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原因是,萧胜为海军梳理了新的发展战略,宗旨是“布局寰宇之东”,也就是圈地。从圣道十五年起,海军四个舰队都要圈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针对各自的地盘,推行作训一体制。

    新战略下的具体细节自是繁杂难述,而其中一条就是海军战舰主官迁转的资历里,新加了“巡行海疆”这一项。笼统地说,不管在哪个舰队,要当舰长,就得有随舰远航海疆极域的经历。

    大洋是去东洲,北洋是去极北冰海,西洋是去欧罗巴,南洋么……因为鲁汉陕胃口大,把南洲也划入南洋舰队范围,因此巡行南洲就成了战舰主官的必备资历。此次鲁汉陕是身先士卒作表率,驾着巡洋舰环绕南洲,才从南面到了珊瑚州。

    萧胜之所以能推行新战略,却源于他不仅从皇帝那分到了额外的预算,更获知了英华未来中长期的海陆战略,就此有了底气,铺开大摊子搞四洋开花。

    而就皇帝乃至英华一国而言,关注海军却不止是军事上的,更是军政甚至科学等几面都相关。鲁汉陕的座舰上不仅有蓝鼎元这个暂时供职于中书省,为殖民事务作调查和顾问的民间人士,还有来自农部,调查作物的研究者,来自枢密院,调查地理环境的情报人士以及来自商部,调查战略资源和国家之利的官员,甚至还有来自钦天监的天者,要看看南半球的天文星相是怎么回事。

    也就是说,鲁汉陕这环南洲之行,承载着国家诸多研究课题。而探查南洲各公司托管地状况又是中书省更直接的巡视委托,这也符合海军的利益。

    萧胜推行的海军新战略里,珊瑚州这一类海外公司领地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海军依托这些领地,才能牢牢控制住相应的海疆。因此海军正要求各托管地加强港口建设,设立针对海军的维修和补给库。当然,海军的回报就是定期巡视,代为联络,甚至官兵靠岸消费都有助于托管地的经济发展。

    “将军啊,现在哪想得了那么多,咱们只想着回去……”

    钟上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着苦,听明白了珊瑚州的现状,特别是粮食没了,鲁汉陕摊手道:“我还指望在珊瑚州补充粮食呢,船上粮仓早空了。”

    珊瑚州之所以闹成这个样子,钟上位和方武摇身变作土皇帝,艹纵镖师和矿工要压榨农人,而农人不甘被奴役,聚众相抗,全都是因为没了粮食。对十几人的探险队来说,茹毛饮血都能熬下来,可五六百号人要在这荒野过三个月乃至更久,粮食就是一切。失去粮食而造成的巨大恐慌,让珊瑚州原本还勉强维系着的正常秩序骤然瓦解。

    听到鲁汉陕说海军也没粮食,钟上位和方武,以及作为农人代表,一同被鲁汉陕召见的徐福心中一冷,诡异的是,他们却已不觉得有多可怕,甚至已不把这事看得太重,只觉遗憾,并未再度陷入恐慌。

    鲁汉陕这位海军中将带来了更重要的东西……秩序,以皇帝之名,祖国大义,以及军队的权威而立起来的秩序,而这秩序在钟上位等人心中本已轰然垮塌。

    “没了粮食,不想着互帮互助,却自相残杀!?珊瑚州又不是翰海荒漠,海里有鱼,陆上有鸟兽。实在不行,朝陆地深处行去,抓那些两脚兽也能果腹!看看你们却干了些什么!?你们还是我英华国民么?蓝某真是耻于称你们为同胞!”

    “你们仙洲公司不是很了解珊瑚州么?为什么不站出来说话,把大家拧成一股绳?”

    蓝鼎元气愤地训斥着,钟上位、方武以及在混乱中置身事外,作壁上观的仙洲公司探险者们都耷拉着脑袋,不敢言语,他们心中本是极愧。

    “青天大老爷,我要投告钟老爷和方镖头他们逼压良民,草菅人命!”

    徐福昂首挺胸,底气十足,朝廷主持公道来了,坏人就得付出代价!

    钟上位不服,反过来指责农人只想埋头过自己的曰子,根本不为珊瑚州整体着想,他特别例举了农人拒绝领枪防备生番的事。

    矿工的代表也不服,说农人罔顾国法,草菅人命。矿工是侵犯了徐福的媳妇,为什么不经审讯定罪,就直接殴死?由此又说到粮库被烧后,农人自己赶紧护住了粮种子,一粒也不愿往外拿,是不是抱定了坐看其他人饿死的心思?你要护独食,不给别人活路,就别埋怨遭了祸害。

    徐福当然要指责矿工暴戾跋扈,胡作非为,而矿工代表却咬牙流泪,说他们矿工从一开始就不被信任,不管是钟总司,还是方镖头,或者是农人,都当他们是潜在的恶人。既对他们抱着如此偏见,那也怪不得矿工以恶报恶。

    两边已有了血仇,自是相争不下,钟上位听得心惊胆战,不知自己要被定什么罪,赶紧扯上了方武,说他是被方武胁迫。方武差点没气昏过去,自己倒是有这个心,可还没付诸于行动,你钟老爷自己就贴上来当狗头军师了啊,于是方武又跟钟上位吵了起来。

    仙洲公司的人没多解释,就朝鲁汉陕等人耸肩,意思很明白,乱成这样,他们这几个外人又没什么威望,有威望的李顺还卧病在床,当然没办法掺和。

    秩序恢复了,大家就攀上这秩序,开始为自己讨公道。很显然,珊瑚州最缺的不是粮食,而是大家心中的公道。

    蓝鼎元感慨道:“各方都不信任,当然拧不成一股绳,当然要自相残杀。”

    鲁汉陕问:“那这信任,到底是怎么丢了的呢?几百人飘洋过海,到这万里之遥的异乡,相互间本该有很深的信任才对吧。”

    矿工,农人,殖民公司……

    蓝鼎元叹道:“大利绝了,信任自然就丢了。”

    珊瑚州的大利就是铜矿,而铜矿没了,指望眼前大利的殖民公司和矿工们,自然就跟指望长远之利的农人再凑不到一起。

    鲁汉陕点头:“老想着暴利,一旦事有不济,妖蛾子就都出来了。朗州那边也是这样,以为能靠香料发家,却没想到水土不服,先期的十几万两银子都打了水漂。然后当地的总督和主薄黑下心来,想暗中种罂粟,嘿嘿……自寻死路,现在那地方就剩下几十户人种地捕鱼,林家也在四处卖经营权。”

    他数落着钟上位:“你们商人啊,就是太贪!”

    钟上位委屈地道:“不为十倍百倍利,谁愿在这种莽荒之地拓业啊?只为小利,就蹲在国中买国债炒股票就足够了。”

    方武、矿工,乃至仙洲公司的人都暗自点头,不是为大利,谁愿意赌上姓命和一辈子前程,跑到这海外来呢?

    听鲁汉陕说到林家的朗州,蓝鼎元想到自己蓝家的东明州,苦笑着摇头道:“可现实就是如此,大利也不是光有心志就能得的,还由老天爷定着呢。你们这些想得大利的败落下来,反而是跟着你们在海外生根落地,只求过曰子的人得了利。”

    此时不管是鲁汉陕还是蓝鼎元,都也只是看到了现象,没有总结出规律,不像他们的皇帝有后知三百年的神仙眼。海外殖民大潮分作几波,渴求暴利的商人掀起了直接掠夺商货特产的第一波大潮,消退之后,留下的就是只求过活的穷苦人。而这些人在海外自己寻找和孕育出适合当地的产业,为第二波殖民大潮提供了原料和市场的依托。

    就因为看到了目前的南洋乃至南洲殖民大潮还停留在第一波大潮上,他们的皇帝才从殖民法令等各方面推动殖民大潮向第二波主动迈进。但现实和愿望,以及规划总有差距,珊瑚州这里,商人的短利大利,和移民的长利小利揉不到一起,于是人心才崩溃到了这种地步。

    尽管没有升华为理论,但蓝鼎元眼下干的就是纵观南洋南洲殖民状况这件事,他还是有感姓的认识,他问钟上位:“如果诸位都定居在珊瑚州,以珊瑚州为家,事情会弄到这个地步么?”

    钟上位没说话,方武却在一边叹气,至少方武觉得,如果自己跟那些农人一样,都以珊瑚州为家,作什么事自然会多考虑三分,不会像之前那样,一旦铁了心,几乎再无什么顾忌。

    检讨过了,总结过了,现实终究要面对,珊瑚州的动乱必须要整肃,国法和大义不能在这里形容儿戏。

    按照海外殖民法令所授予的权限,鲁汉陕宣布珊瑚州转为军管状态,暂时废止珊瑚州乡院和珊瑚州殖民公司的权益,设立临时巡行法庭,由他充任法官,对动乱期间的各项罪行进行清理。这是给珊瑚州各方立起公道,否则接下来各方没办法同舟共济。

    随舰而来的官方民间人士多是学者,不怎么懂法,但文书作业却还是熟的,因此蓝鼎元等人挑起了公诉人的职责,开始深入调查这段时间来珊瑚州所发生的事。此时钟上位、方武和诸多矿工代表也都乖顺地接受拘押,听候律法的审裁。钟上位是不觉得自己有多大罪,而方武等人却是松了口气。

    这么一调查,鲁汉陕和蓝鼎元都觉有些棘手。

    珊瑚州之前的动乱涉及强暴罪、杀人罪和胁迫劫掠等罪。

    犯强暴罪的几个矿工已被打死了,胡喜也自尽了。

    而犯不讯而杀的农人们,又被方武领着镖师和矿工劫掠粮种,绑缚胁迫,谋杀未遂。

    简单说,活着的人都是一裤裆泥巴,谁也洗不清。

    如果是在国中,倒不必为难,是什么就判什么,两边一起打板子。可眼下大家都还面临难关,作为军管区的法官,有便宜审裁权,鲁汉陕觉得可以试着调解。

    这事关键还看各方能不能放下心结,相互宽恕,重新开始。

    当鲁汉陕通过蓝鼎元,把意思传给各方后,众人一时沉默了。

    “如果公司跟你咱们定的契还有效,你还能守住这百亩田,就别为我丢了未来的曰子……”

    徐王氏还在帮丈夫算计,泪水不停地流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633 22634 22635 22636 22637 22638 22639 22640 22641 22642 22643 22644 22645 22646 22647 22648 22649 22650 22651 22652 22653 22654 22655 22656 22657 22658 22659 22660 22661 22662 22663 22664 22665 22666 22667 22668 22669 22670 22671 22672 22673 22674 22675 22676 22677 22678 22679 22680 22681 22682 22683 22684 22685 22686 22687 22688 22689 22690 22691 22692 22693 22694 22695 22696 22697 22698 22699 22700 22701 22702 22703 22704 22705 22706 22707 22708 22709 22710 22711 22712 22713 22714 22715 22716 22717 22718 22719 22720 22721 22722 22723 22724 22725 22726 22727 22728 22729 22730 22731 2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