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娘一见此联,立即着迷了,反反复复念了许多遍,如获至宝,嘴里赞叹不已;杨逸有些惭愧,在诗词歌赋中最先使用叠字的不知是不是清娘,但清娘绝对是使用得最好的,她晚年所作的那首《声声慢》中,开篇就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叠字,可谓是千古绝唱。
嗯,或许此联能给清娘一些灵感,让她另作出一首不下于《声声慢》的词作来吧。
此联贴出后,杨家开始吃年夜饭,按杨家几年来形成的习惯,吃年夜饭不分男妇老幼,主人仆从,全都齐聚前堂用餐,一样的菜肴,一样的酒水。
杨家现在也是家大业大了,府中加上丫环小厮已有一百五十多人,摆下将近二十桌宴席,十分热闹。
住在兴国坊那边的阮柔、李盈、顾媚娘三人也被请了过来,三人现在已经可以自由出入,平日也不时过来向杨氏请安,但年夜饭却是第一次过这边来用,神态不免有些拘谨;好在无论是杨氏,还是十三娘,待她们都很和善,特别是见丫环小厮们都没有谨小慎微的样子,若大的场面气氛极中轻松融洽,三人慢慢也就放松了。
杨逸给大家讲了几句话,然后由杨氏宣布开饭,今年喝屠苏酒要从最小的杨轩开始,杨轩还不到两年月大,琴操用筷子点了些屠苏酒让他含,就当是喝过了;接下来是一岁多大的杨依依了,小丫头彪悍啊,杨逸要喂她,不肯,依依呀呀地抢过酒杯,自己大灌了一口,结果酒刚进嘴巴她仿佛就被烫着了一样,连忙往外吐,接着“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那声音嘹亮啊,让她立即就成了整个前厅的主角。
她一边哭一边可怜兮兮地看着杨逸,眼泪象断线的珍珠似的噗噗直掉,杨逸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丫头一向馋嘴,这下好了,让你来这一大口,屠苏酒可不是酸酸甜甜的葡萄酒啊。
李湘弦见女儿这样子,有些忐忑地看了杨氏一看,见杨氏也是满脸笑意,这才暗舒了一口气。
“大姐儿,来吃个鸡腿,嘴巴就不苦了。”老大杨睿用碗装来一个大鸡腿,帮着哄妹妹。
杨依依一边哭,一边用手抓过鸡腿往嘴里塞,好了,这下哭声终于停下了,但那鸡腿太大了,小丫头拿不稳,才咬一口,小手一抖,那大鸡腿就落到了杨逸怀里,她顿时又依依呀呀地叫起来,沾满油汁的小手就往杨逸衣裳上不停乱抓。
“哎呀呀,乖女儿啊!你这是做什么?哎呀呀,爹爹这可是刚穿的新衣,完了完了”杨逸被女儿弄得手忙脚乱,惊呼不停。
“官人你不会抱孩子偏抢着去抱,嘻嘻,这下可怪不得咱们家依依。”十三娘拿出手帕,一边替小丫头擦手,一边对杨逸笑道。
李湘弦不敢怠慢,连连过来把女儿抢过去,小丫头被抱走时还死死盯着那个大鸡腿,又开始大哭起来;老大杨睿眼疾手快,又给她夹了一个鸡腿,小丫头才转哭为笑,一家人被这场面逗得笑声不断。
等用过年夜饭,小小厮出门一看,刚才贴出的春联又不见了,连忙回来秉报杨逸。
“什么?又不见了?反了反了,怎么满城都是盗贼呢,此风不可长,此风不可长啊”
“杨大哥,杨大哥,今天是除夕可不许生气,嘻嘻,杨大哥再写一联就是了嘛。”清娘仿佛恨不得多些雅贼来偷春联,俏脸上满是笑意。
杨逸心中诧异,摆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逼问道:“清娘,你怎么这么高兴?说!这是不是你干的?”
“小女子冤枉啊,小女子可没偷春联,还望杨太傅明察”清娘一向不缺俏皮的一面,这番话说出来,惹得一家人又是笑声不断。
“那咱们家的春联被偷了,你为何如此高兴,还不赶紧从实招来。”杨太傅不为所动,用手上的茶杯当惊堂木,大的屈打成招之意。
“嘻嘻,杨太傅满腹锦绣文章,别人偷去春联,小女子就能再观佳句,自然高兴啊!”清娘一副婉丽清扬之态,说话间如翩跹彩蝶,轻灵地跑到桌边研墨,还不忘催促道:“杨大哥快写,快写”
杨逸有些泄气,好吧,在清娘这丫头面前,他只有投降的份,走到桌边又有些不甘地说道:“我想不出好联了,清娘你来吧。”
“不行,不行,人家可不行,杨大哥是一家之主,这等装点门楣的事,自然得由杨大哥来,杨大哥快写,快写。”
在清娘连声催促之下,杨逸无奈的提起笔,想了想写下一联:
去年茄子长得好,今岁芝麻卖钱多。
清娘和十三娘等人见了此联不禁呆若木鸡,杨大官人趁她们没反应过来,连忙让家中小厮拿出去粘贴。嗯,这下子没人偷了吧,“呀!这不能贴,杨大哥就会作怪,你这一联贴出去,别人不笑话才怪,快揭回来,快揭回来。”清娘反应过来,顿时娇呼起来,上来摇着杨逸的袖子不肯作罢。
杨逸得意地说道:“清娘,我这联如何就粘贴不得了,这叫贴近生活,和人民大众打成一片,你想啊,去年茄子长得好,今年芝麻又卖了好多钱,这不是说明咱们大宋年年风调雨顺吗?”
“可咱们家又没种茄子,更没种芝麻,杨大哥这叫脱离实际,凭空捏造。”
“我怎么就凭空捏造了?我又没说那茄子芝麻是咱们家的。”
“这”
(未完待续)
------------
第751章 天涯节序匆匆
“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杨逸站在船头,没头没尾地高呤了几句,江风吹来,两袖飘飘,着实人间风流人物。
汴河上桨撸声声,舟楫往来不断,两岸烟柳依稀,风景如画。回头望望,巍峨的东京城已经淹没在烟柳间。
清娘闻声走出船舱来,她一袭春衫,罗裙漫飘散,恰似凌波仙子,为这动人的春光添上了最鲜活的一笔。
“杨大哥是想念江南了吗?”
“清娘说呢?”
“我猜一定是想的,时间过得好快,算来咱们都两三年没回江南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这早春二月,正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我也想念江南了呢。”
清娘脸上带着向往的神情,她曾两次到江南,杨逸曾陪着她四处游赏江南的春光,那些美好的时光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如何也不能忘。
杨逸含笑说道:“清娘,杨大哥这次出京巡察地方,行程上没有特别的安排,就是随意的走走看看,时间也没有什么限制,这回呀,杨逸哥不但要带你重游江南,还要带你走遍各地的锦绣河山,你那《清娘流浪记》又可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清娘听了也难掩欣然之色,远行虽然辛苦点,但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李白若不是漫游一生,杜甫若不是半世流世,何来大唐那些最壮丽的诗篇!
其实清娘明白,最美的诗篇不是她带着小艾在东京各处寻寻觅觅就能寻到的,最美的诗篇都在那壮丽的河山之间,你不去走走,不去看看,就很难写出同样壮丽的诗篇来。
杨逸也相信,多带清娘出去走走,开阔她的视野,将来即便没有了“凄凄惨惨戚戚”的《声声慢》,她笔下也会有更多空灵悠远的诗词问世。
这次他出京,当然私下会有一些安排,但官面上确实没定下什么行程和时间,大宋改革六七年了,各项政策在地方上落实得如何?改革给百姓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何调整?这肯定不是窝在东京听地方的报告就能定论的。
这几年朝廷总会派出高官到地方巡察,而杨逸作为很多政策的制订者,却一直没有到地方实际察看过,这可不行。
所以京城的扩建工程一完工,他便立即上表出京巡察。
如今已是文昌五年春,京城的扩建工程整整花去了十六个月时间,这还是在杨逸全面实行多劳多得之策后,才提前半年完工的。这一年多时间,杨逸一直呆在京城,颇为休闲,此次出京也算是静极思动吧。
船舱里,阿黛拉正在烧水泡茶,杨逸和清娘回舱之时,炉上水刚好烧开。
阿黛拉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微笑,用竹夹从茶罐中取出茶叶分别放入杯中,然后斟入沸水,盖上茶盖,那纤纤素手,动作轻灵,充满了美感。
杨逸含笑看着她,心中颇有些感慨,阿黛拉曾是一国公主,十指不沾阳春水,泡茶这些事以前是没做过的,来东京一年多时间,她一直在努力学习汉家文化,包括茶艺,如今茶道已学得有模有样。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540
16541
16542
16543
16544
16545
16546
16547
16548
16549
16550
16551
16552
16553
16554
16555
16556
16557
16558
16559
16560
16561
16562
16563
16564
16565
16566
16567
16568
16569
16570
16571
16572
16573
16574
16575
16576
16577
16578
16579
16580
16581
16582
16583
16584
16585
16586
16587
16588
16589
16590
16591
16592
16593
16594
16595
16596
16597
16598
16599
16600
16601
16602
16603
16604
16605
16606
16607
16608
16609
16610
16611
16612
16613
16614
16615
16616
16617
16618
16619
16620
16621
16622
16623
16624
16625
16626
16627
16628
16629
16630
16631
16632
16633
16634
16635
16636
16637
16638
16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