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复惶然离开坤宁宫时,允禵也一脸坚决,外加一丝满足地离开了仁智殿。
“朕听十四叔的,要救大清,就得除掉妖孽!”
弘历的决绝之声犹在耳边回响,允禵觉得,自己的谋划已是板上钉钉,一帆风顺。
那茹喜即便握着大势力,可终究只是区区太妃,窃居紫禁城,名不正言不顺,不管是皇上,还是自己这一派,乃至张廷玉等汉臣,都不满此女已久。只要说通了皇上,一道谕旨就能拿下她,之前让福敏和傅清掌住宫中宿卫,已是多加一道保险,有备无患。
允禵终究谨慎,出了宫门还在琢磨自己的安排,想来想去,似乎漏了九门提督庆复,此人跟茹喜来往密切,不太可信。可再想此人既不是隆科多,那茹喜更不是自己的四哥,就算有些手脚,京城三大营十多万大军还得听自己的,区区九门提督,不必挂在心上……只要当今皇上坚定心志,有这大义在,怕得谁来?
养心殿,弘历转来转去,之前的决绝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不安。
最终他再忍不住,高声道:“吴书来!替朕去坤宁宫传话,朕要见淳太妃!”
之前在仁智殿虽被允禵说服,但弘历终究心里没底,此时再想,真要除掉茹喜,且不说自己跟她之间的纷乱牵连,这么一来,就跟南面叔皇彻底撕破了脸,就靠允禵所说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真能护住大清江山?
弘历转了心念,事关江山社稷,兼听则明,抛开儿女之情,听听茹喜是怎么说的,再来定夺,这才是帝王之心嘛。
坤宁宫,听到李莲英报说皇上要见,茹喜绽开笑容。
允禵,你真以为皇上会站在你这一边?不,天底下最懂皇上的是我茹喜,不管是大英的圣道,还是先皇雍正,还包括当今的乾隆……
她掩口慵懒地打着呵欠,对李莲英道:“今儿乏了,让万岁爷直接到寝殿见本宫。”
(未完待续)
------------
第八百五十二章 清宫碎梦:从太妃到太后
晨光刚起,紫禁城西华门里,把守宫门的侍卫们裹着厚厚的棉大衣,塞紧了皮帽,凑在一起,就着门洞里的烧水煤炉一边烤火一边聊天。炉子里炭火通红,却驱不散众人脸上浓浓的寒瑟之意。
“南蛮真打过来怎么办啊?”
“看谁腿快呗,城外三大营不是有十五万大军么,南蛮收拾起来总比逮十五万头猪麻烦点。”
“能跑哪去啊,连塞外的蒙古人都被南蛮收拾了,难不成跑回盛京去?”
“盛京?南蛮真打来了,宁古塔的吴大帅估计会把盛京连骨头带肉一并吞了!我小舅子在盛京将军锡保大人麾下听差,他说了,宁古塔可不再是荒凉之地,如今人丁已有上百万!吴大帅借着朝鲜和海参崴,把宁古塔经营得有模有样,一旦咱们大清塌了楼,他吴大帅就准备开国!”
这些守外宫门的小侍卫都是宫卫里最外围的,虽出身清白,都是满州八旗,但全是底层人家,摸不到上层的风吹草动,就只觉前途一片茫然。
“合着咱们连后路都没有了?这大清江山怎会败到这份上?”
“早不是过得好好的么,南蛮拿西安也就拿了嘛,又碍不着咱们燕京城。这谁吃多了撑的,非要去摸老虎屁股?圣道爷是能暗算的人?真有那么容易,南蛮还有今曰?”
“还能有谁?不就是那位王爷么……”
“黑楞你说什么话呢?没恂亲王,咱们满人的江山早在十年前就崩了!”
“得了吧,没圣道爷扶着当今皇上,这江山才真的是要崩了,咱们满人也早在十年前就自己把自己杀绝了。”
“圣道还不是为他方便,真当他是好心?我看咱们大清还是靠淳太妃才能撑到现在……”
接着侍卫们政见不一,纷纷扬扬吵了起来,连佐领都止不住,直到有马车进了门洞才停下来。
“哟,张中堂,今儿这么早……”
来人赫然是军机大臣张廷玉,万年不变的棺材脸,似乎天塌了他依旧不会变色。拒了侍卫们递过来的热水,张廷玉径直入了宫门。
张廷玉之后,吴襄的马车又来了,侍卫们的笑脸更加灿烂,知道这位吴中堂是淳太妃的人,出手也历来豪爽。果然,吴襄的随从给侍卫们每人派了小红包,里面是十两保宁银行的银票。
吴襄之后,福敏、刘统勋、蔡世远等军机也接踵而至,再到一帮铁帽子亲王进宫,侍卫们心中发颤,这定是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否则来人不会这么整齐,难道真是南蛮起兵北伐了?
再到恂亲王马车出现,恂亲王本人满脸肃然地递了宫禁牌子时,侍卫们两腿开始发抖,望望远去的马车,侍卫们再对视时,眼里都是盘算着该怎么收拾后路的惶然。
下了马车,进了乾清门,在侍卫的引领下直奔乾清宫正殿,允禵心中也闪过一丝惶然,担心过犹不及的惶然。
弘历下手太快了,怎么不按自己之前的交代办呢?
三天前,他说服了弘历对付茹喜,为了确保无后顾之忧,之久就忙着跟宗亲和汉臣派通气,同时也跟九门提督庆复打了招呼,暗示他置身事外就好。
可没想到,昨曰紫禁城里就传来消息,淳太妃告病,要从坤宁宫搬回到西北角落里的映华殿,然后弘历通过总管太监吴书来暗中传谕,要他允禵连同宗亲和军机大臣,乃至九卿科道,今曰在乾清宫急议国是。
这肯定是弘历先下手了,圈了茹喜,要准备亲掌国政,肃清茹喜在朝堂上的势力。
允禵一面欣喜弘历的果决,一面也为后事担忧。茹喜在朝堂的势力很弱,除了吴襄,满人宗亲也就跟她有些银钱往来,在生死大害面前,宗亲们该还是头脑清醒,不会为那点小利所动的,更不说弘历还握着君臣大义。
收拾茹喜,乃至清除她在朝堂上的影响都很容易,但此女在内务府还有庞大势力,又跟晋商关系匪浅,此次西安变乱,更显出了潜藏颇深的外势,不细致调理,难保不激起大乱。
允禵担心的就是这个,就觉弘历动手太过草率,不过……皇上毕竟年轻,也许是把茹喜当作鳌拜,想效仿他皇爷爷康熙,再起中兴之业。既然皇上有志向,自己这顾命大臣当然得尽心尽力,先把这事的屁股擦好。
允禵进宫前已分遣家人去城外三大营,要营中军将调遣人马入城,得防着那茹喜传出消息,动用潜藏在京城中的势力作乱。
进了乾清宫正殿,上百宗亲重臣齐聚一堂,正忐忑不安,见得允禵,都纷纷上前行礼,允禵一边回礼一边安抚着众人,望望此时还空着的龙椅,心说大清还是有希望的……没等多时,正殿后方响起脚步声,比往常密得多,允禵还暗暗点头,弘历也算谨慎,还知道多带侍卫上殿,防着茹喜的人当堂发难。
大群侍卫分立殿上,接着是乾清宫总管太监吴书来现身,他神色恍惚,没走到龙椅所在的丹陛下,而是朝前方多走了一截,允禵皱眉,其他人更暗暗道,错了错了,你怎么走到这来了呢?
接着几个小太监抬着一座软塌,搁在了丹陛之下,允禵跟众人心口刚升起浓烈不安,另一人悠悠现身。
坤宁宫总管太监李莲英,意气风发地在软塌前一站,朝吴书来嗯咳一声,后者脸色灰白地躬身退下,此时李莲英才扯起嗓子喊道:“迎——淳太妃驾!”
殿中空气似乎向内缩了一下,接着又无声地猛烈炸开,将嗡嗡的抽气和惊呼声推出来,允禵就觉脑子里有一万只黄蜂振翅飞窜,勉强挤出一丝清醒,想要退出去招呼傅清等人时,却发现已这么作的福敏被侍卫们牢牢挡住。
“不是大清已到危难之时,本宫才不想这般抛头露面!”
冷厉嗓音响起,直到一身鸾凤宫装的茹喜倚上软塌,斜斜靠好了,众人才清醒过来,福敏最为激动,朝茹喜直冲而去,却被一人指挥着侍卫拦下,揪臂抱腿,破布塞了嘴,直接拖了下去。
“常保……你、你好哇你!”
看着这人,允禵一股怒火几乎喷出了天灵盖。十年前热河行宫惊变,本是雍正随侍的常保杀了总管太监王以诚,转投到议政王大臣会议一方。但之后光绪变乱,他没跟傅清一道随侍弘历,失了从龙的履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3274
33275
33276
33277
33278
33279
33280
33281
33282
33283
33284
33285
33286
33287
33288
33289
33290
33291
33292
33293
33294
33295
33296
33297
33298
33299
33300
33301
33302
33303
33304
33305
33306
33307
33308
33309
33310
33311
33312
33313
33314
33315
33316
33317
33318
33319
33320
33321
33322
33323
33324
33325
33326
33327
33328
33329
33330
33331
33332
33333
33334
33335
33336
33337
33338
33339
33340
33341
33342
33343
33344
33345
33346
33347
33348
33349
33350
33351
33352
33353
33354
33355
33356
33357
33358
33359
33360
33361
33362
33363
33364
33365
33366
33367
33368
33369
33370
33371
33372
3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