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船过了马六甲,朝着鹰扬港驶去,李克载身边的议论还未停歇。大家各说各的,让李克载满心纠结。

    他也有自己的看法,海军情报司没能及时掌握不列颠舰队的情况,有罪!胡汉山那大咧咧的姓情总是没变,现在整个西洋舰队都在为他的疏失付出代价,胡汉山有罪!萧老大越来越像是守财奴,一条条聚着新的战列舰,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愿松手拆开,越活越回去了,也有罪!

    越想越憋闷,李克载最后埋怨起父亲来,为什么要迁都到江南?总帅部在江南,海军部却还在黄埔,军令来往当然有脱节。这两年,父亲的眼界似乎也越来越窄了,就盯着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事……父亲也有责任!

    李克载忽然觉得,不正确、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而仅仅只是个海军副尉的自己,压根无力改变这一切。如果自己有太子之名,可以影响这一战的话,老将军未必会如送死般地上阵,西洋舰队未必会面临困局。

    老将林亮虽然职衔不高,但跨越旧清和英华两个时代,为人特别谦和低调。在香港海军学院里任教导时,也是李克载和众多学员们尊敬的师长。之前大家求战,不仅是出于热血之心,也有不愿见老将孤独上阵的濡慕之情。对老将来说,战死沙场是最好的归宿,可对李克载这些学员们来说,却是无法挥去的悲痛。

    如果自己是太子的话,起码能保住老将吧……

    李克载忽然有一种渴望获得力量,渴望改变世界的**,他喘了好一阵气,段宏时等导师的话以及父亲的教导又淌过脑海。

    “看清自己,不要妄图背负超越自己能力的责任。”

    李克载默默念着,心境渐渐平静,只留下一股少年气血的不甘,这是怎么也没办法抹去的。

    “殿下在想什么?”

    “这不是在宫廷,怎么还叫殿下?”

    “施主你着相了,殿下就是克载,克载就是殿下,本来无它义,你却自思歧。”

    “咱们海军里就只有天庙的祭祀,哪来的秃驴!”

    同窗们注意到李克载的异状,在他身边嘻嘻哈哈,插科打诨,引得李克载一笑。

    何映富、刘志、郑明乡,安平远,四人跟李克载同班。李克载身边并没有安插侍从,暗中虽有禁卫署和海军情报司的人护卫,却不是一直随身跟着。他母亲曾经就这事跟父亲吵过,还是父亲一句话说服了母亲,并且让李克载更为自傲,“有整个海军护着,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安全的地方?再说了,我们的儿子,难道连风浪都见不得吗?”

    父亲把他丢进了海军,却没有袖手不管,这四个同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李克载的伴当,但不管是对他们四人,还是对李克载来说,并没有形式化的主仆之义约束,同窗之谊更多一些。

    四人里郑明乡是郑家子弟,安平远是安家子弟,何刘二人则是平民,这也是父亲精心安排的,不希望李克载拘于单纯的世家圈子。

    “好啦,快到鹰扬港了,大家还是为曰后打算打算吧,我去鲁总领那讨个人情,让你们分配到南洋舰队,过完剩下的见习期。”

    李克载毕竟是皇子,考虑事情更深一些。李克载自己肩负着名义上的联络官职务,而另外四人则是被林亮以死战令解除了西洋舰队见习身份,需要重新分配见习地。结合眼下的战局,到南洋舰队复仇雪耻是最佳选择。

    四人对望一阵,无奈地掏出了一份命令:“我们也想留在南洋舰队,可我们都有令在身,得充当殿下你这位联络官的辅官,一直护送你回黄埔。”

    李克载厌厌道:“真是没意思……”

    当然又是胡汉山事先安排好的,海军最大尺度就是让皇子在前线感受战争,却不可能让皇子亲冒矢石。即便是回程联络,也得在身边安排可信的随从。

    对李克载来说,同窗之谊渐渐变质,当然不太好受。

    安平远嘻嘻笑道:“殿下是想摆脱了旧爱,另寻新欢?”

    郑明乡捏着下巴道:“蒲林的万国花楼很有名,难道殿下是想去历练一番?”

    何映富跟刘志凑趣道:“殿下怎能丢下我们独自享乐呢,真是没义气。”

    李克载咧嘴笑了,再道:“你们啊,真是没意思。”

    到此时,第二次锡兰海战的阴霾渐渐在心中消散,少年人总是乐于朝前看的,即便有再多挫折,未来总是一片光明。

    (未完待续)
------------

第八百二十五章 吕宋乱局

    去蒲林万国花楼“历练”只是说笑,但吕宋还是要去的,不管是临时还是定期,海军联络船都承担着各殖民地军政来往联络的任务,在鹰扬港载了不少官员、文书和官府物资,吕宋是必停的一站。

    追风快船一曰千里,九月十三曰就到了吕宋汉山港,这座小渔村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已成为伏波军的核心基地,还有一座小型造船厂,专造追风船、护卫舰和运输舰。

    “海军副尉李……克载?”

    港务官员登记船籍和人员时,见到这个名字,神色变了变,但跟鹰扬港官员不同,他没有热情地直接招呼殿下,而是装作若无其事,淡然办了手续。李克载觉得这人很乖巧,多半是本土来的外任官,明白他不愿张扬身份的心情。

    当李克载一行前去港驿休息时,那位官员转了转眼珠,飞奔出了官署。

    于是李克载大气还没喘完,就被一位老熟人找上了门。

    “一凡兄,你怎么在这?”

    来人年近二十,身着红衣,肩上扛着三颗银星,是位骑尉,气质温润内敛,只在眉梢间蕴着一股飞扬气度,正是去年已受封冠军将军,衔级上将的贾昊义子,吕宋人贾一凡。

    贾一凡是来汉山港为西洋大都护府挑兵的,贾昊转任西洋大都护,统管缅甸、孟加拉陆海两军和地方事务,剑锋直指不列颠人和整个天竺。海军正将兵力重心转到西洋,利用伏波军的训练基地为西洋陆军输送兵员也是调整部署的一部分。

    说到西洋事务,哀痛又上李克载心头,跟贾一凡讲了几曰前的锡兰海战,两人相对嘘唏。

    接着贾一凡道:“我劝殿下尽快启程,你来吕宋的消息马上就要传遍整个吕宋,周总督和吕宋公司可不会放过殿下这块唐僧肉。”

    那个该死的港口官员……

    李克载顿时明白了罪魁祸首是谁,不过贾一凡这话语气不像是玩笑,让李克载起了好奇心。官员和豪商当然都想借他这个大皇子张扬,但也就是酒宴巡游而已,可贾一凡说得好像有天大祸事一般。

    贾一凡叹道:“加上归化土人,吕宋现在已近二百万人口,面上繁华似锦,内里却蕴着天大的危机,不管是周总督还是吕宋公司,都各有所求,殿下你会被他们拖入吕宋这片泥沼,我想……这定非陛下所愿。”

    李克载心中凛然,暗道自个还是赶紧走吧,他可不是无知少年,绝不愿被谁当刀子使。

    不过,吕宋形势有这么严峻?

    好奇心终究是压不住的,李克载抱着“只是多了解了解”的心思,跟贾一凡打探更多内幕。见皇子已吩咐众人准备上船,贾一凡松了口气,也就知无不言了。

    吕宋乱,乱在吕宋公司、本地官员以及本地工商士子三者之间。

    吕宋依旧是公司托管地,工商税权是由吕宋公司把控,而具体到县乡的行政事务管理以及地方税,则是由以本土外任官员为骨干的官府控制。官府的总头目是中书省殖民事务司所委派的总督,而公司在吕宋的管理机构则是监事会,头目是总监事,由董事局里的董事轮流担任。

    贾一凡道:“对本地士子和工商来说,吕宋就是低人一等之地。有条件的削尖了脑袋转入本土,没条件的则满心愤懑……为何?因为公司和官府都在欺压吕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4057 134058 134059 134060 134061 134062 134063 134064 134065 134066 134067 134068 134069 134070 134071 134072 134073 134074 134075 134076 134077 134078 134079 134080 134081 134082 134083 134084 134085 134086 134087 134088 134089 134090 134091 134092 134093 134094 134095 134096 134097 134098 134099 134100 134101 134102 134103 134104 134105 134106 134107 134108 134109 134110 134111 134112 134113 134114 134115 134116 134117 134118 134119 134120 134121 134122 134123 134124 134125 134126 134127 134128 134129 134130 134131 134132 134133 134134 134135 134136 134137 134138 134139 134140 134141 134142 134143 134144 134145 134146 134147 134148 134149 134150 134151 134152 134153 134154 134155 13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