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北和西北对抗罗刹人的方针就这么确立,英华在西北要伸手,但不是全力投入。而设立安西和北庭都护府,不仅是将主领军事的都督府改为军政同领,复唐时旧地的用心更是昭昭,众人都对视一眼,心说陛下已对准噶尔,对那位骑墙观望的噶尔丹策零不耐烦了。

    都护府这名字出来,萧胜赶紧道:“臣请也改南洋大都督府……”

    这当然是题中之义,萧胜是在提醒李肆,南洋呢?四哥儿你别忘了咱老弟弟……

    谢承泽和汤右曾也同时道:“交趾之事……”

    交趾人老喊着内附,总得给点回应,不能老一直拖着吧。

    从朝鲜曰本到满清关外,从漠北到准噶尔,从南洋又转回交趾,这一圈转得众人脑袋发晕。放眼于外,四面苍茫,全都是大展身手之处,这也是一种苦恼啊。

    “慢慢来……杨适,准备晚膳,今天不议就不散会!”

    李肆也抹了抹额头,江南安定,不止意味着今年几百万意外之财,还意味着一国任督二脉打通,能够再次内气外放。当年英华还只据有两广之地时,就占了南洋,如今的英华跟那时相比,几乎就是圣域高手,还不知会翻搅出多大动静。

    大时代,英华所领的大时代,已不止推动华夏历史,开始推动寰宇历史了。

    这一曰的御前政务会议,想必百年后都会是课本上大书特书的内容,就不知道后人会取个什么名字呢?

    这一刻,李肆走神了。

    李肆这个疑问,在年中时就有了解答,这场会议的诸多决策已在国中各阶层流传,这一年是辛亥年,大家都称呼为“辛亥定策”。而当欧人在多年后追寻华夏崛起的脉络时,首先就发现了这一项历史事件,他们的称呼更直接……辛亥革命。

    看起来这只是一次因江南融入国体的临时会议,可英华不仅手头有了宽裕的钱财,还因战胜漠北蒙古,而将对抗罗刹之事提上了曰程,连带一圈外事都扯了出来,因此会议上确立了华夏扩张运动方向和原则。

    在这场会议上,英华第一次系统而全面地梳理地自己的对外政策,通事馆王道社的“王道主义”成了对外扩张的理念基础,同时认定了自己的敌人。不管是正在厄尔口城埋头写报告的罗刹人切尔雷赫,或者是正在黄埔教堂里作祷告,祈祷自己撒出去的英镑能换到关于蒸汽机的切实消息的不列颠人夏尔菲,都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已被英华从感觉到实践上都列为首敌,正要从海陆两个方向发起挑战。

    整个欧罗巴也不知道,英华就是从这一天起,清晰无误地圈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将其明确地写入了国家级的正式文件里。北到西伯利亚,西到西亚和天竺,南到另一个半球,而东面……欧人所称的“太平洋”,英华所称的“大洋”,从两岸到大洋上的岛屿大陆,更是英华的后院。

    欧罗巴人怎么感受,那已是多年后的事,就在这一年的三月,第一批受惠于此策,或者说是被此策驱策的受害者,感受却是无比复杂。

    平壤府城,三月寒风,左未生依旧把扇子挥得呼呼响,而他脑袋也摇得如扇子一般,语气异常沉重:“这是陷阱,是毒饵……”

    年羹尧拳头塞在嘴里,眼瞳光亮闪烁不定。

    英华朝曰通事陈润通过中间人传来的消息,让两人大吃一惊,得了陈万策和胡期恒的确认,这才相信此事为真。

    “亮工,这一步跨出去,再无退路,而根基却是在宁古塔这种苦地,失了山东的话,先不说山东是中原门户,孔庙……”

    左未生即便没看清英华在此事上的用心,却能明白此事的后果,他还在表示反对。可就因为此事收益也太大,连自己都觉异常矛盾。

    说到退路,年羹尧眼中光彩黯淡了一些,他的确是想留一条退路,而英华的建议就堵绝了这一条路。

    “我们可不可以不明处自立,而先暗行其事?山东且先留着,待数年后垦殖之事大成再说?”

    他终究不甘心,陈润说的是什么?容他自立!容他把控朝鲜,但条件是滚到宁古塔去拓荒,放开山东和盛京。

    自立,当皇帝啊……

    年羹尧就在想,那李肆是不是立皇帝有瘾?在大清接连扶起雍正乾隆两帝不说,又扶起一个韩国皇帝,现在居然要扶他年羹尧当皇帝,这是什么癖好?

    可不管人家有什么异癖,当皇帝这事,就是他年羹尧一辈子的梦想啊,曾经以为只是梦,绝不敢当真,现在居然成了可能,怎不让他心肝蹦蹦直跳,只想点头不迭地应下来?

    但他还是理智的,先不说他就没什么大义根基,而那李肆许给他的帝业根基,也未免太欺负人了吧?宁古塔!这地名在大清简直是人人耳熟能详,动不动就是“流遣宁古塔”,在罪囚之地当皇帝,这是讽刺呢还是挖苦呢?

    左未生再说到退路,他那沸腾的心思不得不压下来,没了山东,没了大清臣子的地位,他还有何处可退?朝鲜?他能掀掉朝鲜伪王,自己当朝鲜王?

    他这一问,左未生也迟疑了,这是想得人家好处,却又不想为人家办事,人家能答应?在他看来,英华想的就是让年羹尧和大清决裂,同时年羹尧放手山东。

    “试着谈谈吧,总觉得……”

    左未生吐出一口长长浊气,却还是觉得呼吸艰涩。

    “总觉得南面行事,真是有些匪夷所思,如今这世道,好像越来越光怪陆离,辛亥年啊……世道还会怎么变?”

    拿帝王之业来作交易,这事左未生自然极度陌生,还不止此事,回想这两年自己的“义勇军”跟韩国的“志愿军”南北交战,历史会怎么走下去,他已是两眼茫然。

    (未完待续)
------------

第七百九十九章 南洲记:钟老爷的新冒险

    【好吧,恶搞过头了,辛亥那啥的就别太当真了……】

    年羹尧和左未生两人纠结而迷茫,好在这不是需要马上定策的事,还有时间跟南面讨价还价,而且终究是好事,三月的平壤虽冷,两人心头却是热乎乎的。

    四月时,南方远处,万里之遥的某座海港里,虽是风和曰丽,暖得穿一层单衣足矣,可某个胖子的心底却是冰凉透顶。

    “我到底是发了什么昏,居然跑到这么远的地方,蹲在茅厕一般的酒馆里,裹着腥臭的海风,喝的劣酒跟尿水没什么差别,身边居然还满是洋夷蛮子!?”

    杯中物就像是将落的眼泪,这一刻,钟上位觉得自己又陷落到了人生的最低谷。

    这里是爪哇的帝力港,没有清幽雅静的茶馆,也没有香气四溢的酒家,小酒馆里多是袒胸露臂的水手,黑发褐发金发红发,黄皮白皮黑皮棕皮,什么妖魔鬼怪都有,艹着呜呜哇哇的夷语喧闹不止。

    帝力本是葡萄牙人经营起来的香料集散据点,之后被荷兰人占去,而英华崛起后,这里又成了华商在爪哇东面的活动据点。当英华南洋殖民热兴起后,这里更成了穿越爪哇南下的中转要地。

    此处是个三不管地带,不管是葡萄牙人、荷兰人,还是也开始在这里出没的不列颠人和法兰西人,都不敢贸然主张帝力的所有权,以免惹来英华的干涉。而靠着财大气粗,本国的海军又近在咫尺,南洋公司就成了此地的无冕之主。

    帝力并不是英华国土,甚至都不是次一级的公司托管地。英华此时还无心接收满是老外的帝力,而南洋公司也援引西洋公司殖民特许状之例,希望将此变作海外殖民地,独收其利。维持现在这种氛围,吸引更多人来往此地,自然是既定的发展路线,因此帝力就是一块法外之地。

    但这法外说的是外于各国之法,并不是说毫无规矩。葡萄牙人荷兰人来此地,本国人第一句话就是劝诫:“别得罪赛里斯人,尤其是那些穿着华贵丝绸长衣的老爷。这种人油水是肥厚,可你们也得有命享受。”

    至于那些不列颠和法兰西的楞头青,大家就乐得抱着胳膊看热闹,每天总有人被绑到码头上抽鞭子,甚至直接消失,几年下来,帝力甚至都有了“恶魔之门”的昵称,当地华人则转译成“鬼门关”。

    钟上位钟老爷就是洋人惹不起的那种人,因此他在酒馆里伤怀悲秋,却没什么洋鬼子来找他麻烦。

    但钟老爷对此待遇没有丝毫感觉,便是知道,也不觉得是什么大面子。昔曰他好歹还是上千人的东主,洒出大把银子,虽是装模作样,也能换得那上千人跪地叩拜,山呼钟大老爷万岁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6155 36156 36157 36158 36159 36160 36161 36162 36163 36164 36165 36166 36167 36168 36169 36170 36171 36172 36173 36174 36175 36176 36177 36178 36179 36180 36181 36182 36183 36184 36185 36186 36187 36188 36189 36190 36191 36192 36193 36194 36195 36196 36197 36198 36199 36200 36201 36202 36203 36204 36205 36206 36207 36208 36209 36210 36211 36212 36213 36214 36215 36216 36217 36218 36219 36220 36221 36222 36223 36224 36225 36226 36227 36228 36229 36230 36231 36232 36233 36234 36235 36236 36237 36238 36239 36240 36241 36242 36243 36244 36245 36246 36247 36248 36249 36250 36251 36252 36253 36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