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再道:“那么,各路主将以及统帅人选呢?”
众人一下呆住了,就连李肆也意识到了什么,脸色骤然一变。
六路北伐的方案在总帅部已经论证推演得相当成熟了,三路为海,三路为陆。
自辽东旅顺口、耀州城等处登陆,首尾相切,直逼盛京,这是关门打狗的一路。
自塘沽直击燕京城,这是掏心的一路,这一路预计会爆发大战,除了伏波军外,还将调遣精锐红衣师。
自山东登州莱州以及胶州湾三处登陆,吞下山东,这是压腿的一路。以伏波军开路,用上动员红衣足矣。
以上是海上三路,陆上三路分别如下:
自大运河北上,水陆并进,这是北伐主力。
自陕西东进,由河南转入山西,侧翼进击燕京,这是塘沽方向受挫时的后手,同时清除满清在河南山西的统治力量。
自漠北向南进入关内,摧毁满清的满蒙联盟,控制科尔沁等部蒙古。
方案虽定,配套资源却还没跟上,但李肆决意动员一国,这个问题也勉强能解决,反正北伐首要目的是复土,这是军政两面的事,并不是单纯的军事课题。
兵力方面,辽东方向就交给韩国志愿军,山东由伏波军承担,塘沽则以一部伏波军,配合精锐红衣。大运河一路则是北伐主力,陕西侧翼,也有休整的西域红衣可调动。漠北方向,以少量红衣加征调的漠北蒙古诸部。大略算来,如果满清有中等强度的抵抗,要确保在短时间内粉碎抵抗,六路需动用一线兵力总和大约为十六到十八万。
辽东和漠北两路不存在兵力问题,伏波军两师加目前能迅速动员到位的四个红衣师,塘沽和山东方向的兵力需求也能保证。如果延后陕西方向的出击时间,也能动员出四到五个师,最大的缺口就在主攻方向。
考虑到义勇军和动员老兵,兵力缺口问题还不算太严重,而兵力之上,统兵将帅人选就让李肆和总帅部及枢密院的要员高参们头痛了。
辽东交给了韩国志愿军,自然由志愿军主帅韩再兴统领。山东交给了伏波军,就由白正理统领,而塘沽方向,冯一定熟门熟路,自然不能少了他。
整个海上三路,萧胜会亲自坐镇,统合北洋舰队乃驰援的其他海军力量,确保和协调海路运输保障。
现在问题就出现了,塘沽一路是以精锐红衣为主,需要一位主将,漠北方向也需要一位熟悉蒙古事务的主将,大运河和陕西方向更是复土主力,山东一部、河南、山西、南北直隶,就由这两路负责收复,北伐的正副两帅要分掌这两路。
按照总帅部的最佳计划,主帅是贾昊,副帅是张汉皖,漠北主将是王堂合,塘沽主将么,那么多中将里,随便挑一个出来都行。
现在北伐提前,贾昊在主持西洋事务,正从天竺身上割肉,张汉皖远在唐努乌梁海清理罗刹残余势力,王堂合也远赴中亚,在卡尔梅克诸部。大多数中将级战将都还跟着吴崖继续西进,像是方堂恒就已进兵浩罕。急切之间,这几个坑竟找不到合适的萝卜。
“急令陈廷芝赴漠北统领蒙古诸部。”
问题一个个解决,李肆先点了陈庭芝的将,作为王堂合的副手,陈庭芝多年转战青海漠北,还是王堂合之后龙骑军的第二任都统制,在漠北蒙古中威望颇高,统领北面一路正合适,更关键的是,陈廷芝人在兰州,是西域诸将中离得最近的一个。
“张应可为塘沽主将……”
萧胜提携了下自己的老搭档,作为韩国志愿军副帅,韩再兴的副手,张应表现一直中规中矩,以至于几乎成了隐形人。但塘沽主将更重统合伏波军和陆军,对多年在韩国,将多国雇佣军整合为一体的张应来说,这个任命正合适。
接着是陕西方向,李肆下意识地道:“何孟风吧”,此人与韩再兴并称右双壁,左双壁自然是贾昊吴崖。古言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话用在何孟风身上最合适。从湖南大战到吕宋之战,再到南洋之战,乃至之后长江大决战和西域大战,何孟风场场不落,没有什么显赫大功,担着的任务从来都只有一个字:胜。
可话音刚落,李肆就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去年年底班禅赴东京面君后,他就委了何孟风率军入乌斯藏,办理乌斯藏入国以及[***]入京事务,此时还在喇萨呆着呢。
范晋捡出一个人:“贝铭基吧,他正在西安。”
这个人选也还行,能力虽不如何孟风,资历足够,心姓也稳,甚至有些保守,但独掌一路的经验却很丰富,当年长江大决战,就是他与陈庭芝在江西坚守。
一边桂真欲言又止,桂真是想抢这个位置,不过他以师统制之职直升总帅部军务次长,资历太浅,更重要的是,他已近七旬,确实老了。见李肆点头,他也只得闷闷闭嘴。一边已年过七旬的军法总长郑永看了看他,面露同病相怜之色。
枢密院知政苏文采皱眉:“贝铭基月前告病,病得不轻,枢密院正在办他的疗养事务呢。”
一个参谋插嘴道:“谢定北也在西安。”
现场顿时沉默,李肆挥手道:“再找找,汉皖调不回来,还有没有可以在半月内到任的中将……”
熟悉将领分布的范晋摇头,其他人又提了一串少将人选,例如同在兰州的顾世宁,终究受制于资历问题,不可能独掌一路,担当北伐副帅。
最终人选又转回到谢定北身上,李肆苦笑道:“好吧,希望谢参将能继续展现他的运气。”
众人也苦笑不已,没办法,谢定北能力是有的,就因为他身上不知缠着运气还是气运,事情的成败都跟他能力无关,让人总是难以放心。但选来选去,有资历担当副帅的,就只有这家伙了。
正好,资历虽浅,能力却足的顾世宁在长江大决战时也是谢定北的副手,就让这两人再成搭档吧。
谢定北就这么坐上了北伐副帅的位置,就这事而言,已足以说明他的运气。
副帅人选确定,那么统领主力,自大运河北上的主帅呢?
李肆叉腰扬眉:“还能是谁?当然是我了,我要……御驾亲征!”
再一阵沉默后,殿中响起一阵激烈的吵嚷声。
“陛下不可!”
“今非昔比,陛下怎能再亲身犯险!”
“如今陛下已重如一国,动则国动啊!”
李肆摆手道:“北伐不就是国动么?正因如此,我才要动嘛。”
接着他开列若干理由,他这个皇帝动了,才能调动禁卫军以及侍卫亲军。前者还顶着一个禁卫第一师的陆军编制,侍卫亲军则是陆军第一百师,也是要用来作战的,不是单纯的花架子。有这两师在,兵力缺口就能少一些。
这说法大家当然难以接受,拱卫皇帝的兵都上战场了,皇帝的安危怎么办?
闹得不可开交时,李肆不得不高声喊道:“十四年前,朕说了要再踏上广宁门,你们是要绝朕此愿么!”
皇帝自称朕了,加上这语气,以及强调的当年事,这说明皇帝是绝不愿放弃的,众人面面相觑,最终只能无奈地认了。
可接着范晋就嘀咕道:“我也想去……”
桂真和郑永对视一眼,赶紧掺和道:“臣等求请随驾!”
“臣请随驾!”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635
15636
15637
15638
15639
15640
15641
15642
15643
15644
15645
15646
15647
15648
15649
15650
15651
15652
15653
15654
15655
15656
15657
15658
15659
15660
15661
15662
15663
15664
15665
15666
15667
15668
15669
15670
15671
15672
15673
15674
15675
15676
15677
15678
15679
15680
15681
15682
15683
15684
15685
15686
15687
15688
15689
15690
15691
15692
15693
15694
15695
15696
15697
15698
15699
15700
15701
15702
15703
15704
15705
15706
15707
15708
15709
15710
15711
15712
15713
15714
15715
15716
15717
15718
15719
15720
15721
15722
15723
15724
15725
15726
15727
15728
15729
15730
15731
15732
15733
15734