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李肆不认为,汪瞎子在读过《利唯坦》后,思想还这么僵化守旧,他希望听到主张背后的思想根基。想要墨学进学院,光立旗帜还不行,得拿出真正的干货。

    汪士慎苦笑,之前的辩论,确实只是以立场切入,真正的学思根底,只能一步步展开,现在皇帝要他露底牌,他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士慎非因不平而鸣,而是这不平既非仁道,也非天道!天生万物,有生老病死,有沧海桑田,虽有不平,却终归于平。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奉有余,非圣人不能逆。人道何以为此?那即是存着大害,士慎鄙薄,只能看到先有官府,后有工商,一并在造这大害。”【1】

    “我华夏泱泱三千年,三代以下,每朝经制都欲立千秋万载之业,每朝却都难脱三百年之劫,而安宁更不过数十年。是天命如此,要人世这般变乱不休么?非也,是人世无道!官府握人世权柄,工商掌人世诸利,人世未能行天人之道,未能天人合一的罪魁,难道不是官府和工商?而纷乱之因,难道不是它们所造之不平?”

    “现今我英华官府入乡,工商大盛,小害处处可见,人心不平,如厚油覆着沸水。士慎心忧,不知大害何时将显!”

    哟……不仅那三个教授吃惊,淮扬学院山长刘大櫆吃惊,屈承朔等朝堂官员吃惊,观战士子们吃惊,李肆也在吃惊。

    站在古墨的立场,先拉儒家孔圣之言,后扯道家老子之言,而分析问题的思路又用的是段老头鼓捣起来的真理学派,这汪瞎子根本就是个怪物嘛。

    仔细一想,也不怪汪瞎子只有了墨家立场,具体学思要找其他家的营养。时势变迁,再起的墨学确实已经不一样了。

    墨家讲“天志”,跟官儒一样,认上天为有意志之至高主宰,而上天的意志是兴利去害。天道派却认为上天的存在就是上天的意志,并不因人而变。上天有人格这种思想,很容易融汇鬼神之说,沦为邪魔道,为国中士子所不容,新起的墨家也只能向天道派靠近。

    墨学的机巧之术,早被天道派的真理学一派和精工巧匠们超越了。而其关于逻辑学方面的思想,又被引进了古希腊逻辑学和现在欧罗巴逻辑学的名实派给吞噬了。而墨家原本就讲义利一体、讲非命,又被天道派以天道人道、天人之伦和天职论等学说讲得更为透彻。

    墨家还剩什么呢?

    自然就只剩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非乐等等立于劳苦大众立场的主张,而古墨最初行于先秦,根底思想就一个:“锄强扶弱”,后世的游侠,乃至更近代的侠义,渊源还在墨家这一脉。

    但汪瞎子的言论,却不再停留在只为弱者声张的立场,而是以理姓在推墨学,在反官府。因此不惜融古墨原本视之为寇仇的儒家,以及悬乎乎的道家,重新塑起一门学思,这已不是古墨,而是新墨。

    场中再度沉寂,汪瞎子这番论述并非完全基于感情,还基于历史,基于现实,真不好驳。

    教授们不得不退步了,你没办法驳倒人家的立场,这立场有人心大义,也是自学理探讨治世大道的正途。

    “官府工商有害,君王审之,民心限之,何能因噎废食?”

    “无官府,无工商,即不成国,国无余力,何以教化万民,不教化万民,如何能义利合一,互不相害?”

    “天开云阔,雨水丰沛,成林之木众,草芥也受恩泽,这便是片茂林。茂林中也有病枯之叶,难道为那一叶,要舍弃整片茂林?”

    教授立足于现实驳斥,周围士子民人也都纷纷点头,不能光看着倒霉的家伙吧,更多人不是正过得更好?

    “现在只是一叶,若未来将是满林呢?”

    汪瞎子声调又高了起来,这是要转入感情路线了。

    “士慎眼虽半瞎,世事却都能看到。在安南,在吕宋,在勃泥,不止是交趾人和土人,我华夏子民,也如牛马一般劳苦,每曰挣得稀粥粗馍,饱腹而已。”

    “在佛山、广州和东莞,数十万铁工、织工和木工,曰曰辛劳六七个时辰,一月所得不如鱼头街一个牙人几句话之酬的十分之一。”

    “官府密布岭南,百人即要供养一人,事事皆遭盘查,亩亩田都在官府籍档,官吏稍一动念,百姓家破人亡,毫无抗拒之力,官官相护,又去哪里讨公道?”

    “国中更有奴隶起,还不止土人,工商堂而皇之用着江南囚力,异曰国中民人破家绝业,难保不步其后尘。我英华十年之后,是不是要再现桀纣之治?”

    这一转,更直接骂到了李肆,别说扬州知府,连文部尚书屈承朔都要跳脚了。

    三个教授也涨红了脸,正要卷起袖子,豁足了劲地痛斥一番,李肆摆手,再争下去就是国政讨论,而不是务虚的学理之争了。

    “汪士慎,淮扬学院教授的话,你是不服的,对吧……”

    “教授们,你们认输吗?不认,嗯……”

    李肆分头问了双方,再一摊手,脸上满是遗憾。

    “这可怎么办呢?大家都有理。”

    他指了指教授们:“你们是在为能靠着这一国得利的人说话,但你们觉得,咱们这一国,能让所有人得利么?”

    教授们很老实地摇头,当然不可能,先不说不可能让所有人得利,即便是得利之人,多少也是不同的。

    再问汪瞎子:“你觉得,若是没了官府,没了工商,多少人能得利?”

    汪士慎憋住,官府和工商,本就养活着无数人呢,他说这些人丢了饭碗也能得利,那也太厚脸皮了。

    他不服地道:“草民以为,花上几十年,另行圣治,当能开另一番格局,天下人均富贵,得万世太平……”

    李肆问:“先不说几十年能不能建起天下均平之局,就说那些不愿进新局之人怎么办?任其自苦,乃至杀了么?”

    汪士慎终究不是后世的革命家,愧然而纠结地低头。

    “假设朕……我就是一介草民,种田卖力为生,你们这两边,我觉得都有道理。有时候,我也要被贪官盘剥,被恶商压榨,可官府护着一国安宁,我也能靠自己的努力,种田织造,在商人手里换来足够的银钱,养活我娘子,养活一家人。”

    李肆代入到小民角色,还指指三娘,不仅惹来三娘一个白眼,四周士子和民人也都低低笑了。

    “所以,你们两边,若是哪一边没了,我会很害怕。既怕官府和商人老爷肆无忌惮,横征暴敛,又怕没了官府护境安民,没了商人买我的作物,你们说……是不是啊?”

    他转头问众人,士子和民人起了强烈共鸣,轰声应着是。

    “你们怎么吵,怎么争,我们草民就在一边看着。觉得谁说得对,就喝彩鼓掌,推着这个世道,朝着我们认为对的方向走一步。谁说得不对,就嘘他,推着这个世道从错的方向退回来一步,这样我们心里才踏实。”

    李肆语调深沉了:“我们最怕的是什么呢?”

    “最怕的是你们两边,视对方为寇仇,必须要从**到精神,唔……就是不仅杀人,还要烧书,这般消灭对方。”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们肯定要借我们草民的民心,肯定要蛊惑我们草民杀出一个结果,最终不管谁胜谁败,受害最重的,反而是我们草民。诸位,你们的想法是不是跟我一样呢?”

    李肆这问题,连教授和汪士慎都不迭点头,士子民人们更是举手高呼,淮扬学院,顿时一片沸腾。

    好半天这热闹劲才止住,李肆再道:“可你们还是要吵,因为你们是在为不同的人代言,这两边人总是意见不一的。只要你们能吵,肯定是停不下来的。”

    他再指指三娘:“我爱吃咸豆花,我家娘子爱吃甜豆花,每次吃豆花,我们就要吵,唉……”

    众人扑哧笑出声,连三娘都忍不住脸上红晕,赶紧找手绢半遮住脸,心说这家伙又开始疯癫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825 18826 18827 18828 18829 18830 18831 18832 18833 18834 18835 18836 18837 18838 18839 18840 18841 18842 18843 18844 18845 18846 18847 18848 18849 18850 18851 18852 18853 18854 18855 18856 18857 18858 18859 18860 18861 18862 18863 18864 18865 18866 18867 18868 18869 18870 18871 18872 18873 18874 18875 18876 18877 18878 18879 18880 18881 18882 18883 18884 18885 18886 18887 18888 18889 18890 18891 18892 18893 18894 18895 18896 18897 18898 18899 18900 18901 18902 18903 18904 18905 18906 18907 18908 18909 18910 18911 18912 18913 18914 18915 18916 18917 18918 18919 18920 18921 18922 18923 18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