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风姿各异,却又同样倾国倾城的美人很快打闹在一起,清脆的笑声飘入湖上烟雨之中,一时间,杨逸倒成了局外之人。

    他这回很自觉地走到桌边,提笔将对面画船方才所唱的那曲《菩萨蛮》题于留白处。

    清娘发现了,立即停下打闹,上来说道:“杨大哥,这可不行,不许用前人的诗词,你得自己作一首才行。”

    杨逸两手一摊笑道:“晚了,清娘啊,这留白处已经题满,可没地方再题了。”

    “哼,我明白了,刚才杨大哥是故意的,你故意引人家和阿黛拉打闹,好偷偷下笔”

    “清娘,小生冤枉啊,小生怎么知道你要嫁祸给阿黛拉,终于引发双方大战呢?”

    “什么大战,说得真难听,哼,反正你就知道、就知道,你一向诡计多端,晴儿姐姐早就让我小心你呢”清娘噘着小嘴,叉着小蛮腰,嘴里说得凶,眸子里却尽是笑意。

    “你晴儿姐姐让你小心我什么?”杨逸脱口问道。

    “小心被你卖了还替你数钱啊!”

    “噢”杨逸捂住脸痛苦地呻吟着,“你们怎么能这么说我呢,太伤我的心了,我怎么可能让你们替我数钱呢,我最多是多卖几回而已。”

    “噗哧!”清娘被逗得绽颜一笑,“好啊,杨大哥果然没安什么好心,哼,人家以后可不理你了。”

    阿黛拉更是笑得软倒在杨逸怀里,一缕体香幽幽醉人。杨逸搂着她,向清娘眨了眨眼,清娘气不过,从桌子上拿起画笔,便要来画他的脸,吓得杨逸满船乱躲,差点没被逼到湖中去。

    三人笑闹了一番,这才坐下来,一杯清茶,一曲《鸥鹭忘机》,任画舫随波而去,船外一湖烟雨正迷蒙,三山隐隐约约,不时有游湖的画船划过,不时能听到吟诵诗词之声,夹杂着一串串吴侬软语,如莺燕呢喃,感觉特别的柔软。

    画船就在这满湖烟雨中滑过,终于来到吴县。

    吴县临近苏州,西包太湖,东含阳澄湖,京杭大运河流贯南北,全城水巷如网,水面约占三成,家家通舟楫,是最典型的水乡风情。

    这里盛产稻米,种桑养蚕自古蔚然成风,在吴县你几乎找不到一片荒地,入眼处除了柔软的山水,就是田野和桑林,其它的渔业、手工业、造船等等,都非常发达。

    而今天杨逸来吴县,要看的都不是这些,他只为一样东西而来――苏绣。

    船儿在雨中悠悠地驶进吴县的水巷,水上拱桥横架,两岸杨柳依依,临水的阁楼,高高的马头墙,以及粉墙内伸出的翠竹、芭蕉,都静沐在烟雨中,让这江南水乡显得更加柔婉。

    岸边不时能看到油纸伞下有翩跹的裙影,走过那青石板铺成的长巷。

    一艘艘乌蓬船在水巷中穿出,又总能轻灵地互相避让,互道一声问候,交错远去。

    杨逸对着如水墨画般的水乡美景,悠然开腔道:“苏绣,是江南女子一生中最美丽的情结。那绣花用的绷布、绷架、苏针、花线,它们依恋的目光永远不会离开水灵如草、清澈如花的江南女子,任伊老了,在江南,它们的目光也不离开,这是刻骨铭心的爱啊,苏绣对江南女子是天荒地老般的爱情,让全天下都知道,江南有一种巧夺天工的苏绣,女红之巧呵,十指春风”

    清娘不知道杨逸为什么突然来上这么一段,但听了杨逸这番感叹,却让她为之悠然神往。

    阿黛拉忍不住问道:“公子,苏绣真的这么好吗?我虽闻过其名,却一直没能见过实物。”

    杨逸呵呵笑道:“阿黛拉,你最好有些思想准备,别等一会儿见到苏绣时惊呼出声。吴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细如发丝,设色精妙,光彩夺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韵,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多姿之态,总之观之栩栩如生,上佳之作比名家画作更胜一筹。”

    阿黛拉不会怀疑杨逸的话,只是更加奇怪地说道:“那为何东京市面上出售多是汴绣、蜀绣,苏绣可未曾见有卖过。”

    “阿黛拉,这也正是我来吴县的原因,苏绣巧夺天工,但也正因此,一幅好的绣品往往要绣一年,甚至是几年时间,而且,非心灵手巧的女子难以掌握其中的技巧,若不得其法,徒作东施效颦,绣出的绣品也就难称作苏绣了。”

    其实苏绣不为人熟知,主要原因还是它现在流传的范围很小,目前只有吴县的一些女子掌握苏绣的技法。

    苏绣真正流传开来,是明朝中晚期的事,那时整个江苏各州县的女子几乎都掌握了苏绣的技艺,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盛况;在绘画方面,同时出现了以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进一步推动了苏绣发展,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创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水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之称;也只有到了那时,苏绣在针法、色彩图案各方面才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媲美争艳。

    杨逸到苏州时,听说吴县有个叫沈三娘的女子,她本是吴县最出名的苏绣艺人,如今江南各种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开了起来,她也趁这股春风,开了一家绣坊,雇来近两百名女子,传授她们苏绣技艺,当然了,这期间绣出的绣品沈三娘要占六成收益;即便如此,慕名来学习苏绣的女子还是非常多,要知道现在一幅好的苏绣,售价少则几十贯,高者上千贯的都有,按斤两算的话,它的价格是黄金的十倍,杨逸说它的价值更胜名家画作可丝毫没有夸张。

    上次在雍丘县巡视棉纺厂时,无意中和清娘提起一件事,那就是许多大型棉纺厂、丝绸厂的出现,必将给原来家庭纺织业带来极大的冲击,许多妇女可能会失去织布这一项维系家中生计的营生。

    为此清娘很着急,杨逸也留心上了,现在织布可以从家庭作业转入大型工厂生产了,但刺绣是纯手工的艺术品,绝对不可能流水线生产;妇女们靠织布赚不到钱了,那么转入刺绣行业,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若是能做到明清时期那样,江南各地家家养蚕,户户刺绣,何愁妇女们没有活计?

    杨逸到苏州听说沈三娘收徒教人刺绣之后,在苏州城再没停留,直接就找船到吴县来了。

    先来实地察看一下,找苏三娘等刺绣技艺精湛的人聊聊,看看能不能以苏三娘这种操作方式,或别的什么方法,尽快把苏绣技艺普及整个江南,以解决江南女子的“就业问题”。

    船只在吴县的水巷里悠悠前行,迷茫的烟雨中,水巷边酒旗低垂,悠闲的酒客笑饮楼上,在这里几乎看不到繁忙的景象,一切都是那么闲淡清闲;在这里时间仿佛是静止的,没什么值得紧迫,没什么值得执着,静静的光阴都在这蒙蒙的烟雨、清澈的水巷中绕来绕去。

    终于,前面的小码头边出现上一面绣旗:沈三娘绣坊。

    五个字是用丝线绣成的,娟秀而极富立体感,旁边还绣有祥云缭绕,光是这面绣旗,便让人感觉不凡了。

    (未完待续)
------------

第758章 江南女子

    能成为最出色的苏绣艺人,杨逸料想沈三娘怎么着也是个中年妇女了,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沈三娘竟然只有十七岁,去年才刚成亲,夫家是吴县的富商。

    沈三娘长着一张清秀的瓜子脸,眉画远山,颊染轻霞,典型的水乡女子,清灵而婉约,杨逸见到她时,她正在绷架前,拿着针线给绣坊里的女子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那柔软的吴侬软语很好听。

    “这双面绣有几个要点,你们要记住了,首先刺绣时将线尾剪齐,从上刺下,再在离针二三丝处起针,将线抽剩少许线尾,下针时将线尾压住,连线几次短针,将线尾藏没,使正反两面都不露线头。

    其次刺绣时把针垂直,不刺破反面的绣线。再者掌握住排针:按次序非常均匀地排列针脚,不能疏密不当,才可使两面相等。还有就是藏头,藏头是将线尾隐藏在最后的针脚中,不能露出线头。”

    沈三娘在讲解时手上不停,她的十指细长圆润,有若春葱白儿,尽显江南女子那种水一般的柔美风姿。

    细若发丝的绣针在她手上仿佛有了灵性,让你感觉不是她的十指在穿针引线,而是十指与针线在共舞;光是看她那灵美的动作就是一种享受,十指带春风,凝眸皓碗,一针一针在时光的层面上绣出美丽的缘分。

    在她身上,你能清晰地体会到,江南女子是什么样的,江南女子就是沈三娘这样的,清灵,秀丽,细腻,娴雅,不经意间总是流露着水一般的柔情和智慧。

    沈三娘由于太过专注,杨逸、清娘和阿黛拉由看门的妇人带进宽敞的绣坊,她竟然没有注意到;看门的妇人要上去通报,被杨逸制止了。反而是她的夫君徐景鸿接报后,匆匆赶到绣坊,还有就是吴县的知县夏明清也匆匆赶到,众人少不得一番见礼。

    夏明清是既惊又喜,连连作揖道:“杨太傅驾临我吴县,实乃我吴县万民之幸,下官添为本地父母官,迎接来迟,还望杨太傅恕罪,杨太傅,下官来时已着人备下水酒,为杨太傅接风洗尘,还望杨太傅能移驾赏光,也好让下官略尽地主之谊。”

    杨逸含笑说道:“夏大人,这接风洗尘之事咱们容后再说,我通知夏大人到这绣坊来,是另有他事,咱们先参观一下这绣坊再说如何。”

    杨逸大名如雷贯耳,他突然出现在绣坊,作为主人徐景鸿同样是既忐忑又兴奋,只是双方身份悬殊,加上有知县夏明清在,根本没有他说话的份。

    杨逸为何而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3556 73557 73558 73559 73560 73561 73562 73563 73564 73565 73566 73567 73568 73569 73570 73571 73572 73573 73574 73575 73576 73577 73578 73579 73580 73581 73582 73583 73584 73585 73586 73587 73588 73589 73590 73591 73592 73593 73594 73595 73596 73597 73598 73599 73600 73601 73602 73603 73604 73605 73606 73607 73608 73609 73610 73611 73612 73613 73614 73615 73616 73617 73618 73619 73620 73621 73622 73623 73624 73625 73626 73627 73628 73629 73630 73631 73632 73633 73634 73635 73636 73637 73638 73639 73640 73641 73642 73643 73644 73645 73646 73647 73648 73649 73650 73651 73652 73653 73654 7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