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刚在国中推动人心浪潮,凝江南和岭南为一体,江南本地官员却借白莲教案大肆攀咬,一逞私怨,这让皇帝很生气,甚至有风声传出,皇帝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梳理法司。史贻直当然再坐不住,亲自出马,要把这乱刮的风头按下来。
基于皇帝在淮扬学院的讲话精神,法司重新调整了白莲教案处置方针,那就是南北有别,内外有别。
从北面过来的白莲教众才是主要的处置对象,以邪教群案对待,而南面的江南民人,乃至其他国民,都细细甄别,具案处理。
原则清楚了,候安等钟上位的熟人们也有了动作,纷纷为钟上位作保。
“我一定要好好活着,一定要好好行善,报答老天爷的恩情,报答皇上的仁德……”
钟上位出了狱,仰望苍天,泪流满面地立下了誓言。
“是谁在背后施绊子要害我的!?离火堂?东升号?还是安南煤业其他司董!?查!查出来老爷我要把他剥皮抽筋!”
接着他朝着来接他的掌柜伙计咆哮着,眼中怒焰熊熊。
钟上位侥幸逃过一劫,而张九麻子也沾了福气。
他和黄家村的村人因已是英华国民,案情都再被细细审过,行凶杀人和只是受裹挟的人区分开了。张九麻子既未亲自杀人,又对米五娘在黄家村活动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最清楚,因此免了死罪。
许三等二十七名村人,连同一百六十多名北方教众,被明正典刑。在松江城外的处刑场上,许三还引颈高喊“无生老母护佑”,然后被排枪声打断。
六百多名北方的白莲教众被发配到琼州、吕宋和勃泥等地,一百多黄家村人被判若干年不等的劳役之刑。而在几乎已空无人烟的黄家村,一座公坟立了起来,位置就在村外的小林里,公坟之外,是一座小天庙,张九麻子如愿以偿地当回了祭祀,但却一辈子再不能出黄家村。他要一辈子守着那些死者,一辈子守着这块被邪教污秽了的土地。
官府和嘉定天庙为了让世人不忘这桩白莲教案,下了大力气修这座公坟,阴森林子被修葺得幽静闲雅,棺木都深埋地下,只在地面竖起一块石碑,上书死者姓名、事迹和死因。
让观者称奇的是,这里不仅埋了黄家村的受害死者,更多的是施害的白莲教众,这自然跟天主教所倡的罪不及死之义相合。在白莲教众的坟碑中,有一块不起眼的石碑上,赫然刻着“米五娘”这个名字。
三月间,公坟刚修好没多久,张九麻子就迎来了一行尊贵祭客。
“不知道她在下面,是寻着了无生老母,还是老天……”
三娘立在米五娘的墓碑前,放下了一束白莲,在春光下显得圣洁无暇。
“我倒觉得,她更有可能领着鬼魂们,在造阎王的反。”
李肆随口打趣着,遭了三娘一个白眼。
“造反……我们也还在造反啊。”
三娘看向北面,满清还在那边。
“没错,我们一直得造反,造那根辫子的反。”
李肆却仰头看天,天太高太远,永无止尽
(未完待续)
------------
第七百四十六章 全新的开始
【新的一月,匪头有气无力地高喊……努力!】
天高云低,似乎伸手可及,戈壁烟尘翻腾,更与云彩接在了一起。
“你们有两条腿么?没有!就只有两根[***]!跟着中间那根[***]一起,把马当女人曰!曰就不说了,偏偏还硬不起来!你们的马儿能爽么?不爽!马儿不爽了,你面对的不是一个敌人,而是一个人、两匹马!你当然干不过!”
大队骑士撞破烟尘,围在了风化得斑驳嶙峋的石丘下,一个红衣军将正高踞石丘,喝骂着这些部下。
“噶尔丹策零说,汉人骑马,就像女人戴花,我看他没说错!这马背上的事,咱们汉人就是应付不了……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就因为你们这些笨蛋,那些准噶尔蛮子看咱们的眼神都跟看女人似的,屁眼发痒的注意了,这可是好机会啊!”
龙骑军都统制,西路军副都督,青海事务总领王堂合把部下骂得狗血淋头。
官兵们在副都统制陈松跃的带领下,齐声呐喊:“狗屁――!”
王堂合咆哮:“老子的话是不是狗屁,就看下一战你们的成绩!别他妈再搞上一次的把戏,三百人打一百人,还放跑了六十个!”
粗鄙的战斗动员,气质跟戈壁的粗旷异常协调,而当王堂合和陈松跃等一帮龙骑军高层举行正式军议时,众人耷眉垮脸,满面阴霾,却跟湛蓝苍天完全配搭不到一起。
时值圣道十一年三月,青海战云密布。
《英清和平协定》虽已签订,但青海、乌斯藏和西疆之事却不在协定范围。跟江南、湖广乃至陕西的南北相安局面截然不同,自甘肃向西,烽火四起。
雍正在位时,满清在青海还取得了巨大进展。昔曰准噶尔入乌斯藏,噶尔弼和岳钟琪在英华的支持下收复藏地,连带也将青海和硕特蒙古纳于治下。
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支持满清入藏,本是想取代准噶尔部统治乌斯藏,可没想到,藏人和[***]、班禅等僧俗势力有英华撑腰,不再容蒙古人主藏。而另一面,雍正又在青海搞定盟分旗,将和硕特蒙古彻底消解为满清臣属。雍正四年,罗卜藏丹津怒极而反,结果被年羹尧、傅尔丹和岳钟琪收拾掉。
原本准噶尔一直图谋青海诸部,可策妄阿拉布坦病死后,准噶尔的注意力转到了哈萨克、俄罗斯等西面敌人上,西北局势看似平静了下来。
可这平静仅仅只持续了两年,就被拖进了英清南北大战卷起的漩涡。
张汉皖部由四川入陕甘,逼压傅尔丹收缩防线。王堂合孤军入青海,会盟噶尔丹策零,谋夺青海。而彭世涵率羽林军自陕西入甘肃,要拿下西疆大门兰州乃至西宁。
原本雍正还想在西北站稳脚跟,甚至有过把青海卖给准噶尔,解放西北军力,跟英华西路军死拼的谋算。可谋算未及实施,就遭遇热河行宫政变,满清内部大乱。
弘历在李肆的支持下上台,西北自然就再没指望。军力收缩到乌苏雅里台、外蒙和西安一线,只求守住康熙时代的疆域范围,西北就此变成了准噶尔、青海和硕特蒙古以及英华这三方共舞的戏台。
没了满清的禁锢,青海和硕特蒙古一帮王爷台吉们本该敲锣打鼓才对,可惜,他们却成了准噶尔和英华两方谋食的肥肉。如果不是满清还在暗中支持,和硕特前头旗扎萨克察罕丹津又挺身而出,将没了罗卜藏丹津,以致群龙无首的和硕特蒙古纠合起来,青海和硕特怕已化为历史烟尘。
察罕丹津眼界开阔,智计过人,还有一股绝不愿向准噶尔低头的傲气。在他看来,满清颓败,正是和硕特蒙古自立的绝好时机。一面镇伏青海各部,一面举起“卫拉特汗”的旗帜,号召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绰罗斯各部来援,想要再复黄金家族的荣耀。【1】
除准噶尔的卫拉特蒙古各部,甚至漠北蒙古都向察罕丹津伸出了援手,除了满清的鼓动外,他们更想遏制英华北上,侵夺他们的领地。
可在青海,察罕丹津的敌人只有准噶尔,至少他是这么看的。准噶尔还有强敌在西面,不可能兴倾国之军来袭,最多两三万人而已,而青海和硕特各部,人口二三十万,很容易就能拉出两三万勇士对敌,进取不足,自保有余。一旦在青海击败准噶尔,声势大振,自有其他部族来投,势力会迅猛壮大。
至于英华……“那帮屁股比女人脸蛋还嫩的汉人,正好用来充作随军营记……”
察罕丹津对在青海活动的龙骑军是这么评价的,至于东面甘肃的羽林军,有漠北蒙古牵制,路途又远,补给不便,兵力也就一万出头,根本不足为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4391
114392
114393
114394
114395
114396
114397
114398
114399
114400
114401
114402
114403
114404
114405
114406
114407
114408
114409
114410
114411
114412
114413
114414
114415
114416
114417
114418
114419
114420
114421
114422
114423
114424
114425
114426
114427
114428
114429
114430
114431
114432
114433
114434
114435
114436
114437
114438
114439
114440
114441
114442
114443
114444
114445
114446
114447
114448
114449
114450
114451
114452
114453
114454
114455
114456
114457
114458
114459
114460
114461
114462
114463
114464
114465
114466
114467
114468
114469
114470
114471
114472
114473
114474
114475
114476
114477
114478
114479
114480
114481
114482
114483
114484
114485
114486
114487
114488
114489
11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