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州……果然是珊瑚的世界。

    这一刻,众人如痴如醉,心胸中都荡着一种能眼见此景,此行也已值了的满足。

    “一株珊瑚树在广州至少能卖十两银子,这里能采多少?十万株都不止吧!这根本不是珊瑚,是银子铺在了大海上啊!”

    钟上位也是两眼发直,他两臂大展,嘴角流诞,一副恨不得把这无数里珊瑚礁全搂在怀里的痴状。

    “珊瑚州,我来了!”

    之前的沮丧消沉一扫而空,此时的钟上位就觉未来如珊瑚般灿烂。

    (未完待续)
------------

第八百零一章 南洲记:徐福的新人生

    踏上洁白而软细的沙滩,徐福忽然升起罪恶感,脚下的沙子太像盐了,七八年前在江南的时候,一家人怎么也吃不起那白白的细盐。

    其实现在也吃不起……不然为什么自己甘愿离乡背井,到这么远的南洲来呢?听几位老爷说,这处叫什么珊瑚州的地方,在南洲都是偏远之地。

    这辈子怕都是再回不去了吧,徐福这么想着,一股酸意猛然冲上面门。在他身后,正有不少人下了舢板,也都如他这般怔忪出神。

    回头将媳妇从舢板上接下,感受着手掌里的温热血肉,看向也正泪意盈盈的妇人,酸意骤然消散了不少,徐福再想,只要能过上好曰子,只要跟媳妇在一起,哪里不都是家?

    “莫乱跑,小心些,谁知道岸上会有什么猛兽?”

    李顺下了舢板,招呼着头一批上岸的人。珊瑚州可能有土人的事,只有他们这些公司高层知道,如果传开这消息,怕没有多少人愿意到这里来。

    包括徐福夫妇在内的六十对农人夫妻,三十个佣兵,三十名劳工,外加找矿的镶头,建屋的泥瓦匠,防疫治病的郎中,管理物资的算手和字识,跟钟上位等人同船抵达珊瑚州的民人有二百六十一人。但这些人是有差别的,只有徐福这六十对农人夫妻才是真正的珊瑚州居民,其他人都是雇工,干几年就要回国。

    徐福这帮人都是江南、福建、广东乃至湖广等地的无产佃户,尤以江南和湖广居多,他们签有海外移民契约,从现在开始,将置于珊瑚州殖民公司的管治之下。

    以钟上位的求利之心,这些人就是累赘,如果可以,他真心不想要。

    可惜,这是殖民公司必须付出的成本,海外领地要成为殖民公司托管地,由此获得领地工商权,免缴矿产税,产物也免纳关税,仅仅只是支付特许费,那就得在当地有百名英华成年男子定居,同时至少设立乡院。

    这是英华推动海外殖民的基本国策,因应此策,还定有附带法文,但凡国民移居海外,只要在国中没有产业,都必须享有保障其生存的必要土地,以一个成年男子,也即是“一丁”为基础标准。面积大小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南洲的定额是一顷,也即一百亩。

    其实后一条不必国家规定,殖民公司自己都会当作招揽移民的基本条件。海外多的是土地,少的是人。

    总结这一策,殖民公司想要自己包下一块托管地营运生利,就得让大概一百户人自己养活自己。这其实对大多数殖民公司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有一百户农人,就能有基本的粮食保证,在其他事务上也能提供必要的人手。

    但对钟上位来说,他们是来开矿,不是来种田,粮食本就便宜,没必要自己种。珊瑚州公司还没一分利,就得背上养活一百户人的负担,着实亏本。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想,在珊瑚州养活了一百户国人,然后雇佣外籍劳工甚至用奴工就再无顾忌,钟上位也释然了,这只是必要的代价。

    徐福这六十对夫妇是来打前站的,之后会看情况再增添人手,或是收手。在商言商,如果珊瑚州没有前途,钟上位等人自不会把此地搞成托管地,由此背上包袱,东明州的靖海港就是前例。

    “这里气候好像有些干,怪不得总司们会运麦种来,种麦子、豆子,再加上番薯和苞米,养活自己一家两口人没问题。不,就算养活十口人都没问题,百亩地啊……”

    打量着这块陌生土地上的草木,熟悉农事的徐福这么想着。他们这些移民享受着百亩田地的福利,而承担的义务只是上缴田物税,殖民公司的田物税很低,珊瑚州定的是实物的百分之一,几乎就是象征姓的。

    等到此地确立为托管地之后,居民经营工商业也要给公司纳税,不过那时建起了乡院,也能跟公司讨价还价。只是这事还不为徐福这种不熟悉英华国体的人所知所感,在他看来,公司也就是一个衙门,他们是向这个衙门交皇粮而已。

    钟上位等人谋划的未来,跟徐福等人谋划的未来当然很不一致。尤其是当镶头照着地图,找到了铜矿位置,勘查出这是一个富矿后,钟上位眼睛都绿了。

    大堡礁的瑰丽景色就像是上天的祝福,接下来的时曰,钟上位等人幸福地忙碌个不停。

    既然前景已经确认,那就得开始扎扎实实打基础。先是在合适的港湾处搭出浮动栈桥,充当临时的码头,从大船上转运物资上岸,再在码头附近寻找背风避潮的合适地点搭起临时房屋。离海岸两三里就有小河沟,淡水也不必愁。

    李顺负责管理这些工程事务,在军中带过兵,这些事跟野外扎营也没太大区别。同时他还负责安防,周围环境以灌木和草原为主,点缀了稀疏的树林,暂时没什么猛兽。《钦定南洲地理志》也说了,南洲没什么虎狼,多的是袋兽和树熊,很多人在珍禽园里也都见过,因此安防压力也不大。唯一要警惕的,除了可能有的土人,就是草木中的蛇蝎,这自有随行的郎中叮嘱和救治。

    钟上位忙的是开矿规划,包括人力预估,矿场规划,以及产出估算等等。王之彦之前虽浸银商事,秀才底子却没丢,由他负责后勤内务,吃喝用住以及人心都安顿得妥帖无比。

    老实说,他们这三人还真是黄金组合,各自都能独挡一面,三人也本有默契,十来天之后,诸事已初见雏形。

    “得买一台抽水机,再申购蒸汽机两台,一台运矿,一台碾矿。按一千矿工算,一年能冶铜百万斤,眼下一斤铜八钱银,这就是八十万两啊!”

    “除开公司特许费、人工、摊销的机器本钱,还有煤钱、运费之类,我们起码能赚对半,四十万两!一年,这只是一年!”

    钟上位算得额头生汗,两眼放光,王之彦和李顺也是心潮涌动,好家伙,一年能有四十万!再刨去一些杂费,四个股东瓜分,每人一年也能有个七八万。这矿产生意,真是厚利!

    当然不是矿产生意厚利,而是殖民海外的事业厚利。这矿法理上是国家的,其实却是公司的,哪像国内开矿,还得向国家缴纳矿产税。另外,在海外招纳大量劳工这事,也不是一般人有本事办得到的,海外蛮荒之地,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风险也非一般人能承受。

    “等等……是不是少算了什么?他们的开销……”

    王之彦没忘了一类人,顺着他指去的方向,钟上位和李顺看到的是正兴高采烈地也盘算着未来的那些农人夫妇。

    “他们现在缺很多东西,咱们就额外赊银子,让他们买牛建屋子,再用这些欠条逼他们进矿场搭手,用工钱还债,这样就能继续压低矿场的人工!”

    钟上位张口就来,这可是他之前经营黑矿场的成熟套路。

    话出口,另两人沉默,钟上位骤然醒悟,赶紧笑道:“没别的意思,这不也是帮他们尽快立起家业么?”

    在对待民人的态度上,李顺和王之彦跟钟上位有很大差别,眼下这家伙吐出真心话,想用高利贷来绑住民人,压迫他们为公司服务,两人都觉得有些不舒服。

    海外殖民法令有规定,殖民公司必须代理各家银行的海外贷款业务,为新移民提供一定限额的贷款,扶持移民立业,而钟上位的意思是引诱农人借更多的高利贷。

    见两人以沉默表示反对,钟上位赶紧投降,历练这么多年,他也知道没必要在细节上跟搭档闹生分。

    “钟老爷你啊,还是盯着大处,放开小处吧。”

    李顺出身最低,对钟上位这种明明已是万贯家财,却依旧盯着农人血汗不放的思维很不理解。

    钟上位低声嘀咕道:“大处就是小处聚来的嘛,一万两银子,是一万个一两银子……”

    不知道自己已在钟老爷的魔爪下走过一遭,徐福夫妇依旧沉浸在无尽的喜悦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2383 62384 62385 62386 62387 62388 62389 62390 62391 62392 62393 62394 62395 62396 62397 62398 62399 62400 62401 62402 62403 62404 62405 62406 62407 62408 62409 62410 62411 62412 62413 62414 62415 62416 62417 62418 62419 62420 62421 62422 62423 62424 62425 62426 62427 62428 62429 62430 62431 62432 62433 62434 62435 62436 62437 62438 62439 62440 62441 62442 62443 62444 62445 62446 62447 62448 62449 62450 62451 62452 62453 62454 62455 62456 62457 62458 62459 62460 62461 62462 62463 62464 62465 62466 62467 62468 62469 62470 62471 62472 62473 62474 62475 62476 62477 62478 62479 62480 62481 6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