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的也是天道之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凡物要能用数字测量,才可深知此物姓理,进而才可有效利用。
钱的第二项利处更关键,钱是交易专有之物,不仅粮食能靠换成钱交易,但凡有人需求之物,它都能通过钱交易,包括人的智慧,人的劳力。只要你肯付出,它一定会给回报,差别只是能交易到多少。既是交易,只要有了钱,什么都可以换到。
因钱,因钱之交易,不仅能容纳更多非农之人,还将古人之世的统治根基变了。古人之世是靠人身依附堆起来的一座座“人头塔”,而今人世里,因为可以靠着智力、靠着劳动就换得钱,然后钱又能换得生计所需。自此人不必再依附于另一个人,人之间也再不是主奴的关系,而是相互交换,也就是交易。
这钱及钱之交易,段宏时比拟为狮子,对应的是猛虎如国。
大英借白银全球聚来华夏的大势,将钱向下深压,具体表现就是扶持起金融业,大力推动工商业,确保他们的利益,由此国家根基就从粮力本制,向钱本制转变。直白说,喂饱狮子,让它长大,能跟老虎分庭抗礼。
段宏时强调,钱这狮子虽然鼎革了旧世,但利外有弊,同样猛烈。就因为钱能换到万物,所以人心很容易受其诱引,失去底限,由此人世也会祸乱不断。
这时段宏时重提老论,要破开国家这头老虎对人的人身压榨,就得靠钱这头狮子,但要约束狮子,又得靠国家这头大老虎。二者互斗,但又斗而不破。
但跟以前不同,段宏时对这“斗而不破”有了细述,让李克载颇感新鲜。
“本朝奉天道,本民心,天人之合在法,法即本朝道统。狮虎相争,必绕法权、法行和法判而斗,如此国体方能跌扑不破。”
“观本朝在法之三事上,立制未全,经行未诣,东西院、法司和庙堂的政构,犹有未善之处,该如何聚散,是撼一国根基的大事。”
段宏时对皇权、法权和官僚之权的结构还很担忧,认为现在的体制还很不完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闹出不可收拾的乱子,乃至影响到一国前程。
看到这,吕宋乱相,周宁与地方官的争斗,甚至之前看到薛雪和陈万策似有不睦,桩桩事都涌上李克载的心头,让他忽然觉得,段宏时所言不是未来之事,现在似乎已有征兆。
书看到一半,后面还有大量关于“今人世,钱为本”的分析评述,但李克载心思已经乱了,再看不下去,脑子里就转着杂念,辗转反侧,半夜才近合眼。
可能是刚刚入睡,就被唤醒了,听行宫脚步声杂乱不定,心脏如一块铅重重沉下。
圣道十九年九月二十五曰寅时三刻,“英纪天时”为凌晨三点五十分,段宏时辞世,享年八十五岁。
“你的老夫子,我的老师……走了。”
行宫御书房里,李克载单独与父皇相谈,见父皇眼圈一片红肿。
“下午你在时,老夫子举起了三根手指,说他还有三桩心愿未了。”
父皇找他,显然是要解释之前为何要带他跟老夫子见面,李克载不敢插嘴,就静静地听着。
“第一桩,是逐鞑清,复故土。”
想到依稀听到的十年,李克载明白了,那是父皇向老夫子许下的承诺。
“第二桩,是老夫子在段家一脉的传承……不是克铭,是克铭将来的儿子。”
李克载本还吓了一跳,以为二弟要改姓段,听到这话才松了口气。
“第三桩,你看了老夫子的书吗?”
父皇接着这么问,李克载赶紧点头,心说还好刚才看了,只是没看完。
“那么,周宁的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父皇忽然来了这么一句,李克载脑子有些懵了,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不该接控状,不该许诺代为上告。
可再想到天庙里的歌声,那个小天女专注的神情,李克载渐渐回复了勇气,既是错的,就该纠正!母亲不就是一直这么教导自己的吗?
李克载鼓足了心气道:“儿子觉得,有过必罚!有罪必究!”
御书房里沉寂了好一阵,然后父皇没头没脑地转开了话题:“第三桩事,老夫子请立太子……”
李克载脑子嗡一下就炸了,他早有心理准备听到这话,但他本身是非常恐惧这事的。倒不是怕什么历代残酷的储位之争,而是他觉得自己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尤其自己的爹爹把那龙椅坐得那般辉煌神圣,没人配接着坐下去。
自己这爹爹是开国皇帝,还不是简单的开国皇帝,老夫子的《新三代论》就说得很明白,是开新世的皇帝。而之前辞世的翼鸣老道,以及徐灵胎、叶重楼那帮天庙头目嘴里,爹爹更被私下说成是跟老庄孔孟墨翟并列的圣人,而且是末圣。
不仅名位和威望高于历代皇帝,自己这爹爹的权柄也重于历代皇帝。别看在大义上爹爹不是君父,可在实权上,他这爹爹创下皇帝直领军、法、钱粮和外事等权的经制,虽然现在一桩桩都在往外抛,但没哪个皇帝能像他爹爹这样,说要打谁,说要养多少军队,没有臣子有权吱声。
当然,爹爹这皇帝对内的权就少得可怜了,不能向国库伸手,不能说杀谁就杀谁,甚至收多少税,都得跟东西两院商量着办,人家铁了心的反对也只能干瞪眼,甚至报纸上冷嘲热讽,满纸春秋,爹爹也只能受着,不过这反而坐实了圣贤之君的名声……
再说功业,鞑清盛世揭竿而起,数年立稳了脚跟,气死康熙,逼“死”雍正,现在的乾隆还是被爹爹扶起来的。
对外就更不必说了,打败西班牙,囊纳吕宋乃至南洋,独得南洲百万里之地,甚至东洲都占了一脚。现在四面开花,除了鞑清故地和西域,争的都是华夏数千年来都没涉足过的异乡他地。
于军,龙旗飘四洋,红衣震河山。
于民,家家得生计,温饱已是耻,富足不难得,有手又有心。
于士,天庙固人心,学堂声琅琅,千万野游儿,尽皆在学乡。
还有太多,根本就说不过来……在李克载心里,父皇的形象就是那面双身团龙旗,若他不是皇子,只是普通的海军副尉,满心想的也是为这面旗帜而战,纵死也不悔。
尽管父皇自小对自己就没太板着脸,总是亲切温和,但帝王乃至圣人的威严就蕴在亲情之后,李克载越年长,就觉这威压越重。
要他接过父皇的位置?他怎么可能干得好!?到时国人怕都会说,唉……陛下的儿子就是这个样子?真是让人失望。
是的,怕让国人失望,怕现在已到了黄泉的老夫子失望,怕曰后也去跟老夫子为伴的父皇失望,怕几乎是溺爱着自己的母亲失望。
所以李克载始终抗拒着这一天的到来,他……患有“太子过敏症”。
因这恐惧,他满脸是汗,下意识地就想推辞,同时也想,照着古时的礼法,他也必须做出推辞的样子。却不料父皇道:“老子的责任当然得儿子来背,你既是最大的一个,自小又爱武,有武人之心,除了你,还有谁能背得起来?”
这话有些费解,武人之心跟太子,跟未来的龙椅有什么关系?
李克载有些恍惚,可父皇一改往曰说透事情的态度,挥着手,示意此事不容更改,就把他赶走了。
“本来不想这么早的,可老师没能多坚持几年,就只能把儿子先拉出来挡枪了,这非我所愿啊。”
看着儿子迷迷糊糊地退下,李肆发出了深沉的感慨,老头啊老头,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呢……咱们还有太多事,要一起商量着办呢。
夜风中,李肆埋坐着,双手掩面,二十多年来,跟自己这便宜师傅携手同行的光阴在心中淌过,不觉间,泪珠滑落脸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4655
64656
64657
64658
64659
64660
64661
64662
64663
64664
64665
64666
64667
64668
64669
64670
64671
64672
64673
64674
64675
64676
64677
64678
64679
64680
64681
64682
64683
64684
64685
64686
64687
64688
64689
64690
64691
64692
64693
64694
64695
64696
64697
64698
64699
64700
64701
64702
64703
64704
64705
64706
64707
64708
64709
64710
64711
64712
64713
64714
64715
64716
64717
64718
64719
64720
64721
64722
64723
64724
64725
64726
64727
64728
64729
64730
64731
64732
64733
64734
64735
64736
64737
64738
64739
64740
64741
64742
64743
64744
64745
64746
64747
64748
64749
64750
64751
64752
64753
6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