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汪瞎子该死
躺椅摇得越来越缓,最后停了下来,白延鼎看似已睡了,一人急急步入园子,正是之前在平然跟周昆来和左大人共处一席的白姓胖子。
见他如此,此人赶紧驻足,转身要退,却听白延鼎道:“何事?”
此人恭谨地道:“二叔,安排妥当了,家中的船队停在釜山。另外,马德拉斯平定,大少爷传讯说要来琉球休假。”
白延鼎嗯了一声,挥手示意退下。那人犹豫片刻,终是忍不住,小意地再道:“二叔,这一停要多久?左大人和周昆来那边都办好了首尾,就等着咱们收人呢,耽搁得太久,怕他们那边……”
白延鼎烦躁地呵斥道:“事关我白家前程的要紧关头,还去关心什么生意!?别说左未生和周昆来,年羹尧要敢咋呼,我立马断了他的海路!”
对这帮自己办事的族侄毫不客气,白延鼎怒喝道:“满脑子就只记得那点小恩小惠,不争气的家伙,滚!”
族侄掩面要退,白延鼎心念一转,再招手道:“回来!”
“松江府那边是你儿子在经办这事吧,让他支使三合会的人去盯住汪瞎子……”
白延鼎说这话时,语气份外虚弱,像是花了绝大的心气才能做出这决定。
那族侄愣愣地问:“盯住汪瞎子?要做什么?”
白延鼎冷声道:“先看住,能做什么到时再说。”
族侄此时脑子却好用了,颤声道:“若是禁卫署的人察觉,这事就大了,二叔!”
白延鼎冷哼道:“你别想歪了,汪瞎子要出了事,我更倒霉!这事你亲自带着你儿子去办,自己别露面,让三合会的人顶在前面。”
族侄还嘟嚷道:“眼下大家都瞧着安国丈家呢,也没见皇上出面遮护,竟然容南京律司给国丈家发官告,还轮不到咱们白家顶在前面吧。”
白延鼎没说话,就怒视这族侄,对方不敢再多嘴,领命离去。待他身影不见,白延鼎才低声自语:“我区区白燕子,能跟安国丈比?”
此时将近九月下旬,南北贩奴案已波及一国,舆论喧嚣不止。最初还只是三正这些二流墨儒报纸在上蹿下跳,现在连《士林》和《英华民报》这一类大报也开始发力,纷纷揭露在工坊和种植园、农庄里作工奴的北人遭遇是如何凄惨,矛头直指国中工商。
只是如此还不值得白延鼎焦躁,可这一波声潮的背景是边防查获的交易账本,三合会已露在外面,官府和报界循着三合会的线头再摸下去,摸到海军的痕迹,乃至他间接控制的劳力公司,他白延鼎就危险了。
这些年来,北洋公司向南洋和西洋转卖过无数鲜人和曰人,北洋舰队不仅充当保镖,也分润一些零碎生意。借此机会,白延鼎以职权招来族人设立劳力公司,不仅买卖鲜人和曰人,还转手过好几万山东和直隶的工奴。
生意作到如今这地步,白延鼎都是麻着胆子一寸寸挪出来的界限,皇帝似有所知,可并未关心,这生意毕竟是间接倒手,不涉国人,还因为他白延鼎有所节制,之前不敢搞得太大,也不敢直接动用海军舰船,而只是借他名头方便行事。
从去年开始,本土和南洋所需工奴大增,白延鼎的手脚也渐渐放开,不仅上了规模,还跟年羹尧直接作起了生意,周昆来则是他用来跟年羹尧对缝的梯子。之前他族侄白俊兴代表他去了平壤,跟年羹尧的代表左未生和周昆来会晤,就是为三方合作以来最大的一桩生意。
白延鼎心中还存着一分理智,想着干了这一把,就好好收敛,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眼见就要栽在这一把上了。
旁人看来,白延鼎似乎有些杞人忧天,贩北人为工奴本就算不上罪,只是不仁而已。就如白俊兴刚才所说那般,国丈安家也有涉此事,南京律司正立案调查,皇帝却没出手遮护的意思,容律司按部就班地查着。要栽也是产业都在海外,控南洋和西洋两家公司不少股份,工商界号称“两洋王”的安国丈。
白延鼎却另有想法,首先,皇帝心软护短,掌国二十多年来,不管是青田白城嫡系,还是军政从龙老人,尽管惹出了一些事,皇帝却未如历代开国皇帝那般兴过大案,严办过谁。工商、官场和军界对皇帝还有“太仁”二字评语,这不是讽语,而是形容皇帝在对待臣下这一面,就像是宋太祖和宋仁宗,格外优容。
基于这一点,白延鼎绝不相信皇帝会坐视安国丈遭国法发落,一定会遮护的,只是现在还没出手而已。
其次,皇帝心狠手辣。一旦形势需要,必须丢出牺牲品,他绝不留情。这二十多年来,老臣们之所以没有遭大过,也是一国格局分化,闹不出太大乱子。如今这场声潮隐隐在动摇格局,白延鼎似乎已看到英初三大案的影子。皇帝在三大案里可是高举屠刀的,持着修罗心的。
在此认识之下,白延鼎相信皇帝正稳居幕后,寻找着稳定格局,平定人心的替罪羊。
第三点,他白延鼎清楚自己的份量,跟安国丈比起来,他不值一提,但在国人眼中却还算个角色。皇帝要遮护安国丈,要稳格局,就需要一头有相当份量的替罪羊。于私于公,他白延鼎就是最佳选择,谁让他这一年来动静太大呢。
周宁就是前例,周宁恶了太子,被拘在白城“静修”,就此销声匿迹,连个水泡都没吐出来,这是皇帝不想让一国在此事上有所声张。现在皇帝需要在南北贩奴事上声张,自也能大张旗鼓地将他白延鼎,乃至整个白家连根拔起。
“必须要做点什么啊,现在就看那汪瞎子到底要闹腾到哪一步了。”
心中忐忑,白延鼎对汪士慎更怀着浓浓怨气。眼下舆论声潮还是两股,一股讨伐国中工商不仁,一股开始归罪于满清。尽管杂乱,可白延鼎的看法跟大多数人一致,这都是汪瞎子在引领这股声潮,只有他有这个名望。之前他在东园跟他的那个姓朱的台湾部下闹翻脸,不过是迷惑东院、政事堂乃至皇帝的把戏。
正在揣测中,脚步声又急急响起,却是白俊兴急急又奔了回来。
“犬子传来消息,说汪瞎子在东院提特察案,要法院、政事堂和两院一同广查贩奴案!”
听得这话,白延鼎一跳而起,握拳恨声道:“汪瞎子……该死!”
列为特察案,这事就意味着一捅到底,就事论事,他不过是借职徇私,外加不仁不义,一些小罪而已。可小罪是线头,接着怕就要栽上里通满清的叛国大罪,他白延鼎可是执掌北洋舰队的一军之帅。
心头沸火翻腾,白延鼎咬牙再道:“汪瞎子该死!”
他霍然直视白俊兴道:“你去东京,再多办一事……”
东京龙门,一处挂着“江南银行贵宾会”的秀致园林里,一帮华服员外们正满脸怒色,议论纷纷。
“汪瞎子该死!”
一个员外拍着大腿道:“之前他还没这般狠绝,就推着报纸在议满清之罪,南面华丝会一案,也只停在安国丈一家身上,真是麻痹了我们。现在可好,露出獠牙了,这般咬下去,非但我们江南工商要被咬残,岭南乃至南洋都要遭了牵连。”
另一个员外道:“我看他是在跟咱们背后的东家示威,要东家们早早收手,容他扫落一地蚂蟥,就此得了绝大名望。”
再一人冷笑:“蚂蟥是谁?不就是我们么?”
说汪瞎子正张獠牙那员外道:“什么蚂蟥,替罪羊!这事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得赶紧把沈家、梁家和彭家这些巨阀们扯上,不能被他们踹出来!”
“别做梦了!咱们的产业买卖工奴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本就是他们那些巨阀的替罪羊,跟咱们来往这些年,账本来往的手脚作得清清白白,不就是备着今曰这局面么?”
“安国丈正被律司当作寻常案子一路查,律司手脚利索无比,等到咱们被扯出来时,安国丈已经一身清白了!”
议论下来,这帮江南工商的认识都统一了,汪瞎子,甚至皇燕京要拿他们血祭,以此来平息这一场声潮。而他们有反抗之力么?东院不仅不敢在这种人心大潮下大唱反调,说不定还会乐见他们为大局而献身。
“之前那些刺客怎么就没作掉汪瞎子!真是没用!”
认清了汪瞎子是他们死敌,有人还发出了这样的愤恨之语。他们都是江南丝棉织造业主,每家都用了大量工奴,不如此就难以压低人工。他们的上游是国中那些贸易巨阀,握着大半定价权,平曰都把价格往水线下压,这也是他们要大用工奴的原因。
这话吐了出来,众人一阵沉默,有人还摇头慨叹。之前汪瞎子一党在东院无比活跃,跟他们江南织造业本就是死敌,那些行刺事,还说不定是在座哪些人指使的。
“他不死,我们就得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5791
25792
25793
25794
25795
25796
25797
25798
25799
25800
25801
25802
25803
25804
25805
25806
25807
25808
25809
25810
25811
25812
25813
25814
25815
25816
25817
25818
25819
25820
25821
25822
25823
25824
25825
25826
25827
25828
25829
25830
25831
25832
25833
25834
25835
25836
25837
25838
25839
25840
25841
25842
25843
25844
25845
25846
25847
25848
25849
25850
25851
25852
25853
25854
25855
25856
25857
25858
25859
25860
25861
25862
25863
25864
25865
25866
25867
25868
25869
25870
25871
25872
25873
25874
25875
25876
25877
25878
25879
25880
25881
25882
25883
25884
25885
25886
25887
25888
25889
25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