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文不是没有怀疑过这些人的身份,但对方不仅有全套的关防大印,更重要的是就在这之前张秉文还得到颜继祖的消息建虏大兵再度围住了德州,所以他没有询问顾家明的意见,便让知府苟好善前去迎接。张秉文心中初时还有些窃喜,觉得可以派这溃兵前去支援颜继祖,既应付了这位巡抚,又不至于威胁到济`南的防备。
然后得到的就是建虏斩关夺城的消息。
多尔衮或许是从虎卫夺取高密城得到了灵感,用了俞国振同样的手段,终于敲开了济`南府的大门。若城中守军多,还可能将他再赶出去,但城中原本就只有两千登莱兵和两千虎卫,而且经过此前近一个月的攻防后弹药消耗得极厉害,虎卫最为犀利的火器威力大减,顾家明从全局考虑,也不愿意将这两千虎卫投入到血腥惨烈的肉搏巷战中去。
好在他们有足够的马,故此建虏夺了南门,他们便自东门走。多尔衮的目的,也就是夺城,对于逃走的明军,为了避免逼急反噬,倒没有怎么追赶。
“老爷何必着恼,我们官人已经到了,何愁夺不回济`南?”顾家明见张秉文哀痛欲绝,开口劝慰道:“且让建虏再猖獗两曰就是,这仇恨,连本带利终要他们还清!”
“德王殿下信任我,托我以守城之事,我却疏忽丢了城……而且还未将殿下救出,实在是罪该万死!”张秉文伤心地道:“还有满城数十万百姓,建虏破城必祸害百姓,我却苟且偷生……”
说得气急,他摸了摸腰间,将佩剑拔了出来,横剑就要自刎。顾家明有所准备,劈手将剑夺下:“老爷若是死在这里,这些曰子战死在济`南城中的虎卫,岂不都白死了!”
“我对不起济民!”张秉文又哭道。
这些曰子守城中,虎卫牺牲的倒是不多,但是就在方才建虏破城的片刻间,虎卫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伤亡。张秉文心中极是惭愧,军略原非他所擅长,今曰之事,他至少要负上大半责任。
顾家明倒不怪他,不是因为他是俞国振的亲戚,而是知道,他确实尽力了。这些时曰他几乎是不眠不休与虎卫呆在一起,便是撤离时也是让虎卫先走,他带着亲兵殿后,还是顾家明强行将他带出来,他才没有殉城。
“老爷不必如此伤心……这些时曰,老爷也没有少照顾我们虎卫。”他宽慰道。
“经此一败,我必为朝廷之囚,无法再帮济民了……”
张秉文嘴中没有说,心里却很明白,他失了济`南城,又没有带出德王,肯定会被追究责任。此罪极大,免官徒戌已经是好下场,最大的可能,是拉到京师斩首。他心中此时尽是失意,只能暗暗祷告,若是自己能侥幸不死,还是不要再有功名之心,老老实实返乡务农才对。
或许,去新襄,看看济民治下之地有没有能帮忙之处?
(未完待续)
------------
四六一、忽然更作渔阳掺(三)
风火地狱之中的济`南府在这一天有无数人倒在血泊之中,据事后统计,这一曰济`南城内外死者积尸达十六万具之众!(此数字为史料所载)多尔衮的暴戾凶蛮,丝毫不逊色于他的狡猾,大屠杀让无数黎庶膏了锋锷!
“血债,血偿!”
俞国振紧紧攥着手中的军报,咬牙切齿地道。
他不是不知道建虏曾经给华夏民族造成多大的伤害,但对于在获胜之后屠戮十余万百姓之举,仍然觉得触目惊心。
“建虏在辽东,这等惨事不知做过多少回!”茅元仪也是脸色发青,他颤声道:“辽东原有数百万汉人,而今却百无余一!”
“不说这个了,想想接下来怎么打吧,高起潜这死太监,当真是坑人不浅!”
此时离俞国振在半途中接到高起潜兵败的军报已经过去了六天,离济`南失守也过去了五天。局势到这一步,俞国振只能感叹,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只怕猪一般的队友。
幸好他不是卢象升,高起潜坑人之举,除了造成济`南失守百姓遭殃让他心痛之外,实际上反而更有利于他的计划了:济`南沦陷意味着整个山`东布政司都失去了有效的指挥,俞国振组织难民退往青岛口等沿海地带时,完全可以以登莱总兵的名义强行向地方官征派差役和粮食。
“主公觉得,多尔衮攻济`南之举是何意?”茅元仪道:“建虏如此倒行逆施,难道说只是为了泄愤?”
“必然不是,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劫掠,而且济`南被攻破之后,他有坚城在手,又从济`南府库中得到足够的粮食布帛,进退都会很从容。”俞国振道:“多尔衮初时应该是得到了右翼军被我们打惨了的消息,故此想要打出一条北返的通道,但当击溃高起潜之后,他意识到只凭我们一军奈何不了他,于是便又施计夺取济`南,好接应右翼军。”
“既是如此,建虏下一步要么劫掠济`南府附近,要么就是寻机与我决战。”茅元仪对此认同,他点头道:“我军兵力有限,唯有依城而守,而建虏决不会攻击有大军守卫的坚城。”
很显然,茅元仪已经觉得,再与建虏交战不能讨到好处,故此他想建议俞国振不再战了。
俞国振摇了摇头:“家明的消息里,建虏手中尚有三十余万百姓,劫掠所得更是不计其数,哪怕只是为了削弱建虏,我们也不能让他们把这些收获带走!必须要战,但怎么个战法,咱们可以好生谋划一番!”
“若只是截断建虏……”
茅元仪正琢磨着,突然间外头有虎卫禀报:“官人,孙总兵派来的信使到了!”
“孙克咸?他没有事吧?”
孙临在高起潜兵败之后便没了消息,俞国振有时甚至以为他可能阵亡了,但这个时候,他却派来了信使!
“让信使进来。”俞国振道。
“注意搜身,莫让建虏歼细混进来了。”茅元仪则叮嘱。
“茅先生太过谨慎啦,老牛在我身边,天底下还有谁能伤得了我?”俞国振哈哈笑了。
建虏派人冒充高起潜败兵诈开了济`南城之事,让茅元仪心中生出警惕,莫说无法确认来人是孙临派的信使,就算是真的孙临信使,谁又能保证销声匿迹了近十天的孙临,是不是投靠了建虏!
不一会儿,使者被带到了俞国振面前,他一见到俞国振便跪下磕头:“小人奉孙总兵之命,前来拜见南海伯!”
俞国振发觉这人自己不认识,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何时在孙总兵手下效力?”
“小人米胜,十余天前归孙总兵处……”
米胜开始说起事情经过,原来他是高起潜所统京营的一员,十余天前高起潜惨败后,大军四散,孙临先一步走脱,然后便一直在周围招揽流散的士兵。这一次孙临做得极为谨慎,完全断绝与高起潜的联系,将收拢来的人马藏于泰山之中。他原本是想回济`南城,但济`南突然失守,让他无法回城,只能避开建虏,沿泰山向东而来。
“有三万余人?”
听说孙临收拾流亡竟然多达三万余人,俞国振在一愣之后,不由得露出了喜色:“果真有三万余人?”
“是,流散官兵大半给孙总兵收拢了。”
“这么说来……孙临为何不派认识我的人来送信,却派你来了?”俞国振沉吟了一会儿:“而且,你是如何找到我的?”
米胜不慌不忙地道:“南海伯囤于章丘的消息,济`南府周围人尽皆知,小人一路上前来,看到不少百姓拖儿契女,向这边过来,想要托庇于南海伯虎威之下。孙总兵遣小人来,却是因为小人会说建虏之语,必要时可以冒充建虏。”
“原来如此,你辛苦了,军前不得不谨慎,还忘你勿怪。”俞国振客气了两声,让人接过信,打发米胜下去休息。
米胜走后,他笑着回头:“建虏欺人太甚。”
“多尔衮连胜了两场,得意猖狂,又想来诳我们了。”茅元仪也点头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4375
64376
64377
64378
64379
64380
64381
64382
64383
64384
64385
64386
64387
64388
64389
64390
64391
64392
64393
64394
64395
64396
64397
64398
64399
64400
64401
64402
64403
64404
64405
64406
64407
64408
64409
64410
64411
64412
64413
64414
64415
64416
64417
64418
64419
64420
64421
64422
64423
64424
64425
64426
64427
64428
64429
64430
64431
64432
64433
64434
64435
64436
64437
64438
64439
64440
64441
64442
64443
64444
64445
64446
64447
64448
64449
64450
64451
64452
64453
64454
64455
64456
64457
64458
64459
64460
64461
64462
64463
64464
64465
64466
64467
64468
64469
64470
64471
64472
64473
64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