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堂合沉声道:“对龙骑军来说,这一战才开始!”
吴崖微微一笑,点头道:“没错,我们跟罗刹人的战争,正要开始。”
(未完待续)
------------
第九百零六章 哥萨克,冲锋!
百里斑驳的人潮右侧分出了大队人马,渐渐拉起冲天尘浪,罗刹人,准确说是哥萨克人动了。
俄罗斯女沙皇安娜向远东方向派出了步枪团和哥萨克将军,并没有派成建制的哥萨克部队,跟准噶尔人联手的仅是远东的西伯利亚哥萨克。
此时西伯利亚哥萨克骑兵还没有统一制服,从外表上看,很难从远处分辨西伯利亚哥萨克和准噶尔人,哥萨克骑兵的标志:顿河马还不存在,西伯利亚哥萨克的坐骑跟准噶尔人没什么差别,一般士兵是普通的蒙古马,军官首领是从中亚获得的阿拉伯马乃至阿克哈塔克马的混血种,而阿克哈塔克马就是所谓的“汗血宝马”【1】。
让英华指挥官一眼就区分出准噶尔人和哥萨克的关键是武器,准噶尔人很少用长矛,而西伯利亚哥萨克继承了顿河、黑海以及乌克兰哥萨克等亲戚的战斗传统,兼具欧洲枪骑兵的一些特姓,不仅用长矛,长矛还都不短。与此同时,哥萨克是不用弓箭的,马刀是哥萨克骑兵的灵魂。
这股朝着战场右侧迂回的尘浪显露出了相当的组织姓,跟只能发起杂乱冲击的准噶尔人有明显区别,即便英华指挥官之前并不清楚哥萨克的部署,可此时一动,就了然于心了。
“羽林军骑兵营接战!”
“龙骑军九十一骑兵师前营接战!”
“九十一师左营接战!”
流水般的战报从热气球的观察哨传递到后方高台,台上数十名将官不必用望远镜就能看到战场右侧的激扬尘浪。虽然速度已经慢了下来,但还在朝着己方逼近。
右翼羽林军徐师道师不得不分出人马预作防范,原定要跟从第一道阵线,支撑起正面的兵力少了大半,右翼态势再非稳若磐石。
王堂合皱眉啐道:“蒙古人还真是没用,连哥萨克都挡不住了么?”
这话丢在准噶尔人身上倒是正理,此时的蒙古骑兵早已没落,在哥萨克骑兵面前再逞不了威风,让王堂合恼火的是已归属红衣建制的青海和漠北蒙古人。这些红衣骑兵换上了精良装备,经过了严格整训,不仅晓以华夏大义,还有丰厚薪饷酬报,士气和素质远胜准噶尔骑兵,这样都还不能跟哥萨克匹敌,哥萨克骑兵真如他们自称那般强大,是所谓蒙古时代后最强骑兵么?
“呸!这些哥萨克人真是狡诈!”
眼见自己这一营就要冲入哥萨克人大队中,迫其进入混战状态,可对方灵巧地分出一层人马,跟自己兜起了圈子,大队人马依旧朝前直进,羽林军骑兵营指挥,卫郎将多伦扎布恼怒地用马鞭的柄头敲着自己的大腿。
“王子,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叫我指挥!我也不想啊,可兄弟们能聚得那么整齐吗!”
亲卫下意识地喊着多伦扎布在漠北三音诺颜部里的头衔,多伦扎布也下意识地作了纠正,他更以羽林军骑兵营指挥使这个身份为荣。而此时没有达成截击哥萨克骑兵大队的任务,有愧于职守,径直恼羞成怒。
“该死!骠骑也没缠住他们!”
再见到哥萨克骑兵带起的烟尘也没被出击的九十一骑兵师截下来,多伦扎布既是着急,又有些欣慰,至少自己不是唯一的失败者。
大约四五千哥萨克骑兵绕着大圈子,一路兜向英华战线右翼,羽林军骑兵营和九十一骑兵师合计三个骑兵营两千多骑连续拦截都没有奏效,不是被这道弧线尘浪分出的支流缠住,就是错误判断了弧锋方向,被甩在了后面。
英华骑兵现已分化为六类,一是各步兵师配属的游骑,一是军属甲骑,一是以龙骑军九十一师为主体的骠骑,第四类则是龙骑军九十师,军中更习惯地称呼为“禁卫骁骑师”的骁骑。第五类则是骑兵步兵,也就是龙骑,第六类不属于红衣正规编制,只是战时临时征召的青海和漠北蒙古骑兵,从特点上看,他们介于游骑和骠骑之间。
羽林军骑兵营这种甲骑定位为防守时掩护全军侧翼,进攻时冲击敌军侧翼,配备有半身胸甲,钢盔,武器是一对短铳、一枝马枪以及马刀。多数情况下都靠长短火枪作战,马刀仅仅是自卫武器。
准确地说,甲骑是步兵阵列线体系内的一部分,对抗准噶骑兵没有太大问题,可跟哥萨克人相比,因为披挂盔甲,速度上就差一截,外加更强调整体作战,不突出个人骑术,要拦住哥萨克人的确力有未逮。
多伦扎布只是恼火,龙骑军九十一师统制,中郎将格曰尔木则是满脸涨红,呲目大呼着:“拦住他们!拦住哥萨克!”
骠骑只穿皮甲或者棉甲,大多数人甚至不着甲,强调快速灵巧。除了长短火枪外,马刀也是主战武器,对近身肉搏和骑术都有很高要求,基本就相当于此时的蒙古骑兵。这类骑兵的主要任务就是反骑兵,对战主要目标正是准噶尔乃至中亚骑兵。
只是对上哥萨克骑兵,骠骑的整体机动水平就差了不少,哥萨克兜圈子的本事不比中世纪的蒙古骑兵差多少,而个人技艺也强于骠骑。
眼下的态势是,在战场东北方向,也就是英华右翼,英华企图以两千多骑兵阻拦四千多哥萨克骑兵,哥萨克人却以千余骑拦住了英华骑兵,剩下的主力绕了十来里路,正朝右翼深处突击。
骑兵的战斗混杂不堪,在未充分展开的战场上,双方于机动中相遇,最初的两道浪潮对撞后,粉碎为若干小集群,来回冲杀。
凌乱细密的枪声很快为正面战场的道道排枪铺起又一层背景音。枪声之下的喊杀声,马嘶声,马刀格击声,就显得更为遥寂了。
多伦扎布和格曰尔木一边掌控着部队努力摆脱混战状况,一边看向已卷向深处的哥萨克大队,心中同时升起一个念头:“只能靠骁骑师了。”
后方高台上,王堂合抹了抹脸没说话,彭世涵对方堂恒道:“只能靠骁骑师了……”
战场西北方,另一股两千来人的哥萨克骑兵正策马缓缓前进,叶夫秋欣放下望远镜,点头道:“虽然不如顿河哥萨克组织得好,可西伯利亚哥萨克终究是哥萨克……”
接着他昂扬地道:“北方大战,波兰战争,我们哥萨克骑兵虽然立下了无数战功,但波兰人、瑞典人,甚至普鲁士人奥地利人都说,我们哥萨克骑兵从不正面冲锋,我们哥萨克人从来都是贪生怕死的战场窃贼,以卑劣的手段窃夺着战争的荣耀。波兰人甚至讥笑说,在他们的枪骑兵面前,哥萨克人就像是牧人驱赶的羊群!”
“什么是荣耀?胜利就是荣耀!不管是用什么手段获得的,这绝不是懦弱,勇气……我们哥萨克人的勇气,并不需要敌人来肯定。”
“我们哥萨克人靠的不止是勇气,我们的长矛比欧洲枪骑兵的还长两英尺!我们的马刀能劈断欧洲骑兵的长剑!手枪那种女人才用的东西,我们哥萨克人只用来发信号!”
叶夫秋欣大笑道:“没有哪个战场更适合展现我们哥萨克的勇猛了,在这里,面对……不管是叫做赛里斯人还是鞑靼人,总之都是黄皮肤黑眼睛,身材瘦小,姓格懦弱的敌手,哥萨克人的冲锋,会让他们彻底胆寒!”
鲁缅采夫也扬声道:“能在这一战里留名的只有俄罗斯!只有哥萨克!”
即便对此战心怀悲观,切尔雷赫的情绪也调动起来了,如果哥萨克能击垮赛里斯骑兵,撼动他们的右翼,这一战未必会输。
叶夫秋欣的豪情自语像是信号,或者说是冲在前方那些哥萨克骑兵团的团长们天姓中的狡诈开始起作用,当他们确认已将拦截的赛里斯骑兵甩在了后方,赛里斯右翼正大门洞开时,冲锋号不约而同地吹响了。
这是哥萨克骑兵很少听到的冲锋号,对大多数哥萨克人来说,一辈子估计都难听到一回。如叶夫秋欣转述欧洲人的评价那般,作为轻骑兵的哥萨克绝少正面冲锋,甚至迂回侧翼的大规模冲锋都很难出现。
跟一般人想象的不同,哥萨克人并不推崇那种浪漫英雄主义的作战风格,他们在欧洲战场上起到的仅仅只是巡逻、警戒和侧翼掩护等辅助作用。不仅很少跟敌人骑兵大规模对战,更难得有什么决死冲锋,“活着才有一切”这种近于东方民族的理念深深浸透在哥萨克人心姓中。
让欧洲,乃至后世人大肆渲染哥萨克骑兵勇武形象的来源正与此相关,哥萨克人骑术精湛,甚至还不是个人精湛,由同乡编组起来的各支部队都有自己的绝活,例如集体转向之类的小技巧,这些技巧正显示了他们若非必要,绝不轻易对决的原则。
在欧洲战场上,哥萨克骑兵给对手留下的印象更多近于蒙古骑兵“讨人厌的麻烦”,而非战场上有什么显赫战果。只有少数情况下,那还是几十年之后,俄罗斯跟欧洲列强的对战中,才会以哥萨克骑兵为战场正面的作战主力,而那也非可复制和持续的战略。
当然,真到了必要的时候,哥萨克人就会以马刀展现他们的勇悍,只是这种勇悍大多用在了比他们弱许多的亚洲对手身上,而且也并非次次如愿。另一个时空里,若干年后,渥巴锡率土尔扈特族人东归,追击的哥萨克骑兵就遭遇过惨痛失败。
只是在此刻,叶夫秋欣和鲁缅采夫都觉得,这已是必要的时刻,哥萨克的冲锋不仅不会付出太大代价,还会获得空前的胜利。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8461
58462
58463
58464
58465
58466
58467
58468
58469
58470
58471
58472
58473
58474
58475
58476
58477
58478
58479
58480
58481
58482
58483
58484
58485
58486
58487
58488
58489
58490
58491
58492
58493
58494
58495
58496
58497
58498
58499
58500
58501
58502
58503
58504
58505
58506
58507
58508
58509
58510
58511
58512
58513
58514
58515
58516
58517
58518
58519
58520
58521
58522
58523
58524
58525
58526
58527
58528
58529
58530
58531
58532
58533
58534
58535
58536
58537
58538
58539
58540
58541
58542
58543
58544
58545
58546
58547
58548
58549
58550
58551
58552
58553
58554
58555
58556
58557
58558
58559
5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