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密谈后,张九出了磨坊,再朝米五娘拜倒:“米仙姑大恩大德,张九这辈子做牛做马也报不了哇!”

    周围村人哗啦全朝磨坊跪下了,许三更是叩头连连,他儿子虽还未痊愈,脸上已有了红润,气息也稳了许多,肯定是已去了妖气。张九那话,就是他的心声。

    元宵将近,黄家村里热闹不已,尽管粮价低靡,大家都对今年的夏税忧心不已,但米仙姑帮村里人去了妖孽,都纷纷使足了力气,凑起一桌桌席宴,迎元宵的同时,也酬谢米仙姑和随行乡人的恩德。

    “哟……大家都知道消息了?”

    一个对米五娘而言算是生面孔的汉子进了村子,讶异地道。

    众人不解,问是什么消息。

    那汉子满面红光:“万岁爷开恩,普免钱粮!之前已经减了丁银,现在漕赋也是大减啊,大家知道减多少吗?咱们太仓,减四成!”

    村人大喜,纷纷起身朝北遥拜,口称万岁爷圣明,直到那汉子提醒说万岁爷龙椅在南面,这才改了方向。

    “这还没完呢!万岁爷还颁了《江南国是诏》,过几曰就要贴到咱们村里来,我先给大家说说。未来五年内,朝廷要让咱们江南人的税赋减到大清时的一半,每乡每镇都要建学校,读书都不要钱!孤寡老弱都有扶助……”

    汉子说了一大通,都是村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不止减赋办学,扶恤孤弱,镇里的官府还要帮着指导田产,指点买卖,让村人欢欣鼓舞。

    这是以汤右曾为首的政事堂在江南推动的人心工程,眼下江南农人苦于漕赋,这事不仅要挖根子,也要补皮面。

    康熙老儿当年搞什么永不加赋的文字游戏,英华朝廷虽不屑此举,但为了稳定江南人心,也不得不把节艹的下限调低。减漕赋是必然,但银子却还得从江南出,国家预算暂时出不了这笔银子。从哪里出呢?就从商人身上出。

    减漕赋的同时,对以前一刀切掉的厘金作了重新整理,选出一些零散的坐税项目,比如什么车船税一类的杂税,以府县商税的途径收拢到江南行营,同时江南粮商也要出点血,再由江南行营买粮,将大约一百五十万两的漕赋缺口补足。这里面既涉及旧税复燃,又涉及官府直接插手商业,只能是过渡政策,等以后各府县地方税起来后再进行调整。

    而《江南国是诏》则是更大一桩皮面工程,由李肆在江南颁诏,给江南人许下承诺,强调国家对江南的重视,同时展现民生规划,这是画大饼。诏书里还细致谈及了《皇英君宪》,更多针对江南读书人和工商阶层,乡间农人暂时可搞不懂。

    更多的措施,也非一般农人感兴趣,那就是恩科制举以及每年常科的设置,以及在江南以府院入手,搭建东西院体系的举措。

    这么一套人心工程搞下来,大多数农人和士绅工商都心中安稳了。当然,江南数千乡镇,四五千万人,春风抚林,并不一定惠及每株小草。

    “还有人说了,朝廷正在考虑还都江南呢,咱们江南人很快就能靠着万岁爷过曰子了!”

    那汉子说得额头生烟,再说到另一个好消息时,村人的笑容开始有些勉强了。

    “朝廷还要大办什么医院,许三,你家虎子不是病了吗?到时镇里起码有六七个郎中,再不得让那张九麻子糊弄人……”

    先不说张九麻子就在角落的宴席里海吃,许三就已冷了脸,“是啊,等朝廷建好什么医院,我儿子的坟头也长了三尺杂草了。”

    张九麻子掐着嗓子也回嘴道:“郎中多就好?欺咱们不懂,诊金收得天贵,谁瞧得起病!?”

    “减赋是好,可粮价还是那么低,咱们曰子还是好不起来……”

    “之前大英入江南时,不也是说马上就有好曰子过了么,怎么现在又变成五年了?五年后是不是还要说十年?”

    “天子脚下有好曰子吗?听祖辈说,当年大明皇帝还在江宁的时候,那曰子可不好过。”

    “万岁爷近来说话办事真是勤啊,有这功夫,多管管下面的官老爷不挺好?镇上的马主薄还在给咱们村摊元宵的灯芯纸红钱,林老爷,这事你也点了头?”

    村人七嘴八舌地念叨着,那林老爷赶紧辩解自己没跟马主薄掺和,村人当然不信,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呆了片刻,无奈地跺脚走了。

    “林老爷?什么来历,为什么大家都有些憎恶这人?”

    “林贵,识点字,被新朝点中见了万岁爷,变了身份,现在是镇院的院事。小人也不知这院事是干什么的,就好象是马主薄的帮村吧,马主薄一家子这些年可干了不少坏事,谁跟他一伙,大家当然就憎谁。”

    “可笑这老林的儿子林远傅早前却在帮大清办事,听说在松江府那惹出了不小动静,还上了官府的海捕单。”

    敞天席宴旁,村人让出来的一间屋子里,张九麻子向米五娘细细讲着这人的来历。

    “说起憎恶,这老林也只是碍大家眼,都比不上方家,方家的族田在咱们村子边上,截渠抢肥,还不给咱们村人分佃,说起方家,不少人都要吐唾沫。前些曰子,方家人争着分族田,大家伙面上劝,心中都乐着呢。”

    张九麻子对村里事了若指掌,不等米五娘问就一股脑地抖落出来。

    “林贵……方家……马主薄……”

    米五娘拖着下巴陷入沉思,张九壮着胆子偷瞄,就觉这圣姑的肌肤就跟白玉似的,那眼神也跟玉观音一样,好象自天顶投下一般。那么冷,那么远

    (未完待续)
------------

第七百三十章 红阳劫数

    虽对前途还不是那么乐观,可毕竟减了税,村子里又有仙姑护着,黄家村的村人情绪也随着元宵来临而饱满起来。

    可喜气很快消散了,村子又被浓浓阴霾罩住,许三的儿子病情再度恶化,一帮邪眉滑眼的汉子也进了村子,挥着棍棒腰刀满村吆喝。

    “这都三天了,跟你们交代过的灯芯纸红钱呢?祖宗传下的老规矩,朝廷能换,这规矩可换不了!”

    “以前五十文?那是以前!新朝廷,你们就得多献点孝敬!马主薄可怜你们,只要一百五十文,松江那边一户要三百文……”

    “马主薄的话就是规矩!这罗店几万人,马主薄就是父母官!”

    领着这帮人的是马广,跟罗店镇主薄马贤只是远亲,一贯的泼皮无赖。前些年施足了劲也就混个小差头,如今马贤当了主薄,他也跟着沾了光,自称马主薄已给他报了镇巡检班头的名籍,新朝的班头那可是经制的从九品官身。

    村人们手头是积了些银钱,可都备着春耕用,哪能就孝敬了这马广。大姑子小媳妇吵嚷,男人们推攘,不敢跟马广硬顶,却也不愿低头。交皇粮是有朝廷官府压着,他们没胆子抗拒,这什么灯芯纸红钱,分明就是马主薄,不,说不定就是马广自己要来捞油水。

    闹了好一阵,马广等人选着几个男人动了手,棍子刀鞘一起上,揍得这几人满地翻滚,其中就有许三。

    “还敢还手!?把你们报成大义社那帮满清余孽!看你们怎么个死法!红衣兵的枪子,不止杀人,还要夺魂,让你们下辈子都投不了胎!”

    打完了人,马广一边恐吓着,一边松了口,每户只要一百文。

    红衣兵!?听说身上的红衣都是人血染的,个个会雷法。谁杀人杀得多,谁身上最艳,连大清最能打仗的年大帅都被打跑了,那是何等凶狠的军爷……村人被吓住了,泪水断牙一并吞进肚里,将钱凑给了马广。

    事情到这里本该结束了,可马广飘飘然,已觉自己就是巡检班头,扫视村子,发现了异常。

    “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住在村子里,也不去镇子里报备?全都出来!列好了,回马爷我的话……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3997 143998 143999 144000 144001 144002 144003 144004 144005 144006 144007 144008 144009 144010 144011 144012 144013 144014 144015 144016 144017 144018 144019 144020 144021 144022 144023 144024 144025 144026 144027 144028 144029 144030 144031 144032 144033 144034 144035 144036 144037 144038 144039 144040 144041 144042 144043 144044 144045 144046 144047 144048 144049 144050 144051 144052 144053 144054 144055 144056 144057 144058 144059 144060 144061 144062 144063 144064 144065 144066 144067 144068 144069 144070 144071 144072 144073 144074 144075 144076 144077 144078 144079 144080 144081 144082 144083 144084 144085 144086 144087 144088 144089 144090 144091 144092 144093 144094 144095 144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