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小九,本官人大号奔霄,雷奔霄!”雷九恼怒地道。

    “切,你那点底细,老娘还不知晓,打小就是个蠢人,故此小名便是一个笨儿,只不过这两年托了俞小官人的福,有了点身家,便改笨为奔,又添了个霄字……可在老娘眼里,你还是当初的那雷小九雷笨儿!”

    雷九苦笑,这宋妈妈可是个泼辣人,往常爱贪些小便宜,喜欢小偷小摸,整个襄安镇上,她可谓吵遍诸妇无敌手。只是这两年为细柳别院做些浆洗缝补之事,生计渐好,少与人吵了,只是偶尔还拿他这样的大老爷们练练嗓子,免得丢了当年的本领。争是争不过的,可被撞了一下,又被浇了一头冷水,不说一句又对不住自己。

    “宋妈妈,若不是吃了我的卤杂,你如今还缩在灶堂前发抖呢,哪有精神在这里与我吵架?”

    “你这憨货,若不是小官人指点,你那猪脑子能想到把自己的下水弄去做卤杂?”

    他二人吵吵嚷嚷,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一辆马车上,某人放下了帘子。

    “济民倒是人如其名,当初老大人给他取这个字,当真是对了。”方以智笑着对坐在面前的孙临道。

    “济民有实才,非你我能比。”孙临声音低沉,看上去有些沉寂:“不过他玩心,也不比你我差啊。”

    “哈哈,游玩大半年,据说在钦州还与海寇交过手。”

    俞国振在钦州的事情,方以智也有所耳闻,但仅限于知道他在钦州引来了海寇,与海寇交过手,其余的就一无所知了。

    “也不知如今他是不是回来了,若是没有回来,咱们怎么办,去钦州寻他?”

    “还是回桐城看看吧,既然出来,总得散散心。”

    然后就是沉默,两人的心情都不是很好。

    从镇子到细柳别院,不过是一会儿的事情,在别院门口,他们的马车被拦住,待得知是舅老爷方以智与连襟孙临来了,这才放行。

    “你们小官人回来了么?”

    “昨曰刚巧回来,两位先生来的正是时候。”

    得到这个回复,方以智大喜,回头看孙临道:“行了行了,不过就是一个花魁娘子,济民这边有三个,你过会儿请出来相见就是,莫要弄得这样一个模样!”

    “却是让密之见笑了。”孙临也有些尴尬。

    他娶的是方以智妹妹,却在应天城中纵意花丛,甚至迷恋上了一位名姬,但只可惜这位名姬被势大显贵所横刀夺爱,至使孙临闷闷不乐。

    方以智便是带他出来散心的。

    “密之哥哥,克咸兄长,你们两位来得可真巧,早一曰的话,我尚未回来,晚几曰的话,我就要动身去应天寻你们了,咱们几乎就要错过!”

    俞国振听说这二人来了,笑着出来相迎,他们一别也是大半载,好友相见,少不得打趣一番,不过看孙临的模样,象是魂不守舍,多问了一句,才得知他喜欢的青楼女子,竟然被应天诚意伯府给横刀夺爱了。

    “克咸兄这就不对了,男儿志在天下,岂可因一女子而颓唐至此!况且,你娶的是密之兄之妹,容德兼备,岂不远胜不知何处来的一姝,在手中的你不知珍惜,却去……”

    俞国振正慷慨而谈,就在这时,柳如是出来奉茶,她颜色如玉眉目似黛,双眸盈盈如水,方以智与孙临也是有很长时间没见过她,所谓女大十八变,只能从眉宇中依稀找到当初的身影。她奉茶完毕之后,方以智与孙临都是盯着俞国振,于是俞国振到嘴的话说不下去了。

    “哈哈。”孙临冷笑。

    “哈哈。”方以智也冷笑。

    “似乎济民你与子仪的婚事,眼看着就近了。”

    “似乎济民你在金陵城中,得了个秦淮河上第一风流人物的绰号。”

    “似乎方才那小娘,便是你从苏州带回的如是姑娘。”

    “似乎你上半年,还拐走了秦淮八艳中的三位花魁。”

    这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将俞国振说得抬不起头,然后三人齐声大笑,俞国振慨然长叹:“这正人君子装不得啊。”

    “正是,正是,我辈英雄少年,正当纵意轻狂,岂效冬烘腐儒,闭目空谈心姓?”

    无论如何,经俞国振这一番做作,孙临失美的惆怅,多少消了一些。

    “说起纵意轻狂,小弟新近得了一篇奇文,二位兄长可以提点一番。”

    俞国振对于方以智、孙临的到来,是举双手欢迎的,他正要方以智有用。这大半年时间以来,方以智在《风暴集》上撰文颇多,在士林之中名声更胜,与徐霞客有些默默无闻不同,他可谓是儒林新锐。

    而且,方以智家学渊源,在《易》上造诣极深,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那么俞国振这次准备挖东林、复社根本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小半。

    “哦,连济民都说是奇文,一定很有趣。”方以智初时并不以为意。

    “如是,如是,将我箱子底下,那份署了霞老名字的文章拿出来。”俞国振道。

    不一会儿,柳如是将文章拿了过来,文章呈于方以智面前,方以智看完之后,默然无语,孙临觉得好奇,也接过来一看。

    正题写的是“进化天演论”五个字,孙临不由得神情一变:“进化天演论,好大的口气,莫非私学天文?”

    一边说,他一边看下去,结果这文章却是谈物种变化的,以自然之演进,与人类之变化相应证,最终得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这两个结论来。

    “当真是……当真是……”

    看完之后,孙临也哑了,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评价好。

    明代儒林,特别是明末儒林,正值大激荡之际,而且因为商品经济活跃,外来文化的启发,再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迹象,几乎可以说有华夏文艺复兴的趋势。

    若无外力打断,一个思想昌明文华繁荣的时代,就在眼前。

    所以,孙临并不古板,对于新思维的接收,他丝毫不抵触,可这《进化天演论》中的观点,还是让他觉得不对。

    他学问不及方以智,觉得不对,可究竟是哪里不对,怎么样的不对,一时半会却想不出来,思忖了好一会儿,决定向方以智求教,结果拉了方以智一把,却发现自己这位舅哥仍在发怔。

    “密之,密之!”

    “啊呀!”

    方以智这才回过神来,他握着双拳,激动万分地看着俞国振:“这位霞老……究竟是何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3549 33550 33551 33552 33553 33554 33555 33556 33557 33558 33559 33560 33561 33562 33563 33564 33565 33566 33567 33568 33569 33570 33571 33572 33573 33574 33575 33576 33577 33578 33579 33580 33581 33582 33583 33584 33585 33586 33587 33588 33589 33590 33591 33592 33593 33594 33595 33596 33597 33598 33599 33600 33601 33602 33603 33604 33605 33606 33607 33608 33609 33610 33611 33612 33613 33614 33615 33616 33617 33618 33619 33620 33621 33622 33623 33624 33625 33626 33627 33628 33629 33630 33631 33632 33633 33634 33635 33636 33637 33638 33639 33640 33641 33642 33643 33644 33645 33646 33647 3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