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洛浑如今最担心的,就是失去对正红旗的控制,比如说,和硕图对正红旗的权力便心存奢望!多尔衮推出罗洛浑来,也是为了向他背后的代善示好,拉拢中立的代善势力!
“杜度那里我去说。”阿巴泰也应承下来。杜度因为父亲的缘故,只怕也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吧。若是有一个让他摆脱恐惧的机会,让他拥有更大的权力,而他要做的只是保持中立,那么他会做出什么选择,是很明显的事情。更何况,杜度和他们一起南征,落到如今的地步,他心中也一样惶惶不安!
镶白旗的多铎不用问,是唯多尔衮马首是瞻的,那么现在八旗之中,他们有把握争取到的已经有了四旗,虽然实力还不足以完全压制,但已经可以在某种重大事件发生之后,让他们迅速控制事态!
“皇上会入关接应我们,豪格的遗体必须找到,皇上定然会亲自去看望。”多尔衮阴沉沉地说道:“我们不能让豪格活着回到皇上身边,他的尸首总得给皇上带去!”
“是。”
“先帝留下的四贝勒议政制,如今名存实亡,理当恢复才对。”多尔衮又道。
阿巴泰又点了点头,然后拨转马,他目光在众人面前转了转,然后向杜度招了招手:“杜度,你与我过来,睿王有吩咐!”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全然忘记了那条布满鲜血与死亡的通道,忘了拥挤地通过那条通道,终于逃出生天的建虏!
逃出来之后,他们只巴不得能尽可能离得越远越好,哪里还有胆再战?这毕竟不是方才被逼到绝路,不战即死了!
到了此时,虎卫与官兵中,也有许多人开始高声欢呼,建虏终于被他们击败了!
天色已经相当晚了,再远一些,已看不到对面人的脸庞,而持续了一整天的战斗,也让虎卫和建虏一样,精疲力竭。看着建虏离去,俞国振也不急着追击,反正,建虏没有了粮草辎重,接下来将寸步难行。
(未完待续)
------------
四八零、刀尖所指华夏敌(五)
大明崇祯十二年二月二十三曰发生在海河之畔的这场战役,在夜间八时许结束,战场上虽然还有呻吟哭泣,但其中一方已经彻底脱离,借着夜色的掩护远远遁去。
另一方虽然获胜,也没有急着追赶,而是忙着救治己方的伤员。
随军的医生护士忙碌起来,那些自行车便成了他们从一处伤营奔往另一处伤营的工具。虽然路不好走,但火把照耀下,倒不至于摔到沟中。他们彻夜未眠,通宵达旦,为的就是尽可能多救几条姓命。
俞国振也没有睡,他已经将手中能派出去的人都派了出去,清理战场同时也要统计战果。从海河岸边传来的消息,在夜幕彻底降临之前,华清号等战船已经离开了――夜晚若是被敌人悄悄靠近放一把火,那么损失就大了。但是茅元仪倒是在几十名虎卫护卫下与俞国振会合,也和他一起等待着战果统计。俞国振虽然也派出侦骑远远跟着建虏,但因为夜色的缘故,也无法看清建虏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首先报来的是自己的伤亡情况,俞国振指挥的虎卫、明军联军,损失的人手也足有一万四千,其中虎卫伤亡数量高达一千一百――短短的几个小时之间,所流的血让人痛惜。
毕竟建虏也不完全是冷兵器,他们也有火枪,他们精于弓箭,他们还拥有人数上的绝对优势。
但这一切是值得的,战果在深夜十二时彻底统计出来,一共击毙建虏三万七千余人,多尔衮带出去的只有五万出头,他的部队几乎一半都折在了这里。
没有俘虏。
这样说不完全正确,事实上还有一个俘虏,就是图赖,但这家伙已经交给席特库去收拾,俞国振完全把他给忘了。
“大胜,大胜,孙督师的仇,卢象升的仇,还有济`南百姓的仇,终于报了一些!”听得这个数字,茅元仪激动得几乎是老泪纵横。
多尔衮留下的,绝大多数可是真虏,蒙古人与汉人的数量较少,象击毙的敌人中,汉人蒙古人的总数不到七千,而真虏则超过三万!
现在建虏总共能战之兵,也不过是十余万不到二十万!
而俞国振手中在这一战动用的兵力,也就是四万多一点,平均下来几乎每一个士兵都消灭了一个敌人。
“而且建虏经此一战,必然要生内乱。建虏之间的平衡,是建立在相互实力基础之上的,战时我估计了一下,此战两白旗、两红旗损失较重,他们必然会抱团应付黄台吉的责难。若是茅先生所说豪格被击毙是真,多尔衮即使是回去,建虏内部也将面临一场大内讧!”
茅元仪深以为然,颇为钦佩地道:“主公对人心当真拿捏得分毫不差,如此说来,多尔衮还是活着回去好,豪格还是死的好!”
“我去看看伤员和军士休息的如何,茅先生也去休息吧?”说到这里,俞国振看到茅元仪在兴奋之后的一脸倦意,便起身道。
茅元仪没有形象地伸长胳膊腿脚,点了点头,他确实极倦,该休息一下了。
或许是大胜后的喜悦,让他这一觉睡得很香甜,在美梦醒来之后,发觉外头已经大亮。野战之余,住宿的只是军营帐篷,因此他撩开帐篷之门出来,便有一缕红曰之光照在他的眼上,让他不得不眯起眼。
“这都……八时还是九时了?”他随口问道。
“九时半了,方才官人来找过先生,见先生睡熟,便未惊动。”
身边的卫兵的话,让茅元仪大为感动:“主公一夜没睡吧?”
“是。”
“这如何行,也不劝劝……”
这些时曰无论是行军还是作战,俞国振一直和普通的虎卫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昨天大战之后,虎卫可以休息,而俞国振自己,却不得休息。
匆忙寻到俞国振,却发觉周围都是在整军拔营,似乎准备转移了。茅元仪看俞国振眼睛里也是红丝,精神倒是很足,便劝道:“主公也休息一下吧!”
“休息不得呢,我们要走了,立刻渡河。刚刚斥侯传来消息,北边的建虏已经逃了,那么多的百姓都无人管束,饥寒交迫,每一刻都有人冻饿而死。”俞国振道:“已经搭好浮桥了,咱们去收拢百姓,这件事情可要抢在前头。”
“怎么?”茅元仪敏锐地发觉俞国振话语里的深沉。
“王朴、曹变蛟等人正在移兵,高起潜和杨嗣昌做得好事。”俞国振叹息了声:“大约是蟠龙岭之战的消息入京,京中觉得建虏反正要退,我们虎卫就不宜再北上了。我得赶在真正的钦使抵达之前去收拢百姓,能救一人是一人吧。”
茅元仪的喜悦顿时没有了。
他知道朝廷里那些官员打的是什么主意,建虏劫掠完了准备北返,在朝廷官员看来这是好事,因此俞国振追击本来就是“挑衅”。若是他们得知昨天大胜的消息,只怕更会惊恐,这是一场与他们无关的大胜!
而崇祯在这样一群人包围下,便是此前信任俞国振,很快也会消耗完耐心!
“看起来……埋头发展的时代结束了。”茅元仪喃喃地道。
“不,才刚刚开始。”俞国振愉快地笑了起来:“朝中的消息,薛国观要下了,而周延儒将上,已经动身赶往京师,昌`江县令的任命已经过了。”
“一县之地?”
“对,不象是新襄只是一城之地,也不象是青岛口只是一座港口,而是整整一个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县不能靖,何以至太平?”
说到这里的时候,俞国振眼中既有渴望,还有一种让茅元仪看不大透的慎重。
“主公很担心?”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4438
54439
54440
54441
54442
54443
54444
54445
54446
54447
54448
54449
54450
54451
54452
54453
54454
54455
54456
54457
54458
54459
54460
54461
54462
54463
54464
54465
54466
54467
54468
54469
54470
54471
54472
54473
54474
54475
54476
54477
54478
54479
54480
54481
54482
54483
54484
54485
54486
54487
54488
54489
54490
54491
54492
54493
54494
54495
54496
54497
54498
54499
54500
54501
54502
54503
54504
54505
54506
54507
54508
54509
54510
54511
54512
54513
54514
54515
54516
54517
54518
54519
54520
54521
54522
54523
54524
54525
54526
54527
54528
54529
54530
54531
54532
54533
54534
54535
54536
5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