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众人沉默,李肆正要亲自上阵,唐孙镐和宋既这两个西行贤者对视一眼,显是有了计较。
宋既先开口道:“民心即是大义……”
唐孙镐道:“两院在国中正有承接民心之势,若是它们认可此策……”
话未说完,众人恍然,连汤右曾都面色稍缓。
没错,这一国在名义上已非君王之国,国策也非君王和朝堂独断,让两院来接下此策,皇帝和朝廷自然就不必背此黑锅。民心所向嘛,西院是绝对认可此策的,也就东院需要说服。如果将其限制在商业法案里,连东院都不必发话,西院点头就好。
第三步就这么跨出来了,李肆暗叹,臣僚们的思路,已经跟上了时代的节拍……
汤右曾叹道:“儒墨两家,包括英慈院和天庙,乃至诸多借两院攀势之人,怕都要跳出来闹腾的。”
李肆笑道:“这样不好吗?容两院自长,也是既定国策啊。”
承认鸦片产业难以禁绝,那就只保国人,引祸水外流。
虽然难以禁绝,也要限制引导,如此就要伸手,伸手就得分利,由此确立扶大禁小的方针。
鸦片之事,有损大义,以两院的名义定夺,这就拿到了大义,义利由此合一。
经由这三步,鸦片产业的国策就此出笼,而英华国政决策层的思维,也脱胎换骨,步入到一个新的天地。
“接下来……就议范四海之罪和朝鲜局势。”
汤右曾迫不及待地道,虽然不得不接受这三步决策,但他还是想重处范四海。在汤右曾看来,范四海此人是挑起鸦片之害的罪魁祸首,绝不容朝廷将他扶持为合法的鸦片商,否则国中人心难定。
“臣晚到了,告罪……议到哪里了?范四海之罪!?”
通事馆知事小谢此时才到,听了汤右曾之言,顿时呲目。
“范四海何罪之有!?他是受害之人!悍然攻击我英华商人,不仅在海上劫掠财物,还未经释法,收缴琉球商人的货物,有罪的是朝鲜人和年羹尧!陛下……”
小谢向李肆长拜:“臣请朝堂议定惩治朝鲜和年羹尧之策!否则商贾难安,国法不行!”
汤右曾呆住,众人也都抽了口凉气,没错呢,不管鸦片不鸦片,不管范四海有没有罪,都该由英华来处置,朝鲜人和年羹尧形同劫匪,这是生生打英华的脸面啊。
李肆冷哼道:“不止是朝鲜人和年羹尧,还有那曰本的萨摩藩,也开始不老实了。”
他起身拂袖:“范四海有没有罪,自有国法衡量,而朝鲜、年羹尧和萨摩藩……罪不容赦!”
琉球那霸港,船帆如云,范四海立于一艘千料大海船的舵台,手按短铳,目中精光直冒。在他身侧,范六溪更是腰挎军刀和短铳,手持八年式火枪,脸上溢着准备大干一场的昂扬。
“朝廷无力伸手朝鲜,但却允了我们自己护利!还卖我们船炮,我们福华公司在朝鲜丢掉的面子,就靠自己找回来!”
舵台上还聚着一大群人,不是公司司董,就是福华公司的船头和护卫头目,个个脸上都飘着戾气。
福华公司可不是范四海一人的产业,根基是当年来往福建和吕宋之间的海商。容入英华后,产业散于海运、造船乃至吕宋勃泥各项产业。范四海以鸦片撬朝鲜国门,正坐守厚利,却先遭年羹尧一棒子,再遭萨摩商人背后插刀,损失惨重。
范四海怒到极点,福华公司也群情激愤,原本还担忧朝廷碍于颜面,要阻福华公司行事。却么想到,二月初,商部给福华公司吹风,说朝廷绝不容国中商人遭如此恶待,一定会为福华公司讨公道。但事涉鸦片,朝廷还需要走两院拿民心,福华公司只能先靠自己的力量去讨公道。
有朝廷撑腰,范四海和福华公司大喜过望,没有海军不要紧,朝廷卖船卖炮就好,福华公司有船员炮手。上次釜山海战是被曰本人出卖才败阵,这一次,福华公司聚起二十六条大海船,火炮四五百门,足以将朝鲜和年羹尧的水师一网打尽。
“曰本人呢?”
范六溪对伊集院义仓格外憎恨,更想着领舰队直入长崎,砍了那家伙的脑袋。
“自有人去清理门户,萨摩藩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罗五桂上了舵台,冷声说着。朝廷现在不是无力出兵朝鲜,咬咬牙就能遣北洋舰队出战,送几千人马入朝鲜。
但这么一来,朝鲜之事就跟鸦片混在了一起,对正在推动两院担下鸦片之责的朝堂来说,压力和变数就太大,只能先推着福华公司在前面打开局面。
为此朝廷不仅松开了商船武装禁令,许可商船装十二斤以下火炮,而不是以前的八斤以下火炮,还把一些老的海鳌海鲤舰处理给了民间,范四海的坐舟就是一条海鳌舰。同时借一直在生效的《殖民军法令》,许可罗无桂、范六溪这样的海军官兵转入殖民地义勇军编制,再由福华公司雇为佣兵。
范四海这支舰队,跟之前釜山海战时的武装商船队已完全不同,四成船只都是战舰,而三千人里,有两千都是海军官兵,来自北洋南洋两个舰队。
“那么……出发!”
范四海沉声呼喝,舰队出港,秩序井然,杀气冲天。
圣道十二年三月初五,福华公司舰队杀奔朝鲜,真正的鸦片战争此时才正式开幕。
(未完待续)
------------
第七百七十三章 朝鲜风云:血雨腥风又一村
釜山海面,碎木浮海,烟云遮天,三月十六曰的“第二次釜山海战”,战况之烈,远胜“第一次釜山海战”。
探知来的依然是武装商船队,而且数目跟上次差不多,不管是领着山东水师的年斌,还是领着朝鲜水师的李泰参,都觉得还能重演一次辉煌的胜利。只是出于必要的遮掩,年斌的船队依然如第一次釜山海战那般,没再升满清水师旗,而只是专属于他年斌的朝鲜三道水师副统制使将旗。
可双方在釜山外海初一接触,年斌就暗叫不妙,范四海的船队竟然大半都是软帆船……
年斌在江南被英华北洋舰队收拾过,那时他领江南水师去接应锡保的西山大营满军营,脑子里深深刻下了“但凡软帆,必不能与之而战”的印象。
看看李泰参的船队撒丫子直冲而上,年斌招呼自己的战船降帆转舵,似乎作势扑向敌军船队侧面,实际已开始准备转圈而退。
“李——”
朝鲜三道水师统制使的坐舟上,李泰参挺立在将台,拔剑高呼。
“舜——臣——!”
部下们回应以热烈的欢呼,三十来艘四百到八百料的战船散作梅花状,直扑列作两列,呈纵队呆呆突进的敌军船队。
就平均素质而言,朝鲜水师不弱于满清水师,壬辰倭乱的海战经验很足。形虽有差,可群战的梅花战阵原则却很明白。
李泰参还很遗憾,范四海这海寇卷土重来的时间太快,正在赶造的龟船还远未完工。驾着龟船,撞入敌阵,一条条敌船沉入海底,他李泰参将成为货真价实的李舜臣第二。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2910
132911
132912
132913
132914
132915
132916
132917
132918
132919
132920
132921
132922
132923
132924
132925
132926
132927
132928
132929
132930
132931
132932
132933
132934
132935
132936
132937
132938
132939
132940
132941
132942
132943
132944
132945
132946
132947
132948
132949
132950
132951
132952
132953
132954
132955
132956
132957
132958
132959
132960
132961
132962
132963
132964
132965
132966
132967
132968
132969
132970
132971
132972
132973
132974
132975
132976
132977
132978
132979
132980
132981
132982
132983
132984
132985
132986
132987
132988
132989
132990
132991
132992
132993
132994
132995
132996
132997
132998
132999
133000
133001
133002
133003
133004
133005
133006
133007
133008
13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