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总管已经答应了,说明天就可以告诉我有哪几家国公府要鸡蛋,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给国公府送鸡蛋了,国公府要的鸡蛋多了,这里就不怕鸡生的多了!”

    原来桂娥最近从外面买进来的成年母鸡,经过了近半个月的调养后,已经开始能生蛋了。现在有了这批新生力量的加入,鸡蛋的产量一下子暴涨了一截,这就一下子冲动了销售渠道了。

    若是出不去,就要留在家里坏掉了,所以桂娥主动地去找老曾,让他帮忙找几家国公,扩宽鸡蛋的销售渠道。

    不过现在才是初期,这是买进来的成年母鸡的冲击而已。桂娥和方娘买进来的,还有大批的半成母鸡,这一批生长起来了,那鸡蛋的产量可是又会涨上好几截。

    所以桂娥现在已经在想着怎么通过其他国公,把渠道再扩宽一些,为以后做准备了!

    “我有个法子!”

    (未完待续)
------------

第593回:【鸡蛋店】

    桂娥期待地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说道:“咱们成立一家蛋鸡店!”

    刚才听到桂娥说去找老曾,然后介绍更多的国公府来买鸡蛋。

    这样的办法是好,也说明桂娥很懂得利用老曾这条关系!

    但是李承乾却想到,这老曾去找的国公府,几家还行,若是多了,那些儿精明的国公们,还不会看出李承乾就站在这家鸡蛋的背后吗?

    虽然李承乾不怕被那些国公们说他不务正业,跑来泡一个寡妇寺主婆,但是他却不想因为国公们而让桂娥发现他是太子的事情,所以,不能让桂娥和那些国公接触得太多。

    而成立一家蛋鸡店,把蛋鸡店弄成了鸡蛋批发店一般,就算找的国公多了,也是去鸡蛋店拿鸡蛋,不会猜到后面的桂娥还有什么关系。

    而且蛋鸡店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鸡蛋卖给更多的人,不用自己去找关系,让别人上门来买。

    当然,也可以当批发部,让小贩来这里批发了后去卖给别人。

    所以有了这个店,以后就不用怕鸡蛋数量多了。

    在桂娥询问的目光下,李承乾把大部分成立鸡蛋店的好处说给她听,除了怕国公们知道他是太子的事情外。

    桂娥点了点头,道:“那好啊,若是成立了,那么外面的那些鸡蛋,就可以很快地放到店里卖掉了。不过要抓紧,鸡蛋放得久了,会坏掉的!”

    “已经有存货了吗?”李承乾问道,“带我去看看!”

    桂娥起身,带着李承乾去了鸡院。

    这里已经开始给扩建了出来了,弄得越来越像一个养殖场了。

    李承乾看到了两筐鸡蛋,满满的只怕有上百个。

    今天要送去宫里和国公府的鸡蛋已经送出去了,这些还余了下来,只怕若是找不到新的国公府买鸡蛋,这鸡蛋会越积越多。

    李承乾摸了摸下巴,说道:“去拿毛笔来,没用的毛笔,还有让周叔去弄一些石灰,泡水后拿来!”

    桂娥见李承乾是真有办法了,马上吩咐下去。

    很快李承乾拿到了他需要的东西,开始用毛笔沾着石灰水,拿起鸡蛋在上面刷了起来。

    鸡蛋壳上有很多毛孔,会进行呼吸,用石灰水在鸡蛋壳上刷一遍,就可以让石灰把这些毛孔给封住了,这样一来就可以让鸡蛋减少了呼吸,放缓了氧化作用,鸡蛋就可以放得更久,不会那么容易坏掉了!

    刷了好几个后,李承乾拿起刷好的鸡蛋,看一看自己的手艺,感觉鸡蛋表面光滑了许多,好像毛孔都被封住了,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抬起头,看向好奇中的桂娥,方娘周管家,说道:“这样给鸡蛋刷一次,就不会那么容易坏掉,你们安排人来做吧!”

    这话一出,周管家连忙撸一撸袖子,亲自上阵。

    这做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周管家就做上瘾了。

    桂娥怕他累着,连忙叫几个下人上去帮忙。

    这些事情交给周管家做去,桂娥拉着李承乾进家里,去商量办鸡蛋店的事情。

    王家就桂娥一个人,她要找其他人商量也没有人能跟她商量。而且这个主意又是李承乾出的,自然是找他商量最好了。

    在房间里,桂娥对李承乾很信任,连现在府上有多少钱都说给了李承乾听。

    这王家除去固有资产,流动资金,日常费用外,闲下来的钱也就是最近赚进来的十余贯钱。

    这一点儿钱,要进长安城内买一家店,只怕是买不来,所以桂娥为难了,说道:“要不,等有钱了再弄好不好?”

    这话,她已经不把自己当成这家的家主来看了,而是听从李承乾的意见办事而已。

    “既然要办,就大胆去办,十贯,总有办成事的办法的!”李承乾摸了摸下巴,说道。

    桂娥不说话了,眼巴巴地看着他。

    钱是少,不能买下一家店面,那难道还不能租吗,租了后一两个月应该就有钱足够把店给买下来,到时候再买就可以了。

    他把租的想法说了出来,桂娥问:“这能行吗?”

    “应该行,我明天在城里看看,找到了店后来给你说!”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这边刚刚答应了桂娥,他那边就有活忙了。

    “哦,段大人找我有事?”李承乾问道。

    工部尚书段伦笑着对李承乾说道:“殿下,你吩咐过臣,白叠子成熟后,就来找你去看看,现在就已经是季节了!”

    白叠子,就是绵花在唐朝的称呼!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2147 52148 52149 52150 52151 52152 52153 52154 52155 52156 52157 52158 52159 52160 52161 52162 52163 52164 52165 52166 52167 52168 52169 52170 52171 52172 52173 52174 52175 52176 52177 52178 52179 52180 52181 52182 52183 52184 52185 52186 52187 52188 52189 52190 52191 52192 52193 52194 52195 52196 52197 52198 52199 52200 52201 52202 52203 52204 52205 52206 52207 52208 52209 52210 52211 52212 52213 52214 52215 52216 52217 52218 52219 52220 52221 52222 52223 52224 52225 52226 52227 52228 52229 52230 52231 52232 52233 52234 52235 52236 52237 52238 52239 52240 52241 52242 52243 52244 52245 5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