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杰赶紧道:“下官也选调解……”
杭世骏等法官长出了一口气,还好还好,如此结局,虽不完美,却不算大败亏输。
双方在后堂调解,过程就不为众人所知了,半个多时辰后,法官、公检和讼师团再度出庭,杭世骏宣布,李煦认下此案主谋,以及行贿等七项罪名,指使地痞游手胁迫织户以致伤死等五项罪名则不成立。法司判决,除了苏州一处小院外,抄没李煦所有宅邸和田产,用作伤死和受胁织户的赔付金。此外还判十年监禁,念李煦已七十五高龄,在苏州家宅执行。
“香玉啊,不必再争了,这只是国法算的帐,爷爷还等着其他人来算帐呢。”
见李香玉还在流泪不甘,李煦这么劝解着。
“爷爷还很庆幸,杭州织造孙家北归了,下场如何?家产全抄,男女全被发配到塞外为奴。有国法为他们讨公道吗?不就是皇帝一句话……”
李煦这话终于劝住了李香玉,她止了抽泣,摇头道:“这国法……还是不公!”
李香玉并不知道,就在同一刻,宋子杰向杭世骏等法官苦笑摇头:“鄙人这一套用出来,以后要再当讼师,怕是自作自受,这国法……还真是不公。”
庭审结束,人潮渐渐散去,曹沾耷拉着脑袋,径直朝车站行去。刚才因那一阵旗汉之分的喧嚣,也让曹沾心中发慌,生怕泄了自己底细,被周遭人围殴。此时再回想,又觉自己太过怯懦,跟小表妹相比,简直就是萤火与皓月之别。
自卑涌上来,原本去见见小表妹和舅爷的心思也消了,就想着坐马车回苏州,这一趟出行也花了不少银子,龙门的客栈贵得要死,现在他这落魄少爷可住不起。
“表哥!”
脆声呼唤里,李香玉拦住了他,脸上虽还有泪痕,却已恢复平静。这一场庭审,爷爷虽还是认下了不少罪名,可细算下来,跟官府也是平分秋色,再得爷爷安慰,李香玉也隐隐小有自得,整个人散发出一股超乎于年龄的自信。
“表妹……你、你真厉害……”
曹沾跟小表妹青梅竹马,了解甚深。可以前大家都绕着琴棋书画这些东西转,只是觉得小表妹才思敏捷,学识不弱于男子。现在她骤然在这国法一事上崭露头角,竟跟宋铁嘴那样的厉害角色当庭掰腕都不落下风,曹沾那自卑一圈圈转着,心绪连带身体都佝偻了起来。
“谢过表哥来龙门助阵……”
李香玉可想不了那么多,就觉得曹沾能来看她出庭,很是高兴。
“跟我们一起回苏州吧,法司免费送我们,不坐白不坐,不过可说好了,是‘囚车’哦。”
表哥面前,李香玉恢复了童真,惹得曹沾也是一笑,原本心气低迷,就想溜掉,也被这话激了起来,有什么不敢的?
远处李煦看着这对表兄妹,低低叹道:“香玉啊,爷爷还会牵累你的……”
龙门街道上,人色匆匆,包括出了法庭又转回去找假发的劳伦斯爵士,假发再没找到,虽然是十几英镑的损失,他也不觉怎么肉痛,这一趟收获太多,同时又有太多看法,摸出铅笔想写点什么,笔到纸上,却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而起。
另一行素麻短装的人走在街道上,人人神色凝重,旁人一看就知是墨社的人。
汪士慎感慨道:“国法一事,重在法权啊。”
国法确实不公,漏洞重重,这也没办法,英华刑律诉讼之法虽经减削,但骨架还是沿袭旧朝条文。汪瞎子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只看表面,而是上溯到了国法背后的法权。
庭审来往,双方都借着国法过招。可法权在法司手里,规则都是法司说了算。即便李香玉背后有贤妃慧妃的强大力量,在掌握着规则的法司面前,也难占到上风,那一般的民人,更要被法司,被官府揉搓于指掌之间。这让汪士慎下意识地就想起之前在淮扬学院时,皇帝跟他的一番对话。
官府果然是天下之大恶,这是汪瞎子听过这堂庭审后的第一个结论。
民人不是不能跟官府抗衡,国法就是一桩能为民所用的利器,这是第二个结论。
但要为民所用,这国法就不能全让官府说了算,这就涉及到皇帝在《权制论》里谈到的法权,这本书虽然没外传,皇帝却亲自送了他一本,这是汪瞎子的第三个结论。
法权要怎么定,这是一桩异常繁难的大工程,法权既不能全让官府握住,也不能让单独一方全握住。就像在庭审上,旁听之人情绪上来,顿时就把国法丢在一边了,那样就成了无序之争,这是汪瞎子的第四个结论。
收获满满,前路茫茫,汪瞎子百感交集。
“是啊,法权就不能让官府握着!”
“该由贤者来定!”
“皇帝和贤者共定!”
“我看晚明时梨州先生的主张变一变就好,让学校来定!”
弟子们纷纷建言,还有人更朗声道:“不对,我们是墨,是出于民人之墨,这法权,就得在民人手里!”
汪瞎子摇头:“民人?谁是民人?我们墨社,只为贫苦民人说话。”
弟子们支吾了好一阵,道出了一堆虚无缥缈的方案,让汪瞎子连连叹气。
“我开始明白,皇帝设立东院西院的用意了,我们墨社……要代表民人,最贫苦的民人,去争这法权!”
汪瞎子沉声说着,前路终于清晰展开。
“国法……法权……东西两院,唔,如我所料,真是一个大舞台呢。”
朱一贵这么想着,也有一条大道在心中清晰地铺开。
金陵十二钗与法司和宋铁嘴的斗法就此落幕,余韵正如涟漪,透过报纸、说书先生,行人口耳,向各地急速播传。而最终的结果,也被一般民人理解为两位皇妃娘娘跟皇帝斗得旗鼓相当,不愿伤害夫妻感情,大家休兵讲和。
各个领域都还在咀嚼这一案的收获,龙门的按察使署大堂里,史贻直、杭世骏等法司官员,还有泱泱数百来自岭南的法司官员都齐聚一堂,以这一案为样本,检讨和审视法司的运作。
“刑民案也必须学商庭,全面引入讼师!”
“没错,这一案若不是以宋铁嘴这样的讼师对阵那帮小女子讼师,而是法司官员亲自上阵,情形还真是不堪设想。”
由这一案,法司有了很多收获,最大一桩就是把控和判两件事分离开。
“查账和验伤等事,可以试着交给神通局和英慈院这样的外人,由此可免法司枉法之责,也少民人争辩法控环节的公正。”
“杭大人的三项选择给得妙!调解也用得好,以后该在各地推开。”
庭上的一些细节,以及杭世骏的个人发挥,也成了宝贵经验。
“法司引入公讼,那就得让民人都能用私讼,到时岂不是人人艹弄国法,光我们法司这些人,又怎么能抵挡得住?难靠国法给罪人定罪,那不是天下大乱?”
“讼棍横行,只钻钱眼,贫苦之人无钱请讼师,到时富者能借国法之利,贫者却无所依,我们法司可就要被斥为专护富贵人家的衙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8858
118859
118860
118861
118862
118863
118864
118865
118866
118867
118868
118869
118870
118871
118872
118873
118874
118875
118876
118877
118878
118879
118880
118881
118882
118883
118884
118885
118886
118887
118888
118889
118890
118891
118892
118893
118894
118895
118896
118897
118898
118899
118900
118901
118902
118903
118904
118905
118906
118907
118908
118909
118910
118911
118912
118913
118914
118915
118916
118917
118918
118919
118920
118921
118922
118923
118924
118925
118926
118927
118928
118929
118930
118931
118932
118933
118934
118935
118936
118937
118938
118939
118940
118941
118942
118943
118944
118945
118946
118947
118948
118949
118950
118951
118952
118953
118954
118955
118956
118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