以彰显我大宋作为天下共主,四夷之君的无上威仪,令万邦臣服,万众归心。”

    杨逸的话其实有些技巧在内,它把扩建京城作为彰显大宋文治武功的载体,这是要激起所有新党官员的共鸣。

    这文昌盛世是怎么来的,这不光是皇帝、太后,或某个人的功劳,这是全体新党成员多年来团结一致,努力奋斗的结果,这是全体新党成员的功劳。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换而言之,新党苦苦奋斗,有了今日的盛世,但这个盛世比较空洞,那么扩建一个雄伟的京城,无疑就能把大宋的繁盛实体化,让大家的功劳可以从这雄伟的京城具体地体现出来。

    看吧,若非繁华盛世,怎么能建得起如何雄伟的城池。

    如此雄伟的东京城,就是我们这些年努力的结果,这雄伟的东京城就是一座丰碑,它铭刻着我们的功劳、彰显着我们开创的千秋伟业。

    (未完待续)
------------

第722章 一呼百应

    @@@杨逸要给新党勒石记功,作为新党成员,有几个人会嫌这座丰碑太雄伟呢?

    杨逸话声刚落,哗啦一下,满朝大臣中,超过半数站了出来支持他的扩建方案,这其中大部分是他这一系的官员,也有很多不属于他一系的官员。

    这一刻,杨逸终于尝到了一呼百应的滋味,这感觉真不错。

    更令人惊诧的是,本应反对得最激烈的蔡京,此时也站了出来奏道:“太后,今年秋税基本已经上缴完毕,目前国库尚存银计有两亿三千多万贯,如今大宋四海升平,赋税年年增长,西域虽然还有些叛乱,但已不足以影响我大宋大局,来年军费开支将会回落到四千万贯左右;加上官员的俸禄以及各部门的各项预算,臣估计来年朝廷总开支应该在一亿贯左右就足了。按照当初朝廷通过的决议,国库每年预留五千万贯存银就足够应对突然情况了,若是存钱太多,反而为让大宋经济民生凝滞不前;杨太傅提出九千万贯的扩建预算,朝廷完全可以支付得了,而且这笔支出,对促进大宋的经济民生发展,将有巨大的作用,所以臣以为,杨太傅扩建方案当行。”

    蔡京的话,让许多人想起了当初朝廷通过的一项决议,那就是每年国库保留五千万贯,以应付突发的战争或灾情,更多的结余则不能让它烂在国库里,必须把它花出去,以便能不断的拉动大宋的经济民展。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269 6270 6271 6272 6273 6274 6275 6276 6277 6278 6279 6280 6281 6282 6283 6284 6285 6286 6287 6288 6289 6290 6291 6292 6293 6294 6295 6296 6297 6298 6299 6300 6301 6302 6303 6304 6305 6306 6307 6308 6309 6310 6311 6312 6313 6314 6315 6316 6317 6318 6319 6320 6321 6322 6323 6324 6325 6326 6327 6328 6329 6330 6331 6332 6333 6334 6335 6336 6337 6338 6339 6340 6341 6342 6343 6344 6345 6346 6347 6348 6349 6350 6351 6352 6353 6354 6355 6356 6357 6358 6359 6360 6361 6362 6363 6364 6365 6366 6367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