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夜叉庞大的身体一缩,果然,程夜叉怕李靖!

    “知节过来。”李靖说。

    随后他们俩走到一边说话去了。

    后面的李孝恭朗声道:“大家莫集一块,都散了吧。”官员们很给李孝恭面子,向他一恭手,就各自散开,向前面的太极殿走去。

    李孝恭看了看周围的士兵,才走到李承乾前面,道:“太子,让他们散了吧。”

    李承乾很有好感地看向他,从他的出场和表现,他应该是一位很有威望的王爷,要喝退宫中禁卫自然是可以的,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反而来征求自己的意见,这太给自己面子了。

    “好!”李承乾扬声道,“大家都听王爷的,回岗位去吧。承乾谢过大家的救场!”

    士兵们哗哗地走了。

    李孝恭看了看轮椅,奇怪地问:“太子,这是?”

    李承乾拍了拍轮椅,笑着显摆:“轮椅,坐着代步用的!你看这脚残疾,走路多不方便,用它正好!”

    “残……代步。哦!”李孝恭先是目光怪异地看了李承乾一眼,随后目光一闪即逝,然后点头附和道。

    他说完后,伸手指向李靖和程夜叉那里,问:“他可是冲撞了太子?”

    “嘿嘿,各输一半。”李承乾得意地说。

    李孝恭看到那边程夜叉和李靖说得有些委屈的表情,有些明白各输一半的意思了。他看向李承乾的目光更加怪异起来了,好像不认识李承乾一般。

    “房某见过赵郡王,见过太子殿下!”这时又来了一个脸上长三缕长须的清瘦老头,向两人行礼,“不知刚才此间发生何事?”

    “玄龄来了。”李孝恭指了指一边的李靖和程夜叉,又指了指魏征和孔颖达,道:“知节冲撞了太子,玄成与冲远团结文官与知节讨论!”

    “哦。”房玄龄摸了摸胡须,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能否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一说?”

    被问的李承乾,正心情激动地看着房玄龄,这又是唐朝牛人啊,房谋杜断,房玄龄!

    房谋杜断中的杜如诲已经嗝屁了,所以“房谋杜断”就剩下这么一颗硕果了,东方不败级别的啊!

    房玄龄:“太子?”

    “啊?……刚才是卢国公撞了我们,然后我问他是谁,他说卢国公,但不知道你们知道没有,我失忆未愈,不认识他,问他是什么东西,他说不是东西,然后就生气了,撸着袖子要打人,好在魏伯伯和夫子来了,和他讨论,然后你们就来了。”李承乾很无辜地说道。

    是什么东西,不是东西……房玄龄嘴角抽了抽,转头和李孝恭对视了一眼。李孝恭此时算是知道程夜叉为什么那么暴跳如雷了,李承乾说的各输一半不靠谱啊!

    “太子受惊了!”房玄龄摸了摸两把胡须后,说道:“知节武夫鲁莽,冲撞太子,有失国礼,玄成与冲远到时在陛下面前参他一本,房某也会为此做证,让陛下重重责罚知节,为太子出气。”

    如果闹到皇帝那里去,李承乾那点小把戏哪里能瞒得过老李啊!

    所以李承乾慌了,摆手道:“别,我和卢国公只是点误会,不用麻烦为国事日夜操劳的父皇!”

    说完后,房玄龄笑了,向李承乾行了一礼:“谢太子。”

    日了,感情被这老头耍了!这老头不愧是当国家总理的,一句话就把局给解了!

    房玄龄走到李靖和程夜叉旁边,说话什么的声音听不见,但从三人的表情看,是房玄龄先斥了程夜叉几句,把程夜叉说得更郁闷了,然后又开解了几句,随后李靖和程夜叉一起行礼向房玄龄感谢。

    随后,房玄龄又到魏征和孔颖达那里说了几句,把两个不服气的老头给说服了。

    李孝恭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道:“不用不服气,太极殿前大闹,谁也吃不到好果子。”

    “好吧。”李承乾对这位王爷的好感越来越多,竟然会照顾他的心情来安慰他。

    “身体可好了?”李孝恭压低声音:“不会是装着忘记前事了吧?”

    “这个问题要找太医才能问清楚,我觉得我好好的,他们说我得了失魂症,那就算是了呗。”李承乾无所谓地说。

    反正失魂症是太医们安的,有事你们找太医去。

    “嗯!”李孝恭点了一下头,“难怪……”后面的声音小到别人听不见。

    说完后,他伸手做请的手势:“朝会将要开始,太子请。”

    “王爷请。”

    进入了太极殿,宽大的宫殿灯火通明,龙柱龙椅和电视里看到的差不多,但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多,最上面的那张龙椅其实是一张榻,下面应该是百官站的地方,却在两边摆了一排一排的凳子,弄得好像是开人民代表大会一样,每个人都有椅子坐。

    这和电视里看到的不一样啊,这么多凳子,等一下老李来了百官下跪都没地方啊?

    。

    。

    。

    。

    。
------------

第35回:【各打五十大板】

    第35回:【各打五十大板】

    在曾义的推动下,李承乾来到了右边最前排的凳子坐下,随后曾义推着轮椅出去了。

    其他太监也都在外面,这里不是他们能进来的。

    虽然李承乾不知道唐朝的朝会,皇帝和百官是“坐而论道”。唐朝往后发展,到了宋朝才取消了坐为站,到了明朝上朝才需要下跪,到了清朝就是三跪九叩,完全的奴化。电视上的都是清剧遗毒。但是李承乾对于自己的历史小白的属性很有自知之明,所以对于眼睛看到的事实不加任何怀疑和批评。

    李承乾坐下后,眼睛到处乱看,已经有不少官员按照自己的官职对号入坐了,坐在前排的都是穿紫色官服的,戴着台阶形的黑色幞头,后面两条软尾巴。往后的官员穿的朝服颜色以阶梯变化分别是深绯,浅绯,深绿。他们有的与身边的官员交头接耳,有的从大袖子里抽出一个个本子,认真地看了起来,这也让李承乾知道了原来大袖子还可以当公文包装文件来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8648 48649 48650 48651 48652 48653 48654 48655 48656 48657 48658 48659 48660 48661 48662 48663 48664 48665 48666 48667 48668 48669 48670 48671 48672 48673 48674 48675 48676 48677 48678 48679 48680 48681 48682 48683 48684 48685 48686 48687 48688 48689 48690 48691 48692 48693 48694 48695 48696 48697 48698 48699 48700 48701 48702 48703 48704 48705 48706 48707 48708 48709 48710 48711 48712 48713 48714 48715 48716 48717 48718 48719 48720 48721 48722 48723 48724 48725 48726 48727 48728 48729 48730 48731 48732 48733 48734 48735 48736 48737 48738 48739 48740 48741 48742 48743 48744 48745 48746 4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