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续)
------------
第八百二十七章 朗朗天意
将近香港,大屿岛凤凰山上,香港海军学院的飞龙行雨旗已依稀能见,此时风平浪静,李克载立在船头,心中仍是风雷不定。
刘志说:“周宁贪赃枉法,民不能言,官不敢言,总得有人言!”
何映富说:“此人虚伪狡诈,之前所言都是假的!他在吕宋一手遮天,就怕殿下你把吕宋事传入陛下耳中,坏了他的前程!”
安平远说:“不能因人废言,他说的吕宋之事未尝没有道理,青沙县丞的投告,居心未必纯正,事由未必为真。”
郑明乡说:“莫忘一凡兄之言,不管是克载,还是殿下,都不该接下此事……”
同窗的话犹自在耳边回响,之后更是激烈的争吵,就如李克载此时正天人交战的内心一般。
三天前,青沙县丞何继廷在汉山港向他递上控状,投告吕宋总督周宁,并将具案细细道来。
控状称,周宁督吕宋两年,声色犬马,荒银成姓,以官威凌迫良家女子为妾为婢,吕宋人人敢怒不敢言。
有青沙县受害女子不甘受辱,向当地法正申告。法正欲秉公行事,讼至县法院。不料通判竟反判女子与法正串通构陷,女子入监,法正被逐职。
何继廷本是青沙知县,身兼律事,不忍国法受污,向通判提请复审,却遭莫名弹劾,剥了律职,降为县丞。
李克载当时就道,别说他现在的身份只是海军一员,便是以皇子身份来此,也未奉令巡查地方政务,更无权插手律法之事,找自己是找错了人。国中自有法度,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何继廷却道,他已申告过都察院,几月下来都杳无音信。前几曰又找吕宋巡按,求请复审构陷案。吕宋巡按却暗示说总督此前本已留了情面,你何继廷却还向都察院申告,如今不仅官位难保,清白都再难留住。
眼见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得知皇子来了汉山港,何继廷不得不破釜沉舟,求皇子为其出声。
“吕宋已是周宁一人独断之地,此人乃我英华的胡惟庸!”
何继廷甚至说出了这般决绝之话,视周宁如不共戴天的仇敌。
控状还附有好几份投告周宁欺压良民,迫良家女子为婢的卷宗,显然是何继廷搜集来对抗周宁的材料。看着这些材料,名时地事俱全,李克载当时就信了。
周宁本就有这毛病,还记得母亲和娘娘们回忆立国之前的旧事,提到杨春时就曾说过,杨春丢下家眷落草,周宁抓了杨春的妾婢行乐,逼得好几人投江。
就这事来看,周宁品行就很有问题。母亲都少有地埋怨过父亲,说此人本是该杀之人,却因从龙而宽宥。只是这么多年下来,周宁也算是兢兢业业,又无大的劣迹,母亲那话也是义愤,说过就忘。
此时回想,真是江山易改,本姓难移啊,督吕宋一地,就当自己是土皇帝了,可以为所欲为……
李克载当时非常愤怒,不等同窗开口,就接下了控状,说要代何继廷讨公道,为那些受害女子声张。当然,那愤怒更多是觉得周宁把他当小孩一般哄得团团转。
可之后海风一吹,同窗一吵,李克载就觉得自己有些莽撞了,到底是不是要将这份控状递上去,他也开始犹豫不定。
同窗里,刘何二人坚决主张扳倒周宁,安郑两人却认为这事不单纯,说不定是政争,李克载身为皇子,就该置身事外。
李克载左右为难,管吧,这事真可能是政争,仔细回想那青沙县丞的话,似乎也有疑点,说到被降职时,言语很是含糊。
但不管吧,周宁逼害民女这事,不仅符合他的品行,汉山港船工所言,也佐证周宁在吕宋压根不像他自称的那般干净。
同窗始终没有统一意见,此刻船就要到香港,李克载依旧拿不定主意。
正眺望山海,纾解心怀时,一抹连绵山影骤然从海面拔起,还渐渐逼了过来。
那不是山,是战列舰,新造的战列舰,十多艘巨大战舰,帆影连成海上绵山,自伶仃洋方向驶来。
“是鲁总领!鲁总领亲率主力舰队出发了!”
同窗们奔到船边,激动地嚷嚷着,李克载也从望远镜里看到了旗舰的将旗,正是南洋舰队总领,海军中将,开国宣节候鲁汉陕。
“看不列颠人还要怎么跳腾!”
李克载也丢开纠结,拍着船栏,跟同窗和船员们呼喝相迎。待雄壮舰队消失在南面天边海极处时,心念通阔,已有定计。
“我去见个人,之后再作决断。”
联络船在香港军港临时停留,同窗问李克载有什么打算,他如此回答,引得四人同时发出了意味深长的低低笑声。
没理会这四个已向恶质跟班进化的同窗,李克载下了船,朝远处一座醒目的建筑行去。高而削尖,顶端还有巨大的钟盘,那不仅是香港的钟楼,也是香港盘宗天庙。
天庙里正有人来往不断,默默叩拜天位和盘娘娘像,李克载有些沮丧,没听到他所期盼的歌声,也没见到他想见的人。
端详着天位旁该是新造的盘娘娘像,李克载暗自摇头,心说跟萧娘娘越来越不像了,萧娘娘就是盘娘娘这事,他从小就知道,而且更知道这是不可公开说的秘密。
再仔细看塑像,李克载忽然觉得,也许是萧娘娘越来越不像人们心目中的盘娘娘。如今的萧娘娘戴着眼镜,领着自己那位“野蛮”、“刁钻”,从小就爱欺负他的姐姐,埋头研究医药金石,就如博学之士,哪还像这“盘娘娘”,眼眉间满是悲天悯人之色。
脚步声打断了李克载的思绪,一群麻衣少女从侧门飘然现身,在殿堂一侧列队站定,李克载顿时欣慰地咧嘴笑开。
筝、鼓、琴、瑟、萧、笙,乐师们带着各色乐器鱼贯而入,由麻袍老者引领着,奏响幽雅旋律。
“游子衣,慈母心,烛光夜风针针寻……”
“囊中书,严父命,识数知理仁人情……”
……
“行万里,唤乡音,不分南洲与北庭……”
沁人心肺的女声悠悠荡起,唱响一首天曲,名为《人德》。李克载的目光紧紧落在前排一位天女身上,十三四岁,娇小的个子,眉目娟秀,脸颊还显着一丝婴儿肥,正一板一眼地唱着。她的歌喉带着一股跟她个子很不相符的深沉力度,让她成为将和声绵延得更厚重的中心,而她的手还随着韵律一张一握着,似乎随时要应歌而舞一般。这声音和这身形合在一起,看得出她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歌曲中,一股纯粹到极致的气息自她小小身躯薄发而出,更增天庙一份肃穆神圣。
小天女专心地唱着,嘴角还一直勾着甜甜的笑容,李克载看得如痴如醉。一曲终了,他满足地长叹口气,没去惊扰小天女,昂首步出了殿堂。
“那份诉状……我要递上去!”
看向四个同窗,李克载坚定地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4713
64714
64715
64716
64717
64718
64719
64720
64721
64722
64723
64724
64725
64726
64727
64728
64729
64730
64731
64732
64733
64734
64735
64736
64737
64738
64739
64740
64741
64742
64743
64744
64745
64746
64747
64748
64749
64750
64751
64752
64753
64754
64755
64756
64757
64758
64759
64760
64761
64762
64763
64764
64765
64766
64767
64768
64769
64770
64771
64772
64773
64774
64775
64776
64777
64778
64779
64780
64781
64782
64783
64784
64785
64786
64787
64788
64789
64790
64791
64792
64793
64794
64795
64796
64797
64798
64799
64800
64801
64802
64803
64804
64805
64806
64807
64808
64809
64810
64811
6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