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总司,咱们其实长矛还没玩顺溜呢……”
吴崖低声嘀咕着,鸟枪虽说简单,可他们从没碰过。十天就要他们能玩顺鸟枪,这事真不靠谱。
“别废话,说让你们练你们就练!从今天开始,所有人都得背着鸟枪跑步、背着鸟枪吃饭、背着鸟枪大小便、抱着鸟枪睡觉!它就是你的心肝、你的女人、你的儿子、你的亲爹!”
李肆如连珠炮一般喷出了这段话,少年们听得两眼圆瞪,可从来没听过李肆这么训过话!
抹了抹有些发热的额头,李肆稳了稳心神,自己还是定姓不够啊,张口就把这些少年当作老兵来训。虽然他们也勉强能算是老兵了,可这么张扬的言辞,他们一时还真接受不了。
李肆也是被自己那有些迷乱的心绪给挤得有些失态,那三个被鸟枪打死的少年让他很愤怒,接着从牛十一口里得知了杨春的动向,更是察觉到了一个机会,能让少年乃至村人们能接触到这辈子从未经历过的战争,这可是他造反大业里里最稀缺的一环:经验。如果他能把握住这个机会,让手下获得大战的经历,他这些种子的底蕴就能再提升一个台阶。
可他不仅要抓住机会,还要呵护住这些幼苗,之前的战斗是迫于无奈,以后可不能再让少年们只用长矛去直愣愣冲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变成鸟枪兵。
这十来天里,造百杆鸟枪都只是小事,更疯狂的是,他要让少年们在这点时间里成为一个合格的鸟枪兵。
这才是真正的大跃进。
------------
第八十一章 技术如江湖
矿场后的山谷里,贾昊吴崖带着少年们列成三排,每人都端着一枝鸟枪,身上卷着正飘烟的火绳,左右腰间各挎着一个葫芦,还有个皮口袋在肚子下晃着。两个葫芦一个装枪药,一个装引药【1】,皮口袋里则是铅子。
少年们一个个拧眉斜眼,神色颇为怪异。在最前一排人的七八步前,一人高一尺宽的木板立在地上,上面还用炭笔浅浅勾了个人形。
七八步……
吴崖悄悄对身边贾昊嘀咕道:“四哥儿是把咱们当瞎子了吧?这点距离,我吐痰都不会丢了准头……”
贾昊皱眉道:“你吐痰能吐死人么?”
吴崖无趣地撇嘴,举起鸟枪,按照刚学到的三点一线瞄准法,偏头闭左眼,右眼找着照门,对上准星,调整着手臂,让这两点跟木板上的人头对齐。
“第一枪,我要来个一鸣惊人。”
他在心里这么念叨着,却没注意到,前排接近二十个少年,包括贾昊在内,枪口都举得老高。显然都和他一个心思,全瞄上了靶子的头部。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距离还要射失,那可是没了天理。
“四哥儿,按常理应该先把装药练熟悉了,再练空弹射击,最后才是实弹。”
在这三排鸟枪阵后方,萧胜正对李肆这么唠叨着。
“装药二十多环,不练得精熟,前环坏了后环就得乱,得练到最多三十息内完成才算合格。接着以空枪射击熟悉手感,最后才是实弹射击。按这个套路练出来,一般一个鸟枪兵打十发实弹就可以上阵了。瞧你这路数,莫非是想让他们打上一百发?”
萧胜长叹口气,在为某人的钱包心疼。
“三百两通关系,三百两买枪药引药铅子,把镇库的存量掏了一半,那管库的还问我是不是打算备足左营十年的量,你这钱花得……”
李肆嗤笑道:“常理?按常理十天能练出来鸟枪兵?”
他摇头道:“一百发可不够,这十天里,我要他们手不离枪,时刻不停,每人打上一千发!”
萧胜翻白眼:“一千发?人能受得住,枪可受不住。”
李肆轻笑:“所以我只让他们装三分之一药量。”
他挥了挥手,队伍左右两侧,张应和梁得广得令,一声令下,片刻后,蓬蓬爆响响起,还混杂着哆哆的硬物击木声。
硝烟散开,瞧着前方那木靶,少年们发出了一片哀叹。几乎没一人打中木靶的人头,好一些的将铅弹留在了躯干位置,还有不少木靶干干净净。
就算只装三分之一药量,不过十米的距离,怎么也不会打偏。少年们之所以丢了准头,都是没顶住两道干扰。一是火绳点燃引药的时候,不少人就开始手抖,二是引药引燃枪膛内的枪药时,没能稳住枪身,枪口再度被震偏。
后世玩惯了枪,李肆更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在他看来,装药是固定流程,火绳枪射速本来就慢,只要熟悉流程就好,也不指望能快上多少,把时间花在这上面可没意义。
他要练的鸟枪兵,不是那些指望用枪声吓退敌手的绿营鸟枪兵,而是能实实在在射杀人的鸟枪兵。虽说这个愿望更多还靠鸟枪,可人如果连基本的准头都没有,那么排枪也没什么威力。
现在他自己的鸟枪还没造出来,除了缴获的十来枝,剩下的全是借萧胜手下营兵的吃饭家伙,每枝租金三两银子,营兵自然乐意。火-药铅子也通过萧胜的关系,私底下从镇库里买来。这十天里,整个山谷都要被枪声笼罩。
鸟枪形制不一,质量有好有坏,这没关系,只装三分之一药量,等于是田大由所说的铁鞭炮,基本不会炸膛,真不堪用了,萧胜还有渠道能借到,事后李肆保证归还一枝,甚至质量更好。至于口径大小不同,铅子的游隙难以掌握,这也早有解决方案,那就是用油纸裹铅子入膛。装量少了,实弹射击没意义,也没关系,把靶子挪近,只要保证在十米的距离上能命中瞄准点,就能练出基本的准头。
李肆这套训练方案其实就一条:每人在十天里打满一千发!平均下来每人要花十多两银子这事,他根本就不在乎。现在他又跟彭家“勾搭”上了,腰包再度鼓了起来。
“啥时候我也能有这条件训手下的兵……”
萧胜满眼艳羡地看着这些少年,他这个鸟枪把总,这辈子就没见过用银子堆出鸟枪兵的训练手段。
“你也挑六十个信得过的鸟枪手,跟我的人一起训练吧,药粉铅子还有鸟枪的损耗,我都包了。”
李肆一开口,萧胜那张老脸顿时灿烂如花,搓着手掌说:“我自己也算一个!”
左右张应梁得广一声呼喝,前排的少年退下,从行列缝隙走到末尾,开始重新装药填弹。第二排的少年前进两步,踩在了地面用石灰洒出的界线上。
两轮蓬蓬枪声响过,第一次射击完毕。李肆召集了所有少年,开始讲解他们的问题。同时自己亲身上阵,向少年们演示该如何稳住枪身,顶住那两道干扰。和后世枪械不同,鸟枪从扣下扳机到子弹出膛,整个过程不是以毫秒计而是以秒计,所以枪身的稳定更为关键。
“这该死的枪托和该死的火绳!”
李肆充满信心的示范险些搞砸,铅子浅浅嵌在木靶人头的脸颊线上,引来萧胜和少年们鼓掌欢呼,他自己却是暗叫好险。
有萧胜带着张应梁得广的指导,后面还有六十名鸟枪兵加入训练,李肆也不必继续一直呆在训练场上。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监造那自己的鸟枪。
他自己造的鸟枪,枪托当然得改,但是火绳却不能丢掉。这是跟着官兵打贼匪,要让官兵看到批量自造的自来火枪,在朝廷眼里,或许是比贼匪还要揪心的存在。
问题不止是枪托,就说刚才枪口不稳的事,原本李肆还想用上解放军叔叔的绝技:在枪口上吊砖头,由此来练习持枪射击的稳度。可看看这些鸟枪,这个念头不得不放弃。这个时代的鸟枪,枪管都是用麻绳扎在枪身上的!讲究一些的也不过是用铜箍,砖头上去,枪管多半就要跟枪身说拜拜……
李肆这才明白,为何刺刀没在清代鸟枪上出现,这东西根本就不具备上刺刀的条件!原本早期的明代鸟铳,有不少是在枪管下方焊上几个底座,然后用铆钉横穿枪身和底座,这样拼合起来,枪管才跟枪身浑然一体,由此发展到燧发枪时代,装刺刀拼刺绝不会搞出枪管分离的窘况,欧洲和曰本的火绳枪也基本是这么干的,技术延续下去,这才有装刺刀的基础。明朝为应付战事,大批量制造鸟枪,为了省钱省工艺,才改成以麻绳和铜箍固定枪管。
绿营兵的鸟枪都是当地自造,枪管的质量还勉强能保证,可整体设计就再没动过。完全是按照怎么便宜怎么来的思路,用麻绳扎还是惯例,甚至在乾隆时期,甘肃绿营还“发明”过以纸裹药代替火绳的招术,让李肆不由自主地想到后世国人的种种“发明”。
拐出山谷,走一两里路就是训练场,可现在李肆有了代步工具,不再是徒步专家,在他胯下是一头毛驴……
原本有了钱,他想买几匹马用作代步和传讯,却被关田等人提醒,没身份骑马,那可是汛兵衙差的绝佳压榨对象。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8388
48389
48390
48391
48392
48393
48394
48395
48396
48397
48398
48399
48400
48401
48402
48403
48404
48405
48406
48407
48408
48409
48410
48411
48412
48413
48414
48415
48416
48417
48418
48419
48420
48421
48422
48423
48424
48425
48426
48427
48428
48429
48430
48431
48432
48433
48434
48435
48436
48437
48438
48439
48440
48441
48442
48443
48444
48445
48446
48447
48448
48449
48450
48451
48452
48453
48454
48455
48456
48457
48458
48459
48460
48461
48462
48463
48464
48465
48466
48467
48468
48469
48470
48471
48472
48473
48474
48475
48476
48477
48478
48479
48480
48481
48482
48483
48484
48485
48486
4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