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警尉皱起了眉头,手也搭在了腰间的短铳上。他们一出宅院,除了那些熟悉的邻居,不少人的目光都有了变化,就像是顶起了一张无形的网子,这感觉让办老了警事的警尉汗毛起立,心中自是凛然。
“没什么,多半是报纸的暗牙快笔,这时候很正常。”
汪士慎没在意,这种情形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此时他满心都想着如何压下朱一贵掀起的异样声潮。
就在此时,街道上至少有三处人都暗中有了动作,可看看已有戒备的警尉,再看看他人,这些来处各不一样的人似乎都没摸清对方的来意,本正急剧攀升的冷意,被这相持给压了下来。
直到三人上了马车,马车再驶出小街,街道上一如往常,除了十多道或懊恼、或凛然、或冷冽的目光。
马车消失,这些人也散开了,就只剩下一人,嘴里喃喃念叨着什么,眼中热芒不断攀升。来往的人偶尔听到“三千两”,觉得这人估计满心想着博彩呢,都付之一笑。
“三千两!”
那人最后再咬牙切齿地念叨了一声,摸摸腰间,似乎确认了什么东西,再翻身上马,朝马车去处急奔追去。
(未完待续)
------------
第八百七十六章 是谁干的
上午九时许,东京天坛又迎来了喧闹不休的一曰,喧闹的主题也变了,过去都很杂,有儒生反女子入科举当官的,有姑娘反儒生姓别歧视的,有高唱以德服人反战的,有叫嚣打过黄河去,解放全中国的,还有反官僚贪污的,或是反院事乱政的。
自朱一贵掀起反奴运动的声潮后,主题渐渐集中了,今曰势头更猛,已有数千人齐聚天坛,抢着两院院事上班的钟点制造压力。这些人高举声讨国中工商的标旗,呼喊着各色口号,一些聚在西院门口朝西院院事吐口水,一些聚在东院向东院院事表支持。
汪士慎三人下了马车,准备自侧门入东院。罗警尉在门口作登记,将短铳交了出来,进东院里可不能带这玩意,正填存单时,眼角瞅见汪士慎没进门,而是向门外那些民人走去,心中不由一跳,下意识地想出声招呼。
来不及了,自人群中猛然蹿出一人,撞上汪士慎身上,远远看去,像是抱住了汪士慎,有什么事恳求一般,这事也发生过不少次了,周围的人都不怎么上心。
只有罗警尉感觉不妙,果断地拔脚冲了上来。
当那人扬起手臂,亮出一柄带血尖刀时,已是得手再拔刀,当着睽睽众目,那人手臂一甩,狠狠将尖刀再捅了下来,此时周围才响起惊呼声。
“好胆!”
罗警尉两眼都红了,厉声呼喝着,而那人捅了三刀后,才丢开汪士慎,转身急遁。
周围民人哗啦如鸟兽散,空出大片开阔地,也将那凶手的身影显露无遗,罗警尉暗道一声好,顺手摸短铳,却懊恼地发现,短铳已放在门卫处。这一耽搁,机会转瞬即逝,那人已混进了人群里。
“灰袄布鞋,三十来岁,精瘦汉子,袖口有血!”
天坛巡视的黑衣警差反应也快,顷刻就奔来一队,罗警尉急急作了交代,对他来说,抓凶手还是其次,首先是保住汪士慎。
转身去扶汪士慎,却见这位东院领袖,墨党社首,万人景仰的老人已眼瞳涣散,没了呼吸。
“该死啊――!”
罗警尉抱住汪士慎,如坠炼狱。
“谁!谁干的!谁指使的!我罗兴夏便是死,也要把他们的人头全都挂上城墙!”
恨意如火,熏得这个四十出头,红衣出身的老警差快失去了理智,嘴皮咬破了也不自知,嘴上带着血,他郑重发下誓言。
东院侧门一片惊乱,直到午时将近,天坛附近的医院正式宣告汪士慎不治,消息才传入近在咫尺的未央宫。
“凶手还没抓到?背后到底是谁?”
肆草堂,从暖阳骤然陷身寒冰的李肆怒意难挡,厉声喝问道。
接着他眉头一皱,语气更转冷了:“于汉翼!朕让你看住汪瞎子,就是防着这种事!现在汪瞎子不仅遇害,还是在天坛!在东院门口,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你这差事办得真好啊!”
于汉翼脸色铁青,也不辩解,长拜道:“汉翼疏忽,请陛下治罪!”
的确是疏忽,没人能料到有人会如此丧心病狂,在天坛这种地方动手杀人,除非……李肆眉头皱得更紧了,话语却变得轻飘飘的:“汉翼,真是疏忽吗?”
于汉翼的黑脸此时近乎透白,咚的一声,他双膝砸地,叩首道:“臣绝不敢欺君!但臣本心确是乐见此事!”
哗啦一声,李肆一袖子扫平桌子,咆哮道:“别跟朕玩这诛心把戏!说!禁卫署在这事上该负什么责!?”
于汉翼咬牙道:“确是疏忽!”
李肆看住于汉翼,于汉翼也坦荡地回视着,许久之后,李肆才幽幽一叹:“汉翼,当初我们在鸡冠山行军训练,是你第一个跟在我身边护卫。之后跟偷袭李庄的贼寇作战,也是你跟徐汉川一左一右护卫着。汉川已去了快三十年,就你一直跟在我身边,我还是你的四哥儿,就不知你是不是只当我是皇帝了……”
于汉翼心神骤然恍惚,近三十年时光在脑海里急速闪过,他哽咽道:“臣对陛下……四哥儿你,就如父师一般敬爱,绝不敢违逆,此心从来都没变过!”
李肆轻声道:“好吧,再给你一次机会,汪瞎子的案子你别管,让刑部照章办事,稽拿真凶。再看好了朱一贵,别让他又出这事。”
待于汉翼叩头退下,李肆才无力地瘫在椅子上,就私谊而言,汪士慎之死让他很是心痛,于国而言,也是一桩绝大损失,自此东院再难寻跟他有默契的民意领袖。朱一贵也许能传承汪士慎的衣钵,可朱一贵的心地显然没有汪士慎纯正,更没有汪士慎的学理造诣。
该死……到底是谁干的!?
李肆暗暗咒骂着,于汉翼的确很讨厌汪士慎,这心思他很理解。别说于汉翼,就本心而言,萧胜和范晋两大军头,连带吴崖贾昊张汉皖等军中将领,怕都要暗地里拍手称快。
汪士慎领着东院争法权,儒党也攀附着他,频频向军队发难。去年甚至还鼓动了西院一同联手,想要枢密院和兵部公开账目开销,起因是一些儒党院事认为英华军人待遇太高,有养出骄兵之患,更为贪渎留出了太多空间。
两院这场发难还挺危险,因为政事堂的官僚也在附和,归结起来又是华夏旧世崇文抑武的因子在蠢蠢欲动。第一步是公开账目,第二步怕是要插手管军事,第三步就是伸手找他要军权了。
李肆很坚决地作了回击,让枢密院和兵部申明军账归总帅部统筹,要账目,亲自找他皇帝要。再推着政事堂和两院的道党嫡系,弹劾鼓动汪士慎作此论的背后人士,公的一面是企图泄露军事机密,危害英华国家安全,私的花样就多了,汪瞎子这种几乎找不到私德瑕疵的人毕竟太少,人人都有一屁股屎,一批人丢官,一批人自辞,两院并政事堂再无人敢伸手军事。
尽管回击坚决,可军队却是提心吊胆了好一阵子,风头过后,军中人人都说汪瞎子是把很讨人厌的刀。
于汉翼对汪瞎子的厌恶除了军人一面,还有国事一面。尽管李肆跟汪瞎子私谊不错,汪瞎子行事也在留分寸,但于汉翼总觉得汪瞎子这种人的路子就是夺权。汪瞎子出事,禁卫署的责任怕不止是疏忽,说不定还有放纵的嫌疑。
李肆当然不容禁卫署开始有自己的大脑,但现在还不是处置禁卫署的时候,至于谁是此案背后真凶,李肆觉得,多半还是江南工商,汪瞎子遭过好几次刺杀,幕后主使都是他们。就因为汪瞎子总是挑他们的刺,坏他们生意。以前可能是赏格不高,没找到真正的死士,几次刺杀早早就露了形迹。现在汪瞎子正掀起一场针对南北贩奴运动的声潮,狗急了自然要跳墙。
想到汪瞎子这一死,国中还不知要起多大波澜,李肆就头痛不已。至少他和汪瞎子之前的谋划已面临夭折,还得重起炉灶,希望朱一贵能把那点野心用对地方,暂时把民意推上正确的道路吧。
李肆并非神明,他并不知道,此时的朱一贵满心都是恐惧。
他那间小小办公室里挤满了墨儒院事,不是悲痛欲绝,就是义愤填膺,除了声讨凶手之外,还纷纷要朱一贵出面,推着东院提国悼汪士慎的议案。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8900
118901
118902
118903
118904
118905
118906
118907
118908
118909
118910
118911
118912
118913
118914
118915
118916
118917
118918
118919
118920
118921
118922
118923
118924
118925
118926
118927
118928
118929
118930
118931
118932
118933
118934
118935
118936
118937
118938
118939
118940
118941
118942
118943
118944
118945
118946
118947
118948
118949
118950
118951
118952
118953
118954
118955
118956
118957
118958
118959
118960
118961
118962
118963
118964
118965
118966
118967
118968
118969
118970
118971
118972
118973
118974
118975
118976
118977
118978
118979
118980
118981
118982
118983
118984
118985
118986
118987
118988
118989
118990
118991
118992
118993
118994
118995
118996
118997
118998
11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