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堪称历史里程碑的会面之后,汪由敦回到里斯本,再给不列颠国王乔治二世写信,说什么呢?
“宣战……赛里斯人向我们宣战?”
乔治二世觉得这封宣战书就像是从月亮上丢下来一般,格外荒谬。
赛里斯大家的确很熟悉了,公使馆一直在葡萄牙,前几年关系还没这么紧张的时候,还偶尔邀请过对方参加一些盛大典礼。但总体而言,赛里斯人和“月亮上的人”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距离,远远小于赛里斯人跟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的距离。
乔治二世近期所知的关于赛里斯的消息,就是沃波尔向赛里斯商品征收高额消费税,意在阻绝赛里斯商货的进口。这只是商业行为吧,怎么能一下就宣战了呢?
此时乔治二世当然没去深想,不列颠政斧向西班牙人宣战的理由虽是侵害不列颠公民,但背后还是贸易问题。
再仔细看了国书,乔治二世怒火中烧,赛里斯宣战的理由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拘押华商,导致数十人死亡。这理由路子很正,所以乔治二世才发火。印度就算不是不列颠的,也是欧罗巴的!怎么跟你们赛里斯人扯到了一起?别以为我看不透你们赛里斯人想要独吞印度的用心!
沃波尔的回应则是漫不经心,如同他预料法兰西反应可能会软弱无力,即便宣战也仅仅只是姿态一样,他以很随便的口吻吩咐着海军部:“派一支足以宣示我们的力量,同时又能确保在一定规模的决战中不会失败的舰队去印度。”
真打起来了,也不能大打,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沃波尔默念着孙子兵法上的警语。而对赛里斯人,沃波尔还有后手,赛里斯人不是把南洋当作自己的澡盆么?荷兰人还占着爪哇呢……
1733年,先是波兰王位战争,后是詹金斯耳朵战争,接着就是不列颠与赛里斯的第一次正式对决,海上的对决。
“真不明白,到底是看不起我呢,还是看不起赛里斯人……”
朴茨茅斯港,年轻的海军上校乔治-安森率领三艘四级战列舰和三艘巡航舰出航。安森上校正为自己没能参加海军对加勒比海西班牙属地的进攻而沮丧,接到这项命令也没振作起来,跟遥远而未知的赛里斯海军作战,能获得多大的荣誉?沃波尔和海军部并不指望他这支小舰队去挑战整个赛里斯海军,训令只是“袭扰赛里斯的海上贸易线,支援东印度公司,给赛里斯留下不列颠不可战胜的深刻印象。”
安森傲然道:“不,我可以挑战整个赛里斯舰队,就像第乌海战葡萄牙人对付埃及人一样。”
1733年9月,安森的小舰队出发,后世不列颠人称为“安森大冒险”的历程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这个剧本的邪恶大反派,赛里斯海军中将,西洋舰队总领胡汉山,此时正立在“华山”号战列舰的舵台上,抱着胳膊,打量着西面的陆地。
在胡汉山的身后,三艘战列舰和十多艘巡洋舰排成数列,摆出一副万炮齐轰的架势。在他身前的海面上,还能见到大片残骸,以及几艘狼狈抢滩的武装商船,那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船。更西面是陆地,隐隐见慌慌张张的如蚁人群流窜不定。
这是马德拉斯,在加尔各答成为不列颠印度东印度公司治所前,马德拉斯是不列颠在印度最大一处据点。
胡汉山等了许久,没等到预想中的白旗飘起,不耐烦地对部下道:“跟他们下最后通牒,不投降,就跟马德拉斯一同化为齑粉!”
几乎就在同时,北面两千里外,孟加拉湾口顶端,自胡格利河口上溯二百里,炮声隆隆,大群蓝衣兵挥舞着双身团龙旗和双龙出海旗,向夯土墙已被轰出无数缺口的威廉堡冲去。以威廉堡为中心,这座初见雏形的城市正是加尔各答,不列颠人刚刚在这里站稳脚跟。
“圣道十六年……红红火火又一年哪――!”
龙门,不,已改名为东京的地方锣鼓喧天,唱曲的扯高了嗓子,烘燎着人心。新的一座宫殿正在金山卫之北,黄浦江之南,青浦之旁拔地而起。这座新的皇宫引用了汉时旧名:“未央宫”,将跟南京(黄埔)的无涯宫一道,成为英华皇帝的居处。
(未完待续)
------------
第八百二十二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
“疯了!赛里斯人疯了!”
威廉堡里,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加尔各答守备司令跺脚大骂,听炮声,赛里斯人至少运来了十门威力超越三十六磅海军炮的三十斤大炮,尽管对方的伏波军不善攻坚,人数也不超过三千人,对自己所掌握的两千印度土邦兵没有绝对优势,但再多的部队也扛不住火炮的轰击。
赛里斯人真是铁了心要拿下加尔各答,加上之前所拿到的吉大港,他们独占孟加拉的野心昭然若揭。
这位司令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印度陆军司令莫顿的下属,受莫顿的教导,对赛里斯人很熟悉。可眼下赛里斯人的行动却非常陌生,在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看来,赛里斯的扩张是分两层,一层依附于满南洋跑的商人和移民,他们在哪里生根落地,赛里斯才会把眼光放到哪里。另一层则是避开欧洲人已经宣称了所有权的殖民地,向南向东占领那些欧洲人还来不及染指的空白地盘。
现在却不一样了,不管是吉大港还是加尔各答,都不像吕宋、勃泥乃至马六甲、亚齐和巴达维亚那样有大量赛里斯移民,来往这两地的都是以缅甸沙廉为据点的赛里斯商人。可赛里斯却以这些商人受到侵害为借口,悍然发动了战争。
赛里斯人转姓了……这位司令只能改变自己的观念,正视对方侵夺利益的思想和手段已经趋近于欧罗巴。
蓝衣伏波军正汹涌而来,已被火炮轰得肝胆皆裂的土邦兵一哄而散,只有数百不列颠官兵还顽强地倚靠威廉堡主楼抵抗,但司令明白,一旦对方把大炮拉过来,再英勇的抵抗也无济于事。
“东印度公司大陆派那些混蛋才是真正的疯子!之前要听进了莫顿的话,何至于落到现在这地步!”
司令沮丧地吩咐部下准备白旗,他不得不投降,这不是耻辱,挑起事端,授人口实的那些人才该为战败负责。
赛里斯商人以吉大港为据点在孟加拉倾销商货,东印度公司那些笨蛋认为对方无视自己从孟加拉王公那获得的贸易特权,是在走私,抓了上百华商回加尔各答,折腾死一半,现在好了,公司不得不付出失去加尔各答,乃至失去整个孟加拉土邦的代价。
威廉堡的白旗正在飘扬,马德拉斯的白旗也冉冉升起,尽管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在马德拉斯汇聚了上万土邦兵,甚至连圣大卫堡都不要了,堆出了上百门火炮,守备司令更是熟悉赛里斯的莫顿,但在赛里斯舰队的近千门火炮面前,这些力量连胆子都壮不起来。
“你们得不到马德拉斯,这里没有华人,印度人早习惯了我们的统治,只有我们不列颠人才懂得怎么治理这里。我们需要理姓地面向未来,签署一份关于殖民印度的合作条约,这对我们双方都有利。”
莫顿还在竭力维护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利益,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特使波普尔也在极力斡旋,几人本是旧识,莫顿晓之以理,波普尔动之以情,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
胡汉山却耸肩道:“我是军人,之前的任务是打败你们,现在的任务是监督你们按照投降协议,一个不留地离开马德拉斯。至于你说的事,决定权在我们通事馆的文官手里,他现在应该已经在……本地治里了。”
波普尔脸色骤变:“你们要把这里交给法国人!?”
不列颠和法兰西两国的东印度公司都将印度视为亚洲腹地,彼此争夺不休。按照李肆前世位面的历史,双方不间断的零星冲突,在十多年后发展为大规模战争。在第一次卡纳蒂克战争里,法国人借助印度洋上的优势海军力量重创了不列颠,夺占了马德拉斯。但不列颠人在第二次卡纳蒂克战争里转变策略,借重印度土邦力量,找回了场子。再到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不列颠名将克莱武以三千大败七万,法国在印度的势力遭受致命打击,最后通过第三次卡纳蒂克战争,不列颠人将法国人彻底赶出了印度。
而此时的1733年,克莱武还只是个八岁童子,英华以远远超越他国的海军力量,如泰山压顶,将原有的历史轨迹彻底抹去。
为此而受惠的就是法国人,本地治里的总督府里,英华通事馆一位年轻参赞正跟总督秘书在印度地图上忙乎。
法国人慷慨地道:“以北纬20度为线如何?”
早在一千六百年前,《托勒密地图》就开始以经纬线划定世界,到现在经纬线已是地图必备的标注方式。目前纬度的测量已很精确,只有经度还有很大问题,例如没有确定经度起止点,更没有曰期变更线的概念,但用来地图开疆却已足够。
赛里斯人皱眉道:“你们也太贪了吧,最多16度。”
法国人叫了起来:“印度最富庶的地方都在北方,这跟面积又没多大关系。”
赛里斯人耸肩道:“北方关你们什么事?你们有据点在北方吗?印度的北方还是我们赛里斯的国境呢。”
英华通事馆的高级官员跟总督杯觥交错,谈笑风声,参赞和秘书却争得面红耳赤。
英华此时要独占印度还是不现实的,要赶走不列颠人,就得跟法兰西人合作。因此如何瓜分印度,就成了双方合作的关键议题。
参赞和秘书争了一阵,都摸到了对方的底线,这就好办了,平均一下,18度……
1733年9月27曰,英华和法国在本地治里达成《印度条约》,一年后在东京和巴黎换约,正式生效。两国携手瓜分印度,以北纬18度为界,北面归英华,南面归法兰西。除开与双方有同盟关系的其他国家,如葡萄牙等国的既有据点,其他国家的殖民据点,将列为两国共同清除的目标。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0665
20666
20667
20668
20669
20670
20671
20672
20673
20674
20675
20676
20677
20678
20679
20680
20681
20682
20683
20684
20685
20686
20687
20688
20689
20690
20691
20692
20693
20694
20695
20696
20697
20698
20699
20700
20701
20702
20703
20704
20705
20706
20707
20708
20709
20710
20711
20712
20713
20714
20715
20716
20717
20718
20719
20720
20721
20722
20723
20724
20725
20726
20727
20728
20729
20730
20731
20732
20733
20734
20735
20736
20737
20738
20739
20740
20741
20742
20743
20744
20745
20746
20747
20748
20749
20750
20751
20752
20753
20754
20755
20756
20757
20758
20759
20760
20761
20762
20763
2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