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想要对高句丽又是抢人又是抢石油,可见对灭高句丽信心十足,不知太子要如何攻击这高句丽,才能避免我们大唐不会步隋朝之后尘?”胖子舅舅站出来,问道。
。
。
。
有没有读者反应主角的女人数量问题?主角到现在就只有一个不能真枪实干的太子妃,你们想不想多一个女主?
作者说,可以有,亲爱的读者先把这本书加入书架吧,贿赂够了我就加一个。
女生票投[bookid=2301860,bookname=《虫儿飞飞》]。
广告:[bookid=2588329,bookname=《枯与荣》]2009年7月22日上午10时,日全食降临中国,一道降临在燕京天坛的紫光将他带到了异世。是穿越?或是回归!
。
。
。
------------
第106回:【高句丽帝国】
第106回:【高句丽帝国】
一个人最可怜的,莫过于娘不爱舅不亲。
李承乾就占了一半。
他就郁闷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舅舅呢?
处处为难自己!
对于胖子舅舅提出的问题,李承乾真回答不上来。
一,他不是兵法家,要对这打战说上个子丑寅卯,那是白日做梦。
二,他不了解情况,高句丽是个什么样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城在哪里也不知道,隋朝杨广是怎么个打法更不知道,无论如何根本说不出让唐军去攻打高句丽不会步隋朝的后尘!
但是这时候如果不接上他的问题,那老李就会回过神来,找李承乾算刚才骂他的帐。
辱君之罪,好像不轻啊!
“舅舅,承乾想要知道几个情况,请舅舅为承乾解惑!”李承乾说道。
反正他现在是失魂症的病人,不知道是正常。
“你问。”
“隋朝为何而败?”李承乾问道。
胖子舅舅明显是个有料的人,听了李承乾的话,略微一思索就说上嘴了,“这杨广战败原因有分天时地利人和之说。战败第一原因,就在杨广此人荒淫无度,无甚雄才大略,非用兵之人,战败乃注定之事。
其二,高句丽虽居泥丸之地,但却经营几百年之久,城坚难拔,高句丽百姓顽固难缠,中原之兵进入辽地,可谓是草木皆兵。
三者,高句丽居苦寒之地,中原兵只有夏秋两季出兵,一到入冬,受不住那冰寒天气,只能退走,故即使攻下了城池到了冬天又要入高句丽人之手。杨广失去天时地利人和,只得落得个兵败下场!”
“舅舅,杨广是不是一个没事找抽的家伙?”李承乾问道。
胖子舅舅一愣:“嗯?此话……怎讲?”
“你说这杨广喜欢美色吧,又是一个昏君吧,那他不好好做他的昏君,天天在**里玩美女,跑去找一个苦寒的高句丽的麻烦做什么?你们也说了,这高句丽也没有什么宝贝能入你们的眼的,那么想来也不会入杨广那个亡国皇帝的眼吧?”李承乾问道。
“这……”胖子舅舅一时回答不上来。
他回答不上来就一边尴尬去吧,但他却不,反而责怪地看了李承乾一眼,真是的,什么人嘛。
李承乾现在算是看出来了,这胖子舅舅对杨广这个人的评价根本不准确。李承乾看到魏征听了胖子舅舅的话,就微微皱眉。魏征这些人应该是和杨广打过交道的,那么对于杨广这个人应该是知道的,那么魏征这皱眉就是听到胖子舅舅说谎了?那胖子舅舅为什么要说谎,看来就只有一个原因了,那就是拍老李的马屁。
不然在一个皇帝面前说一个前朝皇帝的好话,就是有病了!
“咳……”老李出声,咳了一下,说道:“这杨广……虽然能力差强人意,但是在这眼光上,还是值得朕佩服的。这高句丽是万万留不得的,不然遗害后世啊!”
这话一出,不管是支持派的李伯伯,唐俭两人,还是反对派的魏伯伯,胖子舅舅,更有中立派的房相,都不约而同的点头,对老李的话表示高度的认可!李承乾眨了眨眼睛,心里意识到,这灭高句丽的原因,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
老李一句“遗害后世”,说出了高句丽的危胁性和危害性,同时又把高句丽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在李承乾看来,似乎有点高看高句丽了。
对此,我们可以先跳出李承乾的剧情,来看一看历史。隋朝两代皇帝都去打过高句丽,杨广更是三征高句丽而间接因高句丽而亡了国。(数百万士兵死于高句丽,不亡国才怪)李世民当了皇帝后,吸取了杨广的亡国教训处处行事小心,但在贞观十九年,依然跟杨广如出一辙,征高句丽因入冬而告败,留下了数万中原士兵的尸体在那里。李治上位后,这个书生皇帝做事一向柔和,但在东征这件事上,却像只斗劲十足的公鸡。最后还是李治恰逢好时机,在高句丽内乱时,派兵灭了高句丽。从此高句丽消失在历史上。
而且要说明的是,隋朝是把征高句丽当成一个基本国策,李世民是在隋亡之后休养三十余年又去征打高句丽,而李治在灭了高句丽后,只守了十年,就把高句丽的领地让给了新罗。
这里大家心里就有一个问题了:隋唐的皇帝都傻了咩,前扑后续地去打一个高句丽,最后还把土地给了新罗?
李承乾此时也有这个问题,他问道:“父皇,这是为什么?”
老李眼睛望向殿门外,露出一种深远的目光,说道:“高句丽于我中原,如同匈奴于汉朝!”
他对高句丽下了一个定义后,用带徒弟的语气,给李承乾讲起了这高句丽是长什么样的。
高句丽人是扶余别种(扶余古人的分支),在秦汉年间建国,其实就是一个部落的领地,但高句丽的领导人善于经营,长远筹划,能够立足根据地,稳扎稳打,逐步扩大地盘。对于中原王朝,采取表面顺服,暗地积力的策略,如果中国出现内乱,则乘机侵占土地,增强实力。经过500年的不懈努力,至六世纪,高句丽王国经于占领了汉代的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土地,隔辽河与中国相望,并征服了沃沮、夫余等游牧民族,“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领土扩大了十倍,人口也大大增加。
高句丽算得上是一个军国主义,他们全民皆兵,兵民不分。在与杨广对抗的时候,就可以一次性调用十万以上的士兵,足见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并不弱。
高句丽经过结盟和征伐,周围各国纷纷臣服,回纥等善战的游牧民族都已为其所用,就连强大的突厥汗国也已和高句丽结盟,不断侵扰中国的北部边境,相对于国家发展仅是雏形,极不稳定的突厥,高句丽是起主导作用,威胁更大。百济是南扶余人(扶余古人的分支),新罗不是,新罗做为一个亲唐的属国被包围在高句丽,百济,日本之间,国家时刻都在生死存亡之中。
虽然老李这帮人对高句丽投于看不起的目光,但是心里都明白这是一个很强大的帝国,若是不灭了这个帝国,中原的后人将会受到灭族灭国的灾害!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0629
110630
110631
110632
110633
110634
110635
110636
110637
110638
110639
110640
110641
110642
110643
110644
110645
110646
110647
110648
110649
110650
110651
110652
110653
110654
110655
110656
110657
110658
110659
110660
110661
110662
110663
110664
110665
110666
110667
110668
110669
110670
110671
110672
110673
110674
110675
110676
110677
110678
110679
110680
110681
110682
110683
110684
110685
110686
110687
110688
110689
110690
110691
110692
110693
110694
110695
110696
110697
110698
110699
110700
110701
110702
110703
110704
110705
110706
110707
110708
110709
110710
110711
110712
110713
110714
110715
110716
110717
110718
110719
110720
110721
110722
110723
110724
110725
110726
110727
1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