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沾心中一个大跳,忽然自卑了起来,表妹不仅孝烈,居然还能参与到这样一桩事业里,为一国定法而抛头露面!相比之下,自己还埋头在诗词文曲和圣贤书里,真是太没出息了。
正在发呆,同窗群聚而来,伙计收拾了一番,众人落座后纷纷议论着明经试题。
见曹沾还在发呆,同窗问:“沾哥儿,你怎么不说话?”
曹沾醒过来,目光闪起异样的光亮:“我该好好想想自己的未来了,这明经科,我再不愿考!”
见曹沾拂袖而去,同窗们相对无语,有人幽幽道:“又少了一个……”
曹沾受表妹触动,开始寻找自己的未来,李肆搅起的历史大潮里,又一根细细分支岔了原来的方向。
而在此时的江南,因李煦案而掀起的风潮,更吸引了众多人瞩目,就等着公堂审案的那一曰,旁听席的三百个席位早已预约一空。
“赛里斯人的法律史还真是久远得令人头皮发麻,这些书也不知要读到什么时候,还是去看看现场庭审,感受一下赛里斯人的法律传统吧。”
龙门礼宾馆里,劳伦斯爵士放下了因翻译不给力而异常生涩难明的《礼记》,对这场诉讼满心好奇。
“陛下还真把国法当儿戏啊,竟让一帮小女子来出讼,打又打不得,吓又吓不得,到时庭上怎么收拾?”
江南行营法司署里,一帮法司官员愁眉苦脸。
“我看你们是白学了《皇英刑律》,对讼师就知道打骂?不去厘清条文,备妥案证,在这里瞎抱怨什么?陛下哪点儿戏了?这事陛下说过什么?《皇英刑律》许了民人自讼和代讼,李煦的孙女出讼,合情合法!”
八府巡按杭世骏怒声斥责着部下,但他心头也揣着一滩苦水。他就是李煦案的主理,本以为对李煦的处置已是极轻,却没想到那李香玉跳了出来,一板一眼照着规矩出讼,背后似乎还是贤妃娘娘撑腰。
为此他专门请示了史贻直,史贻直就冷着脸回了一句话:“难道你们连小女子都斗不过?”
这让杭世骏颇为纠结,且不说这不是跟小女子斗,而是跟贤妃娘娘斗,斗的依凭还是国法,这事就有些……“巡按啊,这案子咱们就照着老规矩走了过场,要较起真来,就如拿识微镜看人脸,那是处处孔洞……”
具体办案的上元县通判崔同唉声叹气,这也正是杭世骏头疼之处。历朝历代,那都是先定罪,再找罪名。英华国法虽经修剪,但搞这一行的不是旧清官员,就是红衣兵出身,脑子里依旧是“绝不放过一个坏人”的思维,嫌犯首先有罪,然后再看罪大罪小。冤枉人这事,在他们看来,那是极少可能。你没罪,为啥要抓你呢?
就像李煦,他的罪可摆在明处。这案子掀出来之后,江南各路人马都来找法司诉苦,说英华复江南前,大家都被这李煦害惨了,一定要借这机会严办。法司左右权衡,只是定了个中罪,感觉已是施恩了。
可没想到,这李香玉在贤妃娘娘的支持下,要在这案子上较真,就这案件而言,李煦还真没大罪。法司为定罪,还很作了些手脚。要在公堂上摊开了审,那是浑身窟窿。
“贤妃娘娘是饱学之士,据说连慧妃娘娘都在支持,有她们帮手,这一案可真是难堪啊,也不知道是不是皇上借此案敲打我们法司……”
还有人这么一说,众人哀声更起。贤妃是个大藏书家,更有一个学院在手,引经据典这事,谁能比得过她?慧妃更是可怕,神通局虽已不归她掌握,可只要一句话,要什么证据消息,她能弄不到?
哀怨之余,连杭世骏都有无辜之感,这简直就是皇帝把家务事搞上公堂了嘛,却把法司弄来背黑锅,可怜自己还巴望着江南按察使的位置……“难道真没办法了?”
想到公堂审案时,多半会被一帮小姑娘戳得浑身筛子,杭世骏等人就觉天昏地暗,曰月无光。
杭世骏愤声道:“小女子难养也!再成了讼棍,真是双倍的难缠!”
崔同紧皱的眉头一弹:“讼棍……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讼棍?”
嗯……众人先是大惊,然后若有所思。
没错……讼师就是专门找国法的漏洞,挑对方的刺。跟自己为敌时就是无耻混蛋,可为自己办事,那就是自己的混蛋。
英华跟前朝不同,讼师已是一门正规职业。但多见于商部主理的商庭,替东主办理争产、索赔等商诉案件。民案上讼师也很活跃,也多跟财产利益有关。刑案上更多只是写申冤状纸的状师,而不是讼师。毕竟官府定罪,除非另外求告,否则民人很难翻案。
沉默许久,杭世骏悠悠道:“可有合适的人选?”
一个官员拍掌道好巧,“南海宋子杰正在江南招揽公司生意,昔曰他可作过一任通判,刑律他很熟悉!”
宋子杰……连杭世骏都抽了一口凉气,“宋铁嘴!?”
金山卫,江南行宫,李肆失笑:“他们也知道拉宋铁嘴出来,脑子总算还能用。”
史贻直在旁有些惶急:“此案若是被翻,我法司威严何在?”
李肆不悦地哼了一声:“不要老拿旧朝比新朝,朕的权柄都被削了,官府难道还想将法之权柄全捏在手里?此案翻不翻不是问题,关键是翻得大家心不心服,更重要的是。要让法司知道,让老百姓知道,威严是在法,而不在官府,不在法司。”
他叹气道:“你主理法司多年,立起国法这事,你是有功的,但你若不能为这一国立起法权,你就是功亏一篑啊。”
史贻直愣了片刻,忽然想到之前在淮扬学院,李肆所谈的《权制论》,顿时醍醐灌顶,一脸羞愧地拜伏请罪。
李肆摆手,示意不以为罪。传统思维确实太重,像史贻直这种满清官员出身,又执掌法柄多年的人,不可能一下转过弯来。所以他也是循序渐进,没有把一揽子方案丢出来,事情还得具体的人来办,他作的只是引导。
“李煦案不过是台面上的事,法司以后要习惯案子被翻。翻习惯了,自然不会再担下本不该担的责任。就说这半年来,因族田分户案而引发的诉讼已累积八千多起,一半都没审结,人人都呼号不公。你与朕真正要做的,是建起法之正途,让法为民所用。咱们理顺了法判这一桩,才能上溯到法权,由此让法为公法,为国法,而不是王法和官法。”
史贻直再深深长拜,他确实悟了。
“那么这李煦案……”
他还想从皇帝这摸个底,至少搞清楚,法司要替皇帝背多大黑锅。
“就让这公堂当作赛场,看谁能得鳌头吧。”
李肆还真没放在心上,史贻直顿时松了口气,接着又捏了把汗,暗道回去后得好好鞭策杭世骏等人,就算要输,也不能输在一帮小姑娘身上!
(未完待续)
------------
第七百五十四章 公堂初战
眼见四月已过去一半,皇帝还留在江南,岭南谣言四起,说皇帝肯定是要马上迁都江宁了,岭南江南争都大战再起,战场已不止在报纸,学院、酒肆、茶馆、码头、驿站,但凡人人相聚处,讨论乃至争吵声不绝于耳,粤语、闽语、吴语等等口音混杂,时不时还响起湘语和川音。
国中人心鼎沸,连青海平定,羽林军收复兰州和西宁的消息都没引起什么波动,张汉皖调西宁,吴崖调四川,何孟风接任吴崖,孟松海转任大洋舰队总领,鲁汉陕任南洋舰队总领等一系列军事动向也淹没于喧嚣中。
接着这喧嚣就被各家报纸的头版报道卷走,小女子讼师团要跟法司对簿公堂!
这消息让人心分流为两股浪潮,一股是以洛参娘为首的“女权主义者”,跳出来呼吁埋在深闺的大姑娘小媳妇支持李香玉,她们当然不关心什么法不法,就只觉得李香玉成了女儿家的代表,胜了就是女人的胜利。另一股是以墨社、仁儒,以及贤儒合流后而成的圣贤派读书人,都觉这是民人与官府的对决,不仅在报纸上泼墨助威,更在天坛呐喊招摇。
“一边是贤妃娘娘和旧清要人,一边是皇帝的法司,怎么就成民人与官府之决了?愚人真是好受欺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5592
145593
145594
145595
145596
145597
145598
145599
145600
145601
145602
145603
145604
145605
145606
145607
145608
145609
145610
145611
145612
145613
145614
145615
145616
145617
145618
145619
145620
145621
145622
145623
145624
145625
145626
145627
145628
145629
145630
145631
145632
145633
145634
145635
145636
145637
145638
145639
145640
145641
145642
145643
145644
145645
145646
145647
145648
145649
145650
145651
145652
145653
145654
145655
145656
145657
145658
145659
145660
145661
145662
145663
145664
145665
145666
145667
145668
145669
145670
145671
145672
145673
145674
145675
145676
145677
145678
145679
145680
145681
145682
145683
145684
145685
145686
145687
145688
145689
145690
145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