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六百六十五两……”
刘纶额头几乎要吐血,先不说这张九麻子把天庙当成了商号来谈生意,就说这银子的数目,怎么这么诡异呢?
“此人败坏我天庙声名,已被开革!还望法司秉公执法,还我天庙清誉。”
刘纶丢下这句话,挥挥袖子走了,法警狞笑着将已经呆傻的张九麻子和钟上位围住。
“还敢借天庙名头欺诈!罪上加罪!”
蓬蓬……“有银子就能枉法!?做梦!”
啪啪……张九麻子和钟上位被打得半死,狱中相拥而泣。
“老天爷啊,你怎么就这么不公啊!?”
一边是板子,一边是供证,钟上位心中呼号,手里却颤巍巍地要在供证上签名画押,认了也许还能留条小命,不认,这二百来斤就得交代在这里了。
笔头落下,钟上位就要坐实了白莲帮凶的罪名,一人闯入班房,喊道:“且慢!”
江南行营按察使因涉嫌受贿枉法案被停职调查,法司使史贻直急赴松江主持审理,压着杭世骏为首的几位巡按重新梳理案情,将这波以白莲教案为起点的迫害风潮猛然刹住。
皇帝刚在国中推动人心浪潮,凝江南和岭南为一体,江南本地官员却借白莲教案大肆攀咬,一逞私怨,这让皇帝很生气,甚至有风声传出,皇帝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梳理法司。史贻直当然再坐不住,亲自出马,要把这乱刮的风头按下来。
基于皇帝在淮扬学院的讲话精神,法司重新调整了白莲教案处置方针,那就是南北有别,内外有别。
从北面过来的白莲教众才是主要的处置对象,以邪教群案对待,而南面的江南民人,乃至其他国民,都细细甄别,具案处理。
原则清楚了,候安等钟上位的熟人们也有了动作,纷纷为钟上位作保。
“我一定要好好活着,一定要好好行善,报答老天爷的恩情,报答皇上的仁德……”
钟上位出了狱,仰望苍天,泪流满面地立下了誓言。
“是谁在背后施绊子要害我的!?离火堂?东升号?还是安南煤业其他司董!?查!查出来老爷我要把他剥皮抽筋!”
接着他朝着来接他的掌柜伙计咆哮着,眼中怒焰熊熊。
钟上位侥幸逃过一劫,而张九麻子也沾了福气。
他和黄家村的村人因已是英华国民,案情都再被细细审过,行凶杀人和只是受裹挟的人区分开了。张九麻子既未亲自杀人,又对米五娘在黄家村活动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最清楚,因此免了死罪。
许三等二十七名村人,连同一百六十多名北方教众,被明正典刑。在松江城外的处刑场上,许三还引颈高喊“无生老母护佑”,然后被排枪声打断。
六百多名北方的白莲教众被发配到琼州、吕宋和勃泥等地,一百多黄家村人被判若干年不等的劳役之刑。而在几乎已空无人烟的黄家村,一座公坟立了起来,位置就在村外的小林里,公坟之外,是一座小天庙,张九麻子如愿以偿地当回了祭祀,但却一辈子再不能出黄家村。他要一辈子守着那些死者,一辈子守着这块被邪教污秽了的土地。
官府和嘉定天庙为了让世人不忘这桩白莲教案,下了大力气修这座公坟,阴森林子被修葺得幽静闲雅,棺木都深埋地下,只在地面竖起一块石碑,上书死者姓名、事迹和死因。
让观者称奇的是,这里不仅埋了黄家村的受害死者,更多的是施害的白莲教众,这自然跟天主教所倡的罪不及死之义相合。在白莲教众的坟碑中,有一块不起眼的石碑上,赫然刻着“米五娘”这个名字。
三月间,公坟刚修好没多久,张九麻子就迎来了一行尊贵祭客。
“不知道她在下面,是寻着了无生老母,还是老天……”
三娘立在米五娘的墓碑前,放下了一束白莲,在春光下显得圣洁无暇。
“我倒觉得,她更有可能领着鬼魂们,在造阎王的反。”
李肆随口打趣着,遭了三娘一个白眼。
“造反……我们也还在造反啊。”
三娘看向北面,满清还在那边。
“没错,我们一直得造反,造那根辫子的反。”
李肆却仰头看天,天太高太远,永无止尽
(未完待续)
------------
第七百四十六章 全新的开始
【新的一月,匪头有气无力地高喊……努力!】
天高云低,似乎伸手可及,戈壁烟尘翻腾,更与云彩接在了一起。
“你们有两条腿么?没有!就只有两根[***]!跟着中间那根[***]一起,把马当女人曰!曰就不说了,偏偏还硬不起来!你们的马儿能爽么?不爽!马儿不爽了,你面对的不是一个敌人,而是一个人、两匹马!你当然干不过!”
大队骑士撞破烟尘,围在了风化得斑驳嶙峋的石丘下,一个红衣军将正高踞石丘,喝骂着这些部下。
“噶尔丹策零说,汉人骑马,就像女人戴花,我看他没说错!这马背上的事,咱们汉人就是应付不了……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就因为你们这些笨蛋,那些准噶尔蛮子看咱们的眼神都跟看女人似的,屁眼发痒的注意了,这可是好机会啊!”
龙骑军都统制,西路军副都督,青海事务总领王堂合把部下骂得狗血淋头。
官兵们在副都统制陈松跃的带领下,齐声呐喊:“狗屁――!”
王堂合咆哮:“老子的话是不是狗屁,就看下一战你们的成绩!别他妈再搞上一次的把戏,三百人打一百人,还放跑了六十个!”
粗鄙的战斗动员,气质跟戈壁的粗旷异常协调,而当王堂合和陈松跃等一帮龙骑军高层举行正式军议时,众人耷眉垮脸,满面阴霾,却跟湛蓝苍天完全配搭不到一起。
时值圣道十一年三月,青海战云密布。
《英清和平协定》虽已签订,但青海、乌斯藏和西疆之事却不在协定范围。跟江南、湖广乃至陕西的南北相安局面截然不同,自甘肃向西,烽火四起。
雍正在位时,满清在青海还取得了巨大进展。昔曰准噶尔入乌斯藏,噶尔弼和岳钟琪在英华的支持下收复藏地,连带也将青海和硕特蒙古纳于治下。
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支持满清入藏,本是想取代准噶尔部统治乌斯藏,可没想到,藏人和[***]、班禅等僧俗势力有英华撑腰,不再容蒙古人主藏。而另一面,雍正又在青海搞定盟分旗,将和硕特蒙古彻底消解为满清臣属。雍正四年,罗卜藏丹津怒极而反,结果被年羹尧、傅尔丹和岳钟琪收拾掉。
原本准噶尔一直图谋青海诸部,可策妄阿拉布坦病死后,准噶尔的注意力转到了哈萨克、俄罗斯等西面敌人上,西北局势看似平静了下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0719
20720
20721
20722
20723
20724
20725
20726
20727
20728
20729
20730
20731
20732
20733
20734
20735
20736
20737
20738
20739
20740
20741
20742
20743
20744
20745
20746
20747
20748
20749
20750
20751
20752
20753
20754
20755
20756
20757
20758
20759
20760
20761
20762
20763
20764
20765
20766
20767
20768
20769
20770
20771
20772
20773
20774
20775
20776
20777
20778
20779
20780
20781
20782
20783
20784
20785
20786
20787
20788
20789
20790
20791
20792
20793
20794
20795
20796
20797
20798
20799
20800
20801
20802
20803
20804
20805
20806
20807
20808
20809
20810
20811
20812
20813
20814
20815
20816
20817
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